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玻璃新政或「鬆綁」 產能過剩隱憂仍存?

2020-12-19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經營網

原標題:光伏玻璃新政或「鬆綁」 產能過剩隱憂仍存?

本報記者 張英英 吳可仲 北京報導

曾因玻璃供應和價格暴漲而「告急」的光伏行業,如今產能置換新政或迎「鬆綁」,光伏玻璃新增產能的「緊箍咒」或將解除。

12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公開徵求對《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修訂稿)》的意見。文件指出,光伏壓延玻璃和汽車玻璃項目可不制定產能置換方案。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接近工信部的人士處獲悉,上述新政不要求光伏玻璃新增產能制定產能置換方案,目前已經屬於計劃之內的大概率事件。對此,有觀點認為,新政(修訂稿)為光伏玻璃企業明年擴產掃清障礙,同時行業將依靠市場自我調節。但也有觀點認為,如果完全放開的話,對光伏玻璃行業是一個災難。無序的擴張會導致產能過剩,建議有序放開。

新政「鬆綁」?

今年下半年以來,光伏玻璃供不應求、價格暴漲,致使光伏組件企業叫苦不迭。

11月初,隆基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6家光伏頭部企業聯袂發布《關於促進光伏組件市場健康發展的聯合呼籲》,稱玻璃供應和價格「失控」直接影響到組件製造企業的正常生產,其中玻璃行業的產能瓶頸是組件供應「告急」的直接誘因,並希望國家充分考慮目前行業面臨的緊迫局勢,放開對光伏玻璃產能擴張的限制。

上述6家組件企業所指的「光伏玻璃產能擴張的限制」與過去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政策相關。

2017年12月,工信部發布《關於印發鋼鐵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的通知》,對產能過剩的平板玻璃新增產能進行限制。嚴禁備案和新建擴大產能的平板玻璃項目,確有必要新建的,必須實施減量或等量置換,並建立了產能置換方案。2020年1月,工信部再次發布《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操作問答》,明確光伏玻璃列入產能過剩的平板玻璃範圍。

在光伏業內人士看來,目前光伏玻璃在政策上仍被定義為產能過剩產業,但是其明顯不涉及過剩,希望在政策上給予細化,避免「一刀切」。

不過,該問題也一直存在反對聲音,並稱這與上述工信部相關政策規定沒有直接關聯。在2020年光伏玻璃行業形勢座談會上,與會代表分析光伏玻璃產能出現缺口的原因:一是疫情導致部分產能提前冷修;二是在建生產線項目受疫情影響推遲點火;三是雙面雙玻組件的滲透率大幅提升引起的超預期增長。

過去數月,國家相關部門先後針對光伏玻璃產能置換政策組織數次研討會,終於形成了前文《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修訂稿)》。

根據上述文件,光伏壓延玻璃和汽車玻璃項目可不制定產能置換方案,但新建項目應委託全國性的行業組織或中介機構召開聽證會,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技術先進性、能耗水平、環保水平等,並公告項目信息,項目建成投產後企業履行承諾不生產建築玻璃。

接近工信部的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仍在意見徵求階段,不過光伏玻璃新增產能已經計劃放開產能置換的約束條件了。考慮到未來十年的發展目標,按照光伏產業的發展趨勢看,產能是不足的,需要進一步放開。

上述人士所指目標是,中央高層在9月宣布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並於12月12日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進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森林蓄積量將比2005年增加60億立方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即1200GW)以上。

上述人士還表示,修訂稿中聽證會的存在對於玻璃企業擴產並沒有太大束縛,即使出現聽證會上論證項目信息不通過,企業也可以擴產,只是對企業在銀行融資等情況有一定影響,銀行可以將聽證會意見作為參考。

雖然產能置換新政仍存變數,對於一線組件龍頭企業而言,可謂「久旱逢甘霖」。「目前公司生產的訂單基本是供應明年一季度的,因為玻璃緊缺,價格太高,我們組件廠有停產的,其他企業的組件廠肯定有停產的。」某一線光伏龍頭企業品牌負責人喜不自勝,並稱對行業是重要利好。

「新政(修訂稿)規定相當於基本完全放開產能置換政策束縛,為光伏玻璃企業明年大規模擴產掃清障礙。同時,光伏玻璃行業將依靠市場自我調節,這樣企業之間的競爭程度必定會進一步加劇。」安彩高科市場發展部業務主管張濤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卓創資訊分析師王帥預測,目前光伏玻璃價格處於高位,如果政策鬆綁,疊加明年隨著新增產能的釋放,光伏玻璃價格將出現回調。

產能過剩隱憂

目前《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修訂稿)》正處於徵求意見階段,不過玻璃行業業內人士對政策鬆綁仍存在諸多擔憂,尤其是產能過剩問題。

12月16日,中國建築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秘書長周志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我們的意見仍在反饋,現在的文件也不是正式文件,不過目前壓力比較大。如果政策放開,我們希望有序放開,而不是完全放開。

日前,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還透露,當前的供需錯配與玻璃行業近年來進行的產能置換關聯度有限,光伏玻璃供應短缺只是暫時的,而如不加限制完全放開預計將會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

相比組件企業而言,不少玻璃企業對上述新政仍存有不同看法。

「如果完全放開的話,對光伏玻璃行業是一個災難,無序的擴張導致產能過剩問題是躲不開的。」金晶科技旗下滕州金晶總經理辛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不加控制任由放開產能,則會導致光伏玻璃全行業產能過剩,不僅浪費國家資源(燃料、礦產、人力、物力),更主要的是帶來行業的全面虧損。

辛明還表示,即使目前不放開產能指標,現有在建的項目,已經能滿足明年的市場需求。國內福萊特、旗濱集團、南玻、金晶和中建材,都已經規劃了很多生產線,全部在明年投放市場。目前的短期緊缺只是暫時的,產品過剩將是長期的。

如此擔憂與過去平板玻璃行業的發展歷史存在一定關係。

據了解,2008年「四萬億」經濟刺激計劃背景下,由於地方和企業盲目擴張,爭相上馬項目,帶來了平板玻璃投資過熱,也造成了2013~2015年行業的產能過剩。

根據2013年國務院發布的《關於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平板玻璃產能利用率僅有73.1%,而到2015年產能利用率降到了69%左右。

彼時,整個平板玻璃行業陷入巨大虧損,生存尤為艱難。具有代表性的是,2015年10月,中國民營玻璃巨頭華爾潤集團轟然破產倒閉。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平板玻璃是我國淘汰落後產能的重點目標。特別是2016年,去產能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首要任務,國務院發文稱到2020年平板玻璃產能利用率回到合理區間。前述工信部制定《關於印發鋼鐵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的通知》同樣是在去產能大背景下發布的,且在2020年1月明確光伏玻璃列入產能過剩的平板玻璃範圍。

不過,考慮到2030年實現碳達峰和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辛明建議,先觀察現有的產能釋放後,看看需求是否已經滿足,而不是現在急於放開。同時,鼓勵玻璃行業現有資源充分利用,減少建築玻璃的過剩產能,置換到光伏行業,而不能一窩蜂什麼企業都能上項目。「一些行業外的投資者盲目進入這個行業,無序競爭導致整個行業的劣幣驅逐良幣,最後拼成本是以犧牲質量為代價。」

旗濱集團產品經理王敏也認為,光伏玻璃新增產能完全放開對於玻璃和光伏行業的發展都是不健康的,希望政策有條件、有步驟地放寬,根據需求來規劃產能。如果蜂擁投資光伏玻璃、沒有約束性的話,未來玻璃行業必將開啟價格戰,沒有合理利潤,對於光伏行業來說並不是好事。

她還表示,明年光伏市場玻璃緊張主要是不能完全滿足大尺寸組件的需求,希望組件廠儘快統一產品標準。市場短缺下,可通過浮法玻璃部分替代壓延玻璃來緩解需求,目前組件市場已經有應用需求量。

(編輯:吳可仲 校對:彭玉鳳)

相關焦點

  • 光伏玻璃產能放開?業內:漲價至少還有三季
    光伏玻璃,是今年光伏全產業鏈供給最為告急、價格漲幅最大的細分環節。此次政策鬆綁能否解決產能受限問題?雙方各執一詞業內人士表示,玻璃產能難以短期投建,疊加明年需求若二度爆發,漲勢或將第三季度基礎上往後順延。
  • 國內光伏玻璃企業產能一覽及當前世界主流光伏玻璃製造商名單
    日前,工信部下發的《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修訂稿)》徵求意見中提到,光伏壓延玻璃可不制定產能置換方案。此消息一出,光伏業內紛紛叫好。資本市場反應卻截然不同,光伏玻璃龍頭信義光能、福萊特股價應聲而跌。
  • 建築材料行業:工信部將市場化管控光伏玻璃產能
    本周觀點:工信部表示將市場化管控光伏玻璃項目報批和產能置換,關注後續相應辦法出臺。9月至今,3.2mm光伏玻璃價格基本已實現翻倍增長,我們認為光伏玻璃價格持續上漲,主要原因是下半年需求集中釋放,疊加四季度搶裝,產能沒有明顯變化的情況下供需失衡。
  • 光伏玻璃:另一幕的瘋狂
    2010年,玻璃行業的其他玻璃生產廠家,以及無數被光伏行業吸引的資本,不管他們原先是做房地產還是酒瓶的,不管是做煤礦還是做建材,都匯聚在光伏玻璃原片的生產環節,共同為光伏玻璃原片的瘋狂譜曲。        2010年的瘋狂過後,2011年光伏玻璃原片產業繼續發熱。信義玻璃持續發力,信義玻璃一年之內新增產能2000噸/日左右,成為行業第一。
  • 光伏壓延玻璃產能放開,行業可以避免被「劃傷」了嗎?
    光伏壓延玻璃產能放開,行業可以避免被「劃傷」了嗎?,光伏壓延玻璃可不制定產能置換方案。11月份,晶澳、晶科、隆基、天合光能、東方日升、阿特斯6家企業聯合發布《關於促進光伏組件市場健康發展的聯合呼籲》,希望國家充分考慮目前行業面臨的緊迫局勢,放開對光伏玻璃產能擴張的限制。實際上,造成光伏玻璃供需失衡的因素有多重。首先年初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部分光伏玻璃產能提前冷修,一些在建光伏玻璃生產線項目推遲點火。其次,雙面雙玻組件需求提升帶來玻璃用量大幅增長。
  • 光伏玻璃「火了」!十大光伏玻璃企業一覽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一段時間以來,光伏玻璃突然「火」了。自2018年「531新政」之後,國內市場需求明顯下降。到去年底,光伏市場開始逐步升溫。由於市場需求旺盛,光伏玻璃的供應一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其價格也不斷攀升。
  • 光伏拉閘 對湖北省光伏產業有何影響?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普通光伏電站遭遇了一場「急剎車」。5月3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暫停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安排需國家補貼的普通電站建設。而在分布式光伏方面,今年僅安排10GW(1000萬千瓦)左右建設規模。光伏新政,對我省光伏產業有何影響?
  • 安信證券:光伏玻璃「漲價邏輯」正在發生變化
    陽光電源(300274)董事長曹仁賢甚至在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發出感慨「今年誰也沒有想到光伏行業會被玻璃劃傷。」   近日,安信證券發表研報對本輪光伏玻璃強景氣周期做出歸因分析,安信證券將本輪光伏玻璃強勁其周期歸因於產能置換政策壓制供給+雙玻滲透提振需求。
  • 供需雙重擠壓,光伏玻璃「漲價邏輯」正在發生變化
    2、2020年開始的本輪光伏玻璃強景氣周期主要是由於兩個原因導致的。其一,工信部對於光伏壓延玻璃的產能置換政策始於2018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印發鋼鐵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的通知》),從政策發布時點算起,被壓制的新建產能對供給的影響恰好應是在2020年顯現,這才是使得供給無法釋放的主要原因;其二,雙玻滲透率超預期的提升,使得對於光伏玻璃的需求激增。
  • 工信部放開光伏玻璃產能置換限制 福萊特、信義光能等龍頭公司股價...
    12月16日,工信部公開徵求對《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修訂稿)》(下稱《修訂稿》)的意見,《修訂稿》中提到,光伏壓延玻璃項目可不制定產能置換方案,但新建項目應委託全國性的行業組織或中介機構召開聽證會,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技術先進性、能耗水平、環保水平等,並公告項目信息,項目建成投產後企業履行承諾不生產建築玻璃。
  • 長遠可期,看光伏玻璃雙寡頭福萊特與信義玻璃(00868)「三大優勢」
    摘要回顧 2019 年,中國光伏來到「平價」前夕,國內裝機約在 25-27GW,較 2018年有一定下降,產業鏈各個環節均有不同程度的價格調整,面對行業「產能過剩」、「技術路線不確定」、「後發優勢」、「以量補價」等諸多不確定性,2020 年我們堅定推薦具有「三大優勢」的光伏玻璃行業,不只未來一年,我們認為 5 年內光伏玻璃行業都會具有較高的景氣度,龍頭企業會有較強的持續盈利能力
  • 2021年光伏玻璃投資機會挖掘
    雙面的滲透率決定了行業的增長速度,而雙面的組件成本決定了其滲透速度,雙面雙玻組件成本的快速下降將加速光伏玻璃行業的增長速度。那為什麼會產能緊缺呢。我們知道,今年除了玻璃大幅漲價,還有矽料大幅漲價,原因也是產能緊缺,其他環節的漲價基本都是因為原材料漲價跟隨漲價。
  • 中金公司:光伏平價上網後產能將成周期領先指標
    我們回顧光伏歷史上4輪周期,認為本輪主線是技術進步和迭代,但也因此存在眾多技術路線的不確定性。反而是副產業鏈技術成熟、龍頭優勢明顯,存在更確定的投資機會。我們更看好產業格局良好的光伏玻璃,EVA膜和逆變器行業。
  • 山鷹紙業50億定增背後:營收淨利雙降,產能躍進存隱憂
    值得關注的是,山鷹紙業在最近幾年曾多次募資擴張產能,但募投項目還未實現預期收益。此外,公司所處細分行業在過去幾年經歷了較大波動,行業競爭愈發白日化,且山鷹紙業現在的產能利用率還有不小提升空間。在這種背景下,公司大幅擴張產能可能存在過剩風險。產能躍進存隱憂預案顯示,此次50億元的定增中有35億元用於擴建產能。
  • 金晶科技:乘光伏玻璃東風,超白王者歸來,彈性首選
    公司是國內前十大玻璃生產企業,目前10條浮法玻璃生產線,名義產能3780萬重量箱,市場份額3.5%左右。公司在超白玻璃領域首屈一指,10條產線中至少6條能夠生產超白浮法玻璃原片,國內外重點標誌性工程基本都使用公司超白原片。我們認為伴隨浮法玻璃景氣度改善,光伏長期高景氣,公司也將結束此前近10年的蟄伏期,實現歷史性的大拐點,未來2年在玻璃企業中擁有最強的彈性。
  • 光伏玻璃行業2021年將新增產能1.72萬噸
    原標題:光伏玻璃行業2021年將新增產能1.72萬噸   摩根史坦利
  • 【風向標】產能過剩陰雲密布 高層緊急「撥亂反正」
    產能過剩一直是中國經濟的頑疾。與以往不同,此次中國高層將產能過剩直接與經濟危機聯繫起來。可以說,有效解決產能過剩正在成為新一屆政府宏觀調控中最大的挑戰。
  • 復盤2020港股兩大光伏玻璃龍頭股價飆升的邏輯
    吃上紅利政策,行業有望迎來擴產期一方面,工信部發布了有關解除置換產能限制的政策,放開對光伏玻璃產能置換的限制。從政策2018年發布時起,被壓制的新建產能對供給的影響恰好是在2020年顯現,使2020年的光伏玻璃市場持續走好,這才是供給效應無法在前幾年釋放的原因。
  • 安信證券:中長期依舊看好光伏玻璃競爭格局和盈利中樞,關注福萊特...
    點評■2020年我們對於光伏玻璃行業進行了兩次深度的研究,第一次是4月份詳細的討論了雙玻滲透率提升有望為光伏玻璃行業帶來α機會《格局賽道優質,景氣有望上行》,第二次則是在10月份詳細的研究了產能投放周期錯配導致的階段性供需偏緊有望為光伏玻璃行業帶來強景氣周期《光伏玻璃龍頭地位穩固,雙玻滲透提升盈利中樞》。
  • 應對玻璃價格暴漲危局 多地玻璃加工商「放假45天」聯合反抗
    值得一提的是,12月19日,數十家廣東玻璃深加工企業也召開了類似性質的協調會,共同決定生產計劃排產到1月15日,放假45天。  事實上,在今年8月,武漢玻璃行業協會、寧夏玻璃行業協會、合肥市玻璃商會、山東省建築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陝西省建築材料聯合會玻璃深加工分會等就曾針對浮法玻璃漲價行情發布了倡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