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遠的歷史:薩達姆碰上霍梅尼,閃電戰變成了拉鋸戰

2020-12-12 西門吹灰2020

薩達姆的狠不只體現在對付國內反對派的手段上,對待鄰國也相當強勢。

在整肅國內派對勢力,徹底掃清統治障礙後,薩達姆把全部精力轉向國外,第一個瞄準的就是伊朗。伊拉克和伊朗在中東都屬於霸主,伊拉克的軍事實力在攻打科威特時體現得淋漓盡致,攻佔科威特全境只用了一天。

中東政治強人薩達姆

伊朗的實力也不遜色,要不,兩伊戰爭也不可能一打就是八年,最後,發動戰爭的伊拉克除了一屁股外債什麼什麼都沒得到。

伊朗精神領袖霍梅尼

伊拉克和伊朗之間矛盾重重,邊界爭端,宗教敵視和民族矛盾都是重要原因。到這三項中如果選一個最重要的,那肯定就是邊界問題,如果說宗教敵視和民族矛盾還可以勉強湊活著過,邊界問題嚴重限制了雄心勃勃的薩達姆發展經濟,稱雄中東的野心。

第一個爭端是阿拉伯河。中東是人類最最早的文明發祥地,比包括中華文明在內的其他文明都要早。這裡被稱作兩河流域,這兩條河分別是: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這兩天河在伊拉克境內匯集到一塊成為阿拉伯河。

底格裡斯-幼發拉底河水系在波斯灣jiaoh

從地圖上可以看到,伊拉克雖然佔有阿拉伯河的很長一段,但出海口這一段卻成為伊拉克和伊朗的分界線,被兩國平分了。

而阿拉伯河是伊拉克的唯一出海口,這個出海口還居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這讓薩達姆很惱火,於是撕毀上一屆總統籤署的邊界協議,想用武力把阿拉伯海拿到手。

波斯灣地衛星雲圖

除此之外,在海灣(伊朗稱波斯灣,阿拉伯人稱阿拉伯灣)出口的霍爾娒茲海峽以西有三個小島,在大航海時代的跑馬圈地中,海灣三島被英國佔有,英國離開後,把它們給了阿聯的一個叫沙迦的加盟國。但英國人一走,伊朗就派兵佔領了這仨島。

海灣三島經濟價值有限,但地理位置上與荷姆茲海峽互為犄角,戰略意義重大,誰佔領這三個島誰可以實現對海峽的封鎖。伊朗本來就有很長的海岸線,對霍爾娒茲海峽有較強控制力,有了這三個島,如虎添翼。

但沒想到,伊拉克發起的這場戰爭越打越焦灼,薩達姆遇上了霍梅尼,不但沒有速戰速決,而且持續了整整八年。

相關焦點

  • 中東政治強人薩達姆和四次戰爭
    穩定了國內政治局勢的薩達姆開始琢磨阿拉伯河的歸屬,貴為石油大戶的伊拉克居然就只有這一個出海口,而且還不是獨自佔有。於是,發動了兩伊戰爭。薩達姆說得出做得到,為了能讓伊朗屈服,薩達姆對伊朗村莊和伊拉克境內反對自己的庫德人使用了毒氣彈,企圖速戰速決。
  • 不遠的歷史:911全世界譴責,有人卻鳴槍慶祝,他叫薩達姆
    911在世界歷史上屬於獨一份,美國強大起來之前,沒人屑於做;美國稱霸之後,沒人敢去做。真正屬於前無古人,隨著美國在北美防空力量的加強,後也不會再有來者。薩達姆鳴槍慶祝中東這個地方屬於典型的資源豐富是非多。這個地方常年處於動蕩之中,動蕩出強人,薩達姆就是「中東式政治強人」的典型代表,是個不折不扣的狠角色。
  • 瑞幸咖啡不造假能活嗎?——再讀《瑞幸閃電戰》
    身邊沒有瑞幸咖啡館,也沒喝過瑞幸咖啡,只是早前讀過沈帥波寫的《瑞幸閃電戰》。讀了《瑞幸閃電戰》,對瑞幸咖啡頗具好感,打算有機會去大城市喝一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瑞幸咖啡還沒喝,「造假門」已讓它蜚聲海外。為了看清「造假門」,又重讀了一遍《瑞幸閃電戰》。
  • 兩伊戰爭持續8年:為什麼說它不只是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事?
    而正是有了這次事件,使本來就不友好的兩個國家,變得更為針鋒相對。2. 國際勢力,不斷的左右兩伊局勢伊朗境內的伊斯蘭革命成功以後,巴列維王朝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霍梅尼,以宗教領袖的身份主持大局。他是什葉派穆斯林,而伊拉克是什葉派的發源地,境內有著超過百分之五十五的信眾。
  • 霍梅尼思想是基礎,一條線索貫穿於其中
    事實上伊朗可以在兩伊戰爭時不承認伊拉克薩達姆政權的伊斯蘭身份,還可以在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發生衝突時選擇支持亞美尼亞。反體系傾向。在意識形態上,霍梅尼認為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造就了伊斯蘭世界的現狀,因此現行的以西方為中心的國際體系自然而然就是實現真正伊斯蘭國家最大的障礙。在現實上,美國對伊朗革命政權表現出的壓制、封鎖和敵意也讓這種傾向進一步存在。
  • 霍梅尼是誰?(2)
    霍梅尼是誰?,德黑蘭的一家報紙開始對霍梅尼嘲諷,對他的宗教身份和影響提出質疑,還懷疑他是否真的具有伊朗國籍。
  • 為何說霍梅尼毀了伊朗呢?
    從世界歷史來看,國家的發展那是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而且國家的發展,那是有賴於強悍領導人,對國家的引導和管理。如果道路正確,那麼自然事半功倍,快速強大。但是如果誤入歧途,選擇了錯誤的道路,那麼自然發展緩慢甚至倒退。最典型的就是伊朗,伊朗現在的衰敗和頹勢,其實就是因為誤入歧途。所以很多人說,霍梅尼毀了伊朗,為何這麼說呢?
  • 歷史上的今天1979年2月1日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回到伊朗
    歷史上的今天1979年2月1日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回到伊朗 2013-09-05 13:21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薩達姆被判絞刑的重重懸機
    薩達姆之死的真正罪名不是"反人類罪",而是"反美國罪"。    在美國的外交經歷中,不乏推翻民選政府,扶植專制政權的不光彩紀錄。薩達姆也是例證。只是因為伊拉克貿然入侵科威特,觸動了美國"防止任何一方獨佔中東石油"的敏感神經,這個暴君才由"美國的朋友"變成了"新的希特勒"。    翻開世界地圖看看,但凡被美國扣上"無賴"、"暴政"等大帽子的國家,哪個不是因為反美?所以,對美國掌握話語霸權背景下發出的"民主改造"論,我們還是要多想一想,是不能全部當真的。
  • 霍梅尼讓伊朗人一貧如洗,為何卻備受伊朗人愛戴?主要是三個原因
    縱觀歷史,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讓這個國家的發展越來越富裕,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軍事強大免受其他國家的欺負,做到這樣領導人必定會受百姓的擁護,反之,將會遭到百姓的反對。
  • 哈稱霍梅尼抵抗主義是著名的國際政治術語
    哈讚揚霍梅尼的抵抗精神是一種傑出的美德,他最大特點就是抵抗和堅持。他之所以被認為是一個思想流派,並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是因為他的抵抗。在面對暴 政和不公正時,他表現出不屈不撓的抵抗精神,堅持面對困難、障礙和專制制度,向全世界展示抵抗力量。戰鬥中,許多人因疲憊和絕望而放棄,但霍梅尼頑強抵抗,沒有絲毫退卻。
  • 如果巴列維當年殺了霍梅尼,伊朗還會這麼悽慘麼?
    從世界歷史來看,很多歷史史實的產生,都在於關鍵人物的領導。尤其是很多歷史後果,也都是因為核心人物所產生的。最典型伊朗,整個國家在伊斯蘭革命之後建立政教合一的政府,國家倒退幾百年的罪魁禍首或者說最大的罪人就是霍梅尼,他一手讓國家陷入發展的絕境。所以很多人至今都在想,如果沒有霍梅尼,伊朗還會走政教合一道路嗎?
  • 如果沒有霍梅尼,伊朗還會政教合一麼?你可能想不到
    【歷史】從世界歷史來看,世界大勢如滾滾長江不斷向前,尤其是近現代以來,整個世界的世俗,民主,自由化趨勢,那是不可逆的歷史潮流,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擋。這也是世界各國開始民主,世俗化,宗教力量退出統治舞臺的主要原因了。
  • 《霍梅尼外交思想的淵源和理論體系》出版
    人民網訊 《霍梅尼外交思想的淵源和理論體系》一書近日由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發行,作者為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副教授趙廣成。這是國內第一部詳盡介紹伊朗已故宗教領袖霍梅尼外交思想及相關問題的專著。作者撰寫該書的出發點在於:長期以來,外交界、學術界關注的主要是霍梅尼的伊斯蘭革命和政治思想,而對於他的外交思想則鮮有問津。 該書由導論、4個章節、結論、附錄和參考文獻等部分組成。4個章節的標題分別為霍梅尼的人生經歷和政治哲學、霍梅尼外交思想的淵源、霍梅尼外交思想的理論體系、霍梅尼外交思想的影響。
  • 囚禁3年,羅列14條罪名,一代梟雄薩達姆如何被大國玩弄至死
    在土耳其,甚至都不稱呼他們為庫德人,直呼他們為「土耳其山地人。」四個國家裡面,生活還相對不錯的只有伊朗境內的庫德人了,因為在1979年,隨著伊朗霍梅尼上臺之後,採用宗教方式治理國家,對境內的庫德人一視同仁,再加上伊朗本身是個多民族國家,而且波斯人和庫德人生活習性本來相差不大,所以境內的庫德人比較少出現類似其它三個國家一樣的悲慘遭遇。
  • 霍梅尼為何要推翻巴列維?他的理由至今讓伊朗人憤怒
    從世界歷史來看,世界唯一一次的落後推翻先進的革命就是伊朗伊斯蘭革命。在這場革命中,代表宗教勢力的霍梅尼,推翻了發達富裕的巴列維王朝,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明顯就是開歷史倒車的。所以直到現在,很多人都不明白,這麼明顯的事情,為何當時還有那麼多人支持霍梅尼?也就是說,霍梅尼到底用什麼說服百姓推翻巴列維王朝?
  • 伊朗如何從親美的世俗政權,變成了今天政教合一的國家
    在上文(可點擊查看)中,我梳理了有著悠久歷史的伊朗的前世今生,有興趣的可以參考。1、世俗化的巴列維王朝和白色革命與今日伊朗的政教合一不同,巴列維王朝是一個高度世俗化的政權,禮薩·汗的建國便是以土耳其國父凱末爾為榜樣,其歷史並不算長,只有兩位君主,即禮薩·汗和他的兒子穆罕默德·禮薩。
  • 美國特工披露審訊薩達姆·海珊內幕
    該書作者坦言,雖然美國摧毀了薩達姆的政權、消滅了他的肉體,但這個男人留下的嘲諷被歷史一次次印證。    第一次見到自己的審訊對象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海珊之前,美國中情局(CIA)特工約翰·尼克森(John Nixon)連續27小時沒合眼。然而,當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後失蹤多日的薩達姆被美軍特種部隊抓獲的消息傳來時,他全身上下頓時充滿了腎上腺素。
  • 庫德人抵制薩達姆時代國旗 威脅不換旗就獨立
    中新網9月4日電 據英國《蘇格蘭人報》報導,伊拉克庫德部族領導人3日稱,伊拉克的政府機構目前仍然在使用薩達姆時代的國旗,而這種三色國旗代表了庫德人苦難的歷史。如果伊拉克政府不更換新國旗,庫德斯坦將會正式宣布從伊拉克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