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說狗:天狗食日褪去神話色彩 哮天犬仍受喜愛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狗年說狗

  2018年是戊戌年,是農曆狗年。因戊、戌的五行均屬土,所以亦稱戊戌年為土狗年。狗是人類最早馴化也最信賴的動物。狗可助人狩獵、看家,犬吠一直是中國農村生活的背景音,在城市,狗也是飼養率極高的寵物。狗被稱為「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在中國文化中的內涵也十分豐富,它的形象忠誠可愛,在文學、歷史、神話作品中多有出現,流傳至今的義犬故事亦不少。如今,「天狗食日」雖褪去了神話色彩,哮天犬仍是受人喜愛的神獸之一。

  狗與詩詞

  從古到今,與狗有關的詩句數不勝數,早在《詩經》中就有涉及。犬在《詩經》中出現過不下五次,如「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國風·召南·野有死麕》)中,「尨」指多毛的狗,青年男女相戀時男方心急,女方則顧慮周全請他行為謹慎,勿驚動狗吠。漢代《鐃歌十八曲》的《有所思》中,「雞鳴狗吠,兄嫂當知之,妃呼狶」寫出了戀情敗壞時女子的顧慮,因為往日幽會時的「雞鳴狗吠」必驚動兄嫂。

  唐代劉長卿有「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風雨夜中主人晚歸,喧鬧中犬吠之聲格外清晰。而當人去山空,舊居荒涼黯敗、雉飛獸奔,如李白在《冬日歸舊山》中寫的「白犬離村吠,蒼苔壁上生」。除了狩獵、看家,狗亦可用於交通,杜甫有「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兵車行》),將不被愛惜的士兵,比作被人隨意驅來策去的雞犬,縱然士兵奮勇苦戰,結局難逃悲涼。元代王冕有「縱有好兒孫,無異犬與豬」(《冀州道中》),寫出了朝代更迭中小民的孤苦。

  在六畜中,狗被馴養的歷史最悠久,詩詞中有寫狗時簡筆帶過以寄託豪情的,也不乏人與狗溫馨的互動時刻——白居易「犬上階眠知地溼,鳥臨窗語報天晴」(《早興》),杜甫「舊犬喜我歸,低徊入衣裾」(《草堂》),薛濤「馴擾朱門四五年,毛香足淨主人憐」(《犬離主》)。陸遊「糖秕無多深愧汝,狺狺終夜護籬門」(《雞犬》),詩人與小犬感情深厚,家貧時竟也愧對夜夜看家的它;賀鑄的「閒呼鷹嗾犬,白羽摘雕弓」(《六州歌頭·少年俠氣》)表現少年俠士們豪邁縱氣的英勇;蘇軾在《江城子·密州出獵》中亦用「左牽黃,右擎蒼」以抒發年事雖高卻興起打獵的熱狂。

  狗與成語

  雖然狗的稟性忠誠不二,但在成語中,人的劣跡似乎與狗牽連,以貶義居多,但也不乏中性與褒義的成語。如「雞犬相聞」指彼此居住地距離相近,比喻地區人煙稠密,語出老子《道德經》第八十章:「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亦寫道:「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顧犬補牢」比喻人遇事出錯時,應設法補救,為時不晚,語出《戰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狗吠不驚」形容天下太平、社會安樂,語出《後漢書·岑熙傳》:「狗吠不驚,足下生氂。」

  「犬馬之勞」表示甘心為人效勞,在所不辭,語出《漢書·孔光傳》:「臣光智謀淺短,犬馬齒臷,誠恐一旦顛僕,無以報稱。」「白雲蒼狗」喻世事難料、變幻不定,如浮雲一時潔白如衣,頃刻又變作懾人蒼狗,語出杜甫的《可嘆》詩:「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貧寒書生王季友之妻棄他而去,世人議論紛紛,杜甫便寫此詩代其鳴不平。「雞犬桑麻」形容安靜的鄉村生活,語出《文明小史》第五十三回:「田裡種著菜,籬笆裡栽著花,大有雞犬桑麻光景。」

  狗與俗語

  喜歡狗的人不在少數,忠誠、順從、可愛、得力……都是狗為人所欣賞的品質。但在有關狗的歇後語與諺語中,狗卻與忠實的形象相悖,多被諷刺為滑稽無聊,如此的歇後語有:「狗拿耗子——多管閒事」、「挨了棒的狗——氣急敗壞」、「哈吧狗上轎——不識抬舉」、「狗咬月亮——不知天高」、「黃狗頭上出角——盡出洋(羊)相」、「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狗掀門帘——全憑一張嘴」等。諺語有:「好狗不攔路,惡狗常當道」、「痛打落水狗」、「狗肉不上席」、「打狗看主人」等。

  義犬故事

  狗為人稱道的品質是通曉人性,忠誠護主,情勢危急時願捨命相救,令人動容。從古到今,流傳下來的義犬故事有許多。

  「黑龍救主」

  《搜神記》中記載,三國時襄陽紀南人李信純,養了只名喚「黑龍」的狗。李信純好酒,一日出遊歸家時醉臥在城外草叢中。湊巧有人縱火狩獵,火順風正吹到李信純身處的風勢下方。黑龍見喚不醒主人情勢危急,只好快速奔入不遠處的小溪中,將毛弄溼後灑在主人周身,如此來回數趟力竭而死,李信純酒醒之後方明白愛犬為救他犧牲了性命,不禁慟哭。

  「黃耳傳書」

  據《述異記》,西晉詩人陸機的愛犬名叫「黃耳」,陸機在洛陽當官時常念江南家鄉,因久未收到家信憂心忡忡。一日,他與狗戲稱:「汝能攜書馳取消息否?」黃耳仿佛聽懂人言,搖尾回應。陸機於是揮筆寫信,寫好後便裝入竹筒並掛在黃耳頸上。洛陽與江南千裡之遙,不想黃耳竟翻山越嶺地趕路,真將信送至江南家中。家人見書,馬上回信,黃耳便帶著回信日夜不息地返回洛陽。這趟來回,人的腳程尚需五十天,而黃耳僅用了二十天。

  「的尾救主」

  「的尾救主」的故事選自《太平廣記》。華隆養有一隻外號為「的尾」狗,他的愛好是射獵,打獵時的尾總隨他一起。有一回華隆在江邊遇險,被大蛇纏繞全身將要窒息時,的尾奮勇將蛇咬死。但華隆此時已無知覺,周身僵硬。的尾彷徨吠叫,在江邊與華隆家間的道路上來回奔走。家人察覺有異,跟隨前往,終於發現蜷縮在江邊的華隆,於是將其送回家救治。在華隆轉醒前,的尾兩天不吃不喝守在其旁。

  狗與神話

  日食、月食現象在古時常被解釋為「天狗吃太陽/月亮」,每當異象發生時,人們便會燃放鞭炮以驚退天狗。天狗的傳說有許多,常見者有諦聽、禍鬥、盤瓠三種,其中禍鬥因原身為黑犬,所到之處又常伴隨火災,故被視為不祥之兆。而大家所熟悉的哮天犬其實並非黑色,其原型為白色短毛細犬。

  「諦聽」

  諦聽是傳說中地藏菩薩的通靈神獸。地藏法門以孝道為基,而狗性為忠,故諦聽原身為白犬。諦聽通曉佛理、明辨是非,據說它可「坐地聽八百,臥耳聽三千」。《西遊記》第五十七回中,真假悟空從天宮殺到地府一片混亂,卻被諦聽分辨出了真相。因諦聽尤善聽人心、辨善惡,在歷史發展中便成了民眾心中吉祥的象徵,被奉為降福護身的神獸「九不像」。

  「盤瓠」

  盤瓠是畲族、瑤族、苗族等先民的圖騰崇拜。傳說遠古高辛帝時,「時帝有畜狗,其毛五採,名曰盤瓠」,盤瓠是一條五色花犬,據《後漢書·南蠻傳》載:「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將吳將軍頭者,購黃金千鎰,邑萬家,又妻以少女。」因盤瓠咬下吳將軍首級而歸,助高辛平定戎狄之亂,高辛不得已,只得踐諾將女兒許配給盤瓠。

  「哮天犬」

  哮天犬是中國神話傳說中二郎神座下的神獸,是其斬妖除魔的得力助手。哮天犬白色、兇猛的細犬形象,在《西遊記》中首次出現,在第六回對戰孫悟空和第六十三回對戰九頭蟲的情節中,哮天犬都為二郎神迎敵立功。但哮天犬這一名字最早出現在東晉史學家幹寶所著的《搜神記》中,又名「地中犀犬」,在元雜劇中稱為「白犬神嗷」。而在《封神演義》中,哮天犬是二郎神的法寶而非神獸,平日收在懷中,對戰時祭出法寶,其再化作猛犬助己攻擊敵方。

  本版撰文

  新京報記者 張舒婷

相關焦點

  • 非人哉:一隻恐高的天狗怎麼食月?哮天犬偷看「大尺度」照片!
    可是老師的話音剛落,就有一位同學迫不及地舉起手來,表示老師對哮天犬吃月亮這個說法有什麼解釋嗎,是否科學呢。老師還沒有說什麼,一旁的哮天犬卻是突然著急了,有些激動的大喊你不要亂講話,自己是一個恐高的人,怎麼可能會爬這麼高去吃月亮,不僅如此月亮上面還有兔兔,兔兔這麼可愛怎麼可以吃兔兔。
  • 狗年遭遇天狗食月,天狗究竟是什麼?——天狗的六個版本
    上古神話版——楊戩哮天犬古人常把月蝕現象看作「天狗吃月亮」,中國最早的天狗出自《山海經西山經》中,原文是「又西三百裡,曰陰山。。。。。有獸焉,其狀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 傳統神話版——后羿黑耳神箭手后羿射落九個太陽,王母娘娘為了獎賞他,便帶著眾仙女前往后羿打獵的山頭親自來見他。
  • 非人哉:天狗食月對哮天犬不適用,哮天犬患有恐高症
    在非人哉中出現了很多神獸,比如白澤,諦聽等等,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哮天犬。哮天犬是非人哉中出場次數很多的角色,他化為人形之後顏值很高,就連九月這麼挑剔的人第一次見到哮天犬之後都不禁對哮天犬心生好感。哮天犬曾經也上過人類的學校,這也是他能快速適應現代人類生活的原因之一。有一次,地理老師講到了月食現象,相信大家都對月食不陌生,基本的道理也很容易理解。
  • 「天狗食日」是什麼?2019年1月6日將會出現,很多地區都可看到
    「天狗食日」是什麼?2019年1月6日將會出現,很多地區都可看到文/猿飛日月在我國的古代神話中,有天狗食日這一傳說,在這一傳說中,二郎神的寵物,哮天犬活生生的把太陽吞吃了,這一行為讓整個世界陷入了黑暗當中,當然傳說只是傳說,天狗食日這一現象卻時常會在我們地球上發生,我們如果想要了解天狗食日的話,首先要知道什麼叫做日食,日食又叫做日蝕
  • 狗年閏七月 天狗吃月亮
    本報訊目前我們正處於狗年閏七月,今年農曆閏七月是十分罕見的。據廣東天文學會的專家統計,上一次出現在1968年,距今38年。下一次將發生在2044年,距今也是38年。即使您活到古稀之年,也可能只遇到兩次閏七月。  近日有些人頻頻發問,為何會出現閏月?這是因為,陽曆1年有365.2422天。
  • 陰陽師:中國天狗與日本天狗傻傻分不清,日本天狗未曾食月
    《陰陽師》中的大天狗這一式神可以說得上非常受玩家們喜歡,首先是顏值能打,除了性格等加分項之外,光是顏值粉就有一大堆。加上他那二哈、憨憨、中二的屬性以及前野智昭這男友牌的配音,怪不得這麼受歡迎呢。但是最近,咱們的大天狗崽崽似乎遇到了一點小問題啊。在公開的最新的中秋賞月活動,試膽大會賞月活動中,八百比丘尼曾說天狗族曾經居住在月宮附近,是以前最強的妖族,在夜空中翱翔的時候,漫天的飛羽可以遮星蔽月,天狗食月的傳說出自那個時候。
  • 月全食將現身——天狗吃月亮,天狗是哪個神仙?他是哮天犬嗎?
    二郎神與哮天犬 在天界,與「狗」相關的神靈,大概有這麼三個,分別是:婁金狗、哮天犬和天狗星這裡面誰會是「天狗神」呢?首先要排除的是哮天犬,這個狗常伴在二郎神身邊,後世已經把他當作了「寵物狗」;其實哮天犬並不是「動物(神獸)」,而只是二郎神的一件法寶。在《封神演義》書中,說這個哮天犬平時就是個紙片,使用的時候祭出來才變成一隻犬(這和張果老的驢很像)。哮天犬相關的故事,大都與二郎神的傳說同出。
  • 天狗食月中的天狗,是二郎神身邊的哮天犬嗎?
    在民間,古人認為日食,月食是天狗在作怪,所以古時民間有日食,月食時,都是拿器具敲打來趕走天狗。那麼此處的天狗,到底是不是哮天犬呢?這裡也有一段神話故事:傳說古時候,有一位名叫「目連」的公子。生性好佛,為人善良。十分孝順母親,但是,目連之母,身為娘娘,生性暴戾,為人好惡。
  • 別被誤導了,讓我來告訴你天狗吃月、天狗吞日的天狗究竟是什麼
    傳說中天狗吃月,天狗吞日。這天狗到底是什麼東西?關於日食和月食相傳最多的是下面這個傳說:傳說古時候,有一位名叫「目犍連」的公子。生性好佛,為人善良。十分孝順母親,但是,目連之母,生性暴戾,為人好惡。他母親包了狗肉包子給和尚吃,玉皇大帝震怒,把他母親變成惡犬投入地獄。目連潛心修煉,成為地藏菩薩,放出他母親。
  • 非人哉:天狗食月是謠傳!哮天說出兩大理由,結果被老師請出門!
    上課中老師正在為大家講月食的原理,所謂的月食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叫做成天狗食。雖然月食現象已經很好地被科學解釋了出來。但是民間還是有一部分人相信天狗食月,就是天狗慢慢地將月亮給吃了,被吃的月亮將會慢慢的變小。
  • 狗年話狗,專門寫狗的詩你知道多少?
    今年是狗年,聊聊狗詩。狗的歷史在中國是很悠久的,但是因為太常見了,反而容易被人們忽視。其實,狗作為人類馴養的一種獸類,是有很多傳說的。比如:天狗。遠古獸類,圓頭大尾,形狀像狸,跟大貓差不多,頭部白色,據說可以御兇。
  • 中國古代神話一一你聽說過幾個中國關於狗的傳說
    在動物界中,是有很多人類的好朋友,要說跟人類感情最深的,跟隨人類最久的,還得是說狗,又名犬,是最早被人類馴養的動物,起碼有上萬年的歷史了,人類和狗的友誼可以說是歷史悠久,非同一般,看看中國的十二生肖裡面,狗就有一席之地,在古代定六畜的時候,狗也是其中之一。
  • 天狗傳說:中華細犬哮天犬東渡日本大顯身手
    盤瓠:族源傳說和圖騰崇拜圖騰神話是最早的神話類型,起源於先民們開始追問自己從哪裡來。在中國.有關狗的始祖神話中,有使蒙古聖母阿闌豁阿感光受孕的「黃狗」或「天狗」(據說蒙古人認為其是狼),羌族神話裡也說狗是大地的母舅,而最有名的莫過於盤瓠神話了,至今仍以活態的形式在苗、瑤、畲、黎等諸多民族地區流傳。
  • 古人對狗到底是何態度?江蘇省的這個縣一到這天就要趕天狗!
    時光荏苒,過得非常快,我們再一次迎來了狗年。現在的人們對於狗可謂是感情很深,城裡的年輕女孩甚至誰不養條狗都不好意思出門。但是,古人對狗是和態度呢?古人有沒有很寵愛狗呢?這個還真不好查證,但是古人對狗多多少少還是有些敬畏的。
  • 奇門遁甲是如何來解釋「天狗食日」和「天狗食月」的
    我經常說易學是認知這個世界的一種不同的思維方式,易學來源於自然,來源於生活,又反過來指導自然,生活。易經的道理,就是自然事物的道理,並不神秘。那麼這篇文章我將通過「天狗食日」和「天狗食月」兩個天文現象,從易學的角度進行解析。
  • 這些狗年生肖限量款,都在玩些什麼概念?
    早在九月份,Adidas就率先曝光了Ultra Boost 4.0的狗年別注款。鞋面採用Primeknit編織面料,橘紅色和黑色共同構成了主體顏色。和普通的Ultra Boost相比,別注款只是把鞋舌上的圓標中改成兩排尖銳牙齒環繞著一個「獒」字的圖案,有些過分簡單點出了「狗」的概念,顯得有些乏味。這款鞋在歐洲地區現已開始發售,而其他的地區則還需要稍作等待。
  • 解密《山海經》:神獸天狗,除了吃太陽,還曾下過地獄?
    任臣說天狗本是天上的星宿太白金星,下凡化妖變成了這種怪獸。天狗神話還有一個人做了神助攻,那就是晉代的學者郭璞。他順著任臣的歧途越走越遠,在《山海經圖贊》中說:「幹麻不長,天狗不大,厥質雖小,攘災除害,氣之相王,在乎食帶。」幹麻也是一種吃妖精的神獸。
  • 天狗食月是楊戩的錯,吞月的不是哮天犬,逆天鷹才是肇事者!
    楊戩兒時在玉泉山修行,他師父玉鼎真人叫他回九州返鄉在人間修行一段時間,他路過一處沼澤地發現在一荒草堆中,趴臥著一條白色小狗(此時不能叫哮天犬),他非常喜歡就將其帶在身邊飼養,平時二郎神修煉期間,此狗常俯於身旁半米之內,受修仙真氣所影響,此犬提前開啟靈智,能夠聽懂人言;二郎神發現後甚是喜悅
  • 天狗食日中的天狗形象究竟起源於哪裡?
    今天來講一講天狗——這隻曾經出現在《山海經》裡的異獸,遠不止只有天狗食日這一個故事那麼簡單。天狗剛出現的時候,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神獸,不過是野山中的一種小動物。《山海經·西山經》中說,陰山中有一種上古怪獸,形狀如同狐狸,但腦袋是白的,名字就是天狗,叫聲如同水車,可以抵禦兇邪。
  • 知否|"天狗食月"中的"狗",真身或許是蛤蟆?
    7月17日凌晨,我國上空出現2019年第二次月食。我國新疆、西藏地區可見月食全過程,其他大部分地區則可見月偏食。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外國,由於古時候缺乏相關天文學知識,為此關於月食都有很多傳說或神話,比如神獸、惡魔、兇殘怪獸甚至貪婪的美洲豹發動襲擊,導致月亮短暫消失。天狗食月在中國古代,流傳著「天狗吃月」的傳說。據說天狗是一種很調皮的動物,它總是愛把月亮或太陽吞進肚子裡再吐出來,使人們感覺天地好像不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