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製造到「智」造:天津工業轉型升級「路線圖」

2020-12-1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天津11月19日電 題:從製造到「智」造:天津工業轉型升級「路線圖」

新華社記者宋瑞、白佳麗、郭方達

由我國正在自主研發的「天河」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運算速度有多快?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主任助理孟祥飛給出答案:這臺超級計算機每秒鐘的計算能力將達到10的18次方。

超級計算機,是天津「智」造的基石之一。近年來,天津在自主創新的藤蔓上不斷開花結果,走出天津工業轉型升級「路線圖」。

這是美克國際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實木家具智能製造工廠(11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白佳麗攝

「汰」

天津市西青區王穩莊鎮體會過發展的陣痛。20世紀80年代起,王穩莊鎮大力發展小五金製造產業。鼎盛時,這裡上千家釘子企業為全國提供了將近一半的釘子。

「當時溝渠裡的水都被染成了五顏六色,村裡天天烏煙瘴氣,老百姓苦不堪言。」王穩莊鎮副鎮長孫龍回憶。

2017年起,王穩莊鎮重拳整治「散亂汙」企業,陸續關停取締各類汙染企業400餘家,並開始建設以高端製造業為主導的新型工業區,引導企業淘汰落後產能,實現轉型發展。

經營「釘子」企業的天津市信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天建最有發言權。

被下令關停後,他主動購買了全新的生產設備,配備了相應的環保設施,並將企業搬遷到位於西青區的賽達工業園內。如今,他的公司走上了生產高強度射釘、水泥鋼釘等高品質產品的新路,年產量達到3億粒,有的品類還出口到國外。

馮天建說:「『十四五』期間,我給公司定了個小目標:進一步提升科技性、自動化程度,朝著創新的方向發展。」

據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布的數據顯示,自2017年以來,天津已累計關停「散亂汙」企業23000餘家,為高質量發展騰出空間;創建綠色工廠118家、綠色園區3家;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14.6%。

這是天津市信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制釘自動生產線(11月3日攝)。新華社發 (馮天建攝)

這是天津濱海新區的麒麟軟體有限公司的「專利牆」(11月2日攝)。新華社發(趙子碩 攝)

「轉」

網上設計、網上下單,顧客定製符合心意的家具後,位於天津濱海新區的美克國際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實木家具智能製造工廠「秒接」訂單,製作信息實時發往各個工藝環節。

美克家居C2M總經理許海介紹,管理這一切的是工廠的「智能大腦」,它由10大系統、8大資料庫、230萬條靜態數據和每天約20萬條動態數據組成,能實時獲取來自網上的銷售訂單,準確安排生產並管理每個零部件的生產進度。

一組數據顯示出傳統工廠智能改造的成果:相較於改造前,這座智能製造工廠的生產效益提升了36%,單位產值能耗卻降低了39%,運營成本也降低了38.5%。

數據背後,是政策的支撐。近年來,天津持續推進位造業智能化升級,出臺實施「智造十條」百億元專項資金政策,培育了一汽豐田新工廠、海爾5G智能工廠、丹佛斯智能製造燈塔工廠等75個智能工廠和數位化車間。

「『十四五』期間,天津將繼續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提升智能製造服務能力,強化5G、工業網際網路等信息基礎設施支撐。」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研究室主任楊冬梅說。

這是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裡的天河高性能計算機系統(11月2日攝)。新華社發(趙子碩 攝)

「增」

信創因子的注入,改變著天津製造業的發展「質感」。

走進位於天津濱海新區的麒麟軟體有限公司,一扇「專利牆」亮出公司多年來自主創新的「成績單」。

麒麟軟體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孔金珠說:「我們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築牢網絡安全的底座,對國家的信息產業發展形成戰略支撐力。」

如果說作業系統是計算機的大腦,那麼CPU晶片就是計算機的心臟。

天津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國內領先的自主核心晶片提供商。在麒麟軟體和飛騰公司的「強強聯合」下,基於飛騰中央處理器和麒麟作業系統的技術和產業體系(PK體系),被稱為計算機軟硬體和網絡安全的「中國架構」。

今年以來,一批信創產業的好消息陸續從天津傳出:中國長城(天津)基地自主安全電腦下線,銀河麒麟作業系統V10版本正式發布,飛騰AI實驗室正式啟動試運營……

今年前三季度,天津市高技術產業在建項目313個,同比增長8.3%,完成投資增長22.8%。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數字創意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增速均在25%以上。

「儘管在結構轉型期曾遭遇低谷,但天津正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率型轉變,曙光已現,未來可期。」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尹繼輝說。

相關焦點

  • 天津濱海新區:「泰達製造」加速轉型「泰達智造」
    經開區本土企業天津聯匯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匯智造」)是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通過自主研發移動機器人系列產品,提供廠內智慧物流解決方案,助力工廠生產效率提升,其技術應用水平及專利數量都在國內同行業機器人公司中處於領先位置。
  • 從製造到「智造」,石嘴山高新區轉型覓新路
    作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五年規劃時期布局的十大煤炭工業基地之一,傳統製造業曾為石嘴山市創下了抹不去的輝煌。但隨著煤炭資源日益枯竭,這裡一度因此遭遇瓶頸,製造亟需向「智造」轉型。  2013年底升級為國家級高新區的石嘴山高新區,對該歷史使命當仁不讓。
  • 湖北工業「智造」轉型需趕早
    來源:湖北日報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天縱11月21日,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舉行「湖北智造」專題會,專家學者、行業大咖為湖北製造業提檔升級「支招」。為智能設備「剪辮子」「數位化轉型的關鍵,是快速獲取數位化能力。」華為智能製造業務解決方案部部長郭峰認為,交通、能源、製造等傳統企業獲取數位化能力,可以提升體驗和效率;網際網路企業獲取產業能力,可以顛覆傳統行業。目前,傳統企業與網際網路企業正在「競賽」,慢者將被取代。
  • 淄博博山汽車產業從製造到「智造」
    時至今日,汽車依然是現代工業的明珠,而在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速的新階段,博山的資源優勢並沒有完全發揮出來。痛定思痛,在經歷了環保風暴和技術革新等多重考驗後,博山的汽車零部件產業代表淄博傳統產業奏出了轉型升級的強音。小小山城,淄博人的汽車夢仍在延續。博山汽車智造產業園航拍圖。
  • 酷+大會實錄|重塑家居產業鏈,推動製造到智造的升級
    當不確定性成為新常態,定製企業尤其中小企業更應加碼工業4.0進程,亟需完成數位化升級和數位化轉型以尋找增長點。11月25日,群核科技(酷家樂)主辦的「酷科技·全空間」數位化生態大會在杭州舉辦,智能製造專場以《重塑.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為主題,聚焦定製家居企業的數智化,匯聚產學研三界代表、行業上下遊企業翹楚,研討從「製造」到「智造」的升維之道。
  • 貴州工業智能製造、協同製造、企業上雲轉型升級——產業數位化...
    近年來,面對信息化潮流,貴州積極搶佔制高點,著力推動大數據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全省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正當其時。2015年6月,我省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出資建設「貴州工業雲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智能製造、協同製造、企業上雲及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等服務,拉開了貴州建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推動產業數位化轉型發展大幕。
  • 「智·創 設計創新,引領智造」工業設計展「引爆」第十二屆加博會
    「工業設計展」已連續六年在加博會的舞臺上深耕,承擔著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的服務功能,為加工貿易企業創新發展搭建技術平臺、交流平臺,促進成果轉化與項目對接,加強設計創新的引領示範作用的同事,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引導加工製造企業轉型升級,掀起一場又一場的「設計交易風暴」。
  • 國聯水產:智能化工廠建成投產 海洋食品智造轉型升級
    當天,國聯水產智能化工廠建成投產,這是一家導入工業4.0設計理念,引進世界先進的自動化、智能化生產技術及設備的工廠。國聯水產集團董事長李忠對記者表示,「食品智造、自動化和信息化是智能化新工廠的三個亮點,通過它我們將實現由水產加工到『中央廚房』的轉型升級。」
  • 中國製造轉型升級走向「雁首」
    中國是名副其實的製造大國,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當中,中國大約有220多種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強」的問題仍然存在。如何讓中國製造由大變強,成為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話題。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加快製造強國建設已經成為振興實體經濟的緊迫任務。 到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連續三年談論中國製造2025。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強化創新引領,新動能快速成長。深入推進「網際網路+行動」和國家大數據戰略,全面實施《中國製造2025》,落實和完善「雙創」政策措施。
  • 助力工業升級 綻放「智」造芳華
    蘇州工博會歷經十四年的發展創新,推動著工業製造向智能化製造的邁進,本屆展會以「品質·智造·創新·未來」為核心主題,通過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的運作,保持著良好穩定的發展勢頭,成為了眾多參展商與買家的首選平臺。蘇州國際工業博覽會在立足蘇州的基礎上輻射長三角,逐步形成了「宣傳效果突出、展商陣容優秀、觀眾質量高端」的品牌展會,成為了華東地區最重要的工業自動化行業盛會。
  • 轉型迫在眉睫!蕭山召開「萬企大會」 推動蕭山製造轉向蕭山智造
    大會旨在加快推進該區製造業向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主動推進位造業的「革命」和「升級」,實現智能製造彎道超車、創新引領轉型升級。過去的蕭山因製造業而興,先發優勢、成本優勢、質量優勢是蕭山製造的「金名片」;然而,當前的蕭山卻因製造業而困,低端化、低質化、低效化成為了蕭山製造的突出短板。
  • 「天津智港」千帆競
    新華社天津6月22日電題:「天津智港」千帆競新華社記者王明浩、劉元旭、邵香雲、白佳麗盛夏時節,天津第四次迎來世界智能大會,從線上到「雲端」,繼續探討人類與智能相遇後的無限可能。搭建平臺、以會興業,智能因子的注入,改變著這座城市的發展「質感」。
  • 經濟發展從「製造」向「智造」轉型 巴南「數智」產業發力領跑...
    百亞股份智能工廠中迪醫療大數據展示平臺美利信壓鑄智能工廠巴南區的「數智」產業正在蓬勃發展巴南區委書記辛國榮介紹,目前,巴南區正著力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四新經濟」,推動巴南工業由「製造」向「
  • 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 巴南工業轉型迸發新活力
    巴南區曾經以汽摩產業為主,是重慶市重要的傳統工業強區。近年來,該區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不斷推動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積極引進培育和發展壯大信息通信技術、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製造業,交出了一張2018年全區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答卷。預計今年全區戰新製造業產值將同比增長10%,高技術產業(製造業)產值同比增長15%。
  • 山東勾畫船舶工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路線圖
    近日,記者從山東省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發布的《關於山東省船舶工業深化結構調整加快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中獲悉,山東省將堅持「穩增長、去產能、補短板、降成本、調結構、提質量、強品牌」的總體思路,到2020年建成規模實力雄厚、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好、結構優化的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工業體系,經濟效益保持國內前列。
  • 蕭山「製造」邁向「智造」,經濟發展穩中提質!
    蕭山「製造」邁向「智造」,經濟發展穩中提質!傳統製造轉型升級過去五年,蕭山緊盯「新製造」,從數字經濟,到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再到打造新製造中心,在推動新製造道路上,蕭山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用數字賦能製造、用智造引領創造,努力在杭州引領全國數字經濟發展中找準發展方向、贏得競爭優勢。
  • 樹根互聯陳義平:「工業網際網路+AI」助力製造企業轉型升級
    2020年,以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等為核心的「新基建」概念強勢崛起,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關鍵支撐。「所有傳統業務都可基於工業網際網路轉型產業鏈運營。」9月27日,樹根互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陳義平在21世紀經濟報導主辦的「2020中國智造業年會」上表示,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和國際新形勢的雙重影響下,工業網際網路結合當前的5G、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技術,可助力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彌補當前產業鏈上的短板,以形成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和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發展的良性產業發展格局。
  • 一張「網」賦能智造升級
    眼下,以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為代表的「數字新基建」正成為江北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一批傳統製造業企業通過「觸網」賦能製造業,邁入轉型升級快車道。「工業網際網路應用5G網絡,數據實時上傳,機器自動運行,庫存實時統計。」愛柯迪副總經理何盛華說,「通過數位化工廠建設,愛柯迪的人均產值提升12%、運營成本降低8%、產品不良率降低15%、總體庫存下降10%,僅庫存成本一年即可節約6000萬元。」
  • 「北京星航智造」入選《崛起中國》欄目
    北京星航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近3年來轉型致力於服務製造型企業智能化轉型升級,我們通過提供高度專業化的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完成從傳統製造到數位化製造再到智能製造,從而達到工業4.0時代的要求。
  • 擁抱變化 智贏未來――工業製造數位化轉型 網絡是基礎
    12月8日,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以下簡稱AII)第十五次工作組全會在江蘇省南京市拉開序幕。12月9日,AII網絡組在主席張恆升的帶領下,一行30餘人訪問華為南京研究所,與華為園區網絡技術專家開展了以「擁抱變化,智贏未來」為主題的技術研討會,共同探索工業製造數位化轉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