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區四大神山,神秘度最高、曝光度最低神山,每年轉山者僅200人

2020-12-09 福大人愛旅遊

青藏高原的山無一不雄偉高聳,那些鍾愛大山之人喜歡把高原藏區的山統稱為「神山」。而在藏傳佛教中,真正堪稱「神山」的一共有四座,它們是阿尼瑪卿、尕朵覺悟、梅裡雪山和岡仁波齊。四大神山中的三座都在214國道的沿線區域,所以我們自駕遊也會去到其中之一。

從瑪多縣城開車出來,我們繼續沿214國道向南行進了大約185公裡,來到了玉樹自治州稱多縣的清水河小鎮。去往尕朵覺悟神山所在的扎朵小鎮,就需要從這裡暫時離開214國道,再西行55公裡才能到達。

我發現此地的藏族同胞像青海高原其他地方的人一樣熱情,每次問路都會得到他們認真地回答。但唯一不便的是,當地藏族人的漢語水平不高,而且帶有很重的口音,問路時候常常鬧出一些小誤會。例如,我們打算去的鎮子名叫「扎朵」,而玉樹地區另外有一個縣叫「雜多」,這兩個地方一個是鎮,一個是縣,完全是不相干的兩個地方,但名字發音在當地人看來就是一回事。在此,強烈建議自駕遊客,在當地藏區問路的時候最好多問幾人,或者多確認幾次名稱和位置,以免走冤枉路。

這一天的自駕行程總共只有240多公裡,算是這些天來最輕鬆的一程,今天的任務只要能在天黑前趕到扎朵鎮就可以舒舒服服地養精蓄銳了。而後的兩天中,我們會去探訪四大神山中最神秘、最低調的尕朵覺悟(藏語稱「覺悟夏尕」,意為「白聖客」)。

尕朵覺悟在藏區的古老傳說中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將軍,雖然其傳說來歷不詳,但可以肯定的是,尕朵覺悟的有關傳說肯定要早于格薩爾王時期。據說,當年格薩爾王定都玉樹(囊謙)之後,曾多次帶著珍寶來此供奉尕朵覺悟神山,求其保佑徵途順利。相傳,格薩爾王的眾多珍寶之中以「金瓶」為最,故後世傳聞此地藏有珍稀礦產,當年的扎朵金礦就印證了這一傳聞。

尕朵覺悟雖然貴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一,但和其他三座神山相比,卻是知名度最低的一座。或許神山的所在地屬於青海南部,地理位置較為偏僻,地區的自然條件惡劣,大多數轉山朝聖者都被帶向了西藏的岡仁波齊和雲南的梅裡雪山。所以,在眾多青藏高原轉山遊記和攻略中,成了拋頭露面最少的一個,一直還保持著較高的神秘感。據當地政府統計,近些年每年來此轉山的藏民人數僅僅200人左右。

對青藏高原的神山有所了解的遊客可能發現了,神山大多是一系列的峰群組成,而不只是一座孤零零的山峰,而尕朵覺悟就是一座由28座山峰組成的龐大雪山群。如果想要圍著它們轉上一圈,起碼也要十天以上的時間,並且轉山者還必須自己背著十天的食物走路。而藏區的神山之一岡仁波齊,轉山一次快的話2天可以完成,慢一點兩天半到三天也到頭了。

好在轉尕朵覺悟神山有一條翻山越嶺的近路,但這條路只適合出於觀光目的地的遊客,並不適合那些虔誠轉山的藏民。通常走這條近路的遊客只要花兩三天時間,就可以清楚地看見尕朵覺悟大部分的漂亮山峰。

我們請的嚮導是扎朵鎮當地的兩名藏族小夥兒,路線熟悉,而且體力超長。據說他們為了強健體魄,幾乎每個月都要來一次登山拉練,因此平均4500米的海拔路線對於他們倆來說就像如履平地。

尕朵覺悟的轉山之路,是四大神山中距離主峰群最近的。能夠來到主峰的腳下,與神山近距離接觸,能讓我們感到一路的辛苦跋涉都是最值得的,也充分證明了我們選擇214國道自駕旅行的明智決定。

相關焦點

  • 同為藏區四大神山,卻少有人問津,每年轉山者僅200人,悽涼
    藏族古老的傳說,遠古時期雪域有九座神山,被合稱為"世界形成之九神山"即雅拉香波神山,念青唐古拉神山、庫拉日傑神山、諾吉卡瓦桑布神山、阿瑪尼卿神山、咬卿頓日神山、崗巴拉傑神山、雷拉居保神山、覺沃月甲神山。由這九座神山組成了宇宙世界。山神則被視為是開天闢地的九大造化神。
  • 藏區常說轉山轉水,這麼多神山不要說轉山,你去過一座算你厲害
    藏人相信,遭遇苦難的人藉此能得到罪愆的洗脫身心的淨化。轉山者,必須舍卻已身私慾,僅為他人祈福而行。據說,依照藏傳佛教的解釋,轉神山一圈,可以洗清一生的罪孽,轉十圈,可以在五百輪迴中免受下地獄之苦,轉一百零八圈即可今世成佛.藏傳佛教和印度教轉山是按順時針。
  • 藏區八大神山,你知道幾個?
    從藏文典籍上來看,一般有四大神山和八大神山之說。站在山巔,向東,可遠望峨眉金頂;向西,可遙視衛藏岡底斯雪山;俯首,又可以盡覽境內8條銀色的河流,像8條哈達一般纏繞著墨爾多神山56座美麗的山巒。墨爾多聽起來很神秘,其實,很多人都聽過或者見過它,四姑娘山就是它的組成部分。
  • 去藏區四大神山之一,尕朵覺沃神山,撒個歡兒
    這次旅行有兩大神山是重中之重,不過轉山在冬季來說就免了,我心想我只要遠遠地見到它們倆就夠了。藏傳佛教的四大神山:西藏阿里的岡仁波齊,雲南迪慶的梅裡雪山,青海果洛的阿尼瑪卿和青海玉樹的尕朵覺沃。岡仁波齊一直以來都是世界公認的神山,也是旅行者們大多都知道來此轉山的一座神山。這兩年來《岡仁波齊》講述的朝聖的故事更是將藏族人朝拜與轉山的一些修行信仰展示給了更多的人看到。梅裡雪山,又或者稱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峰是雲南第一高峰,山腳下的雨崩村也是很成熟的徒步路線。
  • 藏區八大神山,「無法」攀登的秘密及它們背後的迷人傳說
    可以說青藏高原——這人類最後一塊淨土,生態環境得以完美保存,正是得益於數千年來這種神山、神湖崇拜換來的饋贈。雪域大地的守護神,並非神靈,而正是人類自己。從藏文典籍上來看,一般有四大神山和八大神山之說。岡仁波齊(西藏)、卡瓦格博(雲南)、阿尼瑪卿(青海)、尕朵覺沃(青海)——「藏傳佛教四大神山」喜馬拉雅(西藏)、雅拉香波(西藏)、苯日(西藏)、墨爾多(四川)就算你是狂熱且高強的登山者,有些山也不是你能徵服的,比如藏區八大神山,今天就把這些神山「無法」攀登的秘密說給你聽!
  • 四大神山,心靈更遠的地方
    神山,那些藏族同胞頂禮膜拜的大自然之神,身居高原、人跡罕至。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神山所在的區域,幾乎與世隔絕。最初,我們大多數人對他們的認知,僅僅是教科書上的零星介紹。而揭開他們神秘面紗的,是一批又一批的旅遊和登山探險者,他們為此帶著朝聖的心態、執著的信念,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 藏地八大神山
    從藏文典籍上來看,一般有四大神山和八大神山之說。站在山巔,向東,可遠望峨眉金頂;向西,可遙視衛藏岡底斯雪山;俯首,又可以盡覽境內8條銀色的河流,像8條哈達一般纏繞著墨爾多神山56座美麗的山巒。墨爾多聽起來很神秘,其實,很多人都聽過或者見過它,四姑娘山就是它的組成部分。
  • 青海玉樹嘎朵覺臥神山,巍峨壯觀,轉山朝拜的信徒絡繹不絕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與稱多縣交界的嘎朵覺臥神山與西藏岡仁波切、雲南梅裡雪山、青海阿尼瑪卿並稱藏傳佛教四大神山,這是玉樹人自視為其守護神的千古名山。傳說「嘎朵覺臥」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大將軍,他統率著將士們捍衛美麗富饒的「多堆」,使藏族人們安居樂業、人畜興旺。嘎朵覺臥神山主峰,山勢高峻挺拔、氣勢磅礴,終年積雪不化,銀裝素裹,巍峨壯觀;旁邊是一片凍雲瀰漫、千古不化的冰川。
  • 世界唯一未有人登頂的神山,它也是雲南最高,最美,最神秘的雪山
    大家好,很多朋友一提到雲南的雪山,潛意識裡都認為麗江市玉龍縣的玉龍雪山,最高,最美,其實雲南最高的雪山是梅裡雪山,因為有十三座連著一起的雪山。所以稱呼為梅裡十三峰,主峰藏語叫做卡瓦博格,也是至今未有人攀登上的雪山。也是國家地理公認最美的雪山。
  • 藏域神山阿尼瑪卿轉山路線終極攻略,戶外人的畢生嚮往
    阿尼瑪卿是一座神山,是崑崙山系支脈,位於果洛州瑪沁縣西北部,和西藏的岡仁波齊、雲南的梅裡雪山和玉樹的尕朵覺沃並稱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雪山呈西東南走向,中國第二大河黃河在這來了個180度大拐彎後向東南流去,主峰瑪卿崗日正在大拐彎中央。共有1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突兀在莽莽高原,山上冰雪連綿,終年不化。
  • 緣起緣滅,轉山轉水轉西藏(附9大轉山路線)
    ,在藏地是很常見的,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藏地人,會竭盡全力的去完成一次次轉山……其實這一切,都關乎於信仰。轉山是指對著靈性的大山反覆繞走的儀式,是朝拜神山最虔誠的方式。藏人相信,遭遇苦難的人藉此能得到罪愆的洗脫身心的淨化。轉山者,必須舍卻已身私慾,僅為他人祈福而行。
  • 走進格聶、走入神山---格聶神山轉山記(更新完畢)
    格聶是藏民心中的神山,它的藏語名為呷瑪日巴,是我國藏傳佛教24座神山中的第13座女神,也是勝樂金剛的八大金剛妙語聖地之一,一草一木,一石一水都有其神秘的傳說(在藏地,勝樂金剛的聖地只有喜瑪拉雅山和格聶聖山)。
  • 藏區民間信仰中的「四大神山」,和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並駕齊驅
    在藏區每一座山都有山神。山神有大小之分,主要取決於守護範圍。不論大小,這些山的山神,都是當地藏族人民的崇拜信仰的神。這些山神自古以來都有自己獨特的形象和精神指向,共同構成了藏區山神崇拜。對九大神山,各種資料的記載略有出入,又或者是因為音譯中採用不同漢字所造成的的結果,如另一版本為:雅拉香波,念青唐古拉、庫拉崗日、諾吉卡瓦桑布、阿尼瑪卿、跤卿頓日、崗巴拉傑、雷拉居保、覺沃月甲;此外還有其他不同版本。這九大神山裡,又有著「四大神山」之說。
  • 藏區八大神山 極致景色與深厚文化的碰撞
    藏區八大神山,即苯日神山,墨爾多神山,梅裡雪山卡瓦格博峰,阿尼瑪卿山,岡仁波齊,尕朵覺沃,雅拉香波神山,喜瑪拉雅。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傳聞中的八大神山之首,梅裡雪山,剩餘神山我會陸續更新!梅裡雪山,是位於西藏察隅縣東部與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境雲嶺鄉西部的一座龐大的雪山群,「梅裡」一詞為德欽藏語mainri漢譯,意思是藥山,因盛產各種名貴藥材而得名。
  • 中國四大神山,巍峨與莊嚴同在,神聖和神秘共存
    1、梅裡雪山最高峰卡瓦格博峰海拔高度為6740米,是雲南省最高的山峰。卡瓦格博,藏語「白色雪山」之意,俗稱「雪山之神」。岡仁波齊峰是多個宗教中的神山。梵語稱為吉羅娑山,岡仁波齊峰北麓是印度河上遊獅泉河的發源地。
  • 藏傳佛教四大神山,四座巍峨雄壯的神山,一生一定要去一次
    平均海拔5900米以上,最高的一座叫「瑪沁保木拉」山峰呈鋸齒重疊形,由於地勢高峻,因而氣候多變,冰峰雄峙,冰川面積約126平方公裡,有冰川57條,其中位於東北坡的哈龍冰川長7.7公裡,面積24平方公裡垂直高差達1800米,是黃河流域最長最大的冰川。阿尼瑪卿大藏文書中意為活佛座前的最高侍者,被藏族視為神山,每年都有大批朝聖者前去虔誠朝拜。
  • 暢遊西藏·岡仁波齊,比珠穆朗瑪峰還神秘,神山之王!
    神山聖湖岡仁波齊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峰頂終年冰雪覆蓋,由南面望去可見到它著名的標誌:自峰頂垂直而下的巨大冰槽與水平方向巖層構成的佛教萬字符。岡仁波齊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岡仁波齊並非這一地區最高的山峰但是只有它終年積雪的峰頂能夠在陽光照耀下閃耀著奇異的光芒,奪人眼目。加上特殊的山形,與周圍的山峰迥然不同,讓人不得不充滿宗教般的虔誠與驚嘆。每年都有許多來自內地、印度和尼泊爾的信徒前來朝拜轉山。如能在馬年來神山,則被當作人生之大幸事。
  • 一條自虐的轉山路線,是藏族四大神山之一,為黃河流域最大的冰川
    轉山轉寺轉佛塔,是藏民神聖的宗教儀式,而阿瑪尼卿作為四大神山之一,每年都會迎來眾多的藏民轉山!藏傳佛教有四大神山,而在青海就有兩座,神山對於藏族民眾來說是他們心中的神,有著無比崇高的地位,而藏族民眾的轉山、轉寺、轉佛塔尤以轉神山而最為能夠表達他們的虔誠。
  • 藏區八大神山之首:唯一一座明令禁止攀登的佛教神山
    藏區八大神山之首卡瓦格博峰(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為此人們要做禮拜、巡禮和敬信,舉行會供、點燃供燈,通過外轉卡瓦格博聖山的方式來消罪積德,同時也通過轉山對神山表示敬畏與崇拜。藏傳佛教的思想是尊重和保護萬物,藏族對神山、聖湖的尊重不亞於對親生父母的尊重。 傳說:卡瓦格博山神是佛教的保護神 卡瓦格博藏神傳說是噶舉派的保護神。
  • 絨布寺:神山的呼喚
    絨布寺:神山的呼喚特約撰文尕藏加陳飈         [藏傳佛教寺廟傳承與保護]海拔5145米,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廟!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定日縣巴松鄉的絨布寺,距珠穆朗瑪峰僅20公裡。對望神山絨布寺依山而建,距珠峰僅20公裡,也是從北坡攀登珠峰的大本營。這裡空氣稀薄,人煙稀少,氣候覆雜多變,冬季溫度最低可達零下60℃。從這裡向南眺望,珠峰山體像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屹立在群峰之間。每當天氣晴朗,能見到山頂有一團乳白色的煙雲,像一面白色的旗幟在珠峰上空飄揚,這被稱為「世界上最高的旗雲」,堪稱一大世界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