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自虐的轉山路線,是藏族四大神山之一,為黃河流域最大的冰川

2020-12-12 老靳行色

轉山轉寺轉佛塔,是藏民神聖的宗教儀式,而阿瑪尼卿作為四大神山之一,每年都會迎來眾多的藏民轉山!

藏傳佛教有四大神山,而在青海就有兩座,神山對於藏族民眾來說是他們心中的神,有著無比崇高的地位,而藏族民眾的轉山、轉寺、轉佛塔尤以轉神山而最為能夠表達他們的虔誠。

在四大神山中的阿尼瑪卿山位於青海省東南部果洛州瑪沁縣,是崑崙山東段的中支,主峰瑪卿崗日終年積雪,海拔6282m,山脈的東南側母親河黃河從此繞流而過。阿尼瑪卿山的冰川是黃河流域最長、最大的冰川,有「中華水塔」之稱。

阿尼瑪卿山,又稱瑪積雪山,藏語意為「祖父大瑪神之山」。 在藏語中「阿尼」的意思就是先祖老翁,而 「瑪卿」的意思為黃河源頭最大的山,也有雄偉壯觀之意。藏族傳承中有21座山對應著21位神,這些神山統稱為 「博卡瓦間貢」,而阿尼瑪卿山是主宰山河大地的斯巴僑貝拉格,在九位開天闢地造化神中排行第四位。

不過在「格薩爾王傳」史詩中稱阿尼瑪卿山神是「戰神大王」,說他是史詩主人公格薩爾所在的神山。但是不論哪種說法,阿尼瑪卿山在藏族中的地位都是極為崇高的。

轉山是藏族宗教信仰的一種傳承,最早源自雍仲本教,現在已經成為藏族最神聖而莊嚴的宗教儀式。朝拜神山是信仰藏傳佛教的少數民族對自然崇拜的具體表現。在藏族傳承中轉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轉山十圈可在五百輪迴中免下地獄之苦;轉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

藏族民眾有著對神佛最為樸素和虔誠的信仰,而阿尼瑪卿神山作為四大神山之一,自然成為朝拜之地,每逢藏曆的「羊年」或者神門(尼果)、雪門,崗果隔開之年,就會有大量的藏民攜帶簡單的行裝、灶具和食物,繞山朝拜一周,用來表達對山的敬仰之情,也用以來消除罪孽,早日成佛。

對於藏族民眾來說,轉山是一種儀式,而對於我們來說順著藏族同胞的轉山路線走上一圈,就是一次極致風光的饕餮盛宴,當然對於我們也是一條自虐的轉山路線。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阿瑪尼卿神山的轉山路線和途中的極致風光。

藏族的轉山是逆時針轉的,這是傳統,我為大家介紹的路線徒步一般需要5——8天,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

下大武—下大武南坡河谷(D1)——阿尼瑪卿山南坡埡口(D2)——才貢卡(三岔口D3)——雪山鄉白塔(D4)——阿尼瑪卿山北壁下河谷(D5)——格薩爾河谷————格日寺——下大武(D6)。

第一天的風景不錯,從下大武經格日寺進入阿尼瑪卿山坡南側,一路除了有個埡口,其餘都是高山草甸,藍天白雲和雪山相伴,地面上則是高山草甸,途中有藏族的村落,可以借宿也可以自己宿營。

第二天,則是順著河谷在阿尼瑪卿山的南側行走了,一路風光無限,而且就在雪山之下,仰望藍天和神山,心中會油然而生一種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途中會遇到不少轉山的藏民。他們是一路的長頭,有的是轉經筒不停地旋轉,看到他們,總覺得不一樣,仿佛他們就是這個世界上最為淳樸的一個神!(途中有個湖泊,非常美,可以拍攝雪山倒影。)可以一直到登山營地宿營。

第三天,從阿尼瑪卿山登山營地,阿尼瑪卿山的全貌一覽無遺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在神山面前或許所有的心情都會沉澱成一池淨水,無一絲雜念!今天的路途基本在海拔4400米左右,反反覆覆的大坡上下,相對比較難走。晚上可以借宿阿尼瑪卿山東端的藏民家中。

第四天,從宿營地到雪山鄉,此段風景依然優美,中間最大的看點是有一個天葬臺。晚上雪山鄉附近借宿或露營。

第五天,從雪山鄉,一直順著河谷走,現在已經處於阿尼瑪卿山的北麓了,又可以看到最大的冰川地貌,運氣好可以看到日照金山。此路段相對好走,尤其是因為高速公路貫通時期,地面痕跡明顯。

第6天,將是高山草甸和格日寺,格日寺位於清水,這是一個屬寧瑪派的寺院,母寺為四川德格的佐欽寺。格日寺即原格日部意寺院,寺處雪山餘脈,山勢陡峻,蒼松滿坡,山梁沒入河中,呈金魚戲水狀,故名「賽牙卡吐」。

一路是順著河谷前進,溪流潺潺,雪山相伴,草甸上牛羊成群,能遇到不少採摘蟲草的牧民,運氣好可以遇到冬蟲夏草帶回去。

阿尼瑪卿神山轉山是一個體力和腦力活,因為它沒有路,而只有藏民走過的步道,尤其是高海拔地區,許多人會有些許高原反應,因此說它是一條自虐的線路一點不為過,而且大多哦哦需要露營,風景是真的美,但是需要腦力和體力的支持,最大的缺陷是攝影裝備不能多帶

我是愛攝影的背包客,讓我們一起透過鏡頭看世界!

相關焦點

  • 離高速公路最近的神山和冰川,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一阿尼瑪卿
    ,規範了管理,禁止攀爬神山和冰川。,也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和西藏的岡仁波齊、雲南的梅裡雪山和玉樹的尕朵覺沃並稱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呈西東南走向,中國第二大河黃河在這來了個180度大拐彎後向東南流去,主峰瑪卿崗日正在大拐彎中央。共有1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突兀在莽莽高原,山上冰雪連綿,終年不化。它既是多麥安多百姓的依山或魂山,也是與黃財神相媲美的財寶神山。 冰川面積約126平方公裡,有冰川57條,其中位於東北坡的哈龍冰川長7.7公裡,面積24平方公裡垂直高差達1800米,是黃河流域最長最大的冰川。
  • 藏區常說轉山轉水,這麼多神山不要說轉山,你去過一座算你厲害
    「阿尼瑪卿」在大藏文書中意為活佛座前的最高侍者,被藏族同胞視為神山,每年都有大批朝聖者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前去虔誠朝拜(繞山七天走完相當於念13億遍六字大明咒)。神山的四條宛如銀龍的冰川,孕育了5條溪流,它們成為黃河的重要水源。所以,阿尼瑪卿神山也被譽為黃河之父。
  • 藏區四大神山,神秘度最高、曝光度最低神山,每年轉山者僅200人
    青藏高原的山無一不雄偉高聳,那些鍾愛大山之人喜歡把高原藏區的山統稱為「神山」。而在藏傳佛教中,真正堪稱「神山」的一共有四座,它們是阿尼瑪卿、尕朵覺悟、梅裡雪山和岡仁波齊。四大神山中的三座都在214國道的沿線區域,所以我們自駕遊也會去到其中之一。
  • 藏傳佛教四大神山,四座巍峨雄壯的神山,一生一定要去一次
    西藏的岡仁波齊、梅裡雪山、青海的阿尼瑪卿山、青海的尕(gǎ)朵覺沃並稱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藏傳佛教,又稱藏語系佛教,是指傳入中國西藏的佛教分支以密宗傳承為其主要特色。藏傳佛教的流傳地集中在中國藏族主要聚居地區,而這其中普遍被認為是宗教中的神山,也是以西藏、青海、四川、甘肅、雲南等地為主。岡仁波齊與梅裡雪山、阿尼瑪卿山脈、青海玉樹的尕朵覺沃並稱藏傳佛教四大神山。雖然說有山的地方自古以來便會有征服者,但藏傳佛教的四大神山,卻有一座明確禁止攀登,這又是為什麼呢?
  • 四大神山,心靈更遠的地方
    ,是黃河源頭最大的山,黃河繞山而過,平均海拔5000-6000米。由13座山峰組成,山頂起伏不大,主峰為瑪卿崗日,海拔6282米。阿尼瑪卿神山是藏傳佛教中聖潔的神山,也是雍仲本教聖地。藏曆「馬年」前往轉山的藏民多達幾十萬,有「轉一圈相當於平時12圈」的說法。
  • 藏區八大神山,「無法」攀登的秘密及它們背後的迷人傳說
    平均海拔5900米以上,最高的一座叫「瑪沁保木拉」山峰呈鋸齒重疊形,由於地勢高峻,因而氣候多變,冰峰雄峙,冰川面積約126平方公裡,有冰川57條,其中位於東北坡的哈龍冰川長7.7公裡,面積24平方公裡垂直高差達1800米,是黃河流域最長最大的冰川。
  • 神秘的阿尼瑪卿雪山,黃河流域的山中之王
    位於中國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境內的阿尼瑪卿雪山是黃河源頭最大的山峰。主峰瑪卿崗日高6,282米,由13座山峰組成,平均海拔5900米,常年雲霧繚繞,被稱為「黃河流域的山中之王」。其巖石大多為二迭紀、三迭紀砂巖,夾有石灰紀地層與花崗巖入體,故山勢極為雄偉。阿尼瑪卿山區現代冰川十分發育,大小冰川40餘條,面積約150平方公裡,水資源豐富,冰川融水分別匯入黃河支流切木曲等水系。
  • 藏區四大神山,神秘度最高、曝光度最低神山,每年轉山者僅200人
    青藏高原的山無一不雄偉高聳,那些鍾愛大山之人喜歡把高原藏區的山統稱為「神山」。而在藏傳佛教中,真正堪稱「神山」的一共有四座,它們是阿尼瑪卿、尕朵覺悟、梅裡雪山和岡仁波齊。四大神山中的三座都在214國道的沿線區域,所以我們自駕遊也會去到其中之一。
  • 藏區常說轉山轉水,這麼多神山不要說轉山,你去過一座算你厲害
    「阿尼瑪卿」在大藏文書中意為活佛座前的最高侍者,被藏族同胞視為神山,每年都有大批朝聖者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前去虔誠朝拜(繞山七天走完相當於念13億遍六字大明咒)。神山的四條宛如銀龍的冰川,孕育了5條溪流,它們成為黃河的重要水源。所以,阿尼瑪卿神山也被譽為黃河之父。
  • 去藏區四大神山之一,尕朵覺沃神山,撒個歡兒
    這次旅行有兩大神山是重中之重,不過轉山在冬季來說就免了,我心想我只要遠遠地見到它們倆就夠了。藏傳佛教的四大神山:西藏阿里的岡仁波齊,雲南迪慶的梅裡雪山,青海果洛的阿尼瑪卿和青海玉樹的尕朵覺沃。岡仁波齊一直以來都是世界公認的神山,也是旅行者們大多都知道來此轉山的一座神山。這兩年來《岡仁波齊》講述的朝聖的故事更是將藏族人朝拜與轉山的一些修行信仰展示給了更多的人看到。梅裡雪山,又或者稱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峰是雲南第一高峰,山腳下的雨崩村也是很成熟的徒步路線。
  • 同為藏區四大神山,卻少有人問津,每年轉山者僅200人,悽涼
    藏族古老的傳說,遠古時期雪域有九座神山,被合稱為"世界形成之九神山"即雅拉香波神山,念青唐古拉神山、庫拉日傑神山、諾吉卡瓦桑布神山、阿瑪尼卿神山、咬卿頓日神山、崗巴拉傑神山、雷拉居保神山、覺沃月甲神山。由這九座神山組成了宇宙世界。山神則被視為是開天闢地的九大造化神。
  • 藏傳佛教四大神山,四座巍峨雄壯的神山,一生一定要去一次
    平均海拔5900米以上,最高的一座叫「瑪沁保木拉」山峰呈鋸齒重疊形,由於地勢高峻,因而氣候多變,冰峰雄峙,冰川面積約126平方公裡,有冰川57條,其中位於東北坡的哈龍冰川長7.7公裡,面積24平方公裡垂直高差達1800米,是黃河流域最長最大的冰川。阿尼瑪卿大藏文書中意為活佛座前的最高侍者,被藏族視為神山,每年都有大批朝聖者前去虔誠朝拜。
  • 西藏轉山,神山之首岡仁波齊,你知道是誰開創了轉山道路嗎
    岡仁波齊,「世界屋脊」最負盛名的一座神山,地處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境內,是藏區著名大山脈岡底斯山的主峰,更是西藏有名的八大神山之首,自古至今名聲赫赫,為無數朝聖者所景仰。岡仁波齊,不僅是藏族人的神山,也是印度教徒,耆那教教徒尊奉的神山。
  • 不為來世!只為相見!阿尼瑪卿徒步轉山朝聖之旅
    中國母親之河黃河在這裡來了個180度大拐彎後向東南流去。為祈禱國家繁榮昌盛,為高海撥戶外走的更遠,為家人平安健康,為愛我及我愛之人祈福納祥。「青海高海撥」戶外結合當前形式,發出了「阿尼瑪卿神山徒步轉山」活動招集貼。
  • 緣起緣滅,轉山轉水轉西藏(附9大轉山路線)
    ,我轉動所有的經筒,不為超度,只為觸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長頭匍匐在山路,不為覲見,只為貼著你的溫暖;那一世,我轉山轉水轉佛塔呀,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作為藏區「四大神山」(另外三座分別是岡仁波齊、梅裡雪山、尕朵覺沃)之一,阿尼瑪卿被藏族人民奉為開天闢地的九大造化神之一,相傳也是格薩爾王的守護神,在藏族傳統文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指南丨中國這10條經典徒步路線 你都走過幾條
    2、洛克線 沿著洛克足跡,穿越木裡亞丁,尋找最後的香格裡拉作為徒步愛好者,應該用雙腳踏足木裡亞丁,接受這條「十大」自虐路線的考驗,才算真正走在徒步的路上。行程亮點:中國「十大」自虐徒步線路之一,該線路雖然較為艱苦,但當你穿越水洛貢嘎,圍繞夏朗多吉、仙乃日、央邁勇三座神山而行時,沿途的秋色濃烈、野性、原始,溫厚的牧民、飛揚的經幡,茫茫的草原,巍巍的雪山與豐富的動植物在無聲無息的闖入眼帘。不管是熱愛徒步的徒粉,還是攝影發燒友,這都是一條無法抗拒的世界精品級徒步穿越線。
  • 藏區八大神山,「無法」攀登的秘密及它們背後的迷人傳說
    平均海拔5900米以上,最高的一座叫「瑪沁保木拉」山峰呈鋸齒重疊形,由於地勢高峻,因而氣候多變,冰峰雄峙,冰川面積約126平方公裡,有冰川57條,其中位於東北坡的哈龍冰川長7.7公裡,面積24平方公裡垂直高差達1800米,是黃河流域最長最大的冰川。
  • 去藏區四大神山之一,尕朵覺沃神山,撒個歡兒
    這次旅行有兩大神山是重中之重,不過轉山在冬季來說就免了,我心想我只要遠遠地見到它們倆就夠了。藏傳佛教的四大神山:西藏阿里的岡仁波齊,雲南迪慶的梅裡雪山,青海果洛的阿尼瑪卿和青海玉樹的尕朵覺沃。岡仁波齊一直以來都是世界公認的神山,也是旅行者們大多都知道來此轉山的一座神山。這兩年來《岡仁波齊》講述的朝聖的故事更是將藏族人朝拜與轉山的一些修行信仰展示給了更多的人看到。梅裡雪山,又或者稱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峰是雲南第一高峰,山腳下的雨崩村也是很成熟的徒步路線。
  • 神秘的阿尼瑪卿雪山,被稱黃河流域的山中之王
    阿尼瑪卿雪山,又稱「瑪積雪山」,藏語意為「祖父大瑪神之山」。位於中國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境內的阿尼瑪卿雪山是黃河源頭最大的山峰。主峰瑪卿崗日高6,282米,由13座山峰組成,平均海拔5900米,常年雲霧繚繞,被稱為「黃河流域的山中之王」。
  • 藏區八大神山,你知道幾個?
    墨爾多神山在藏族人民心中,有著令人生畏的法力。所以,阿尼瑪卿神山也被譽為黃河之父。岡仁波齊的藏語意為神靈之山,是世界公認的神山,被譽為神山之王。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