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海昏侯國"看看

2020-09-25 宜黃之窗

欣賞編鐘表演、3D一鍵「換漢服」、「昌邑長安VR遊」、文物巧克力……9月23日下午兩點,江西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公園正式開園,市民可通過網絡預約門票入園參觀。而在正式開放前,頭兩日預約門票已售罄,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視頻:王丹

海昏侯劉賀為漢武帝劉徹之孫,在世33年,歷經了王、帝、民、侯的跌宕。6歲便繼承昌邑王位,19歲當上皇帝,但27天後即遭廢黜,成為西漢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被廢後,劉賀先貶山東昌邑,做了十餘年的平民,在他30歲之際,漢宣帝封其為海昏侯,他便來到了豫章郡海昏縣,也就是現在的江西南昌,建立了紫金都城,開啟了他的侯府生活。

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地處新建區東北部,北臨鄱陽湖,東濱贛江。距南昌昌北國際機場20公裡,距南昌市區約45公裡。遺址區由3.6平方公裡的紫金城城址、歷代海昏侯墓園、貴族和平民墓地為核心的一系列重要遺存構成。

自2011年考古發掘以來,海昏侯國遺址共出土金器、青銅器、鐵器、玉器、漆木器、簡牘、木牘等各類珍貴文物超過10000件(套),多層面、多角度展現了漢代的物質文化風貌,對完善秦漢歷史研究具有重要學術價值,受到海內外的廣泛關注。作為我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侯國都城聚落遺址,海昏侯國遺址為研究西漢侯國建城制度、人文歷史、社會經濟等提供了全面的歷史資料,是研究西漢侯國歷史最獨特的大遺址。

劉賀雕塑和60米長巨型銅浮雕 (攝影 王丹)

此次正式開園,文物展陳全面提升。遺址博物館設有「金色海昏」「書香海昏」「丹漆海昏」「遇見海昏」四個展區,展陳海昏侯國遺址各類出土文物1200餘件。其中,基本陳列展「金色海昏」是歷次海昏侯展覽中,面積最大,展線最長,展出文物最多,展示手法最豐富的一次。大量珍貴文物首次對外展出,包括「南昌」銘文青銅燈,「海昏侯家錢五千」封泥匣,套箱提取的五銖錢等等,戰國蟠螭紋青銅缶更是首次重磅亮相。

海昏侯主棺墓主人身下琉璃席下金餅 (攝影 王丹)

身著漢服的閔思琪難掩激動的心情:「我想以特別的儀式近距離感受漢文化。」今年剛碩士畢業的她是博物館常客,「在別處看到金餅的展出,不過2塊。而這裡有褭蹏金、麟趾金、金磚等各類金器,還有大量金餅,令人嘆為觀止。」海昏侯墓考古領隊楊軍表示,海昏侯以數量驚人的「金器堆」轟動一時,這裡出土的黃金達上百公斤,部分純度達99.9%以上,可以窺見當時的制度和文化。

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大量銅錢 (攝影 許南平)

海昏侯墓出土褭蹏金,仿天馬而非一般凡馬馬蹄製成,不作流通,用於進貢、賞賜等,以示祥瑞。(攝影 王丹)

海昏侯墓出土褭蹏金,仿天馬而非一般凡馬馬蹄製成,不作流通,用於進貢、賞賜等,以示祥瑞。(攝影 許南平)

戰國蟠螭紋青銅缶 ( 攝影 許南平)

來自雲南的王欣悅趁著到南昌出差的機會,擠出一天時間特地來參觀,最讓她印象深刻的是關於海昏侯劉賀的日常飲食起居部分,「很生動,也很震撼!」氣勢雄壯的西漢王侯出行車馬儀仗,還有恢弘大氣的禮樂場景;「透明屏+展櫃」直觀演示蒸煮器結構與使用方法;而通過多媒體演示沙盤、沉浸式3D畫面與舞檯燈光結合,可讓觀眾三維漫遊紫金城,通過觸控螢幕體驗「筑紫金城」。「海昏侯遺址本就名聲在外,此次親見果然名不虛傳!」海昏侯博物館做好「展示」文章,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現代科技手段,真實還原漢代經濟發展水平、社會風貌、生活習俗,讓文物與遊客零距離接觸。

劉賀的日常生活:禮樂不絕 ( 攝影 許南平)

青銅溫鼎,其實就是火鍋,發掘時這裡面還有板慄(攝影 許南平)

為提升遊客體驗,特設多種活動及遊覽項目。在遊客服務中心,遊客可實地體驗鐘鳴海昏編鐘表演、漢畫像石拓片展、海昏影院、龍文化展示館等遊覽項目;在海昏侯劉賀墓園,遊客可現場體驗考古發掘;在遺址博物館,遊客可在文物修復室手工體驗文物修復。在遺址博物館二層,「遇見海昏」漢文化體驗互動展廳吸引了不少人。「3D換衣」、「360度賞文物」、「昌邑長安VR一日遊」,各種趣味玩法應有盡有。

青銅博山爐。作用,薰香。(攝影 王丹)

文物牆,教你360度認識文物。(攝影 王丹)

如果想再了解一下海昏侯劉賀的生平,坐上「鈿車寶馬」,戴上VR眼鏡,真切領略漢代王侯出行盛況。(攝影 王丹)

如果想再了解一下海昏侯劉賀的生平,坐上「鈿車寶馬」,戴上VR眼鏡,真切領略漢代王侯出行盛況。(攝影 王丹)

3D列印明信片、工藝品還有巧克力!可自選操作,全看個人喜好!(攝影 王丹)

遊客趙女士雙手捧著3D列印成的「褭蹏金」巧克力左看右看,「蠻好玩的,捨不得吃掉!」(攝影 王丹)

據了解,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雙節」,遺址公園特推出漢風贛味美食月、鐘鳴海昏編鐘表演、漢代貨幣文化展在內的十大主題活動,盡展海昏文化盛宴,讓廣大遊客進一步領略漢代海昏歷史文化豐富內涵。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海昏侯國往事
    後來人不斷去探索,尋找那些發生過的事情。劉賀玉印每看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次穿越,今天,我們透過海昏侯國遺址公園去看看漢朝的那些人和事。「海昏侯國遺址公園」,乍一看,很拗口,這到底什麼意思呢?和館長一起探索海昏侯國的往事吧。
  • 想去看看海昏侯博物館
    今天路過海昏大道,想去博物館看看,前些日子好像開館幾日,不想今天錯過機會!真期待完工時壯麗恢宏的海昏侯公園!
  • 海昏侯之旅
    海昏侯研學之旅—漢代侯國聚落遺址的探訪之旅,在2021年的第一天開始,也在這一天結束,短短的旅程,帶給大家的卻是難忘的金色時光。在展望2021的第一天,灑滿大地的陽光、孩子們微笑的臉龐,都像花兒一樣綻放。      為什麼要去海昏侯研學?去海昏侯能獲得什麼?這些問題我們在還沒去之前大概能知道—當然是去了解歷史,學習知識嘍!
  • 海昏侯遺址公園參觀指南
    海昏侯墓自發掘以來引起很大關注,出土了大量精彩的漢代文物,2020年9月23日南昌漢代海昏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開幕,我正好路過江西,25號前往參觀,寫篇參觀指南方便朋友們前往。海昏侯公園位置比較偏僻,在南昌市區以北五十多公裡,南昌昌北國際機場以北二十多公裡。
  • 海昏侯在山東有座「爛尾墓」:未建成劉賀就去了南昌
    近日,剛參加完海昏侯墓考古成果專家論證會的中國知名漢代考古專家、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鄭同修接受齊魯晚報記者的獨家專訪,披露了海昏侯很多不為人知的史事。他所關心的不僅僅是這次考古發掘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更關心的是考古發掘提供的海昏侯墓地陵園建制等埋葬制度信息,注重的是他的歷史研究價值。他指出,海昏侯墓中出土的令世人震驚的海量文物,很多應該是來自山東。
  • 昌邑王廢帝海昏侯劉賀經歷考辨
    《後漢書·郡國四》∶豫章郡……「海昏」侯國。李賢注曰∶在昌邑城。《豫章記》(南朝宋人雷次宗撰)曰∶「城東十三裡,縣列江邊,名慨口,出豫章大江之口也。昌邑王每乘流東望,輒憤慨而還,故謂之慨口。」 《水經注》「贛水」條∶「繚水又逢海昏縣,王莽更名宜生,謂之上繚水,又謂之海昏江,分為二水。縣東津上有亭,為濟渡之要。
  • 海昏侯墓的前世今生
    現經推測,海昏所在位置應是二水分流處,其水名上繚水,又謂之海昏江,海昏侯墓遺址即是第一代海昏侯國國主劉賀墓葬之地。   海昏侯墓的發現海昏侯墓位於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東南墎墩山,其山名我猜蓋因外城謂之墎,堆土為之墩,墎墩山意即城外之土堆,正契合了海昏侯墓的方位。
  • 也談海昏侯墓出土的「李具」杯
    一、李具杯的來源  南昌海昏侯墓中出土漆木器數量眾多,來源紛雜。《南昌晚報》曾於2016年11月22日的報導《海昏侯墓發現「李具」耳杯》中,公布了海昏侯墓出土的銘文耳杯——「李具」杯,報導稱:「海昏侯墓發掘中,在一方棋盤的附近發現了一個倒置的漆耳杯,黑漆紅紋,很是精緻。
  • 在海昏侯博物館,遇見漢廢帝的另一面
    9月23日,趕在雙節國慶前夕,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公園開園。10月8日,在雙節最後一天,南方+記者實地走訪和體驗了一下海昏侯遺址公園(海昏侯博物館)。作為我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內涵最豐富的典型漢代列侯國都城聚落遺址,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備受關注。雖然博物館距離市區至少1個小時車程,但一路下來,整個公園人頭攢動,吸引力十足。
  • 海昏侯博物館最全參觀指南
    三、金色海昏展廳(一樓部分)然後進入 金色海昏展廳 (一樓部分)開始參觀基本陳列「 金色海昏——漢代海昏侯國歷史與文化展進入金色海昏展廳(二樓部分)繼續參觀基本陳列「金色海昏——漢代海昏侯國歷史與文化展」的下篇《王侯威儀》和尾篇《儒風南阜》。
  • 海昏侯墓:漢代列侯「標本墓」發現記
    直到有一天,他感覺對面的山包「長高」了,才喊了幾個鄉親去看。結果在山頂處發現了一個盜洞,邊上還散落著手套、八寶粥罐、塑料瓶等物品。熊菊生覺得不對勁,當即撥打了新聞熱線。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楊軍跟隨媒體來到現場後,第一時間進入盜洞察看情況。「盜洞很深,經探測有14.8米。洞內發現的槨木很厚很大,上面還覆蓋有一層白膠泥、一層炭,推測墓葬規格很高。」楊軍連夜上報國家文物局。
  • 海昏侯墓文物大盤點(全)
    從制式上看,馬王堆是按楚制埋葬,海昏侯墓是典型的漢制。從出土文物來說,海昏侯墓數量超過了馬王堆,精美程度兩者接近。海昏侯墓是王的規模、侯的規格、皇帝的規制。如果墓主是第一代海昏侯劉賀,那麼這一切都可以解釋,因為劉賀的身份特殊,當過皇帝、當過王。
  • 信立祥:海昏侯劉賀不是窩囊廢 只是個失敗的政治家
    在今年三月剛評選出的「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中,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墓關注度最高,因為這個墓不僅有超高的考古價值,還有歷史人物的「小八卦」。據史料記載,海昏侯劉賀因荒淫無度、不保社稷而被廢,僅僅當了27天的皇帝就被霍光趕下臺。被廢黜後的劉賀回到昌邑,直到漢宣帝上位,才封了劉賀為海昏侯,史稱漢廢帝。
  • 海昏侯遺址公園及周邊遊玩全攻略,給你全新的體驗
    最近在南昌最火的地方非海昏侯遺址公園莫屬斥38億巨資精心打造 帶你穿越千年走進漢代揭開海昏侯國神秘面紗圖來源:海昏侯國遺址公園官微他的爺爺是大名鼎鼎的漢武帝奶奶是傾國傾城的李夫人他是僅僅當了27天皇帝的漢廢帝他就是第一代海昏侯墓的主人——劉賀該墓是中國目前發現的結構最完整、布局最清晰、保存最完好的漢代列侯墓園遺址公園讓我們近距離觀看這些藏匿於地下千年的寶物透過器物窺見歷史的冰山一角
  • 海昏侯大墓▪影記
    這個地方就是海昏侯大墓!離我上班的地方只有一個小時的車程。新建設的展覽館海昏侯大墓的發掘是一件非常意外的事情。那麼海昏侯是怎麼被挖掘出來的呢?原因是在南昌新建縣當地有一位民間盜墓神人,他家幾代人都是盜墓高手。憑藉自己的高超的盜墓技術,在確定了主棺位置準備進行發掘時,被當地村民舉報,通過村委會逐層上報,最終由國家來挖掘這座著名的帝王墓。關於海昏侯的歷史我就不介紹了,大家可以自行百度。這次我主要講出土品。
  • 海昏侯墓出土的這件文物究竟叫什麼?
    我們去看過海昏侯展的朋友們,一定對那些成堆成堆的黃金一定印象深刻,什麼馬蹄金、麟趾金、金餅、金板等,有的可能都是第一次聽說。當然除了那些黃金之外,一些朋友們也會注意到一件特別的展品,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銀當盧」。
  • 央視紀錄片再引漢墓考古熱 廣陵王曾和海昏侯爭皇位
    海昏侯劉賀視頻截圖原標題:央視熱播海昏侯墓考古紀錄片 廣陵王劉胥曾和劉賀爭過皇位近日,央視科教頻道播出紀錄片《2017考古進行時海昏侯大墓考古發掘現場》,再現了海昏侯墓從發現隨著紀錄片熱播,海昏侯再次吸引了人們的關注。前天,江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海昏侯劉賀墓考古隊長楊軍應南京市文廣新局邀請,到金陵圖書館講述了海昏侯墓的發現故事。【履歷】幹了27天皇帝下崗劉賀曾和廣陵王劉胥爭帝2011年3月,因市民舉報,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南昌新建區發現了海昏侯劉賀墓。通過5年多的考古研究,考古學家們還原了一個真實的海昏侯。
  • 探秘古墓:海昏侯陵寢建築格局的八大特點
    本文試以這八句話來分析、探尋漢代海昏侯陵寢建築格局八個方面的特點,揭示其中隱藏的鮮為人知的奧秘。   一、垣牆不方也不圓:垣合紫微  建築在南昌市新建區大塘坪鄉墎墩山上的漢代海昏侯陵寢,是以海昏侯劉賀墓與侯夫人墓為中心的一處家族墓葬區。這座陵寢四面均有垣牆,也叫周垣,俗稱圍牆。
  • 海昏侯墓傳言被盜 挖出工藝精美純金金龍
    以前,它不被外人所知,但如今已成全國的關注點,因為這裡是海昏侯墓的所在地。  海昏侯墓被發現,坊間多有傳聞。其中「南昌古玩市場有人要出手一條工藝精美的純金金龍,引起南昌警方注意,順藤摸瓜搗毀一個盜墓團夥,最終發現古墓」的傳聞流傳最廣。
  • 漢代古墓「十室九空」,海昏侯的墓是如何「免盜」的?傳說很離譜
    號稱「十室九空」的漢代古墓中,為何海昏侯的墓能保留至今?對於這個問題,在當年還有一個傳說,據說當年有一個盜墓賊叫做劉去,精於發丘摸金之術,一生盜墓無數,罕有失手。他當時是已經發現了劉賀的墓地,於是在一個夜深風高之時,偷偷的潛入進了古墓之中,想到盜取其中的寶物,但是遇到了可怕而恐怖的「異象」,使得劉去落荒而逃,而他跑出去之後,逢人便說墓中有鬼怪,漸漸的,因為這個恐怕而可怕的傳說,也就沒有人敢去海昏侯墓裡盜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