港媒:臺灣青年大陸熱持續升溫「五個基本因素」

2020-12-13 光明時政

  港媒:臺灣青年大陸熱續升溫的「五個基本因素」

  香港中評社15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近幾年來,無論從中評社的各種採訪報導,還是從中評智庫的大數據輿情分析,都可以發現,儘管兩岸關係的發展極不平順,近一年多來的發展更是愈向複雜嚴峻,但臺灣青年特別是青年學生的大陸熱卻持續升溫,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長期趨勢和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亮點。

  評論認為,到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的臺灣青年越來越多,臺灣青年大陸熱持續升溫,歸結起來至少有五個基本因素:

  第一,兩岸有共同的文化基礎。臺灣青年到了大陸,無論是長期學習生活或工作,還是短期的參訪交流或旅遊觀光,都不難對兩岸同文同種和「兩岸一家親」有切身的感受和認同。

  第二,通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大陸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有目共睹,綜合實力的提升國際肯定,未來發展空間大、機會多。

  第三,大陸的發展伴隨國際化程度的提高和國際接軌的加快,通過大陸走向國際,這對許多臺灣青年也有越來越大的吸引力。

  第四,大陸不斷推出和完善的惠臺措施、向臺灣同胞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的政策,將進一步增加和促進臺灣青年到大陸學習、創業、就業和生活。

  第五,臺灣的政治惡鬥和社會撕裂,惡化了臺灣的政治社會環境;而經濟發展的停滯,也讓臺灣青年一代感受到臺灣的發展空間不大、機會不多,促使臺灣青年不得不向外尋求發展機會。

[責任編輯:楊煜]

相關焦點

  • 「臺灣熱」大陸升溫 上海下月將辦三場寶島土特產展
    「臺灣熱」大陸升溫 上海下月將辦三場寶島土特產展 2008年08月07日 08:5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港媒:臺灣青年大陸熱成兩岸交流亮點
    香港中評社1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助理教授王貞威日前在臺灣文化大學召開的第五屆「文廈論壇」上說,「青年」成為繼臺商後,到大陸交流互動的主流;大陸對臺青年工作形式多樣,其中最重要的是就學,創造兩岸青年交流平臺。根據臺灣「遠見雜誌」最新調查,有60%青年有意願到大陸發展,顯示新的對臺政策發揮很大作用。
  • 美國大選揭曉,港媒:對大陸只有兩條路,臺灣面臨選擇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美國大選態勢逐漸明朗,民主黨的拜登當選。對此,「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首席顧問趙春山,不管美國總統是川普還是拜登當選,臺灣和大陸只剩下兩條路,一是打,另一個是談,如果現在蔡當局還沒看清國際局勢,回到「九二共識」的軌道上,兩岸關係只會越發緊張,港媒也認同此觀點,如果不要打,就只有談。拜登取代共和黨的川普將入主白宮,外界擔憂,若拜登當選恐讓陸臺美關係有所改變。
  • 臺媒:不排除大陸動作升溫,臺軍退將擔憂金門會被逐步封鎖
    臺媒:不排除大陸動作升溫據臺灣多家媒體的報導,近日,臺灣軍方徵用了立榮航空公司的一架包機前往東沙島為駐守在島嶼上的臺灣守軍運送物資,這架飛機在經過香港飛行航空情報區時被香港航空管制委員會告知途徑區域有危險因素存在,拒絕通航,要求返航。
  • 臺灣青年邂逅「大陸阿里山」
    生於1983年的臺灣青年陳濂豐,15日在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兩岸特色鄉鎮交流暨現代農業融合發展對接活動中,以《吾心安處是故鄉》為題,和大家分享「臺灣青年與『大陸阿里山』」的故事。陳濂豐出生於臺灣南投一個制茶世家,此前在臺灣經營制茶廠。
  • 臺灣青年在大陸,找到價值看到希望
    來自臺南的青年鄭明嘉在開營儀式上說,2106年與在穗創業就業的臺灣青年共同成立廣州臺灣青年之家,落戶天河區眾創五號空間,積極推動臺灣青年來穗實習、就業、創業與青年交流活動,目的是讓臺灣本島青年認識大陸、了解大陸、喜歡大陸、紮根大陸。
  • 祁冬濤:大陸在臺灣的五個名字
    前不久,筆者在臺灣從南到北旅行,和新朋故友以及路人聊天,發現中國大陸在臺灣已經至少有五個名字,按照名字所隱含對大陸的認同程度,由小到大來排列,這五個名字分別是帝國
  • 港媒:臺知名飯店給大陸遊客吃剩菜
    「大牛牛肉麵」曾深受陸客歡迎7月13日港媒稱,曾受大陸遊客熱捧的臺灣高雄知名老店「大牛牛肉麵」,被舉報將客人吃剩的牛肉麵、小菜回收再賣。臺灣檢調部門前天傳訊劉姓女老闆,指控其涉嫌製售不衛生食品等罪,女老闆面對完整的報料錄影帶,痛哭認罪。該店現已改名重開,生意一落千丈。
  • 臺灣青年大陸創業記:跨越海峽的築夢故事
    在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副院長李鵬看來,循序漸進,構建臺灣青年來大陸「學習-實習-就業-創業」的「進階」模式,更切合大多數臺灣青年「登陸」創業的實際,有助於提高成功率。  作為此次海峽論壇組成部分的「同名村·心連心」聯誼活動,主辦方將安排20名臺灣青年進入廈門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的9家企業實習3天,讓他們零距離體驗兩岸「創業創新」。
  • 大陸給臺灣「國民待遇」 臺灣如何自處?
    然而,在大陸透過「國民待遇」政策,掌握對臺灣經貿和社會流動主動權的趨勢下,臺灣該如何因應,值得臺當局重視。   「國民待遇原則」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基本法律原則之一,係指對本國公民和企業與在其境內的外國公民和企業間的不歧視待遇。過去,大陸對臺灣的「國民待遇」政策,系以企業和法人為主。
  • 寮國「中文熱」持續升溫
    齊彬 攝  中新社萬象9月6日電 題:寮國「中文熱」持續升溫  作者 付強 齊彬  談起剛剛開始的新學期,寮國萬象寮都公學校長林俊雄最大的煩惱就是招生問題。  「這學期申請入讀寮都的學生有500多人,但我們只能招收200名,很多人找到我,也沒辦法」,林俊雄對中新社記者表示,想學中文的學生太多,而學校條件有限,實在是有心無力。
  • 臺灣青年在大陸築夢「鄉愁」
    在8日舉辦的「兩岸鄉建鄉創融合發展論壇活動」上,來自臺灣的建築規劃師張欣頤說。作為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本次活動以「青春築夢 不負韶華——兩岸青年建築師攜手鄉建鄉創,助推鄉村振興」為主題,來自兩岸的青年企業家、建築設計師與福建多個部門代表齊聚廈門,共同解讀惠臺政策、分享經驗,共話閩臺深化鄉建鄉創交流合作的新機遇。
  • 特寫:把「心」帶來大陸的臺灣青年
    當天於北京舉行的第五屆兩岸青年和平發展論壇上,陳文成和楊品驊分享了自己的抗疫故事。被主持人稱為「全大陸體能最好的臺青」的陳文成,在疫情期間是個大忙人。自2月4日起,他就主動參與到所在社區的防疫工作中,一做就是4個多月。彼時,陳文成的妻子正有孕在身。
  • 全國政協委員吳傑莊:大陸廣闊市場,是臺灣青年理性規劃人生的不二...
    但是祖國統一是歷史大勢,是絕大多數臺灣同胞呼聲,更是臺灣地區及香港特區、澳門特區社會經濟持續繁榮發展的客觀要求。以香港為例。自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母親懷抱,「一國兩制」作為史無前例的新事物在香港實施。
  • 港媒歸納觸發武統的六項條件
    港媒這樣預測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連帶讓兩岸關係持續降溫,大陸近期對民進黨政府種種不理性的做法,高分貝痛批。港媒今也發文指出,解放軍武統臺灣的6個條件,只要踩線,解放軍就有極高可能性出兵武統。文章先是引述大陸軍事理論家楊承軍教授,曾將觸發武統的具體條件歸納成六項。第一是「臺灣公然宣布獨立」;第二,「臺灣搞獨立公投」;第三,「臺灣有外軍部署」;第四,「臺灣重啟核武研發」;第五,「臺灣的國軍對大陸軍事攻擊」;第六,「臺灣發生大規模動亂」。
  • 「臺灣青年大陸追夢、築夢、圓夢——華廣青年匯·雙創走透透...
    孫萌 攝  本次聯合採訪活動分北、中、南三路進行,將跨越大陸40個城市。南線活動已於6日在首站杭州啟動,採訪報導了第二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8日,該活動的北線、中線採訪分別從北京、武漢開啟。  以「雙創」為主題、以臺灣青年為主角、以全媒體產品為呈現平臺的本次聯合採訪活動,將對分布在大陸各地的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示範點)進行集中採訪報導。
  • 雁默採訪視頻| 臺灣青年如何看大陸青年
    雁默採訪視頻| 臺灣青年如何看大陸青年 2018-02-06 09:32:14 字號:A- A A+ 來源:觀察者網 關鍵字: 臺灣臺灣青年大陸青年臺灣青年怎麼看大陸青年臺灣人看大陸兩岸青年
  • 以夢傳夢:優秀臺灣青年蘇州講述大陸追夢之路
    本次在蘇州的宣講是「優秀臺灣青年全國巡迴宣講交流分享會」繼南京之後的第二站。包括王孟筠在內的7位優秀臺灣青年結合自身實際,分享自己在大陸就業、創業的感悟和經驗。廣西第一位臺籍「三八紅旗手」、廣西納入事業編制的臺籍第一人……「80後」的王孟筠創造了臺灣人在廣西的多項第一。小時候看著左鄰右舍的老兵收到大陸親人的來信熱淚盈眶,從大一開始多次到大陸參訪、交流、學習。
  • 首次來大陸的臺青年說:大陸提供的機會遠比臺灣多
    來源:解放日報原標題:聚焦海峽論壇|這位第一次大陸的臺灣青年說「大陸提供的機會遠比臺灣多」昨天(21日),以「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為主題的第十一屆海峽論壇在福建廈門落下帷幕,本屆論壇涵蓋青年交流、基層交流、文化交流、經濟交流等四大主議題,聚焦基層民眾和青年群體。
  • 臺灣遊持續升溫配額排到12月下旬 辦證要趕早
    儘管離2015年春節還有三個月的時間,讀者張女士已經開始著手辦理赴臺灣遊的所需證件了。「我這是第一次去臺灣旅遊,聽說有配額限制,辦理『入臺證』要等很長時間,所以就想著越早辦理越好。」張女士向記者道出了緣由。據了解,進入10月份以來,臺灣遊持續升溫,預計2015年春節小長假期間將迎高峰。那麼目前「入臺證」辦理是否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