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衣甘藍是十字花科蕓薹屬甘藍種中的一個變種,也叫綠葉甘藍、葉牡丹、花包菜等。羽衣甘藍葉片開放,葉面皺縮,葉緣深裂或捲曲,形同羽毛狀,因此而得名。其葉色、葉形豐富多變。葉緣顏色有紫紅、大紅、粉紅或黃綠、深綠、翠綠等,中心葉顏色有玫瑰紅、淡黃、純白、肉色等,葉形有皺葉、不皺葉或深裂葉等,整個植株形如牡丹,所以羽衣甘藍也被形象地稱為「葉牡丹」,具有特殊的觀賞價值。羽衣甘藍在我國栽培時間較長,多作花壇花鏡或盆栽觀賞用。
1.栽培設施及時間
在華北地區,羽衣甘藍冬季設施栽培,前期在露地生長,後期覆蓋塑料薄膜,在設施內生長。--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於大棚或日光溫室內播種,霜降前覆蓋薄膜保溫,可延續採收到翌年春季,可保證整個冬季的供應。冬季盆栽栽培在8~9月播種,10月上盆,11月至翌年2月上市。
2.育苗
羽衣甘藍育苗期正處於高溫、強光、多雨季節,育苗床應選地勢高燥、通風涼爽、易灌能排、土壤肥沃的地塊。經深耕後每平方米苗床施腐熟的堆既肥8kg。再加80g過磷酸鈣、20g 尿素,淺耕粑平。然後在苗床上方搭拱棚,蓋廢舊塑料薄膜和遮陽網,防雨、遮陽,注意通風降溫。
選純度高、種子飽滿、發芽率高的種子,每平方米苗床用種子1 ~1.5go播前苗床澆透底水,底水完全滲下後,覆一層1~1.5cm厚的營養土,使床面平整,然後均勻播上種子,最後再蓋一層營養土,覆土厚度以蓋沒種子為度,使泥土與種子結合緊密,上蓋遮陽網。播後4天即可出苗,5~6天齊苗,要及時揭去覆蓋物,1 ~2片真葉時間苗1次,2-3片真葉時分苗。分苗在陰天或傍晚進行,株行距8~ 10em見方,栽後澆透水。幼苗6~7片真葉,苗齡40天,開始定植。
3.管理
選肥沃、排灌方便,沒有種過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塊種植羽衣甘藍。前茬收穫後,及時清除雜草,每畝施腐熟的堆既肥4000 ~ 5000kg,翻耕杷平,做成小高畦或小高壟,定植株行距45emx(50-55)cm,定植後澆足定根水。如果盆栽,用20 ~ 30em的瓦盆,盆土用園土6份、腐熟堆廄肥2份、腐葉土2份配製而成,每盆栽1株。
定植後要經常保持畦面溼潤,在9-10月易發生黑腐病,可適當少澆水,避免高溫高溼。10月下旬後,是葉片生長盛期,開始大量澆水追肥。11 月中下旬後,逐漸減少澆水次數。從定植到團棵,可用少量尿素,催苗;蓮座葉覆蓋地面後,開始大量追肥,每15-20天追肥一次,每畝用尿素或複合肥15 ~20kg,或人糞尿600 ~ 900kg,共追施2-3次。在封壟前中耕除草2~3次。
4.採收
從11月開始可陸續採收嫩葉上市。定植後25-30天,大葉長出7-8片,再生出心葉時,可陸續採收嫩葉。早春和晚秋葉片質地脆嫩,風味好,可10~15天採收一次。
夏季採收期可以縮短,一般7~10天採收一次。注意防止葉片老化,纖維多,葉片堅硬,風味差,商品價值低。觀賞栽培的不進行採收,注意及時去除外圍病、枯、老、死葉片,保持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