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城南建設生態公園 完善生態宜居的城市環境

2020-12-26 四川新聞網南充頻道

 

城南中央公園示意圖

四川新聞網南充7月3日訊(李同周)隨著南西田園新城項目的實施,原來荒蕪的土地上,一棟棟大樓拔地而起,一條條道路寬闊平坦,一片片的綠化帶綠意盎然……在西充城南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美麗蝶變。

6月25日,記者在城南中央公園施工現場看到,一臺臺機械運作不息,一輛輛運輸車輛進進出出,施工人員各司其職,一派秩序井然的施工場景呈現記者眼前。

「城南中央公園北鄰金領蓮花酒店,南鄰鳳凰大道,西鄰金領大道,東鄰未來規劃商住用地。公園佔地約470畝,其中規划水域面積63畝、商業34.5畝,概算投資2.36億元,計劃工期一年半。」西充縣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局長趙智民介紹,城南中央公園項目是西充縣委、縣政府10件大事之一。該項目由北京碧水源公司出資,北京久安建設有限公司承建,於今年4月開工,預計到2020年建成。

城南中央公園示意圖

「4月份開工建設,目前已完成了公園入口廣場、園區道路、園區水系的清淤、回填、清表等工作。」趙智民告訴筆者,城南中央公園是南西田園新城的城市綜合性公園,將以生態築基、文化鑄魂、科技點亮為理念打造。

在景觀風貌上,以「公園城市」為理念,以生態文明引領,公園將以山為背景、水為紐帶,充分考慮現狀水體、溼地,重建水生態系統;結合植被種植,選擇鄉土樹種等實現山水林田湖草城的有機融合。 

在功能上,公園中設置了兒童活動區、老年康體區、文化體驗區、活力運動區、濱湖休閒區、親水活動區以及生態遊憩區等15個不同種類的功能分區;在文化上,城南中央公園體現西充精氣神的文化公園,整體設計將聚焦清廉文化、耕讀文化、忠義文化;同時,公園還結合現代科技,打造人景互動的活力公園。通過設置跳泉,喊泉、交互跑道等實現水景互動、健身互動和燈光互動。

城南中央公園示意圖

「城南中央公園既是西充的一項生態工程,也是一項民生工程建成後的城南中央公園將成為西充打造公園城市的靚麗名片,西充人民綠色生活的幸福源頭。」趙智民表示,城市「顏值」高不高,關鍵看綠化,項目建成後,將極大改善西充城市人文自然景觀,完善生態宜居的城市環境,從而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福利。

據了解,今年來,西充縣圍繞建設「精緻舒適、宜居宜業」的山水園林城市目標,加強城市生態綠化建設,在城南宜居區將按照「尊重自然、顯山露水、生態立城」規劃理念,充分利用現有生態資源,優化梳理「山—湖—城」空間布局關係,通過景觀軸線的串聯,凸顯「山、湖、園、城」之間的關係,構建「景觀節點—景觀軸線—景觀區域」的總體景觀結構,凸顯「城為山湖轉、山湖城相依」的新區整體景觀形象。

 

相關焦點

  • 西充向南:不負人心期許,一座生態宜居新城正在崛起……
    隨著南西田園新城項目的實施,原來荒蕪的土地上,一棟棟大樓拔地而起,一條條道路寬闊平坦,一片片綠化區域綠意盎然……西充城南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美麗蝶變。今年來,西充圍繞建設「精緻舒適、宜居宜業」的山水園林城市目標,投入大量資金、人力,推動南西田園新城建設,打造「城為山湖轉、山湖城相依」的新區形象。
  • 西充:城市有品質 市民更幸福
    近年來,西充大力實施「南西田園新城」「城市雙修」「海綿城市」和「城市幹道暢通提升」等建設工程,城市建設邁上了新臺階,城市面貌進一步得到改善,讓每一位生活在這裡的市民享受到了越來越宜居的人居環境。
  • 西充:70年城市發展成就輝煌 建成海綿城市 智慧城市
    記者13日從西充縣委宣傳部獲悉,從半個世紀前4條街道的小城鎮,到建成區18平方公裡的「海綿城市」「智慧城市」,西充,「個子」在長大,「內涵」在提升。西財城北風貌。龐高飛 攝  伴隨著老城區的優化改造、城北新城的建設,以及「南延北拓東連西進」城市發展戰略的實施,西充縣加快新型城市化建設步伐,以「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為理念,以建設「精緻舒適、宜居宜業」山水園林城市為目標,以南西同城一體化發展為方向,推進南西田園新城建設。蓮花湖溼地公園。龐高飛 攝  「蓮花湖景觀改造工程是蓮花湖片區海綿化改造項目的一部分。」
  • 西充縣緊扣南充市委重大戰略規劃 建設南西田園新城
    西充縣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局長趙智民告訴記者,城南新區屬典型的淺丘地貌,按照「尊重自然、顯山露水、生態立城」的規劃理念,遵循「公園城市」建設要求,規劃將城南新區發展定位為休閒文化旅遊、宜居宜業宜養宜遊的現代活力新區,塑造高品質、低密度、低容積率的城市形態和「城為山湖轉、山湖城相依」的城市景觀,真正滿足老、中、青、少各類人群居住、生活、休閒需求。
  • ...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布局 把杭州建設成「三生」融合的宜居城市
    就在這幾天,「宜居城市」也成為了本屆市兩會期間的高頻詞,如何建設宜居城市、如何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布局、如何打通「兩山」理念轉化通道,成為了兩會討論的焦點。    加強衛生及教育環境建設  進一步深化宜居城市的內涵  不僅是硬環境的建設,軟環境的提升,也是宜居城市的重要內容。  「教育環境,也是宜居城市的重要體現。」
  • 遼寧:建設「美麗喀左」 凸顯生態宜居
    ,融合山水園林情趣與現代都市氣息,宜居、旅遊、生態、園林綜合發展的新型城市。近幾年來,縣委、縣政府按照「改造老城、開發新區、沿河發展、提質擴容」的縣城總體規劃思路,以「軸向發展、鏈狀聚合、功能聯動、山水交融」為原則,構建「一軸、兩翼、三區」空間格局,全力打造「紅山遺韻、凌河風情、水岸山城」的戰略品牌,城市空間布局不斷優化,生態環境水平不斷完善,人居適應性逐漸加強,推動了城市建設快速健康發展。
  • 明湖國家溼地公園以良好的生態助推鐘山宜居城市建設
    走進明湖國家溼地公園,空氣清新,微風拂面令人心曠神怡,小橋流水曲徑通幽,小道旁長滿五顏六色的鮮花,各種蔥蘢的樹木點綴其中。明湖國家溼地公園愜意舒適的環境,讓每位來到這裡的市民流連忘返,令人心曠神怡。 市民冉啟東說:「現在的環境很好,給市民提供一個很好的健身、休閒、娛樂環境,空氣有了明顯的改善,心情是比較舒暢的。」
  • 西充:加快推動南西同城一體化發展 強力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建設中的城南生態公園。曾明輝 攝  據了解,南西田園新城項目是西充縣「10件大事」之一,是西充落實南充市委推動南西同城一體化發展和建設產城一體示範區要求的重要戰略板塊。「作為產城一體示範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的牽頭單位和南西田園新城建設的參與者,我們將堅決貫徹市委、縣委的各項要求,全力建設南西田園新城,強力助推西充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 聊城以森林城市建設推動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很多遊客發現,聊城是一個讓人不知不覺走進公園和景區的城市,城南有鳳凰苑植物園,城北有周公河溼地公園和壽螺山,城東有九州窪月季公園和徒駭河風景區,城中央有東昌湖景區,還有貫穿城市南北的京杭大運河和二乾渠生態公園等等。如畫的風景正如李白的詩句:「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 喀什市著力打造綠色生態宜居環境
    原標題:喀什市著力打造綠色生態宜居環境 今年以來,喀什市著力提升大環境綠化水平,始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沙漠戈壁也是黃金寶地的理念,牢牢守住生態底線,計劃新增大環境綠化面積5200畝造林綠化,完成高效節水2.6萬畝,構築起城區、近郊、農村相呼應的城市綠化系統,著力打造綠色生態宜居喀什。
  • 生態之城 宜居潛江——潛江市城市建設綠色發展觀察
    精品示範路段綠樹林立,花草豔麗,道路乾淨;城區主要道路全面提檔升級,道路標誌、標牌、標線、臨時停泊線更加完善;環境優雅的休閒公園,成為市民休憩的好去處;背街小巷荒草雜樹均已清除乾淨,亂搭亂建的棚子消失了,排水、照明、道路獲得全面升級……「城市環境悄然發生的變化,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安逸幸福了。」
  • 綿陽再添城市運動公園!城南擔人居重任?
    定位設計:打造生態自然、活力健康的城市運動公園,旨在改善人居生活環境,引入健康生活方式,為居民創造一個宜遊、宜留、宜賞的趣味性戶外運動休閒空間。 根據設計方案,公園總體空間布局規劃形成六大功能區。小梘溼地公園1305畝,國際香草蘭花園2000畝……彩虹運動公園相當於兩個小梘溼地公園+香草園了。如果建設完成,整個小梘片區將形成兩園一江的布局,環境品質將進一步提升,離城南「濱江水岸宜居新城」的目標也更近一步。提到運動公園,很多人可能會想到同在城南只有一江之隔的體育公園。
  • 加快公園綠地建設 城市生態魅力從「美麗一隅」到「星羅棋布」
    站在潮音公園漫步綠道上,優美的桐山溪風光和高樓林立的新區景象直映眼帘,福鼎這座宜居新城的輪廓越發清晰起來。近年來,福鼎市持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著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生態濱海旅遊城市。其中,公園及城區綠地建設作為打造生態宜居城市的重要路徑,不僅推動了城市「顏值」日新月異,也讓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直線攀升」。「這幾年福鼎變美了,既有臨水公園,也有山地公園,我們早晨和晚上活動都有了去處,跳個舞、散散步、鍛鍊鍛鍊身體,生活真是越來越幸福。」
  • 生態之城、宜居潛江——潛江市城市建設綠色發展觀察
    精品示範路段綠樹林立,花草豔麗,立面美觀,道路乾淨;城區主要道路全面提檔升級,道路標誌、標牌、標識、標線、臨時停泊線更加完善;環境優雅的休閒公園,成為市民休憩的最好去處;城區多處黑臭水體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澈乾淨的水體;背街小巷荒草雜樹木均已清除乾淨,亂搭亂建的棚子沒有了,排水、照明、道路全面升級……「城市環境悄然發生的變化,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安逸幸福了。」
  • 南西田園新城 南充城市發展新亮點
    城南宜居區是南西田園新城起步區,位於西充蓮花湖與九龍潭水庫之間,北至迎賓大道、環城大道,西至張瀾路,東南以周邊山體為界,規劃居住人口3.5萬,既是南西田園新城建設的重要部分,也是西充縣城市建設的重頭戲。當前,該區域道路路網正在加快完善, 城市骨架逐日拉大。
  • 西充奮力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將持續打好汙染防治「八大戰役」,抓好中省生態環保督察及其「回頭看」和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深化西充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加快虹溪河水體達標整治,加強園區企業環境監測,確保各監測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Ⅲ類標準。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實施「清河、護岸、淨水、保水」四項行動,深化城鎮飲用水水源地保護。
  • 綠化南充行動:建設300公裡江河綠色生態廊道
    據悉,我市將以建設美麗南充、築牢嘉陵江中遊生態屏障為總目標,加快實施高質量綠化南充三年行動,著力推進重點區域造林綠化、國省森林城市建設、助推「美麗南充 宜居鄉村」建設、森林質量精準提升、依法加強綠化成果保護等五個重點項目,以實際行動踐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 重慶市大足區: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打造生態宜居城市
    近年來,重慶市大足區將海綿城市建設作為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抓手,充分運用海綿城市「滲、滯、蓄、淨、用、排」的建設理念,全力打造天藍、地綠、水碧、城美的生態宜居城市,2020年將完成海綿城市建設面積4.45平方公裡,佔城市建成區面積的20.23%。
  • 做足林水文章 打造美麗花城--伊寧市建設生態宜居城市紀實
    伊寧,就是在這樣一個讓人稱羨的環境中,將宜人宜居的親和之美浸潤到市民的心底。  近三年來,伊寧市累計用於城市建設的資金近50億元,基本相當於改革開放30多年來城市建設的投入總和。其發展速度之快、格局變化之大,讓人應接不暇。
  • 瑞江打造綠色水岸 建設生態文明
    中國園林網11月30日消息:「瑞昌景色很美,生態環境很好,河湖分布較多,處處都像公園一樣!」來過江西省瑞昌市的人都有這樣一個共識,瑞昌處處見綠,山水相映,「綠色水岸生態文明」展示了瑞昌與眾不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