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聽到一個好聽的地名,就仿佛一顆石子扔進心海,泛起陣陣漣漪。
念想著,有一日,有一日一定要去那些地方,讓那些被無數人讚美過的景致清晰的倒映在我的眸子裡。
雪梨地處,南緯33°55',東經150°53'(33°55'S,150°53'E)位於澳大利亞的東南岸,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的首府,也是該國人口最稠密的城市,都會區人口超過420萬(2006年)。雪梨的中心有三分一是位於上遊小灣的南岸。雪梨位於東太平洋與西藍山之間的沿岸盆地。雪梨擁有全球最大的天然海港──傑克森港(PortJackson),以及超過70個海港和海灘,包括著名的邦戴海灘(BondiBeach)。雪梨的市區佔地1,687平方公裡(1345平方英裡),面積跟大倫敦相若。
澳大利亞美食已發展出本身的風格---用特有的核果類、水果、香料及梅子,加上當地的肉類及海鮮,烹調出大膽讚嘆的菜色。澳大利亞的海鮮世界知名,不地鮪魚出口到日本做成壽司,大蝦和魚也在亞洲被大量食用。在任何近海的餐廳,您都可以享用到澳大利亞出產的鮑魚、生蠔、帝皇蟹、龍蝦或是BalmainBugs(一種海蟹)。
在雪梨不論你是哪國人,幾乎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口味,從希臘、義大利、法國等歐洲國家的風味,泰國、中國、日本、越南、韓國、印尼等亞洲國家的料理,比比皆是。這裡的蔬菜水果品種繁多,而且新鮮價廉,牛、羊肉、海鮮也是新鮮美味,到雪梨大可以一飽口福。
雪梨歌劇院 (Sydney Opera House)於1973年正式落成,2007年6月28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該劇院設計者為丹麥設計師約恩·烏松。雪梨歌劇院坐落在雪梨港的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其特有的帆造型,加上雪梨港灣大橋,與周圍景物相映成趣。
音樂廳是雪梨歌劇院最大的廳堂,共可容納2679名觀眾,通常用於舉辦交響樂、室內樂、歌劇、舞蹈、合唱、流行樂、爵士樂等多種表演。此音樂廳最特別之處,就是位於音樂廳正前方,由澳大利亞藝術家Ronald Sharp所設計建造的大管風琴(Grand Organ),號稱是全世界最大的機械木連杆風琴(Mechanical tracker action organ),由10,500個風管組成,此外,整個音樂廳建材使用均為澳大利亞木材,忠實呈現澳大利亞自有的風格。
建造雪梨歌劇院的計劃始於1935年代,雪梨音樂學院的院長Eugene Goossens遊說建造一個能夠表演大型戲劇作品的場所。當時進行戲劇表演的場所雪梨市政廳對於戲劇表演來說太小了。在1954年,Goossens成功取得了新南威爾斯州總理Joseph Cahill的支持,Joseph Cahill要求要求設計一個專門用於歌劇的劇院。也是Goossens堅持將歌劇院建在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上。儘管Cahill曾想將其建得離位於CBD西北方的溫耶德火車站(Wynyard railway station, Sydney)更近一點。
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
喜歡的話,就多評論,多點讚,多收藏哦~
對了~別忘了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