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的山無一不雄偉高聳,那些鍾愛大山之人喜歡把高原藏區的山統稱為「神山」。而在藏傳佛教中,真正堪稱「神山」的一共有四座,它們是阿尼瑪卿、尕朵覺悟、梅裡雪山和岡仁波齊。四大神山中的三座都在214國道的沿線區域,所以我們自駕遊也會去到其中之一。
從瑪多縣城開車出來,我們繼續沿214國道向南行進了大約185公裡,來到了玉樹自治州稱多縣的清水河小鎮。去往尕朵覺悟神山所在的扎朵小鎮,就需要從這裡暫時離開214國道,再西行55公裡才能到達。
我發現此地的藏族同胞像青海高原其他地方的人一樣熱情,每次問路都會得到他們認真地回答。但唯一不便的是,當地藏族人的漢語水平不高,而且帶有很重的口音,問路時候常常鬧出一些小誤會。例如,我們打算去的鎮子名叫「扎朵」,而玉樹地區另外有一個縣叫「雜多」,這兩個地方一個是鎮,一個是縣,完全是不相干的兩個地方,但名字發音在當地人看來就是一回事。在此,強烈建議自駕遊客,在當地藏區問路的時候最好多問幾人,或者多確認幾次名稱和位置,以免走冤枉路。
這一天的自駕行程總共只有240多公裡,算是這些天來最輕鬆的一程,今天的任務只要能在天黑前趕到扎朵鎮就可以舒舒服服地養精蓄銳了。而後的兩天中,我們會去探訪四大神山中最神秘、最低調的尕朵覺悟(藏語稱「覺悟夏尕」,意為「白聖客」)。
尕朵覺悟在藏區的古老傳說中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將軍,雖然其傳說來歷不詳,但可以肯定的是,尕朵覺悟的有關傳說肯定要早于格薩爾王時期。據說,當年格薩爾王定都玉樹(囊謙)之後,曾多次帶著珍寶來此供奉尕朵覺悟神山,求其保佑徵途順利。相傳,格薩爾王的眾多珍寶之中以「金瓶」為最,故後世傳聞此地藏有珍稀礦產,當年的扎朵金礦就印證了這一傳聞。
尕朵覺悟雖然貴為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之一,但和其他三座神山相比,卻是知名度最低的一座。或許神山的所在地屬於青海南部,地理位置較為偏僻,地區的自然條件惡劣,大多數轉山朝聖者都被帶向了西藏的岡仁波齊和雲南的梅裡雪山。所以,在眾多青藏高原轉山遊記和攻略中,成了拋頭露面最少的一個,一直還保持著較高的神秘感。據當地政府統計,近些年每年來此轉山的藏民人數僅僅200人左右。
對青藏高原的神山有所了解的遊客可能發現了,神山大多是一系列的峰群組成,而不只是一座孤零零的山峰,而尕朵覺悟就是一座由28座山峰組成的龐大雪山群。如果想要圍著它們轉上一圈,起碼也要十天以上的時間,並且轉山者還必須自己背著十天的食物走路。而藏區的神山之一岡仁波齊,轉山一次快的話2天可以完成,慢一點兩天半到三天也到頭了。
好在轉尕朵覺悟神山有一條翻山越嶺的近路,但這條路只適合出於觀光目的地的遊客,並不適合那些虔誠轉山的藏民。通常走這條近路的遊客只要花兩三天時間,就可以清楚地看見尕朵覺悟大部分的漂亮山峰。
我們請的嚮導是扎朵鎮當地的兩名藏族小夥兒,路線熟悉,而且體力超長。據說他們為了強健體魄,幾乎每個月都要來一次登山拉練,因此平均4500米的海拔路線對於他們倆來說就像如履平地。
尕朵覺悟的轉山之路,是四大神山中距離主峰群最近的。能夠來到主峰的腳下,與神山近距離接觸,能讓我們感到一路的辛苦跋涉都是最值得的,也充分證明了我們選擇214國道自駕旅行的明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