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地人拯救「本地閒話」 用「湯姆貓」教南匯話
即使是在與外界交流相對較少的市郊鄉村,上海「本地閒話」也慢慢成了中老年人的「專利」,許多年輕人和孩子覺得說郊區方言「土得掉渣」。採訪中,市郊地區許多中老年人都對年輕人不會聽說本地方言以致無法與長輩交流表示遺憾和擔憂。 近幾年來,有識之士不斷呼籲保護和推廣上海話,而一些意識到「本地閒話」傳承危機的「本地人」,也開始用各種方式搶救方言,傳承文化。
-
《浦東人家》開機在即 王兆祥教顏丹晨上海話
新浪娛樂訊 近日,《浦東人家》開機發布會在上海舉行,導演蘇舟攜主演顏丹晨、王兆祥、王正軍、于慧等主創人員亮相。據悉,該劇導演蘇舟,主演顏丹晨、劉智揚、陳斷東、王兆祥、王正軍、于慧和總製片人等劇組成員已相繼走訪上海浦東新區幾個故事主場景地,將從美食、人土風情、方言等等方面一一展現浦東的味道。採訪中,顏丹晨表示:因為我覺得既然是發生在浦東的故事,肯定是要有浦東的風情在裡面的。
-
...讓"00後"愛上"浦東說書"-說書,浦東,李禕禕,趙之浩,張文芊,傳承...
今年,一座全新的「浦東說書歷史展覽館」將在北蔡中學建成,面向全社會開放。 瀕臨失傳的民間藝術有了新弟子 「浦東說書」起源於清乾隆年間黃浦江東岸,是一種通俗易懂的民間地方曲藝。它源于田間地頭,根植於人民群眾,是浦東居民十分喜歡的草根藝術。說書藝人使用浦東方言俚語說人道事,土語連綴,泥土氣息極濃。
-
浦東概述:浦東生活之公共服務
目前,長期在浦東創業、工作和居住的境外人士超過15萬,浦東已逐步形成了濱江、碧雲、聯洋—花木、東方世紀(唐鎮)、張江五個國際居住社區,它們初具規模、展露風採、吸引了來自五大洲、四大洋的各國朋友。這些國際社區居住環境良好,服務設施齊全,外籍居民在此安居樂業,是他們鍾情的第二故鄉。國際社區居民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文化背景不一,但他們都融入了浦東,組成了一個個小「地球村」。
-
浦東風來——上海浦東新區開發紀事
因為這種艱難的情況,日後上海就有了開發浦東——建設「新上海」,減輕「老上海」壓力的強烈衝動。 1988年4月25日,朱鎔基在上海市九屆人大一次會議上作為市長候選人發表演講。他坦言:「到上海來了後,這三個月的白頭髮比什麼時候都多。」他大聲說:「目前上海的困難還沒有走到谷底,應該有一種危機感,然後從危機感裡面激發起奮發圖強的精神,哀兵必勝啊!」
-
上海浦東的浦東北路與浦東大道準備對接,建設黃浦江東岸的主幹路
2019年2月底,根據上海市浦東新區的建設信息,浦東北路與浦東大道準備對接工程已經開始啟動,浦東大道將向北延伸的過程中,將改道浦東北路,形成沿著黃浦江東岸的主幹路。浦東大道和浦東北路原本是兩條道路,二者並不能直接相連,而浦東新區沿著黃浦江其實需要一條南北向的主幹路是,因此二者相連後,將合二為一,成為黃浦江東岸的主要南北向通過。下圖表示了浦東新區的浦東大道和浦東北路的關係。
-
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套房?浦東,浦東!30年巨變,潮起東方!
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套房?浦東,浦東!30年巨變,潮起東方! △《而立浦東》第一集丨打出王牌 114公裡的黃浦江 被稱為「上海的母親河」 30年前,「老開發」從上海市政府各部門抽調出來,第一批投身到浦東開發的各項工作中。 △紀錄片《而立浦東》第一集精彩片段 1990年5月3日,一座不起眼的二層小樓前豎起了兩塊牌子:上海市人民政府浦東開發辦公室和浦東開發規劃研究設計院。掛牌的這一天,上海市民不請自來,大門前聚集了兩三萬人。
-
話說浦東老八樣
文/陳志強 馬年新春,我到鄉下親眷家吃喜酒,竟品嘗到了久違的「浦東老八樣」。
-
【地評線】風從東方來|為何是浦東?如何更浦東?
今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澎湃評論部即日起推出特別策劃《風從東方來》,全景展示浦東30年開發開放 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深入剖析「浦東樣本」「浦東奇蹟」的時代密碼。此為系列第九篇。1990年4月,中央作出了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的重大決策,掀開了我國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的嶄新篇章。到2020年,浦東開發開放已經30年。
-
您知道浦東那些和山東有關的路名是怎樣得來的嗎?
路名是城市文明的一張名片,它記錄了城市的過去,也承載了這座城市對於未來的無限希望。那麼,這些路名是如何得來的呢?時值浦東開發開放30年,記者帶著這個問題採訪了上海市地名辦。 浦東路名為何用山東地名?權威版本來了! 事實上,為何浦東道路命名「偏愛」山東地名,一直以來都流傳著諸多說法。
-
新任浦東新區區長孫繼偉:從窮到富的浦東不做「土豪」
東方網1月17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昨天傍晚,浦東新區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閉幕,新當選的浦東新區區長孫繼偉與廣大媒體見面交流。 經過投票,浦東新區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補選孫繼偉為浦東新區人民政府區長。 博士出身的新區長孫繼偉認為,所謂的專業、學歷都不能說明問題,不能代表一個人的水平和能力。
-
東海岸·上海中青年書法優秀作品展亮相浦東展覽館
浦東新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王璽昌開幕式致辭王璽昌補充說明了此次展覽的特點,他說道:「這次展覽有三大特點:第一,開放性。雖然展覽地點是在浦東新區,但這次徵集作品面向上海,而且集中於專業領域。因此,此次應徵作品具有廣泛性和開放性;第二,專業性。書體諸體都有,且創作者十分專業,作品具有較高藝術水準;第三,聚焦中青年群體。
-
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行:我們與浦東「共成長」
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行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 東方希望集團供圖(而立浦東再出發)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行:我們與浦東「共成長」中新網上海11月19日電 題:東方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行:我們與浦東「共成長」作者 李鵬 高志苗
-
「浦東GO精彩」 浦東機場貼心服務黃金周
民航資源網2016年9月30日消息:國慶期間,上海浦東機場客流量將創新高,預計日均起降可達1350架次,日均旅客吞吐量超過20萬人次。為給廣大旅客提供溫馨便捷、貼心愉悅的服務體驗,浦東機場推出「浦東GO精彩」系列服務舉措,為旅客長假出行的旅途製造精彩。
-
浦東,就是上海!
「浦東」首次作為一個行政區劃得到確認是在1958年,當時的上海,早就在日本作家的筆下有了「魔都」的威名。而僅3年之後,浦東又撤銷建制,直至1992年,浦東新區才正式設立。04 浦東人的浦東浦東,是上海的另一張面孔。
-
中華民族的浦東,面向世界的開放|而立浦東再出發
上世紀90年代之前,筆者對於浦東區域的基本印象只有一隻瓜和一句民諺。瓜,是著名的南匯8424西瓜,是那個時代上海農業嫁接種源了不起的突破。民諺是: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當然,現在這句民諺早已失效。三十年前,浦東開發開放由國務院宣布成為國家戰略、發展是硬道理深入人心。從那時起,筆者就投入了浦東發展的規劃和評估研究。
-
浦東30年,那些萬人空巷的瞬間
30年,照片中的浦東有氣勢恢宏,也有生動鮮活。恢弘和生動,屬於浦東,更屬於人民——他們經歷了這裡每一個令人心潮澎湃的瞬間,見證了浦東的流光溢彩。而浦東發展的每一處著墨,也因為人民的參與,熠熠生輝。值此,我們採擷片段,再現浦東30年間,那些萬人空巷的瞬間。
-
浦東夢·中國夢:來自海洋、陸地與天空的「未來浦東」
25年前,浦東開發開放起步,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家、科學家、創業者湧入,從陸家嘴到外高橋,從金橋到張江,浦東成為一片夢想熱土。25年後,更多的人在這裡要努力實現自己的浦東夢,這些夢想與海洋、陸地、天空有關,也是中國夢的一部分。
-
浦東惠南鎮的「老橋頭」非遺月餅成新晉「網紅」
臨近中秋,上海浦東惠南鎮一間貌不驚人的鄉村小店鋪,一天竟能賣出七八千隻月餅。不少食客竟從市區開車一小時,就為了買這款有近150年歷史的「老古董」月餅。慕名而來的「吃貨」市民說,一嘗果然覺得它的皮比之前吃的鮮肉月餅的皮,層次要豐富許多,皮脆、肉鮮,口感非常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