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這次為大家帶來的是新鮮的素有「中國南大門」之稱號的友誼關景區遊覽速聞。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友誼關那場中越自衛戰爭中的烈士們,依舊長眠於廣西中越邊境憑祥縣城的烈士陵園。最年輕的戰士才不滿二十周歲,僅有一位烈士還有照片可以依稀認清他俊朗的面龐。這裡的口岸是祖國的南大門,當我看到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大字招牌還在不遠處,心裡激動萬分。
參觀的人很多,進入景區是一段長長的上坡路。突然想起周總理曾經反擊當時美國總統的一句話。「我們中國人低頭走路是因為我們走的是上坡路。」沿著山爬呀爬,走到一處平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頗具東南亞風格的橙色建築,與旁邊的幾棵棕櫚樹相得益彰。很喜歡這幢建築,雖然它給你更多的印象可能是破舊。但是我看到的更多的是歷史的美感。
如今的太平盛世,不都是那戰火縹緲戰爭歲月的士兵們揮灑他們的熱血青春換來的。他們為這座城市,為我們的國家做出的貢獻都是不可磨滅的,值得我們永遠地紀念和緬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勿忘歷史才能挺起民族的脊梁,來探索我們的未來。
這片土地上曾經的鎮南關大捷,是近代以來我們唯一一次取得勝利的抵禦外侮正義戰爭。在帝國主義列強的壓迫下,中越兩國的友誼也愈來愈深。並且孫中山大總統曾經指揮的鎮南關起義也在這裡發生。這裡的博物館陳列著一排排國軍曾經的作戰服飾、武器、以及各式各樣的紀念畫像。19世紀建設的古炮臺、友誼關關樓也都保存完好。這裡文物資源薈萃,也參觀到了見證周總理和胡志明深厚情誼的二人石蠟塑像。胡志明的穿著白色西服,神情很安詳。總理側著頭、神情專注仿佛在傾聽胡志明訴說著兩人曾經將近50年的革命情誼。
穿過城樓,在狹管效應的影響下,呼嘯而來的大風把暑氣都吹走了。沿著花壇中央的寬闊石板路向南走,是一個大廣場。群山環繞的西面是一幢莊嚴的現代大樓——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關口岸。禁止拍照。樓上飄揚的五星紅旗讓我忍不住對著它深深鞠了一躬。向東南方向望去,隱藏在樹叢中的一個破舊的小炮臺,那是越南的。
過去一直是重要通商口岸的友誼關隨著時代的更迭有了更便捷的鐵路、公路交通網。開車又行了好幾公裡到了中國-柬埔寨邊境入口,還是禁止拍照。好多背著背簍提著大尼龍袋子的人排著隊過境。明明已經晚上六點了,夕陽還是沒有要退去的意思。寬闊的街面上撒著太陽的光輝特別好看。街道兩側是林立的小商鋪,無一例外都是越南特產。其中最多的還是紅木家具、紅木砧板等紅木製品。據說太多人的砍伐導致現在紅木資源也越來越稀有了。
天剛黑我們便去吃了越南菜,有竹筒飯、還有許多叫不上菜名的。讓我記憶猶新的是一種黑色的口感也像海苔的葉子將牛肉餡包成小卷,沾著切成兩半的青檸檬擠出來的檸檬汁吃口感很好。南方人就喜歡檸檬,抗衰老、而且你吃肉的話,就算是再肥膩,滴上幾滴檸檬汁都可以抵消。還有燒鵝肉,沒有北方人做的料足,口味偏清淡。
第二天去了金雞山哨崗,空氣品質像往常一樣還是優。晴朗的天空時而會飄過幾朵雲,天還是一如既往地藍。我們自上而下,從遠處看哨崗就像一把利劍嵌入越南版圖。有上世紀留下來的大炮,被槍從東南方向射出兩個小窩窩。換了一個視角看邊境,俯瞰綿延的群山、遠處的界碑,你會覺得祖國真好。爬上附近的一座山,有一匹約三米高的精壯銅製駿馬揚起前蹄欲要跳躍,馬背上是一名揚起砍刀的抗法名將。這次我真的被震撼了,耳邊似乎響起沙場的號角。這次真真切切的愛國教育似乎讓我有了什麼變化,可能年紀大一些或者遇到相似經歷時就會領悟吧,畢竟心靈是需要時間沉澱的。
好了,今天小編的遊記就分享到這裡,依舊期待大家的積極評論互動和關注。聽了小編的介紹,你們是不是也想去中越邊境遊覽一番呢?歡迎大家積極留言喲。有了大家的支持,小編就有了持續寫作的動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