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裡滿江紅已從嶽飛變秋瑾,看另外一首宋代壯志滿江紅

2020-12-18 古代文化常識

有一年兒子的校本教材發下來,其中有一篇要求背誦的《滿江紅》,我也沒仔細看就讓兒子背給我聽。結果他背的是秋瑾的《滿江紅·小住京華》,我趕緊翻他的校本教材才發現他沒背錯。

但是在我的腦子裡最具有代表性的滿江紅仍然是嶽飛的《滿江紅·寫懷》。

秋瑾的《滿江紅·小住京華》也不錯,雖然也被視為豪放之作,但是最後那句「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溼!」仍然有些小遺憾。現在的語文課上將這滴淚水解讀為「非消極的自怨自艾,而是積極的探索和追尋」,見仁見智吧。

南宋另有一首劉克莊的《滿江紅·夜雨涼甚忽動從戎之興》,寫滿家國情。

金甲雕戈,記當日、轅門初立。磨盾鼻、一揮千紙,龍蛇猶溼。鐵馬曉嘶營壁冷,樓船夜渡風濤急。有誰憐、猿臂故將軍,無功級。平戎策,從軍什。零落盡,慵收拾。把茶經香傳,時時溫習。生怕客談榆塞事,且教兒誦花間集。嘆臣之壯也不如人,今何及。

詞作者劉克莊,字潛夫,號後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豪放派詞人,江湖詩派詩人。江湖詩派最大的特點是成員多為布衣平民,而且他們的詩作特點推崇隱逸,不屑仕途,而且還經常諷刺朝政針砭時弊。

江湖派的詩詞通過寫山寫水、講述歷史來抒發愛國情懷,同時也發洩對朝廷不滿,斥責權貴,也哀嘆戰亂給人民帶來的苦難。

劉克莊是江湖派詩人的代表人物,詞受辛棄疾的影響,但他並非布衣之士。劉克莊雖然沒科舉中舉,但是因為他的文採斐然,被宋理宗賜了進士身份,而且他也曾官至工部尚書,也當過知府,在煥章閣學士的職位上退休。

當代對他的評價很高,認為他的作品無論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比較高,他的作品中悲憤憂國的激情代表著人民的願望和呼聲。(《中國文學史稿》唐宋部分,第七章《南宋後期文學》第一節《文學潮流的轉變》)

關於這首《滿江紅·夜雨涼甚忽動從戎之興》解讀起來也頗有意味。

詞的上片講述軍營生活,那時候在江淮前線,身穿盔甲手持鑄有雕紋的戈,很帥氣很威風。在軍中把盾牌當書桌,在盾牌的把手上磨墨寫戰鬥檄文,洋洋灑灑寫滿千張紙。一氣呵成,寫完千張紙竟然墨跡都不幹。

天還沒有亮的時候戰場上寒氣逼人,但是身著鐵甲的戰馬已經按捺不住地嘶叫起來要奔向沙場。高大的戰船也在風暴中劈波斬浪。

這時候詩人想到了李廣,為當年李廣屢立戰功最終卻被貶作平民憤憤不平。

詞的下片承接了對李廣不公的憤憤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戰事不利及抗敵懈怠的不滿。既然無心抗敵,就乾脆把禦敵方案都丟掉吧,把記載我的軍旅生涯的詩詞也都丟掉吧。不去想抗敵之事,只好焚香煮茶打發時間了。

雖然詩人好像不再關心戰事,但是他卻又非常害怕有人跟他提起邊關戰事,這都是因為他的內心仍然牽掛。他用教兒女們誦讀《花間集》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感嘆自己壯年時就不如人,何況現在呢!

雖然看起來這首詞有消極的色彩,但是消極中仍然滿含著憂國憂民的意味,也是一首值得了解的《滿江紅》。

相關焦點

  • 嶽飛《滿江紅》移出課本,秋瑾《滿江紅》卻入選,網友:憑什麼?
    我們都知道,這句話出自我們中學課本嶽飛的《滿江紅》中。想當初,為了背會這首詩我們付出了多少心血,可當這首詩真正深入我們骨髓的時候,卻要與我們說「拜拜」了。近日有細心的網友,這首詩卻從課本中「意外」消失了,其實名篇被移出課本的情況很常見,因為優秀的文章實在太多了,適時的更換有利於大家對經典作品的深刻解讀。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思想已經不再適應於現在的教學。
  • 嶽飛《滿江紅》膾炙人口,卻被中學語文課本刪除,究竟是為什麼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嶽飛《滿江紅》嶽飛千古流芳的名詞《滿江紅》,是一首膾炙人口的絕唱。從網上獲悉,不知何故,這首一直入選我國初中語文課本的詞作,已被專家悄然刪除,取而代之的是秋瑾的同名詞作。
  • 嶽飛《滿江紅》移出課本,一名氣不大的《滿江紅》入選,有道理嗎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嶽飛以上這段文字,曾陪伴著筆者度過了中學時的一段人生低谷。公元1132年前後,嶽飛寫下了這首《滿江紅》,至今已有800多年。在這800多年裡,這首詞受到無數文人墨客的「膜拜」,而它也穩穩噹噹地入選了中學課本多年。可是近幾年,有心的網友發現,這篇《滿江紅》被移出了課本。其實名篇被移出課本的情況不少。擁有名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陳涉世家》被刪,杜甫的《石壕吏》被刪,但這兩篇其實都是說得過去的。
  • 嶽飛《滿江紅》被同名詩詞替換是因噎廢食的做法
    嶽飛廣為人知的人設是精忠報國,死而後已的將軍。嶽飛是個有文化的將軍,他寫了一首《滿江紅》入選了語文課本。詩中「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應該是很多人讀書時的座右銘吧。嶽飛墓《滿江紅·怒髮衝冠》,一般認為是宋代抗金將領嶽飛的詞作。
  • 嶽飛的一首詞滿江紅
    滿江紅寫懷宋~嶽飛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 最能代表嶽飛心境的一首詞,但不是《滿江紅》
    民族英雄嶽飛,一生忠義,精忠報國,名垂千古。嶽飛率領的嶽家軍也是所向披靡,乃至金兵發出感嘆:「憾山易憾嶽家軍難」。嶽飛不僅武藝超群,而且在重文輕武的宋代,嶽飛的詩詞成就也很高,一首《滿江紅》筆力之沉雄,氣勢之豪壯,可稱之為愛我中華、振興中華的千古絕唱。而最能代表嶽飛心境的詞,卻不是《滿江紅》,而是另外的一首。
  • 嶽飛名作《滿江紅》被移出課本,替代的是一首近代同名作,是什麼道理?
    可見嶽飛的心中應該有多麼悲痛,而嶽飛在寫作方面也有著很高的天賦,他的《滿江紅·怒髮衝冠》成為了一首被後人歌頌的愛國詞作,全詞都給人一種浩然正氣的感覺。 嶽飛的精忠報國之心,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就是這樣一篇非常的好,能夠表達愛國情懷的《滿江紅》,卻被移出了課本。這究竟是為了什麼呢?有什麼理由能夠把這樣一首好的詩移出課本?
  • 以嶽飛《滿江紅》為例 簡單說說如何依譜填一首《滿江紅》
    下面以嶽飛作品為例說一說《滿江紅》的詞譜。二、嶽飛《滿江紅》是一首押入聲韻的詞嶽飛這首詞後來有人說可能是偽作,這個問題老街不了解也不討論。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 嶽飛《滿江紅》被移出課本,秋瑾《滿江紅》卻被請入,誰之過?
    《滿江紅》嶽飛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滿江紅·怒髮衝冠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 嶽飛《滿江紅》被教科書刪除,秋瑾《滿江紅》入選,有無道理?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嶽飛的這句詞充分體現了對敵人的仇恨和不屑,豪氣幹雲,令人讀之動容。 半壁江山被敵虜侵佔,南宋朝廷在東南偏安,面對這種情況,嶽飛將一腔豪氣與悲憤通通化作墨汁,融入了這首《滿江紅》,使得《滿江紅》全詞中激蕩著濃鬱的愛國主義情懷,被一代又一代後人傳誦,曾經更是一度被選入語文教科書,成為經典名篇,但是時移境遷,現在嶽飛的這首《滿江紅》竟然被剔除了語文教科書,而取代它的是清末義士秋瑾的一首同名作品。
  • 秋瑾的這首《滿江紅》,取代嶽飛《滿江紅》入選教科書,憑什麼?
    為了讓後人學習故事中的精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些英雄的故事被記載在我們的課本中。可是原本在課本上的這首嶽飛的《滿江紅》卻被移出了課本,取而代之的則是另外一首秋瑾所寫的《滿江紅》。精忠報國"莫等閒,白了少年頭。"
  • 嶽飛的《滿江紅》家喻戶曉,卻被另一首詞取代,這樣做合理嗎?
    愛國情懷滿滿的《滿江紅》 南宋愛國將領嶽飛,曾寫下一首家喻戶曉的《滿江紅》,這首詞上片寫中原被金人佔據後作者內心的悲憤,和對目前局勢不利的痛惜
  • 嶽飛的《滿江紅》,憑什麼千古傳誦?
    嶽飛的千古絕唱《滿江紅》,到底有何魅力,讓一代偉人毛澤東主席,晚年聽著進手術室作者疑雲開篇之前,我們先釐清一下這個問題。相信關注嶽飛和這首千古名作的,或多或少都聽過這個說法:《滿江紅》作者存疑。果真如此嗎?
  • 同樣的《滿江紅》,嶽飛寫了,郭沫若也寫了,你更喜歡哪個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整首詞情調激昂,慷慨壯烈,顯示出一種浩然正氣和英雄氣質,表現了嶽飛報國立功的信心和樂觀主義精神。是一首流傳千古的佳作。當時的歷史背景是大好河山河山被異域鐵騎踏破,山河破碎,生靈塗炭。
  • 嶽飛是箭垛,《滿江紅》是偽作?
    即便是嶽飛生平最為人傳頌的大戰兀朮的朱仙鎮大捷,其實亦為嶽珂在《金佗粹編》和《續編》中精心編造、子虛烏有之事,此後更為小說家敷衍流傳,宋史泰鬥鄧廣銘早有專文揭之【12】。實際上,嶽飛距朱仙鎮尚有四十五裡時已班師南旋。
  • 于右任《嶽飛滿江紅》李宗仁珍藏
    感謝分享,歡迎關注 于右任《嶽飛詩滿江紅》草書,是其為李宗仁書手捲尺寸:31釐米X240釐米,款署:李代總統德公正之于右任,藏印:李宗仁印,德鄰。 于右任書法功底深厚,自成一家,人尊稱為「草聖」。
  • 嶽飛《滿江紅》比蘇軾《赤壁懷古》好嗎?區別在哪裡?
    前言蘇軾《赤壁懷古》與嶽飛《滿江紅》 你認為哪一首更好些?這是我在問答裡看到的一個問題,我以為不同的時期會有不同的認識,兩首詞各有千秋。處於和平時代的我們,沒有體會過戰爭的血腥與亡國的劇痛,估計有很多人喜歡蘇東坡的瀟灑與超脫,當然大家也尊敬嶽飛的光榮與夢想。
  • 嶽飛:滿江紅
    悲嘆大好河山依如往昔,卻田園荒蕪,萬戶蕭疏。何時能有殺敵報國的機會,率領精銳部隊出兵北伐,揮鞭渡過長江,掃清橫行「郊畿」的胡虜,收復中原。然後歸來,重遊黃鶴樓,以續今日之遊興。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 再讀《滿江紅》,致敬嶽飛
    圖片來源網絡滿江紅 (宋)嶽飛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電視劇《射鵰英雄傳》的開篇,全真道士丘處機遇到臨安府牛家村的郭嘯天、楊鐵心兩位俠客,這個風雪夜的三英聚會,三人朗誦的便是嶽飛的這首傳世名篇《滿江紅》。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故事的發展,劇情中涉及到的是嶽飛將軍留下的《武穆遺書》,這本《武穆遺書》相傳是嶽飛所作的兵書,但歷史無從考證。
  • 兩位大學教授模仿嶽飛,寫了一首《滿江紅》,楊振寧記了80多年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800多年前,南宋名將嶽飛寫下了這首《滿江紅·怒髮衝冠》,從此這首詞便定義了「滿江紅」 這個詞牌。哪怕後來金元明清很多文人都填過此牌,卻無一人能望其項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