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出土的「中華侏羅獸」成為北京自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2020-12-15 騰訊網

中華侏羅獸化石產自中國遼寧建昌縣,正型標本(原始研究者在原始文章中指定的唯一標本)就收藏在北京自然博物館,是北京自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

中華侏羅獸重約13克,樣子像一隻很小的小老鼠。它的前肢結構及牙齒特徵表明,它具有攀爬能力,在樹上生活,靠捕蟲為生。動森裡面的侏羅獸也出現了哦~

恐龍時代,我們的祖先長什麼樣子?北京自然博物館中的一塊化石為我們揭開了這個謎題。

這塊化石看上去並不起眼,是一塊保存了不完整骨骼化石的小石板,遠沒有旁邊的恐龍化石那麼高大威武,但是卻是價值連城。化石產自遼寧省建昌縣的玲瓏塔一帶,距今已經有1.6億年的歷史啦。根據這種動物生存的年代和發現點的地點,古生物學家在2011年將其命名為中華侏羅獸(註:拉丁名斜體 Juramaia sinensis)

通過化石復原侏羅獸的樣子,看上去並不起眼,就像一隻小老鼠。侏羅獸很小,體長只有10釐米,體重15-17克,它的腦袋尖長,眼睛又大又亮。侏羅獸的四肢上長有小爪子,能夠在樹上攀爬,它們大部分時間待在樹上,只有晚上才出來覓食,這樣可以躲避近鳥龍、曉廷龍等食肉恐龍。侏羅獸化石中最獨特而且重要的部分是它口中不同類型的牙齒,正是這些牙齒證明侏羅獸屬於有胎盤哺乳動物。

侏羅獸名字的含義是「侏羅紀的媽媽」,誰的媽媽?當然是我們哺乳動物啦,準確的是是有胎盤哺乳動物,什麼是有胎盤哺乳動物?就是是胎兒在媽媽肚子裡通過胎盤獲得營養,發育成熟後才出生並具有較強的獨立能力,今天絕大部分哺乳動物都屬於有胎盤哺乳動物,包括我們人類。

有胎盤哺乳動物的出現在哺乳動物乃至動物的演化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它改變了哺乳動物繁殖模式,為胎兒提供了更長時間的保護和發育時間。大家知道侏羅獸的發現多有意義了吧,它是目前發現最早的有胎盤哺乳動物,更是我們的老祖宗,而且還將有胎盤哺乳動物的歷史提前了3500萬年呢!

轉自微博(北京博物館)今日建昌網

相關焦點

  • 建昌出土的「中華侏羅獸」成為北京自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中華侏羅獸化石產自中國遼寧建昌縣,正型標本(原始研究者在原始文章中指定的唯一標本)就收藏在北京自然博物館,是北京自然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
  • 北京十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它們在博物館「講述」歲月的故事  看過電影《博物館奇妙夜》的人,在走出影院之後,都會忍不住讚嘆:原來看似「死物」的博物館陳列品,也蘊含著不少動人的故事。坐落在北京城裡的100多家博物館,也大多有各自的「鎮館之寶」,卻往往是「養在深閨人未識」。12月17日,首都博物館聯盟正式成立。
  • 遼寧建昌出土1.6億年前真獸類哺乳動物化石(圖)
    遼寧建昌出土的1.6億年前最古老的真獸類(有胎盤類)哺乳動物化石——中華侏羅獸近日獲英國《自然》雜誌認可哺乳動物的「老祖先」—中華侏羅獸化石8月25日,國際權威刊物英國《自然》雜誌發文肯定了中美科學家對其的研究成果。8月26日,記者電話採訪了相關專家,了解到化石出土的詳細經過。
  •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到底是哪幾件?
    陝西可謂集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精髓的中華古地,尤其是周秦漢唐盛世王朝,發端於此,統治「天下」。坐擁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陝西歷史博物館自然是其他兄弟省份博物館難以匹及。官網中說,藏品量高達170餘萬件(組),精品自是不計其數。
  •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到底是哪幾件?
    陝西可謂集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精髓的中華古地,尤其是周秦漢唐盛世王朝,發端於此,統治「天下」。坐擁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陝西歷史博物館自然是其他兄弟省份博物館難以匹及。官網中說,藏品量高達170餘萬件(組),精品自是不計其數。
  • 北京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后母戊大方鼎,河南安陽出土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班簋,西周中期穆王時毛班所作,為清宮舊藏——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瓷塑天鵝,一共燒制2件,一件留在美國,一件1972年尼克森贈送給毛主席——國際友誼博物館鎮館之寶「武士飲獸圖」門墩
  • 中國十大博物館鎮館之寶
    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被譽為「中華第一神品」,屬國寶級文物。鎮館之寶:原稱「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1938年出土於湖南寧鄉縣黃材鎮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被譽為中國青銅鑄造史上最傑出的作品。
  • 北京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后母戊大方鼎,河南安陽出土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班簋,西周中期穆王時毛班所作,為清宮舊藏——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瓷塑天鵝,一共燒制2件,一件留在美國,一件1972年尼克森贈送給毛主席——國際友誼博物館鎮館之寶「武士飲獸圖」門墩
  • 北京發現元大都遺址,出土國寶級元青花,後成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
    北京發現元大都遺址元朝統治者,在中國的土地上,其實建立了很多宏偉的建築,最為宏偉的,就是北京城最早的基座——元大都。比較有意思的,較為繁盛的唐代,甚至於漢代後期,都基本上沒有遵守周禮建立城市,更不用說北宋的都城汴梁,以及偏安一隅的南宋,元代的大氣,可想而知,北京就曾在舊鼓樓一帶發現過元代時期的元大都遺址,而這處遺址主要是元代時期的住房,可以看到元代的城市面積相當宏大。
  • 山西李峪村出土稀世珍寶,自帶2個謎團,如今成為鎮館之寶
    在上海博物館中,位於中心展廳有一個造型奇特的文物,它的名字叫做犧xī尊。它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犧尊其實就是牛尊,許多觀眾看到犧尊后,都被它獨特的外形以及花紋所迷倒。在1923年,位於山西省渾源縣李峪村,農民耕地時意外挖出。
  • 戰國古墓出土的水晶杯,實為罕見,如今成為杭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相信很多的朋友都去過我們中國的各大博物館吧,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參觀過杭州博物館,其中裡邊戰國時期的水晶杯最為著名。這件水晶杯的出土引起了很大的熱議,很多人認為這是現代的工藝品,是假的,戰國時期哪有這麼前進的東西,簡直是無法解釋的。還有人認為這是盜墓賊走的時候落下的,甚至還有人認為這是穿越過來的。網友們已經議論紛紛了。
  • 洛陽博物館鎮館之寶:出土26年無解,美國為看一眼特地租飛機
    在中華大地上,古都中洛陽一定可以佔得一席之地,5000多年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 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先後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作為洛陽歷史的窗口,洛陽博物館自然也不甘示弱,今天就來講一講洛陽博物館鎮館之寶:東漢石闢邪~~~東漢石闢邪是絕對鎮得住場子的,它身高1.9米,身長2.97米,重達8噸,用一塊完整的青石雕刻而成,為中國目前最大的石闢邪
  • 自然博物館邀您評選鎮館之寶
    亞洲最完整的大型肉食恐龍、重慶最具代表的魚化石、我國特有的植物「活化石」……有著悠久歷史的重慶自然博物館,在數十年的時間裡,收藏了十餘萬件標本,隨著自然博物館新館正式開放,這些標本被更好地呈現在了人們面前。26日,自然博物館宣布,從即日起,自然博物館邀請市民投票選出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新當選十大「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作為「湖北客廳」展現大國文明風範的湖北省博物館,是2018年中印領導人非正式會晤的首站。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新當選十大「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作為「湖北客廳」展現大國文明風範的湖北省博物館,是2018年中印領導人非正式會晤的首站。在參觀精品文物展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荊楚文化是悠久的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地位舉足輕重。湖北省博物館被譽為荊楚文化的淵藪殿堂,館藏文物達24萬餘件(套),其中一級文物945件(套)、國寶級文物16件(套)。
  • 盤點全國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然而,任何一家博物館來說,都不能缺少「鎮館之寶」,那是博物館的靈魂所在。 鎮館之寶:商代青銅司母戊大方鼎 這尊大方鼎,造型厚重典雅,氣勢恢宏,紋飾美觀,鑄造工藝高超,是迄今為止國內出土的最大和最重的青銅器,反映出商代青銅鑄造工藝的高超水平
  • 自然博物館邀您評選鎮館之寶
    亞洲最完整的大型肉食恐龍、重慶最具代表的魚化石、我國特有的植物「活化石」……有著悠久歷史的重慶自然博物館,在數十年的時間裡,收藏了十餘萬件標本,隨著自然博物館新館正式開放,這些標本被更好地呈現在了人們面前。26日,自然博物館宣布,從即日起,自然博物館邀請市民投票選出博物館的「十大鎮館之寶」。
  • 世界著名博物館「鎮館之寶」是如何誕生的?
    實際上,「鎮館之寶」是在與博物館發展歷史相關聯的過程當中,或者是在人們對於歷史和藝術的認識發展中逐漸產生的。這種聚焦的歷史過程,是「鎮館之寶」產生的必不可少的過程;而這一過程,也應該成為「鎮館之寶」特別值得關注的內容。
  • 自然博物館請你來選「鎮館之寶」
    昨日,自然博物館宣布,從即日起,將由市民投票選出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自然博物館館長歐陽輝說,在十萬餘件標本中,以恐龍為代表的古脊椎動物化石、西部地區的現生動植物標本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礦物晶體、晶簇標本等,是自然博物館的特色收藏。這些寶貝,或在國內獨一無二,或在國際上具有極高聲望。自然的奇妙偉大、宇宙的神秘深邃,都記錄在這些藏品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