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臺灣自由行13】大同世界天下為公 國父紀念館

2021-02-13 宇眼看世界

↑ 臺北國父紀念館位於臺北市仁愛路四段,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而興建。個人覺得整個建築設計很棒,棒就棒在入口,在一個中國古典建築的飛簷之中破出一個玻璃外立面的入口。也許暗含孫先生推翻封建帝制,開創透明之民主的含義。

↑ 從總平上可以看出,國父紀念館基本是正南北布置,和前幾篇介紹的「中正紀念堂」不一樣。國父紀念館前(南側)有個水池,有個別同學認為是三星手機,圍繞水池有個小廣場,還布置了一個公園。

↑ 中山紀念堂的建築設計師是「王大閎」,「王大閎」祖籍廣東東莞,1918年生於北京,是二十世紀臺灣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他是國民政府在大陸時期的首任外交總長「王寵惠」的獨子。王大師1936年考上英國劍橋大學的機械工程系,來年轉建築,後到英國劍橋大學學習建築,1941年進入美國哈佛大學,受教於現代建築大師「格羅皮烏斯」(Waiter Gropius),和「貝聿銘」是同學。「格羅皮烏斯」屬於現代建築的四大天王之一(另三位大神是賴特、密斯、柯布西耶),創辦過在建築界赫赫有名的德國包浩斯學校(BAUHAUS)。從這個入口可以看出,王大閎先生師承名門。

↑ 在一面牆上發現了當時奠基的題刻,老蔣寫的,中華民國五十四年應該是1965年。

↑ 大廳正對入口是孫中山先生銅像,高5.8米,重17噸,和中正紀念堂的老蔣銅像異曲同工。

↑ 孫中山銅像的表情不像「中正紀念堂」裡老蔣銅像的表情那麼輕鬆安詳,多了幾分凝重。也許,孫先生心裡想的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吧。

↑ 銅像臺座上刻著孫文先生題寫的《禮記·禮運》上孔子論述「大同」社會的一段話:「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孫中山曾說「真正的三民主義,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可見,這篇銘刻在孫中山先生銅像下的《禮記·禮運》基本就是孫中山的政治理想。

↑ 孫先生在俯瞰芸芸眾生,這裡和中正紀念堂一樣也有帥鍋站崗,就是交接儀式沒有中正紀念堂那麼勤而已。

↑ 樓梯下部色彩的處理,我想還是考慮在內部空間體現外部立面中式傳統建築的特點。

↑ 從國父紀念館前的廣場拍101是最佳位置。

↑ 那天是2013年最後一天,到處都在迎接2014年的元旦,也就是民國103年。

↑ 這裡長槍短炮的是為了拍零點101煙花表演的,天還沒黑就開始佔位子了。

↑ 國父紀念館的西側立面。

↑ 北側立面。

↑ 兩個知名建築的合影。

↑ 國父紀念館的標示。

↑ 可以看出國父紀念館基本在101西北不遠的地方,步行即可到達。

相關焦點

  • 元良看寶島:臺北國父紀念館裡的抗戰記憶
    2017年12月下旬,我前往寶島臺灣,開始了期待已久的環島自由行。
  • 臺北"國父紀念館"全球徵聯 以"天下為公"為題目
    中新網11月12日電 今天是孫中山誕辰紀念日,臺北「國父紀念館」也應景以「天下為公」為題目,公布第六屆全球徵聯的上聯:「天下為公、公德業襟期甲天下」。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為配合孫中山誕辰紀念日,臺北「國父紀念館」副館長曾一士宣布了明年全球徵聯的題目「天下為公、公德業襟期甲天下」。
  • 【走進臺灣】國父紀念館
    臺北國父紀念館介於忠孝東路、仁愛路、光復南路與逸仙路之間,為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而興建,國父紀念館於「民國」53(1964年)年籌建,落成於「民國」61年5月,原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民國」七十五年七月改隸臺灣當局「教育部」,並合併陽明山中山樓,機關名稱從國父紀念館管理處易為「國立」國父紀念館。
  • 國父紀念館——我眼中的臺灣(3)
    從故宮博物院出來已經是上午10點多了,我們上了豪華大巴車直奔國父紀念館。
  • 它是臺灣第一紀念館,文化演出綜合場所,臺灣著名景點!
    「國父」紀念館成為市民戶外活動、休閒以及欣賞藝術,文化演出的綜合性場所。臺灣省的國父紀念館位於臺北市信義區仁愛路四段,是為紀念「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而興建的,該館於1972年落成,是臺灣著名建築設計師王大閎的作品。 王大閎是二十世紀臺灣最重要的建築師之一,他的父親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在大陸時期的外交總長。
  • 《2018寶島臺灣之旅》
    在網上瀏覽了一些寶島臺灣的自由行旅遊攻略,挑選了一些想去看看的景點,做好合理的行程,然後在網上定好機票和酒店,收拾好行裝,帶上相機,六天的行程正式開啟。            我們經過近兩小時的航程,抵達臺北桃園機場。在機場的銀行換了一些新臺幣,到捷運站買好悠遊卡,乘坐機場捷運,約40分鐘就到達臺北車站捷運站。
  • 走進臺灣 之十八 中山公園與國父紀念館
    門很普通。在國共內戰時,王大閎同家人來到臺灣,開始了他的建築師之路。「國父」紀念館便是他在臺灣設計的優秀作品之一。凱達格蘭大道上看到的外交部大樓,包括林語堂故居,都是他的作品。臺座上鐫刻著孫文題寫的《禮記·禮運》上孔子論述「大同」社會的一段話:「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 臺北七日談 7-5 第五日國父紀念館 淡水 漁人碼頭 金色海岸 101
  • [照片]記2019最後的臺灣自由行
    CHH ID:cloud02132019年閒來無事,國內旅行太貴,坑多,所以去寶島了解一下海峽對岸的民生及飲食文化
  • 臺灣:國父紀念館VS中正紀念堂
    將國父紀念館和中正紀念堂放在一篇文章裡,不僅僅是因為參觀遊覽的順序,更是因為放在一起寫比較容易對比。國父紀念館是我到臺灣第一個去的地方,一方面是因為孫中山先生是兩岸人民都認可和敬仰的偉人,他對中國近現代史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另外一方面是因為國父紀念館也是拍攝101大廈的最理想位置
  • 臺灣自駕旅行之六:來到臺北繞不過去的國父紀念館和中正紀念堂
    臺北國父紀念館的換崗儀式孫中山之於大中華就像華盛頓之於美利堅一樣,是中國的國父。每年十月一日國慶節的北京天安門廣場一如既往會矗立起孫中山的巨幅畫像,他超越了政黨之爭,受到了兩岸人民共同的尊敬和愛戴。著名建築師王大閎設計的臺北國父紀念館是為紀念孫中山誕辰百年而建,該館1972年落成,呈正方形,是個頗具唐宋建築風格的宮殿式建築,整個建築散發著中國古典主義的大氣與威嚴。國父紀念館距離我入住的飯店僅十五分鐘的腳程。早晨獨自一人走在臺北冬春慣有的陰鬱裡,與晨練的人碰面送給彼此一臉由衷的微笑,心裡便也迅速陽光起來。
  • 臺灣寶島參學之旅
    臺灣寶島參學之旅2015年夏季讓我們相聚,親近清淨的正法道場,一起學習、共修、提升。親自參與到百七繫念法會的殊勝共修中。沐浴佛光,莊嚴道場,共修功德不可思議,期盼我們的相逢。具體如下:大家通過添加報名的師兄微信,簡述個人基本情況及修學經歷,並將個人信息:姓名、性別、身份證號、手機號、工作和修學經歷及所在城市等信息,發至她的微信。等待報名審核。活動人數:32人。報名說明:此次臺灣參學之後,隨團繼續聯程參加香港中元節祭祖法會。
  • 追思緬懷革命先行者 臺北國父紀念館紀念孫中山逝世95周年
    今(2020)年恰逢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當地時間3月6日下午,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辦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95周年「摯尊95再現中山風華」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並邀請臺灣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管樂團現場演出,展現臺灣年輕人對中山先生的追思與緬懷。
  • 國父紀念館——《浪漫在土耳其》
    2021-01-16 13:13:02 來源: 快樂就是我呦呦 舉報
  • 臺灣「國父紀念館」網站去中國化 不介紹孫中山
    臺「國父紀念館」網站的主角竟然不是孫中山(中評社圖片)   中國臺灣網1月30日消息 據臺媒報導,臺當局「教育部」要在教科書上「去國父化」,連「國父紀念館」的官方網站,也甚少孫中山的史跡,反而是紀念館本身甚至是館長個人的介紹篇幅不少,到底誰是主角,完全是本末倒置。
  • 國父紀念館位於臺北市中心,是臺灣大型表演場地
    國父紀念館位於臺北市中心,是孫中山先生紀念館。開館初期,主要展出孫中山革命史跡相關文物,時至今日,多用於文藝表演或頒獎典禮,是臺灣大型表演場地。臺灣之行的第一個景點定為國父紀念館,一來此處可以從我們酒店一條捷運直達,二來也是表達對中山先生的敬意,對於這個決定全團都沒有意見,就這樣過來了。
  • 新疆14件漫畫作品在臺灣臺北「國父紀念館」展出
    新疆14件漫畫作品在臺灣臺北「國父紀念館」展出 2013-10-29 12:10: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 臺灣 臺灣旅遊之臺北自由行
    來臺灣真的建議一定要自由行,這樣才能體會到美好的人文氣息~大通證拿戶口本去戶籍所在地辦理。入臺證可以找當地的旅行社或者淘寶搞定~如果不是自由行開放城市,只能辦醫療美容的籤來臺灣,價格就比一般的自由行貴的多。(ps醫療美容好像一定要從香港飛臺灣)淘寶有代辦醫療美容的,這個還附帶一次體檢。毫無疑問,福建來往臺灣是最便宜的,如果從平潭坐船遇到打折的時候只要300人民幣。
  • 冬日裡的臺北國父紀念館,少了威嚴多了溫和親民
    接上文,參加了「傷自尊」的臺北一日遊,其中第一項就是國父紀念館。其實,這裡自己來也是很方便的,這裡也是臺北旅遊的必來之地。國父紀念館位於臺灣省臺北市仁愛路四段,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年誕辰而興建。現在國父紀念館主要設以「中山先生與中華民國」、「中山先生與臺灣」為主題的展覽,除了館內經常舉辦展覽和演出外,已經成為臺北市民休閒的好去處,在廊下經常可以見到學生在練習跳街舞。國父紀念館廣場也是拍攝臺北101大樓的最佳角度之一。
  • 臺北國父紀念館展品來漢
    本報訊(記者管菁通訊員何廣)由臺北國父紀念館主辦的《孫中山與臺灣展》,昨日在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