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投入120億元 覆蓋金融、鐵路和航空 華信積極投資捷克輻射歐洲...

2021-01-08 同花順財經

  本報記者高江虹布拉格報導

  導讀

  華信選擇捷克作為第二總部,是希望將捷克作為企業海外布局的戰略支點,從而輻射歐洲,在歐洲區域布局旅遊航空、鐵路物流、金融服務等多項投資,並積極推動中捷經貿與雙向投資合作及民間公共外交,成為參與中捷合作的重要橋梁。

  今年9月底,在捷克布拉格採訪當地最大的中方投資商華信集團時,21世紀經濟報導一連跑了多個華信旗下公司,見到的都是捷方高管,鮮有中國面孔。

  這似乎反映了華信集團海外戰略的思路,即最大程度地啟用當地管理層與僱員,並創新管理機制,將海外市場的經營收益與管理風險與當地高管層自身利益進行捆綁。

  體態豐腴、笑容溫暖的華信集團(歐洲)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瑪採拉.赫爾達就是其中一員,她原本是捷克郵政總經理,前老闆是捷中協會的會長,她通過前老闆認識了中國人,覺得中國很有意思,遂誕生了加入中資公司的想法。

  說起華信集團,瑪採拉.赫爾達顯得頗為自豪,對華信過去兩年在捷克的投資如數家珍。據其介紹,目前華信在捷克的旅遊航空、鐵路物流、金融服務等領域有多項投資,累計投資額120億元人民幣。

  已經成為捷克第一大中資投資商的華信,當下的定位是力促「走出去」與「引進來」的雙向合作。瑪採拉o赫爾達解釋道,一方面華信協助中國企業走出去,投資海外金融、能源與高端裝備資源,承接重要項目,輸出國內優勢產能和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同時,將歐洲重要財團、企業引入中國市場,投資發掘中國市場的潛力與價值。

  累計在捷投資120億元輻射中東歐

  《21世紀》:目前華信在捷克有哪些投資?截至目前為止的總投資額是多少?可否介紹已投項目情況,以及待投項目的準備情況?

  瑪採拉.赫爾達:2014年10月,華信與捷克J&T金融集團在北京籤訂協議,通過收購加定增形式收購J&T金融集團50%股權。華信成為首家控股歐洲銀行的中國民營企業。隨後2015年5月華信在捷克布拉格成立華信集團(歐洲)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正式將捷克作為其歐洲第二總部。

  目前華信在捷克的旅遊航空、鐵路物流、金融服務等領域有多項投資,累計在捷投資120億元人民幣。

  除前述金融投資外,在航空運輸方面,華信收購了捷克第一大航空公司Travelservice;旅遊服務方面,收購了中東歐最大的在線旅遊電商INVIA等;高端物業方面,收購了布拉格最大的寫字樓Florentinum、歷史悠久的布拉格東方文華酒店和皇宮藝術酒店等兩家五星級酒店;文化體育產業方面,收購捷克第一大媒體美迪亞集團、第三大媒體恩姆珀萊薩出版集團、巴蘭多夫電視集團,收購布拉格斯拉維亞足球俱樂部,收購捷克百年知名啤酒集團老博克;高端裝備製造方面,收購捷克扎達斯特種鋼,並與Penta飛機製造公司及具有甲級資質的高鐵工程公司達成合作。

  《21世紀》:你怎麼看待捷克在「一帶一路」中的地位?捷克有哪些優勢與劣勢?華信投資捷克的原因又是什麼?將捷克作為華信歐洲第二總部的特殊原因何在?

  瑪採拉.赫爾達:在「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中,中東歐國家有16個,佔了四分之一,捷克地處中東歐中心位置,在地緣上是連接東歐與中西歐的橋梁,也是絲綢之路上連接中國與歐洲市場的重要樞紐。中捷兩國在金融、航空、核電、電子、機械製造以及農業、旅遊等領域具有著各自的優勢,特別是中國巨大的市場需求可以為捷克企業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

  捷克擁有獨特的地緣優勢,加之擁有深厚的工業基礎和領先的裝備製造技術,近年來兩國政治互信不斷加深,在這樣的歷史機遇下,華信將捷克作為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支點,推動歐洲4.0高端裝備製造和品牌運營、管理技術與「中國製造2025」和廣闊市場及優勢產能結合,實現合作共贏,得到中外企業和多國政府的歡迎和支持。其次,從國際資產價格來看,當時歐洲資產處於價值窪地,具有投資價值。這就是華信在捷克投資的原因。

  華信選擇捷克作為第二總部,是希望將捷克作為企業海外布局的戰略支點,從而輻射歐洲,在歐洲區域布局旅遊航空、鐵路物流、金融服務等多項投資,並積極推動中捷經貿與雙向投資合作及民間公共外交,成為參與中捷合作的重要橋梁。

  建立良好信譽促進「走出去」和「引進來」

  《21世紀》:近幾年,中捷之間的貿易、投資不斷在加大,但是相比較西歐諸國,絕對數值並不太高,你認為原因何在?有何方法促進雙邊貿易與投資的快速增長?

  瑪採拉.赫爾達:捷克相較於西歐國家,產業體量較小,且資產價格更為便宜,因此較少出現「大手筆」交易。

  華信在捷克越來越多地發揮起組織者的作用,希望充分利用自身的國際投資和投行功能優勢,發揮國際與國內合作的橋梁作用,推動國外資源、技術與中國優勢產能、市場等的全方位對接合作,走出去,引進來,助力國內產業轉型升級。

  華信連續四年成為中國投資論壇的首席合作夥伴,在今年的論壇上,華信組織邀請了國內數十家重要央企、知名民企和合作組織參會,覆蓋金融、銀行、製造、航空及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華信還發揮在國際投行投資領域優勢,邀請美國高宏集團、義大利費多斯集團等多國知名國際投行合作夥伴參與支持論壇。華信的組織協調,旨在促進國際知名投行與中國企業在中國市場和第三方市場的投資合作,推動中國企業參與第三方市場項目對接,進一步提升和拓展了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合作視野和範圍。

  華信力促「走出去」與「引進來」的雙向合作。一方面,協助中國企業走出去,投資海外金融、能源與高端裝備資源,承接重要項目,輸出國內優勢產能和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同時,將歐洲重要財團、企業引入中國市場,投資發掘中國市場潛力與價值。

  《21世紀》:此前有相當一部分中國資本投資歐洲時首選地產、體育和娛樂等標的,最近我國政策引導對外投資輕地產重實業,這對工業佔比較高的捷克來說,是否會是一個機會?在你看來,捷克有哪些產業值得中資關注?

  瑪採拉.赫爾達:華信的投資立足於兩國經濟的優勢互補,積極推動兩國間的產業合作。捷克工業基礎雄厚,技術先進。中國市場需求容量大,當前又正面臨著產業轉型升級,兩國經濟具有著非常巨大的互補優勢和合作空間。近年來,我們投資了捷克travelservice航空公司,積極拓展中捷旅遊市場,架起兩國間「空中絲路」。我們與國內各工業企業建立緊密合作關係,在捷克積極尋找工業合作夥伴,共同投資,引進、開發新技術,推動「中國製造2025」與「歐洲工業4.0」的有效對接,促進中國產業轉型升級。我們積極推動由我們投資控股的J&T金融集團與中國工商銀行共同發起設立「中國-中東歐投資基金」,促進中捷兩國的投資合作。

  旅遊航空、鐵路物流、金融服務等都是值得關注的產業。在開展產業投資的同時,華信更積極構築民間公共外交平臺,加深兩國人民的彼此了解。事實證明,「民心相通」為兩國加深經貿往來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令企業的投資項目更為順利。

  在捷克,最深入民心的是足球和啤酒。華信收購了當地最有歷史的老博克啤酒廠和瀕臨破產的布拉格斯拉維亞足球俱樂部,使他們重獲生機,也獲得了當地民眾對中國國家形象和企業形象的認可。華信收購捷克J&T金融集團,臨近籤約時,捷方突然提出要發社會公告,徵求市民意見,如果存款大幅下降就表明市民不認可,籤約即無法完成。結果消息一公布,銀行存款反而大幅上升了10個百分點,充分說明中國企業在當地已經建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影響力。

  建設鐵路和航空樞紐助力「一帶一路」

  《21世紀》:捷克希望打造成為中東歐金融中心,你認為這一目標是否可行?捷克有可能成為新的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嗎?要達成這一目標,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

  瑪採拉.赫爾達:2016年3月,在兩國元首見證下,華信與捷克第二大財團J&T金融集團籤署協議,成為首家控股歐洲銀行的中國民企,為華信今後在歐洲乃至其他海外市場進一步開展國際投行業務添加重要一環。

  華信希望以J&T金融集團為平臺,助力人民幣國際化,推動J&T銀行與中國工商銀行共同設立中國-中東歐投資基金,吸收中國與中東歐16國共同參與,為中國企業赴海外投資提供資金支持。

  與此同時,華信希望在上海設立J&T外商獨資銀行,開展中國與中東歐地區間的跨境金融服務業務;與國家開發銀行合作,將J&T銀行作為國開行在歐洲的發債窗口及海外結算中心;開展同業合作,為「一帶一路」項目提供跨境金融服務,協助中國企業海外投資。

  《21世紀》:華信集團董事會主席葉簡明作為捷克總統特別顧問,曾給捷克一個戰略定位的建議——「航空樞紐+金融中心」,可否詳解一下這一定位的理由?

  瑪採拉.赫爾達:我們之所以建議設立航空中心,是捷克因其地緣優勢,可以成為中東歐及中國與歐洲之間的航空樞紐。

  金融中心則需要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相結合,共商共建共享,建成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

  《21世紀》:為配合上述戰略定位,華信在捷克也做了不少布局,可否了解一下新的進展情況?尤其是若作為航空樞紐的話,是否需要對捷克現有機場進行升級改造,相關的議案是否已開始著手準備,華信是否準備參與布拉格機場的改建擴容計劃?

  瑪採拉.赫爾達:自2016年以來,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相繼開通了直航布拉格的航班,捷克成為中國境外旅遊的一大熱門目的地。華信收購的捷克第二大航空公司TravelService去年的利潤達到歷史高點,航班的載客量創下公司運營以來630萬人次的歷史記錄。華信正積極投資推動捷克航空樞紐中心建設。目前,華信正通過與國內大型機場路橋建設企業合作,擴建布拉格機場及相關設施,推動上海與布拉格的直航空中走廊連通,並在航空樞紐的基礎上,進一步在捷克推動中歐鐵路物流樞紐中心建設。

  捷克地處中歐中心,是中歐鐵路班列的重要一環。華信目前正在與捷克TSS公司就建立戰略合作深入洽談,該公司在捷克的鐵道建設、維護和貨運以及特殊鐵道機車和車輛製造、運營、租賃和維護等方面具有重要市場地位。計劃依託航空樞紐建設和鐵路運營能力的不斷提升,打造中國與歐洲連通的物流中轉樞紐,並以鐵路物流樞紐建設為抓手,進一步推動中國與捷克在鐵路、機場、路橋等基礎設施領域的全面投資合作。

  為配合航空、鐵路物流領域的合作,華信還在歐洲積極布局電商板塊,整合捷克最大的在線旅遊電商企業INVIA,進一步收購德國最大的尤內斯特旅遊電商,打造歐洲最大的面向中歐的電商平臺,推動國內市場與歐洲市場的對接聯動。與此同時,華信還計劃規劃整合資源,在布拉格建設面向中歐合作的會展中心,服務中捷體育文化與交流合作。

  (編輯:辛靈,如有任何問題或建議請聯繫:xinlingfly2007@163.com)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相關焦點

  • 中國華信百億巨資投向捷克
    你第一財經記者獲悉,主營能源、貿易與金融服務業的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華信」)也將在第一階段於捷克投資200億克朗((1克朗約合人民幣0.7845元))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在捷投資,總額將達到380億克朗,即超過人民幣100億元。
  • 捷克總統率團訪滬出席中捷旅遊投資研討會
    澤曼總統在中捷旅遊投資研討會期間接見了中國華信董事會主席葉簡明一行。雙方就進一步加強中國華信在捷克的投資合作進行了深入溝通。在會見中,澤曼總統高度評價了葉簡明率領中國華信為中捷合作做出的貢獻。他親切地表示雙方的會面是他此次中國之行的完美句點。作為澤曼總統的經濟顧問,中國華信董事會主席葉簡明在會見中進一步提出設立捷克國家建設基金,全面推進捷克中歐航空、金融及鐵路物流樞紐三個中心建議。
  • 中國華信的國際化布局:棋過中盤,豁然開朗
    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歐盟經濟體整體趨緊,捷克經濟面臨困難,捷克在歐盟外的最大合作夥伴俄羅斯也自顧不暇,雙邊貿易額大幅下跌,捷克需要外部資本的支持。2012年上臺的捷克總統澤曼致力於發展與中國,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合作這為中捷合作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會。 葉簡明獨具一格的戰略思維,再次使中國華信在捷克找到了發力的空間。捷克是歐洲的地理中心,旁邊可以輻射16個國家。
  • 消息稱中信集團有意收購中國華信捷克資產
    據財通智經網整理的業績會實錄,中信股份在會上表示,中信集團正洽談中國華信捷克資產的收購,目前還未完成。中信集團是國有大型綜合企業,業務涉及金融、資源能源等多個領域。中信集團此前一直被認為是中國華信在捷克資產的潛在接盤者。新華社在今年4月報導稱,捷克總統米洛什·澤曼(Milos Zeman)曾籤署一項關於中信集團和華信歐洲組建合資公司的諒解備忘錄。
  •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捷克樣本
    華信接手了原股東的股權,成為斯拉維亞俱樂部的控股股東。「華信」是一家總部位於上海的民營石油公司,在非常短的時間裡,華信成為在捷克投資最大的中國企業。據了解,2014年10月,華信與捷克J&T金融集團在北京籤訂協議,通過收購加定增形式收購J&T金融集團50%股權。華信成為首家控股歐洲銀行的中國民營企業。
  • 中國華信十五問
    同時,在捷克設立第二總部,開展國際投行與投資,控股銀行,參股重要財團,重點投資航空、飛機製造、特種鋼、食品、核電等企業,與大型國有企業發展混合經濟走出去,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助力國內產業升級和供給側改革。 三、中國華信主要領導是誰? 中國華信最高領導為董事會主席,葉簡明在剛剛結束的中國華信五屆一次會議上再次當選新一屆董事會主席。
  •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捷克樣本 華為廣告在布拉格街頭隨處可見
    據了解,2014年10月,華信與捷克J&T金融集團在北京籤訂協議,通過收購加定增形式收購J&T金融集團50%股權。華信成為首家控股歐洲銀行的中國民營企業。  目前華信在捷克累計協議投資額達到120億元人民幣。  長虹:中國在捷克建成的最大規模製造企業  從布拉格前往機場的高速公路上,不僅能看見「HUAWEI」的廣告牌,路邊也出現了「CHANGHONG」液晶電視的廣告,讓人倍感親切。
  • 中國華信在捷克掀起收購潮 涉釀酒航空等多領域
    據路透報導,中國第六大民營企業--中國華信能源周六宣布將收購捷克一家釀酒企業多數股權,此外還收購該國一家航空企業股權。捷克尋求增強與中國的投資合作。捷克總統澤曼是唯一出席中國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的西方國家領導人。之前中國華信已宣布多項收購交易,包括收購捷克歷史最長的足球俱樂部之一--「布拉格斯拉夫人」(Slavia Prague)的多數股權。中國華信周六表示,已收購了航空公司Smartwings運營商Travel Service的10%股權。
  • 借領導人訪捷東風 中國華信擲百億在歐設第二總部
    21世紀經濟報導 「我們在歐洲捷克建立了第二總部,總額將達到380億克朗(超過人民幣100億元)。」3月29日有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華信」)的高層對外介紹道。就在3月2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正式對捷克進行訪問,在此時間點該項投資也一併得以宣布。
  • 中國華信被接管、債務重組已啟動,國開行擔任債權委牽頭人
    天眼查數據顯示,2017年12月20日,海南華信的註冊資本曾從162.51億元增至202.51億元股東除了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和華信國合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信國合)外,又新增了華融瑞通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華融瑞通)。並且在2018年2月13日,其註冊資本進一步增加到了258.43億元,華信國合徹底退出海南華信。
  • 國鐵資本入股海南銀行,中國鐵路投資公司接棒華信國際集團持股12%
    此次轉讓完成後,中國鐵路投資有限公司持有海南銀行3.6億股股份,佔總股本的12%,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不再持有該行股份。鐵路投資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鐵路投資公司擬入股海南銀行並建立全方位戰略合作關係,是為了將鐵路投資公司的行業優勢、資源優勢與海南銀行的金融優勢相結合,遵循市場化、專業化原則,建立產業集團與金融集團全方位深度合作的夥伴關係。
  • 西安「三年路線圖」公布:地鐵、高鐵、航空齊發力!
    積極協調省市發展步調,加快西銀、西延、西武、西渝等高鐵項目建設,2020年,機場至閻良、西安至法門寺(南線)等城際鐵路項目全面開工建設,到2022年全市高速鐵路、城際鐵路運營裡程達到220公裡以上,「米字型」高鐵網架構基本形成。
  • 華信國際集團清倉海南銀行股權 中國鐵路投資公司「接盤」持股比例...
    批覆顯示,海南銀保監局根據相關規定,同意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持有的海南銀行3.6億股轉讓給中國鐵路投資公司。轉讓後,中國鐵路投資公司持有海南銀行3.6億股股份,佔總股本的12%,上海華信國際集團不再持有海南銀行股份。
  • 上海華信持有的12%海南銀行股份將轉讓給中國鐵路投資公司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上海華信持有的12%海南銀行股份將轉讓給中國鐵路投資公司6月9日,銀保監會網站披露的《關於海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變更股東的批覆》顯示,上海華信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上海華信)將持有的海南銀行
  • 擬引資34~68億元,註冊資本增至百億!華信信託拋出歷史最大增資擴股...
    擬引入資金34~68億元11月17日,華信信託正式發布徵集戰投公告,表示為增強公司資本實力,保護信託投資者利益,拓展業務發展空間,推動業務轉型和創新,面向全國徵集戰略投資者。增資計劃顯示,華信信託擬引入單一或多家戰略投資者,引入資金34~68億元,註冊資本增至100~134億元;公司治理方面,按市場化原則和《公司法》規定選舉董/監事,董事長、監事長分別由董事會、監事會選舉產生;經營團隊方面,按市場化原則聘任經營團隊。公開信息顯示,華信信託近十年來已完成了四次增資,而上一次增資已是4年前。
  • 菜鳥、中國航空、圓通擬投資120億元建設香港物流樞紐
    中證網訊 (記者 李慧敏)6月6日,菜鳥聯合中國航空(集團)有限公司、圓通速遞宣布,將在香港國際機場啟動建設世界級物流樞紐,為全球72小時必達的物流網絡提供有力支撐。  該項目由菜鳥領銜,聯合中國航空、圓通速遞共同打造,總投資金額約120億港元。
  • 華信國際退市倒計時再爆新料! 控股股東登上...
    此後幾年,利潤穩步增長,到2016年達到頂峰的190億營收和3.68億元的淨利潤。  作為一家在三大國有石油公司夾縫中生存的民營石油公司,華信國際最初的發展是相當成功的。如果華信國際可以穩紮穩打地走下去,或許公司的發展可能趨於平淡,但也不至於沒落速度如此之快。究竟是誰把華信國際帶跑偏的?華信國際又是因為什麼欠下巨額債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