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 暢通金融活水 潤澤實體經濟

2020-12-25 騰訊網

截至第三季度,金融類企業331家,金融業增加值9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2%。

新增7家上市企業,上市儲備企業近70家。

引導20餘家銀行推出50餘個金融抗疫產品,幫助1631家企業成功融資154億元……

疫情衝擊的2020年,百業多艱,產業大區龍華依然交出了一份可圈可點的金融業發展答卷。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也是實體經濟的血脈。作為以電子信息、工業製造為主導的實體經濟集聚區,龍華區主政者深諳金融與實體經濟共生共榮之理。

多年來,龍華在致力於打造現代經濟體系的同時,同步發展金融服務業,以金融之力賦能實體經濟發展,並大力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暢通金融活水,潤澤實體經濟,激發創新活力。2019年龍華區產值百億元及以上規上工業企業8家,億元至百億元規上工業企業367家。2020年1—11月,規上工業企業1523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由設區之初的139家增至2570家;2019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達1099.01億元,佔GDP比重43.8%。

撰文:吳永奎

一年引入5隻基金金融產業生機勃發

多年來,在創新驅動戰略指引下,龍華區實體經濟一路闖關向前,與此同時,龍華區高度重視金融產業的聚集發展,2018年5月印發《龍華區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金融業分項實施細則》,自政策出臺以來,撥付了9432萬元,惠及了10餘家金融企業。

2020年,疫情衝擊之下百業多艱,龍華區金融服務業發展依然勢頭不減。

今年上半年龍華區新增金融類企業28家,截至第三季度金融業增加值達94億元,同比增長6.2%,全區已註冊金融機構331家。就在今年,龍華引入美團龍珠資本、紅杉資本、南山架橋等5隻基金,信達保險銷售公司等優質金融機構也相繼落戶龍華,金融業生態更加豐富。

「暢通金融活水,激活實體經濟」是龍華區發展金融服務業永恆的主題。尤其是在今年疫情期間,龍華區出臺多項優惠政策,引導轄區20餘家銀行推出50餘個金融抗疫產品,貸款企業總數1631家,企業貸款總額約154億元。

龍華區還專門會同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聯合開展「深入社區穩企業保就業」金融支持專項行動。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12月4日,龍華區內商業銀行共走訪企業2447家,了解到有融資需求的企業995家,並為其中297家企業(首貸企業89家、信用貸企業108家)發放貸款8.01億元。

不僅如此,龍華區還導入外部金融資源,引導企業直接融資,破解發展中的金融瓶頸。一方面,鼓勵、輔導企業上市融資。今年以來,區內培育有方科技、寶明科技、傑美特、海目星、穩健醫療、翔豐華6家上市企業,招商引資華陽國際1家,其中,傑美特成為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後深圳首家過會、龍華首家上市的創業板企業。

另一方面,支持企業發債融資。2020年,龍華區邀請深交所、高新投、深圳擔保集團對民營企業發債進行專題宣講,鼓勵優質民營企業通過發行公司債券、可轉債、ABS等方式融資,同時聯合高新投到寶能科技園、錦繡科學園及銀星科技園等重點園區開展「千億發債行動」園區宣講會,鼓勵企業通過智慧財產權ABS等方式融資。

主動擔當先行打造「深圳產融結合示範區」

搶抓「雙區驅動」和實施綜合改革試點的重大歷史機遇,龍華區主動作為,以自覺的使命擔當、更高的視野抱負,謀劃金融產業發展。

據龍華區金融工作局透露,龍華正積極與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協商,強化市區聯動,提升雙方在金融領域多層次、全方位的深度融合。

近期,龍華區將建設兩大金融服務平臺:其一,依託深圳科技創新成果,充分發揮深圳北站輻射粵港澳大灣區的優勢,率先試點設立區域性智慧財產權金融服務平臺;其二,依託區塊鏈相關技術,打通政銀企數據鏈,打造創新、持續、精準、高效的普惠金融服務平臺。

中期,龍華將打造四個特色金融區,包括金融服務集聚區、金融科技引領區、供應鏈金融創新區和金融安全示範區。特色金融區建設始終聚焦產業與金融融合發展,結合龍華區自身實際和優勢,創新金融業態,吸引金融增量。

遠期,龍華目標直指打造「深圳產融結合示範區」,與深圳市現有的金融功能區錯位互補、協同發展、形成合力,為深圳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更好發揮深圳在粵港澳大灣區中核心引擎功能,形成新的金融增長極。

打擊防範非法集資守護居民「錢袋子」

今年6月,龍華區啟動以「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為主題的2020年防範非法集資集中宣傳月活動。活動啟動儀式上,無人機助陣宣傳的場景,讓現場觀眾喝彩如潮。這一新穎時尚的宣傳方式被媒體廣泛報導,受到省、市好評。

位於深圳六區交會之地的龍華區,人口高度密集,各種商業活動高度活躍,打擊防範非法集資工作可謂任重道遠。

尤其是今年疫情的衝擊下,非法集資頻頻爆雷。龍華區一手抓防範非法集資創新宣傳,一手抓風險化解。P2P風險機構處置超額完成「三降」目標,截至11月末,機構數量下降40%,借貸餘額下降70.71%,出借人人數下降81.65%,超額完成壓降30%的考核要求。列入龍華區2020年度考核的8宗非法集資陳案中,6宗案件已作出判決。

同時,龍華區成立了金融發展穩定工作領導小組,全面排查行業涉非涉穩基本情況,歷時1個月,共排查企業5000餘家。

「打擊防範非法集資工作一直在路上,我們會想方設法淨化轄區金融生態,幫助龍華居民守護好『錢袋子』。」龍華區金融工作局負責人表示。

相關焦點

  • 金融活水潤澤黃山大地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而小微企業則是現代經濟體的「毛細血管」。血脈通,實體經濟發展才會健康有力。今年以來,郵儲銀行黃山市分行加速貸款投放、優化服務結構、創新金融產品……越來越多的小微企業切實體驗到 「金融活水」的清甜,激發出源源不斷的活力和動力。
  • 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的「梗阻」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血脈通,實體經濟發展才會健康有力。貸款投放加速、服務結構優化、產品創新不斷……高原大地,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切實體驗到「金融活水」的甘冽清甜,激發出源源不斷的活力和動力。「金融活水」潤澤重點領域實體經濟初冬時節,記者走進青海省三江集團商品儲備有限責任公司看到,生產車間裡一片繁忙有序的景象,一塊塊新鮮的牛羊肉,經過剔骨分割、無菌真空、產品包裝,變成精緻的商品走進千家萬戶。
  • 促「六保」穩大局 以金融活水潤澤實體經濟
    金融業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支持效果顯著。提高政策針對性有效性以保促穩、穩中求進,才能最大程度減緩疫情帶來的衝擊,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要更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保」,進而明確「六保」是今年「六穩」工作的著力點,守住「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
  •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 血脈暢才能實體興
    魯 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只有血脈暢通,市場主體才有活力,宏觀經濟才能平穩健康發展。發起財稅金融改革攻堅行動,就是要將政策與資金的「活水」引入實體經濟,用制度創新的支點撬動更多資本支撐八大發展戰略,為高質量發展助力賦能。  財稅改革怎麼攻堅?就是要突出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 【地評線】中安時評:創新金融讓利企業,暢通實體經濟「血脈」
    有關部門高度重視中小企業應對疫情、復工復產工作,並將主要措施梳理形成指引,包括加大財稅支持力度、提高金融可獲得性、暢通要素市場流通等。  其中,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資金是企業運行的「血液」。為加快企業復工復產進程,金融部門採取多種措施,創新數字金融、供應鏈金融、綜合金融等服務,促進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實體經濟,提高金融可獲得性。
  • 金融活水,潤澤了魚米之鄉
    該分行依託江蘇地區特色,聚焦「三農」和小微,支撐就業和創業,深耕農村市場,持續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組織客戶經理深入田間地頭,走近農戶身邊,面對面解決農戶資金困難,讓金融活水「暖」起來、創富錢袋「鼓」起來、普惠初心「燃」起來,有效推動江蘇城鄉全面小康的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 引金融「活水」灌溉實體經濟
    金融助力西烏珠穆沁旗蒙古汗城按時復工復產是自治區落實貫徹國家貨幣政策直達實體經濟,保市場主體,保居民就業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央行出臺了一系列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人民銀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快速落實各項金融貨幣政策,推動金融政策精準直達實體經濟,實現了精準滴灌的政策效果。
  • 國網公司「電e金服」助力暢通實體經濟主動脈
    發揮電力大數據行業資源,依託區塊鏈公共服務平臺,國網公司線上產業鏈金融平臺「電e金服」實現了大數據、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深入應用,讓金融「活水」更精準快速暢通實體經濟主動脈。
  • 渝論場 | 讓金融活水直達實體經濟 重慶今年幹了這些事
    「讓金融活水直達實體經濟——重慶市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工作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現場。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張質 攝今年,重慶經濟實現逆勢增長,這背後離不開千千萬萬的市場主體的努力,也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精準滴灌。昨(22)日,「讓金融活水直達實體經濟——重慶市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工作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舉行。
  • 【地評線】中安時評:創新金融讓利企業,暢通實體經濟「血脈」
    有關部門高度重視中小企業應對疫情、復工復產工作,並將主要措施梳理形成指引,包括加大財稅支持力度、提高金融可獲得性、暢通要素市場流通等。  其中,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資金是企業運行的「血液」。為加快企業復工復產進程,金融部門採取多種措施,創新數字金融、供應鏈金融、綜合金融等服務,促進金融資源更多流向實體經濟,提高金融可獲得性。
  • 金融活水潤八桂
    本報記者 譚卓雯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脈絡通則經濟活。「十三五」時期,廣西金融業牢記服務實體經濟的天職,金融政策持續升級,金融改革有序推進,資金結構流向更趨合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十三五」期間,廣西金融業綜合實力和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持續提升,支柱產業地位進一步鞏固。
  • 貴州企業家之聲|貴州銀行董事長李志明: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實體經濟...
    企業家們談感受、話發展,對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充滿信心,表示要進一步堅定信心、搶抓機遇、轉型升級,推動高質量發展,迎難而上、奮力拼搏,弘揚企業家精神,為貴州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一起聽聽貴州企業家代表怎麼說。
  • 注入金融活水 暢通經濟血脈
    作為屬地金融機構,郵儲銀行北京市通州區支行立足城市副中心建設的歷史機遇期,認真貫徹落實北京市委、市政府與通州區政府的部署要求,主動扛起國有大行擔當,積極參與城市副中心建設項目,大力服務「三農」、服務小微企業、服務實體經濟,為城市副中心建設注入源頭活水。
  • 全力暢通實體經濟血脈
    本報訊 (記者楊碧玉) 今年以來,全省財政系統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加強資金統籌,以財政資金撬動金融資本,為企業解難,合力助推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圍繞「六穩」「六保」,財政資金精準聚焦疫情防控、經濟提速和民生改善。疫情發生後,第一時間推出「抗疫擔保貸」等專項產品,解決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的資金周轉難題;落實省級再貼息政策,確保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政策迅速落地。
  • 三級風險分擔機制落地章丘,「金融活水」賦能實體經濟
    「當前,章丘正處在轉型跨越的關鍵時期,全面激活實體經濟發展的動力活力,金融賦能至關重要。」據了解,省投融資擔保集團實力雄厚,優質高效,圍繞推動金融活水更多流向小微企業、「三農」主體等普惠領域推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有力促進了各地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和民營經濟發展。與之合作的山東同晟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是章丘唯一一家政策性擔保機構。
  •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是對金融的本質要求
    如何衡量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目前金融是否出現了「脫實向虛」?金融管理部門又將如何解決金融「脫實向虛」、支持實體經濟振興?近日,就上述一系列問題,本報記者專訪了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  記者:關於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係,最近社會上關注較多。先請您從理論上談一談如何理解與把握兩者的關係?
  • 新格局·新作為 | 金融「活水」活未來——2020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
    推出涉及9萬億貨幣資金的貨幣政策應對措施、前10個月金融部門向實體經濟讓利約1.25萬億元……今年來,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讓中國經濟不僅沒有乾涸斷流,反而走出了先抑後揚的「微笑曲線」,並成為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全球主要經濟體。
  • 金融甘霖潤澤萬戶千家
    金融+全產業鏈,實現以縣域為單元的金融扶貧、經濟社會、綠色發展等多方共贏; 金融+整村脫貧,聚焦深度貧困不勝不休;金融+就業脫貧,靶向精準幫扶成效顯著。
  • 著力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要按實體經濟的發展情況來定,任何情況下實體經濟的規律都是第一性的,要根據實體經濟發展規律改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理念、機制,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實體經濟是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
  • 農行衡陽分行:為實體經濟注「活水」,為特色產業「貸」活力
    農行衡陽分行:為實體經濟注「活水」,為特色產業「貸」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