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復漁復產!開春後第一次出海作業的漁船滿載而歸

2020-12-26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全國水產品加工出口大縣福建省東山縣的捕撈養殖和水產加工全面復漁復產,今天(3月1日)上午開春後第一次出海作業的漁船滿載而歸。

  上午10:00,開春後第一次出海作業的九艘漁船載著滿滿的收穫陸續駛進澳角漁港。

  據了解,澳角村有漁船139艘,目前已經近一半先後出海作業,出海前,漁政部門對出海人員都進行了體溫測量,並做好人員健康跟蹤管理。在海上,漁排養殖也忙碌了起來,漁民們正忙著餵魚、抓魚、裝魚,岐下村漁民告訴記者,他們這片養殖海域有3000多畝,養殖的有鮑魚、紅古魚、藍子魚等50多種活魚貝類,最近每天都有全國各地的採購商前來採購。

  東山縣岐下村漁民 陳炎松:現在我們一天賣兩三百噸,主要銷往廣東、山東、江西等地。

相關焦點

  • 晉江深滬中心漁港碼頭:開漁後首批出海的漁船滿載而歸
    汽笛長鳴,歸航的漁船緩緩靠岸;漁港邊,工人們頂著烈日抓緊卸貨……昨日上午10時許,晉江深滬中心漁港碼頭一片繁忙景象,8月1日開漁後第一批出海的漁船滿載而歸,生猛海鮮將陸續出現在市民餐桌上。工人們用大網將魚從船艙裡撈出,在甲板上裝筐後,再用機械吊到岸上。過秤之後,一筐筐海鮮被倒進拖拉機後鬥,運往市場或者冷凍廠。­  「這一趟收穫頗豐,艙都裝滿了。」一名船老大告訴記者,他們這次僅到近海討魚幾天,主要捕獲巴浪魚、黃花魚、帶魚、魷魚等。­  據了解,伏季休漁結束後,第一批出海船隻相對較小,主要是燈光圍(敷)網、張網、刺網等,能到達的海域深度、帶回的品種都有限。
  • 廈門高崎漁港昨迎來復工復產後首批漁獲
    高崎漁港昨迎來復工復產後首批漁獲漁船復工 活鮮進港復工復產後的第一船滿載而歸。(圖/記者 張奇輝 攝)廈門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吳曉菁)昨日上午,一艘30米長的漁船靠岸,帶回了從臺灣海峽以南捕撈到的3萬多斤鮮活海鮮,高崎漁港碼頭迎來廈門復工復產以來進港的第一批漁獲物。在沉寂了一個多月後,高崎漁港又現繁忙景象。
  • 電白漁船昨日出海
    面對電白解放以來遭遇的最強颱風,該縣幹群緊急行動起來,抗災復產。記者昨日在電白縣博賀漁港看到,漁港碼頭一片繁忙,漁民正在積極生產自救,昨日下午6時,不少漁船已經開始重新出海作業。  昨日中午,記者沿325國道到博賀鎮。沿途看到交通十分順暢,雖然道路兩旁的綠化樹大部分被攔腰吹斷,但在短短20多個小時就全部被清理乾淨。
  • 浙江3000艘大中型漁船復工,海鮮價格與去年基本持平
    東海之濱,浙江沿海,歇了快一個月的漁船開始陸續出海。  截至昨天,舟山已有1750多艘大中型漁船復產,寧波、台州、溫州分別有521艘、522艘和819艘。  下周,這些漁船會帶著海鮮回來。  海上捕魚看潮水。  一般過完年,初七初八準備出海,半個月後返航,其間正好趕上大潮汛。
  • 青島嶗山區港東漁碼頭:出海首日滿載而歸 漁船均產量為三百斤
    □文/圖 半島記者 張偉  9月1日,在嶗山區王哥莊街道港東漁碼頭,隨著響亮的一聲「出海嘍」,一條條漁船承載著漁民們一帆風順、漁貨滿船的美好心願陸續駛離港灣,為期4個月的休漁期正式宣告結束。  當天下午2點,漁民們滿載而歸,碼頭上的攤鋪前都是前來購買海貨的市民遊客。
  • 精準 暖心 保障 陽江邊檢助力粵港澳流動漁船全面復工
    受疫情影響,陽江港流動漁船出入境量銳減,時常一天都沒有一艘,近日隨著全面復工的開啟,珠海邊檢總站陽江邊檢站主動作為,暖心助漁,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助力粵港澳流動漁船全面復工。通過發出《致港澳流動漁民的一封信》,宣傳復工復產政策,提醒港澳流動漁民提高思想認識,申請防疫物資,做好船上人員排查登記、健康狀況監測以及漁船消毒消殺等防控措施。同時該站積極協調有關部門解決流動漁民僱請內地漁工落船、上岸等問題,保障港澳流動漁船漁民復產復工。
  • 晉江深滬中心漁港碼頭繁忙:出海漁船滿載而歸
    東南網8月7日訊(晉江經濟報記者 胡志法 秦越 實習生 陳雅彬 陳珊珊 李澤鋒 文圖)汽笛長鳴,歸航的漁船緩緩靠岸;漁港邊,工人們頂著烈日抓緊卸貨……昨日上午10時許,晉江深滬中心漁港碼頭一片繁忙景象,8月1日開漁後第一批出海的漁船滿載而歸
  • 崇武國家級中心漁港:開春出海魚滿倉
    隨著我縣漁船出海禁令的解除,近日,沉寂了一個多月的崇武國家級中心漁港逐漸忙碌起來,不少漁船開始陸續出海作業。 3月1日下午,記者在崇武國家級中心漁港碼頭看到,一艘漁船正靠在碼頭邊上,隨船一起進港的有近千斤梅子魚、巴浪魚、小帶魚等漁獲,漁民們有條不紊地把漁獲搬上岸。
  • 小黃魚、梅魚都回來了,寧波漁船總體復工率超去年同期,海產品價格...
    3月9日早上,「船老大」林仲漢回到了奉化桐照碼頭,雙拖船上載回2000箱,共七萬斤漁獲,「主要捕獲了小黃魚、梅魚,雜魚也有一些」。按眼前市場價3元多一斤算,能為他帶來二三十萬元收入。往年,林仲漢出海一般在正月初八左右,今年受疫情影響,船工人手不足,直到農曆二月初八,才第一次駕船,經一周返回,「正好晚了一個月」。
  • 廈門高崎漁港昨迎來復工復產後首批漁獲
    高崎漁港昨迎來復工復產後首批漁獲漁船復工 活鮮進港復工復產後的第一船滿載而歸。(圖/記者 張奇輝 攝)廈門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吳曉菁)昨日上午,一艘30米長的漁船靠岸,帶回了從臺灣海峽以南捕撈到的3萬多斤鮮活海鮮,高崎漁港碼頭迎來廈門復工復產以來進港的第一批漁獲物。在沉寂了一個多月後,高崎漁港又現繁忙景象。
  • 傳承漁文化,品味漁船的千年韻味
    漁船的演變發展歷史悠久。傳說海洋捕撈漁船是由內陸江河使用的舟筏演變的。唐代,海洋捕撈漁船小而簡陋,無定型規格和名稱,一般船身長4.5~5.5米,載重約1~2噸,稱「丈八河條」。漁民漁夫雕塑,漁文化廣場雕塑,鑄銅雕塑後隨著木板拼裝船建造技術工藝的不斷進步,開始改革捕撈漁船的結構模式。宋後期至清初,漁船船頭兩側均裝上「船眼睛」,稱之為「亮眼木龍」。
  • 落實各項惠企政策工業企業復產復工
    如今,走進牡丹江這座開放、自信、春潮湧動的城市,到處是一幅幅復工復產復業的動人畫卷。春節之後,全市搶前抓早,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不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提前開展備春耕生產,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95.3%。疫情防控不鬆懈,復產復業逐春時。
  • 東海全面開漁!2000多艘漁船即將出海,海鮮盛宴來了!
    寧波,靠海吃海、物產豐饒一個老天爺也賞飯吃的地方~明天中午12:00起,東海將全面開漁!祭海儀式源自悠久的民俗傳統千百年來,漁民們在出海前總要去敬拜媽祖,祭奠大海,祈求平安、豐收。休漁制度實施以來,這些風俗愈加被漁民看重。如今,祭海典禮已成為中國(象山)開漁節最具特色的活動之一。古老的祭海活動被注入了嶄新的時代內涵,除祈求平安豐收之外,更增添了保護海洋、人海共榮的宏大主題。
  • 龍門災後復產!今晚全面復電,農業專家做指導
    隨著積水退去,目前災後復產工作正在有序開展。龍門災後復產進行時:700多名供電人一線搶修 龍門預計今晚可全面復電滿目蒼夷、車來車往、人人忙亂,是昨天記者在龍門縣永漢鎮合口村的最大感受。災後復產進行時:農業專家田間地頭指導災後復產強降水造成龍門縣多個鄉鎮房屋農田被浸。為把洪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近日,龍門縣農業農村局組織市農技專家前往平陵街道和龍江鎮等地了解農作物受災情況,指導災後復產工作。
  • 日照出海漁船滿載而歸!價格也幫你打聽好了!
    日照出海漁船滿載而歸!價格也幫你打聽好了! 激動的心,顫抖的胃 熬過了四個月的伏季休漁期 開海後 日照漁民撒下開海第一網
  • 福建霞浦:漁船出海慶開漁
    本文轉自【新華網】; 8月1日,在福建省霞浦縣三沙鎮海域,漁船整裝待發準備開漁出海(無人機照片)。 當日,福建省海域的燈光圍(敷)網、張網、刺網、桁杆蝦拖和籠壺作業漁船結束為期3個月的休漁期,開漁出海。在福建省霞浦縣三沙鎮,近兩百艘漁船起航駛離碼頭,開始海上捕魚作業。
  • 小黃魚、梅魚都回來了,寧波漁船總體復工率超去年同期,海產品價格...
    3月9日早上,「船老大」林仲漢回到了奉化桐照碼頭,雙拖船上載回2000箱,共七萬斤漁獲,「主要捕獲了小黃魚、梅魚,雜魚也有一些」。按眼前市場價3元多一斤算,能為他帶來二三十萬元收入。往年,林仲漢出海一般在正月初八左右,今年受疫情影響,船工人手不足,直到農曆二月初八,才第一次駕船,經一周返回,「正好晚了一個月」。
  • 復工更要復產 復產更要復能
    復工更要復產,復產更要復能。隨著疫情形勢持續向好,我省復工復產的節奏持續加快。數據顯示:目前500個省級重點建設項目已經開工復工236個,全省油氣、火電企業復工率100%,省屬國企下屬的各類生產企業復工率81%,煤礦產能恢復率69.3%,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和人員返崗率接近70%。人流物流資金流加速運轉,停擺的陝西快速流動起來。
  • 「定人聯船」把牢安全關 溫嶺石塘復工漁船不減反增
    2月28日,溫嶺市石塘鎮釣浜漁業碼頭,浙嶺號23898漁船緩緩靠岸,隨船一起進港的還有18000斤的小黃魚。「受疫情影響,漁船歇業了一個多月,復工後這一網下去產量和質量反而比年前好。多虧了鎮裡實施『定人聯船』制度,把牢安全關,我們才能在第一時間復產。」該船船老大高興地說道。
  • 南海開漁節陽江舉行 約1300艘漁船出海期盼新收穫
    漁船出海期盼新收穫。陽江市海陵島 供圖漁船出海期盼新收穫。陽江市海陵島 供圖中新網廣州8月16日電 (蔡敏婕 詹春玲)為期三個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漁期16日結束,在港口邊民眾的歡送聲中,約1300艘漁船出海,期盼新一輪的收穫。第十八屆南海(陽江)開漁節當天在廣東省陽江市海陵島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