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郭燕公使出席中國大使館與長野縣廳、松本日中友協共同舉辦的觀櫻會。大使夫人汪婉參贊、田培良參贊、長野縣副知事太田寬、日中友協名譽副會長村岡久平、松本日中友協會長相澤孝夫等出席。
郭燕公使在致辭中表示,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松本日中友協於2012年在中國大使館院內種下了象徵兩國友好的垂櫻。之後的三年裡,中日關係經歷了很多曲折,一度陷入邦交正常化以來最困難的局面。去年底,中日間達成並發表四點原則共識,兩國關係朝改善方向邁出重要步伐。在此基礎上,今年以來雙方各領域各層次對話交流陸續恢復,兩國關係實現良好開局。在兩國關係最困難時期,包括長野縣、松本市在內的各界友好力量始終沒有放棄友好信念,堅持不懈開展對華友好交流與合作,從地方層面為兩國關係改善作出了寶貴貢獻。就像這株櫻花樹,三年來的風雨並沒有阻止她的生長,反而讓她更加結實挺拔、花朵飄香。當前,中日關係改善的勢頭仍很脆弱,雙方應共同努力,遵循中日間四個政治文件和四點原則共識精神,推動中日關係繼續朝著改善方向發展。
郭燕公使表示,兩國友城交往是中日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內容豐富、靈活務實、更加貼近基層與草根的特點。在兩國間250餘對友城關係中,河北省與長野縣的關係堪稱典範。兩地結好30多年來,雙方關係日益密切,各領域交流與合作從未中斷。阿部守一知事多次率團訪問河北,河北省長張慶偉也於今年1月成功訪問長野,雙方就在冬季體育、醫療保健、環境保護、旅遊觀光等領域進一步深化合作達成諸多共識。這種「有來有往」的良性互動在近年中日關係嚴峻形勢下十分難得,值得兩國各地學習借鑑。
郭燕公使表示,今年是戰後70周年,日方以什麼態度對待過去那段歷史,發出什麼樣的信息,涉及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對日本與鄰國關係的未來有直接影響。日本只有深刻吸取歷史教訓,正視歷史,才能與鄰國共同開闢未來。據了解,包括日中友協在內的很多日本友好團體正在計劃舉辦紀念修復南京城牆20周年等一系列活動,以銘記歷史、呼籲和平。中方對這些活動的舉辦表示歡迎,希望包括長野縣、松本市在內的日本各界有識之士能夠積極支持、參與相關紀念活動,以此為契機,構築更加牢固的中日世代友好基礎。
太田寬副知事表示,長野縣開展對華友好交流並取得積極務實成果,離不開縣內各日中友協長期以來在民間層面構築的牢固友好基礎。阿部知事積極倡導對華「面對面」交流,櫻花樹在中國駐日本使館種下後,雙方已多次踐行了這種「面對面」交流,我自身通過參加活動也對這種交流有了全新的認識和體會。今年是戰後70周年,長野縣把今年定位為「重新構築國際關係的一年」,將在全球化視點下,面向未來,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積極努力。
相澤孝夫會長表示,對於中日友好事業,行動永遠比語言更重要。長野縣及松本市始終是兩國友好的積極行動者。不久前河北省長張慶偉成功訪問長野,雙方籤署交流備忘錄,兩地交流與合作的空間進一步擴展。以此為契機,松本市也計劃與河北省廊坊市在今年結好20周年之際派團互訪,以深化交流,更好開展合作。經歷寒冬的中日關係呈現出解凍跡象,兩國地方和民間應更加積極行動起來,為兩國關係的春天儘早到來而不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