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20 09:46:57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權威媒體率先曝光的退燒藥風波經過其他各大媒體的大面積報導後,社會反響非常強烈,如何正確科學的給孩子退燒,成為眾多家長和公眾最為關心的問題。對此專家指出,目前國內部分家庭在給孩子退熱的處理方法上存在諸多誤區,其中藥物使用不當是最多家長犯的一個錯誤,給孩子的身體健康造成種種不利影響。從保護孩子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需要提高全社會對這一問題的重視程度,家長應根據兒童發燒的不同情況選擇合理的退燒方式,讓孩子的退燒過程健康、安全。 兒童退熱誤區:不管發燒溫度高低 一概用藥 據記者採訪調查得知,很多家長都犯過這樣的錯誤:只要發現孩子感冒體溫偏高,為了避免孩子繼續發高燒,就不管什麼原因,先慌忙給孩子服用退燒藥,結果有的孩子高燒退了,有的孩子卻有加重的趨勢。有些家長為此事感到很困惑,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為此,我們採訪了市兒童醫院的王大夫。 王大夫介紹,從醫學角度上來講,我們通常所說的發燒是指體溫比標準體溫(37攝氏度)高出至少1攝氏度。美國免疫學家瓊斯博士認為,37攝氏度是平均口腔溫度,稍微升高一點並無大礙,不用過度緊張。因為體溫隨著外界環境和心理因素的變化,隨時會有小範圍的波動。而兒童體溫的波動比大人更快,這可能跟兒童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有關。有研究顯示,嬰兒如果在1周歲以內發過燒,長大後得過敏症的機率就小。由此可見,適當的發燒對於孩子身體健康發育是一種保護措施。 王大夫提醒,如果市民朋友不了解這些情況,一見孩子發燒就急忙用退燒藥,不但有可能延誤孩子的治療,同時也會給孩子的身體發育帶來潛在不利影響,希望各位市民能謹慎對待。 醫學數據顯示:發燒有助於提高兒童免疫能力 對於王大夫的說法,醫學雜誌也提供了相關證據。最近美國《過敏和臨床免疫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介紹,專家通過跟蹤調查一組美國兒童從出生到六七歲之間的健康狀況,發現:1歲以前沒發過燒的孩子,有50%會有過敏症狀;發過一次燒的小孩,過敏程度要輕一點;發燒過兩次甚至更多次的小孩中,只有31.3%的人會得過敏。可以看出,發燒與過敏存在明顯的反比例關係。 專家對此解釋,發燒有助於促進兒童免疫功能提高,通過發燒這一身體異常反應,來刺激免疫系統的反應,最終形成免疫應激系統,從整體上促進免疫系統的逐步完善,讓兒童的抗病功能得以提高。因此家長對於兒童的發燒不應過度緊張。特別是對於39度以下的發燒,謹慎使用採用藥物退燒,以免幹擾免疫系統反應過程。 專家建議:兒童發燒推薦物理降溫 對於如何正確選擇兒童退燒方式這一問題,市第一醫院的李教授認為,判斷兒童發燒是否需要用藥,可從體溫是否超過39度為標準。如果體溫超過39度,則需要入院加以治療。如果在39度以下,則儘量採用物理降溫和退熱手段,以免破壞身體內部的自我治療。 在目前的物理治療手段中,退熱貼因其方便、安全、有效等優勢脫穎而出,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李教授向記者介紹到,退熱貼是通過水份汽化將體內的過多熱量揮發出去,從而讓兒童健康安全降溫,同時不破壞兒童體內的免疫功能系統反應,這樣才是對兒童身體負責任的科學方法。 退熱貼產品雖受到專家推薦,但李教授同時提醒廣大消費者,退熱貼的退燒原理決定了其含水量的多少成為衡量產品優劣的一個重要指標,在產品的選擇上應更加理性、慎重,如兵兵牌的退熱貼,含水量高達80%,是目前世界範圍內含水量最高的退熱貼,而且已有十年品牌保證,很值得信賴,切勿貪圖便宜選擇劣質退熱貼,給孩子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