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裡屯排長龍,北京這家倉儲美妝店憑什麼走紅

2020-12-12 聯商網linkshop

三裡屯又多了一處網紅打卡地。

10月20日,試營業多天的HARMAY北京三裡屯店正式開業。這家佔地600多平米的倉儲式美妝店,緊鄰團結湖地鐵,位於兆龍酒店的一樓,是HARMAY繼上海和香港之後,開出的第三家線下店。 

雖然不處在三裡屯的核心商圈,但HARMAY此次選址極為考究。巨大的玻璃幕牆可以清晰的展示品牌,店鋪前的廣場也為HARMAY所有,可以設計各種展覽以吸引人流。據悉,從確定選址到最後開業接客,HARMAY只花了不到半年的時間。 

HARMAY北京店外景

對倉儲式美妝這個概念,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如果你逛過山姆會員店或者Costco,對倉儲式購物一定不陌生。HARMAY就是直接把後倉搬到臺前,讓你像逛倉儲超市一樣逛美妝店。

試營業的1個月裡,HARMAY早已在小紅書、抖音等各大營銷平臺走紅,吸引各路網紅圍觀,小紅書搜索「HARMAY」,相關筆記的數量已多達幾百條。開業當天,直到晚上8點多,門外的長隊依然長達幾十米,以至於工作人員不得不現場維護秩序。 

小紅書早已走紅的HARMAY

像逛超市一樣買美妝

三裡屯這家HARMAY共有上下兩層,面積600平米左右,相比較HARMAY此前在上海(200平米左右)和香港(100平米左右)開出的店都要大出不少。SKU有4000多,幾乎覆蓋從海藍之謎、SK-II在內的所有美妝大牌。

裝修風格上,依然是滿滿的工業倉儲風,裸露的灰色鋼筋水泥,不鏽鋼的貨架,搭配上一些ins範兒的裝飾,整體上很北歐性冷淡,就算不購物光拍照也相當不錯。在直男作者本人兩次的探店中,都看到不少女同胞在瘋狂凹造型,真正做到購物、拍照兩不誤。

店鋪一層是彩妝區,展櫃就像是一個巨大的迴轉壽司臺,整整半面都是口紅, Dior、channel、TF、MAC、YSL……基本每個品牌產品的旁邊都會放置試用品,想怎麼試用就怎麼試用。 

不過據現場不少女生反映,口紅的色號並不十分全,除了網上比較火的色號,比如阿瑪尼紅管200、405、400、501等之外,一些小眾色號似乎並不多。


除了口紅,粉底液、高光、眼影、氣墊也應有盡有。與專櫃和日上免稅店不同,HARMAY這次在店裡提供了種類繁多的小樣,這對於不想買套裝,或者經常出差的女性來說,算是一項不錯的福利了。其中Jo Malone的香水小樣人氣最高,統一放在了大玻璃瓶裡。一瓶售價125元。

一樓和二樓通過一個螺旋式的樓梯銜接,這也是不少遊客拍照取景的選擇。進入二樓,主要售賣各種護膚品和香水。 右手邊能看到整整齊齊 四排貨架,分別是爽膚補水、潔面卸妝、身體護理、生活清潔和洗髮護髮專區;左側同樣是四排貨櫃,分別是面膜眼膜、男士護理、奢華護理、防護隔離以及日本輕奢品牌專區。 

從作者的觀察來看, 諸如LA MER 海藍之謎,Valmont 法爾曼,SK-II,雅詩蘭黛,蘭蔻,資生堂等大牌以及細分品類都應有盡有。二樓的人流量是相當可怕的,貨櫃之間幾乎都是人擠人,頗有一種逛超市的感覺。 

一位在場的女性消費者就反映,這是她第一次體驗這種倉儲式的美妝集合店,「很刺激,琳琅滿目的化妝品,很激發購買慾」。

HARMAY二樓貨櫃區

與試營業不同,這次HARMAY在正式開業之後,把樓梯左側的區域也安排上了貨櫃,而在此前這是一個產品體驗和「5折活動區」,主要是售賣一些殘次或者即將到期的商品。

「主要還是想增加一下產品豐富度,試營業期間特別受歡迎的商品我們也特意做了補充。」HARMAY供應鏈負責人于洋解釋。 

貨櫃區之外,二樓還有 5 個主題小房間。分別為:旅行裝區、香水香氛區、小眾品牌區、化妝間、藝術展示區。 

旅行裝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全部採用「福袋」套裝銷售,所有袋子都整齊劃一地掛在牆上,每個袋子裡裝的小樣不同,有香水、水乳或面霜等,袋裝的產品不同,定價也不同;小眾品牌區裡放置的大部分是歐洲國家的護膚品牌,如:徳美樂嘉、菲洛嘉、奧倫納素等。藝術展示區每個月都會更換不同的主題,供用戶來拍照打卡。

HARMAY二樓旅行裝空間 

關於大家最關心的價格問題,通過作者的反覆對比,HARMAY線下店的大部分商品比專櫃還是要便宜的,大致是專櫃價格的8-8.5折,但相比日上免稅店貴。

以DIOR凝脂氣墊和蘭蔻168口紅為例,前者的官網價格是520元,日上是397元,而HARMAY店是408元;後者官網價格是270元,日上價格是229元,而HARMAY店是228元。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品牌價格都如此誘人,SK-II神仙水在HARMAY的價格就與官網和天貓的價格一致。不少在場消費者也反映,很多小樣的價格也並不便宜,折算下來還不如買整裝划算。 

綜合來看,HARMAY並不像很多小紅書筆記說的價格那麼優惠,但是如果你急缺化妝品又沒有代購渠道,去HARMA體驗一下算是個不錯的選擇。 

秘密在哪兒?

提到HARMAY很多人會以為這是個國外品牌,但其實它是是地地道道的本土品牌。早在2008年,HARMAY就於淘寶起家,目前已經是一家擁有10年美妝運營經驗的綜合型的零售商。創始人&CEO王俊超有著8年的美妝零售行業經驗,此前曾是花旗銀行的分析師。

線上層面,除了淘寶店、天貓CONCEPT旗艦店、話梅黑客(微信小程序)外,HARMAY還擁有其他線上平臺pop店;線下則分別在上海、香港和北京開出店鋪。

HARMAY的淘寶和天貓CONCEPT旗艦店鋪

目前HARMAY的線上線下是「同款同價同SKU,共享庫存」。之前沒有線下店時,線上購買的用戶,都是從線下倉庫發貨。現在線下店已經完全取代倉庫(原來北京東五環的倉庫就被現在北京的線下店取代),實現店倉一體化,HARMAY會根據訂單收貨地址,選擇就近的線下店打包發貨。在36氪獲得的一份BP中, HARMAY解釋稱,得益於此種模式,其庫存周轉是同行業的2倍,平均只有39天。

作者的首次探店中,在一樓靠彩妝區最左側有一個打包分揀區,不過為了照顧用戶體驗,正式營業後,HARMAY在白天把這一區域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在晚間22:00關店之後再進行線上訂單的打包分揀。不過對於北上港的用戶來說,完全可以實現線上下單,實體店取貨。

擁有如此種類繁多的品牌,HARMAY的貨品都是從哪兒來的?又是如何做到比專櫃便宜呢?

于洋介紹,目前淘寶店和實體店的貨源大多以一般貿易為主,大部分來自百貨商場的合作,定期採購。「有一些品牌是我們喜歡,在中國有總代的,就會從代理商拿貨。如果合作品牌有涉及到跨境,會建議顧客到話梅海外專營店購買。」 

簡單來說,絕大部分出現在HARMAY實體店的大品牌都不是直接授權給HARMAY,而是HARMAY從貿易商那裡拿貨,形成合作關係,某種程度上來說與某些代理商是上下遊的分銷關係。至於為何能做到低價,于洋的解釋是「因為採購量巨大和中轉環節比較少,所以在議價層面上會有些優勢」。與其他傳統零售商一樣,HARMAY在大批量進貨的時候也會選擇一定的應付帳款的周期,以保證現金流的穩定。

BP顯示,HARMAY位於上海和香港的兩家線下門店均已實現盈利。其中上海門店的2018年營收1430.68萬,香港門店2019年開業5個月營收718.43萬元,兩家店的平均毛利率接近28%。2018年HARMAY的整體營收為2.8億元,2019年預計達到4億元。

相對比之下,美妝零售巨頭絲芙蘭以及屈臣氏2018年的毛利率分別為35%和19%,HARMAY正好處於中間段位。「通過高庫存周轉率,來提升毛利率」,這也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HARMAY在保持低價的情況下還能實現線下門店盈利。

爭議並存

2017年在上海開出第一家實體店起,圍繞HARMAY的爭議就一直沒有消散。 

目前來看,HARMAY的核心模式就是美妝集合,把市面上大牌和品類都統一集中放到店鋪來售賣,並依靠低價來吸引消費者。 市面上與其在模式相似的品牌有絲芙蘭和屈臣氏,不過二者一個定位中高端,一個定位中低端,而HARMAY恰好位於二者之間。

在自有品牌上,目前HARMAY的涉及並不多(只有5個),供應鏈的打造上同樣有所欠缺,這都是影響其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如果另有品牌採取同樣集合低價模式,是否也能夠複製出一個HARMAY?」這個問題值得思考。 

產品策略上,目前HARMAY首選小眾精品,其獨家代理的小眾品牌有19個,比如SG79(斯德哥爾摩第七十九號大街香水),dermalogica(美國護膚研究院品牌)、BOTANIST(日本最受歡迎的洗護品牌)、Balmain Hair(法國頂級時裝旗下護髮品牌)等。但在大牌層面,HARMAY在代理資質上仍然缺乏。

HARMAY獨家代理品牌,來源:HARMAY 官網

眼下來看,HARMAY要想獲得一線大牌的直接授權幾乎不太可能。一位化妝品行業的傳統渠道商就表示,類似於海藍之謎、雅詩蘭黛之類的一線國際品牌一般不會對集合店進行授權,此類品牌只會對自己旗下的品牌在百貨店開設的專櫃、大型的免稅公司及絲芙蘭進行售賣。因此,針對HARMAY此類集合店,只能通過其他渠道進行採購。

可現實問題是,當HARMAY更多的只是從上遊的貿易商或者代理方那裡拿貨,又如何保證長期的低價?難道要一直「靠提升庫存周轉走量」的形式來維持運營嗎?而HARMAY真正有別於其他美妝店,獨家代理的那十幾個小眾品牌,又能為其帶來多少客流量,這些都讓人懷疑。 

貨源之外,網上關於HARMAY商品品質的質疑也有很多。對於這一問題,在探店過程中,不少女生卻表現得很佛系,「價格太低的肯定要考慮下。同一大牌在不同產地都可能出現成分的差異,免稅店也有可能遇到假貨,正品不正品誰也沒法保證。」 不過,從目前來看,關於HARMAY出現假貨的案例數量並不多,10年來運營線上店鋪還是給HARMAY積累了不少口碑。

近年來,美妝集合店的概念越來越火。兩家零售百貨業公司百盛和高鑫,都在2017年進軍美妝集合店。LG集團,則在全球用品牌綜合美妝店Nature Collectiong替換 3000 多家菲詩小鋪單品牌店。去年1月,伊勢丹百貨旗下ISETAN BEAUTY美妝集合店,也在上海開始營業。位居全球美妝零售市場份額第一的絲芙蘭在中國的開店步伐也一直沒有停歇。

屈臣氏和絲芙蘭中國區發展情況 來源:國元證券

北京之後,HARMAY還將在大連和成都開出店面,隨著店鋪數量的增多,其與絲芙蘭、屈臣氏、奧特萊斯等品牌必將產生更加正面的競爭,而供應鏈的短板將是HARMAY最大的競爭隱患。

(來源:36氪 作者:董潔 頭圖來源:HARMAY官網,應採訪者要求,于洋為化名)

相關焦點

  • 三裡屯排長龍,北京這家倉儲美妝店憑什麼走紅
    三裡屯又多了一處網紅打卡地。10月20日,試營業多天的HARMAY北京三裡屯店正式開業。這家佔地600多平米的倉儲式美妝店,緊鄰團結湖地鐵,位於兆龍酒店的一樓,是HARMAY繼上海和香港之後,開出的第三家線下店。 雖然不處在三裡屯的核心商圈,但HARMAY此次選址極為考究。
  • 三裡屯一家倉儲風美妝店,想進去有多難……
    HARMAY話梅原本是單純的線上高端美妝集合店,於2008年在淘寶起家。就在去年,HARMAY話梅毅然加入新零售大軍,先後在上海和香港打造了線下實體店,以此打通線上線下資源。   採用線上線下運營策略的美妝店不在少數,HARMAY話梅卻有些與眾不同。
  • 鈦媒體實探網紅美妝店Harmay話梅,單店估值10億的邏輯是什麼?
    來源:鈦媒體APP成堆擺放的小樣區物品@鈦媒體實拍憑藉著網紅打卡風、匯集國內外潮流品牌、隨意試妝、無推銷等特點,線下美妝集合店們俘獲了萬千少女的心,在小紅書、大眾點評上種草無數。「Harmay 話梅」即為這一賽道的典型玩家。HARMAY話梅從淘寶店起家,2017年開始轉戰線下,如今已在北京、上海、成都和中國香港擁有5家門店。
  • 這家北京城裡排名第一的日料店,在三裡屯出名已久!
    說起日本料理,你可知道北京城裡排名第一的日料店是哪家?沒錯就是大名鼎鼎的「築底食堂」。作為三裡屯的網紅日料店中的網紅,這家店在很多年輕人心中都是必須值得一提的。它擁有全北京第一份的火爆海膽丼,海膽的量一定會讓你驚奇。
  • HARMAY進京 倉儲式美妝前景幾何?
    自Costco進入中國市場後,倉儲式商店便容易引人注目。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三裡屯看到,一家名為HARMAY的倉儲式美妝店門前人來人往,此店以價格堪比免稅店吸引不少年輕消費者前來,但實際上在結帳櫃檯前幾乎無人排隊。
  • 為什麼植本茶語的奶茶店,總是排隊長龍和座無虛席?
    如果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他們看到這樣的「排隊場景」,會很大概率產生「從眾心理」,也會跟著排隊;可如果是站在奶茶店的角度,那排隊便是最好的宣傳方式。今天,就以這家經常店內滿席而坐、店外排隊長龍的植本茶語為案例,全方位分析排隊對這家奶茶店的戰略意義。1、排隊是最直接的視覺營銷。
  • 鈦媒體實探網紅美妝店Harmay話梅,單店估值10億的邏輯是什麼?
    來源:鈦媒體APP成堆擺放的小樣區物品@鈦媒體實拍憑藉著網紅打卡風、匯集國內外潮流品牌、隨意試妝、無推銷等特點,線下美妝集合店們俘獲了萬千少女的心,在小紅書、大眾點評上種草無數。「Harmay 話梅」即為這一賽道的典型玩家。HARMAY話梅從淘寶店起家,2017年開始轉戰線下,如今已在北京、上海、成都和中國香港擁有5家門店。
  • 倉儲式美妝店HARMAY新玩法:大牌引流小牌賺錢,以小樣吸引年輕人
    倉儲式美妝集合店HARMAY(話梅)近幾年因工業風的裝修、倉儲式的陳列方式,及小樣批售的特點,再次收到行業的關注,有人稱之為美妝界的「好市多」。騰訊2019年《國貨美妝洞察報告》指出,中國美妝消費者選擇美妝產品時,產品功能、口碑測評、價位為最主要考慮因素,而考慮品牌歸屬國的佔比僅為17%。這樣的消費基礎也奠定了線下美妝店的賣點:線下購買、性價比、小眾品牌和獵奇。
  • 倉儲式美妝店HARMAY新玩法:大牌引流小牌賺錢
    作者:步搖編輯:Deyang出品:財經塗鴉美妝領域除了品牌在戰場的廝殺,線下新興的美妝店也在為成為「下一個絲芙蘭」而角力。倉儲式美妝集合店HARMAY(話梅)近幾年因工業風的裝修、倉儲式的陳列方式,及小樣批售的特點,再次收到行業的關注,有人稱之為美妝界的「好市多」。
  • 和小夥伴在北京三裡屯偶遇有趣的寵物店,這種寵物你一定沒見過
    藏在北京三裡屯的有趣寵物店,不僅有方便麵君,這寵物真的很少見北京最近是一場冬雪一場寒啊,雖然還沒到可以賞雪景的地步,但是真的一秒入冬的感覺,棉服麻利兒地找出來了,準備開始正式進入貓冬的狀態了,可是明明深秋的美景還沒賞夠呢,天氣一冷就真懶的出門瞎逛了
  • 廣州越秀南這家老字號粵菜酒樓,每天排長龍,憑什麼火了31年?
    吃燒鵝吃多了的食客也知道,燒鵝好不好吃,最關鍵的還是燒鵝皮,這家店的燒鵝皮非常飽滿,不軟塌,剛出爐的燒鵝最香了。夾起一塊燒鵝肉來吃,入口還是當年的味道,燒鵝皮在脆的同時還要有彈牙的口感,這種滋味實在是太棒了。
  • 網紅美妝店跨界餐飲:賣咖啡比賣化妝品掙錢?
    除此之外,話梅還善於利用社交媒體傳播,通過布局微信、小紅書、微博等渠道,最大程度挖掘門店的利用潛力。譬如發起#尋找話梅少年#活動,鼓勵Z世代分享創意穿搭潮圖,並邀請其來到話梅線下實體店拍攝寫真等。話梅的門店不只是新晉網紅打卡地,還是眼下國內單店估值最高的化妝品集合店。 2019年12月,話梅獲得由高瓴資本領投的A輪融資,投後估值為5億元,而此時,話梅僅有三家門店。
  • 「活久見」系列,美妝集合店話梅與酒店推出聯名套房
    近日,美妝集合店HARMAY話梅,和北京首北兆龍飯店,推出50套價值1888元的聯名套房。而對於此次美妝店,和酒店的「破壁」聯名舉動,雖有些令人驚訝,但其實也能預料。而北京這家店正位於首北兆龍飯店酒店一層,兩家有著強聯繫的地理位置,自然也不乏流量互通。
  • 這家北京城裡排名第一的日料店,在三裡屯出名已久!
    說起日本料理,你可知道北京城裡排名第一的日料店是哪家?沒錯就是大名鼎鼎的「築底食堂」。作為三裡屯的網紅日料店中的網紅,這家店在很多年輕人心中都是必須值得一提的。它擁有全北京第一份的火爆海膽丼,海膽的量一定會讓你驚奇。
  • 三裡屯太古裡:2019,不止做首店收割機
    當商業地產遭遇同質化困局,首店概念被越炒越熱,使得如今全國範圍內都在上演著「首店爭奪戰」。   而在此時,有著「首店收割機」之稱的三裡屯太古裡,卻提出不止做「首店收割機」,不再只把目光聚焦在首店二字上,而是開始了更多方向的探索。   過去幾年,三裡屯太古裡並沒有刻意追求「首店收割機」的名號,做北京的潮流地標才是其一直以來的目標。
  • 濟南網紅糕點店,山東獨一家,吃貨們風雨無阻每天排長龍
    有人說,真的不懂吃貨們的心理,同樣的糕點店賣的是同樣的糕點,有的門可羅雀,無人問津,而有的店門口則是常常排長龍,濟南就有一家排隊最兇猛的糕點店,山東獨一家,吃貨們每天從早到晚排隊,從不停歇,哪怕是颳風下雨,寒冬暑熱都阻擋不住食客們的排隊熱情,也正是因為它的獨特,成了一家網紅店。
  • 美妝集合店大亂鬥,線下美妝店能否誕生下一個完美日記?
    這其中的代表,有以國際一線大牌+海外小眾品牌為特色的高端美妝集合店Harmay話梅,有首個在國內引入男士彩妝、無性別彩妝、護膚彩妝等前沿概念的全球純彩妝集合店The Colorist調色師,有均價不過百的國貨美妝集合店Wow Colour,以及包含彩妝、飾品、零食、日用等多品類貨櫃主題的平價生活館KKV等。
  • too cool for school進駐北京三裡屯 開中國第二家店
    2015年10月30日,來自韓國廣受歡迎的too cool for school強勢入駐北京三裡屯,並舉行盛大的開幕慶祝活動。too cool for school自2009年在韓國首爾創立以來,得到了全球粉絲的熱烈追捧,旨在為愛美並且品味卓越的時尚女性量身打造個性時尚、趣味實用的美妝潮物。
  • 上海淮海路的「過氣」日本網紅店,曾經大排長龍,如今卻冷冷清清
    在上海的淮海中路上,有許多盛極一時的網紅店,特別吸引大家的眼球,比如這家「niko and ...」就是一家曾經在門口大排長龍的網紅店。這家「niko and ...」是一家來自日本的潮流品牌店,在上海「淮海路」商圈的這家旗艦店據說也是他們來中國之後開的首店,因此這家店在2019年年底剛開張的時候,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緊跟潮流的年輕人前來排隊,一時間風頭無兩。
  • 北京三裡屯這家小麵館,成全球前十最美麵館!一月賣出23000碗面
    有人說開麵館,其實不就是做面,只要面地道正宗,不愁沒有客人,當然這個說法也對,但是僅僅局限於在一些街頭,要是真正想把店開到高檔的地方,客人吃的就不僅僅是味道了,而是這個店面,還有裡面的服務。大家在北京三裡屯吃過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