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不光有「大好河山」,還有個興盛了二百多年的張庫大道!

2021-02-07 石家莊微服務平臺

        大境門的「大好河山」成為張家口的標誌,人盡皆知,這也是「大好河山張家口」的由來。可你知道在張家口還有個張庫大道嗎?

        先普及一下,張庫不是人名,而是兩個城市的簡稱,張即張家口,庫即庫倫。簡言之,張庫大道就是從張家口出發,通往蒙古草原腹地城市一一烏蘭巴託(當時叫庫倫),並延伸到俄羅斯恰克圖的貿易運銷線。

        張庫大道全長1400多公裡,是有著「北方絲綢之路」之稱的古商道。張庫大道歷史悠久,它始於明,盛於清,衰於民國,被譽為「草原絲綢之路」和「草原茶葉之路」,在國內外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影響以及歷史地位。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專門描述過這個溝通歐亞的貿易商道。

        當時的貿易活動,幾乎覆蓋了長江以南到整個蒙古草原和西伯利亞的廣大地區,許多俄羅斯、日本、美國、德國的商人也加入其中,使張庫大道的商業活動多元化、國際化。貿易的繁榮,促進了張家口金融業的活躍,衍生出許多新行業,英、德、美、日、法、俄等國在張家口設立的商行達到44家,大境門外的西溝每日可見貨物堆積如山的皮市、馬市、駝市等景象,店鋪最多時達到1500多家。

        在歲月的長河中,張庫大道的興盛成就了張家口。如今,這條見證了張家口悠遠歷史的百年商道也映照出了張家口的滄桑巨變。張家口深度挖掘張庫大道內在文化價值,全方位展示這條古老商道的無限風情、提升品牌影響力。位於張庫古商道上的橋西區檀邑溪谷文化園,內建張庫大道歷史博物館,其中展覽收藏1800多件文物,分為《千年茶路》、《商道春秋》、《商埠輝煌》、《記憶鄉愁》四個部分,完整記錄了張庫大道的興衰歷程。透過文物的展示拉開了歷史的長河,置身其中感受百年前張庫商道的興起與繁榮。

        張庫大道的故事被拍成了電視劇,名字就叫《張庫大道》,故事發生在清朝同治年間至民國時期。此時張家口在中國是僅僅比上海稍差一點的大口埠,其進出口金額驚人。國內商家一千多家,外國洋行接近五十家,口商呂家為八大皇商之一。呂家家大業大,一系列的陰謀和血雨腥風在呂老爺子死後不斷發生……

        《張庫大道》重要取景地正是在張家口清河影視基地。8月10日,第三屆張家口旅發大會閉幕式在這裡舉行,現場播放了《張庫大道》的片花,並用實景演繹了當時的故事。

        時光荏苒,現在的張家口以嶄新的面貌屹立在河北在西北方,搭乘冬奧的春風又將闊步向前。願張家口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張家口:萬裡茶道的中轉站,張庫大道的南起點
    除了聲光通信外,與之相輔相成的還有「望烽走驛」,即:依靠人、馬傳遞那些烽煙無法傳遞的較為複雜的信息,就需要通過郵驛傳達。,它位於張家口懷來雞鳴山南麓,建於明代,平面近方形,城牆周長有1891米,城內建築分布有序。
  • 河北張家口:歷史上的張庫大道,駝鈴聲聲「旱碼頭」,萬裡茶道「黃金...
    在這裡,他們將乘著駝鈴聲邁入充滿著商業氣息的「黃金之路」張庫大道,這是一條有著絢麗色彩和傳奇故事的開放之路,是一條融合多個民族文化的古道,也是萬裡茶道通往塞外的必經之路。駝隊行走在張庫大道。歷史上中俄茶葉貿易,帶動了萬裡茶道沿線一大批城市的發展與繁榮,因「張庫大道」而興的河北張家口市,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它是萬裡茶道在河北的主要集中地。據《察哈爾通志》載,張家口市1918年有大小商號7000餘家,銀號30餘家,年貿易額達15000萬兩白銀,其中年銷磚茶三十萬箱,輸入羊毛一千萬斤,羊皮一千五百萬張之多。
  • 河北張家口:歷史上的張庫大道,駝鈴聲聲「旱碼頭」 ,萬裡茶道「黃金路」。
    在這裡,他們將乘著駝鈴聲邁入充滿著商業氣息的「黃金之路」張庫大道,這是一條有著絢麗色彩和傳奇故事的開放之路,是一條融合多個民族文化的古道,也是萬裡茶道通往塞外的必經之路。駝隊行走在張庫大道。歷史上中俄茶葉貿易,帶動了萬裡茶道沿線一大批城市的發展與繁榮,因「張庫大道」而興的河北張家口市,是其中的典型例子,它是萬裡茶道在河北的主要集中地。據《察哈爾通志》載,張家口市1918年有大小商號7000餘家,銀號30餘家,年貿易額達15000萬兩白銀,其中年銷磚茶三十萬箱,輸入羊毛一千萬斤,羊皮一千五百萬張之多。
  • 中蒙俄萬裡茶道,張家口張庫大道大事記
    ,聯合申請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全面展開,歷經600多年歷史的張家口及張庫大道,是中蒙俄茶葉交易歷史文化長廊的明珠。當時,萬全左衛、右衛有68個防禦蒙古輕騎兵的「堡」。1449年明英宗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鎮北徵瓦剌,在張家口懷來狼山腳下土木兵敗。史稱「土木之變」,張家口走進歷史舞臺。
  • 劉振瑛|張庫大道系列講座之十四:皮都史話
    | 圖源網絡 僅供參考從明朝的「隆慶和議」及來遠堡的修建,到清朝大境門的開通,張家口漸漸由軍堡過渡為商業市鎮。隨著張庫大道的興盛,以毛皮為主的草原物產大批進入張家口,張家口的毛皮加工製作業也應運而生。
  • 無邊光景古驛間——張庫大道尋訪
    漫漫張庫大道,曾是我國北方一條重要的國際貿易運輸線,是古絲綢之路北線和古茶道之一。興盛了數百年的張庫大道從張家口到恰克圖,穿越蒙古高原,留下了極其珍貴的遺蹟遺存。本版推出「張庫大道尋訪」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編者 初夏的蘇尼特草原,惠風和暢,無邊光景。向北延伸的張庫大道遺蹟,著名的滂江驛站遺址,鐫刻著厚重歷史的印痕。
  • 大道迴響(介紹張庫大道)
    ,至蒙古庫倫(今烏蘭巴託)終,民間俗稱「張庫大道」。即使商道突然衰落的1929年,從張家口出發到庫倫、恰克圖的駱駝仍有19.2萬頭,從恰克圖、庫倫至張家口的駱駝仍有18萬頭。從張庫大道駛來的運貨的牛車、駱駝以及貨物的主人,每天穿梭於兩城之間,在古老的蒙古高原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張庫大道運輸的主要貨物是茶葉。
  • 劉振瑛|張庫大道系列講座之十五:域外茶都
    | 圖源網絡 僅供參考馬克思為我們展示的是張庫大道支撐下的一座邊境城市的貿易場景,這座邊境城市就是張庫大道北部的貿易終端恰克圖。18世紀至19世紀上半葉的恰克圖互市貿易,在中俄關係發展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歷史地位。
  • 張家口張庫大道:曾經維護北方國土安全,促進民族團結融合的紐帶
    而最值得關注和自豪的,就是這座邊塞古城的商文化,就是張家口通往蒙古烏蘭巴託(當時稱庫倫、大道序)的張庫大道,就是當年口商商幫在張庫大道上創造出的財富傳奇。張庫大道起點是張家口而張家口至大圐圙的張庫大道就是這萬裡茶路中結點功能最為重要、民族間文化融合最為突出、民間記憶最為精彩、茶路文物遺存最為豐富的路段之一歷史的車輪輕輕碾過,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也留給了我們無限眷念、無盡遐思。但在很長的一個時期內,國內甚至張家口本地對張庫大道已經淡忘,曾經輝煌的內陸商埠成為了一個被人遺忘的角落。
  • 劉振瑛|張庫大道系列講座之一:開篇
    張家口,東望京津,南通中原,西連三晉,北接蒙古大草原,交通位置十分重要。而最值得關注和自豪的,就是這座邊塞古城的商文化,就是張家口通往蒙古烏蘭巴託(當時稱庫倫、大圐圙)的張庫大道,就是當年口商商幫在張庫大道上創造出的財富傳奇。
  • 張家口大境門:張家口歷史的見證,時間回憶的見證
    張庫大道使大境門更加聞名和輝煌大境門雖然也歷經了時光的風雨,但一直都是巍峨挺拔:門牆高12米、底長13米、寬9米,有木製鐵皮大門兩扇,條石基礎的磚砌拱門,頂部則是一平臺,長12米、寬7.5米,外有1.7米高的垛口,內有0.8米高的女兒牆,門楣上還有民國時期的察哈爾都統高惟嶽於1927年書寫的「大好河山」四個大字。
  • 從我國第一條國有公路———張庫公路看《塞上風雲記》的深遠意義
    1918年, 張家口至庫倫的公路被正式命名為張庫公路, 它的命名, 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 它是對形成近300年的張庫大道的權威肯定, 表明張庫大道進入了歷史發展的新階段。 張庫公路不僅是我國北方通行汽車最早的公路,而且是我國民運長途汽車客貨運輸最早的公路, 曾為國家經濟繁榮、 社會發展發揮過重要作用。
  • 茶路尋源河北:張庫大道車水馬龍
    萬裡茶道河北段即是名聞遐邇的「張庫大道」(張家口-庫倫),張庫大道是萬裡茶道重要的組成部分,張家口是萬裡茶道北方地區最為重要的交通樞紐、貿易中轉站和榷關城市。「北方茶都」的前世今生明初,為加強北疆防務,明朝官員在清水河西築張家口堡以屯駐軍隊,張家口之名自此而始。
  • 張庫大道歷史博物館文物選登(一)
    塞外重鎮張家口,東望京津,南通中原,西連三晉,北接蒙古大草原,戰略地位和交通位置都十分重要。歷史上,這座古城有過無數的輝煌,而尤其值得濃墨重彩描繪的是這座邊塞古城獨特的商文化。當年這裡曾是北方古絲路經過的地方,曾是張庫大道源頭的貿易集散地,曾是被稱為旱碼頭的內陸商埠,也曾是淘金者創造財富傳奇演繹人生悲喜劇的大舞臺。
  • 劉振瑛|張庫大道系列講座之十二:圐圙碎語
    張庫大道的起點是張家口無疑,張庫大道最初的銷售終端是大圙圐也正確。那麼,為什麼不是張圐大道而是張庫大道呢?|圖源網絡 僅供參考我們就先從「圐圙」這個詞說起。「圐圙」一詞是蒙語,指圍住的土地、大的庭院,或有圍牆的市場、城垣。
  • 走過老街踏過青石板,原來張家口的根在這裡!
    張家口這座古城,歷史上有過無數輝煌,其中最值得驕傲的就是邊塞古城的商文化,就是被譽為草原茶葉之路的張庫大道,就是當年口商商幫在張庫大道上創造出的財富傳奇。而下個月張家口第三屆旅發大會就要舉辦了,橋西區作為承辦縣區之一活動主題就是萬裡茶道(張庫大道)今天小編帶大家看看有關張庫大道的張家口重要景區
  • 張家口不僅僅只有崇禮滑雪場,竟然還有這麼漂亮的世外桃源
    從塞外重鎮張家口大境門外西溝出發至蒙古國烏蘭巴託並延伸到俄羅斯恰克圖的張庫大道,是一條興盛了數百年的國際商道,全長1400多公裡,有「北方絲綢之路」之稱。它始於明,盛於清,衰於民國,被譽為「草原絲綢之路」和「草原茶葉之路」,在國內外具有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影響以及歷史地位。
  • 劉振瑛:張庫大道道無終
    張庫大道的 「張」,是指張家口,「庫」是指「圐圙」的轉讀「庫倫」。張庫大道是我們現在的一種通俗的叫法,歷史上張家口的老百姓稱張庫大道為圐圙道、金錢大道、買賣路;稱行走於張庫大道為遛草地、跑圐圙、跑後草地;稱旅蒙商為碎銷。經濟學理論認為,有需求就有市場。而一條商品流通渠道的形成,首先要有相對明確的銷售目的地。
  • 李悅溪《張庫大道》圓滿殺青 亦柔亦剛「梨園名伶」
    由林峰執導,韓棟、徐梵溪、馬秋子、李光復、劉佩琦、李悅溪、杜茗洋等主演的大型年代傳奇電視劇《張庫大道》拍攝已近尾聲。近日,實力派演員李悅溪圓滿殺青了,與戲中並肩作戰的夥伴「一片紅」正式告別。李悅溪《張庫大道》 知恩圖報「梨園名伶」曾在《急診科醫生》、《武媚娘傳奇》、《壯丁也是兵》等熱播劇中,有著不俗表現的青年實力派演員李悅溪,此次在劇中飾演的梨園名伶「一片紅」是位知恩圖報、江湖俠義、敢愛敢恨、敢作敢為的「新時代女性」,也是男主角呂俊傑(韓棟飾演)的「保護傘」。
  • 河北張庫大道歷史博物館25日起免費開放
    大型年代傳奇勵志電視劇《塞上風雲記》已於5月18日在張家口電視臺新聞頻道黃金時段播出。該劇播出期間,張庫大道歷史博物館將於5月25日起對市民免費開放。該館由張庫大道歷史文化研究會參與、檀邑溪谷文化園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博物館面積1900多平方米,收集了涉及張庫大道的各類文物藏品1800多件。展廳分為千年茶道、商道春秋、商埠輝煌、記憶鄉愁四個部分,是河北省目前最大的民間地方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