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教堂,未完全建成就吸引世界的目光,在戰爭和經濟的雙重壓力下艱難壘砌。在設計者離世百年之時,我們是否能看到它完整的輪廓?
QJ6580467875/全景視覺
聖家族大教堂,又名神聖家族大教堂,簡稱聖家堂(Holy Family),是巴塞隆納城市天際線上的一道獨特風景。這座位於城區中心的天主教大教堂,至今仍在建設中。但這絲毫不影響它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它不僅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還是其中唯一一個還未完工的建築。
QJ6710470727/全景視覺
聖家族大教堂始建於1882年,安東尼奧•高迪(Antonio Gaudi)於1883年接手主持工程,並於1884年被任命為總建築師。他在哥德式和新藝術運動風格的基礎上植入了自己獨特的建築設計理念,螺旋、錐形、雙曲線、拋物線等各種變化組合,使教堂在建設之初就顯現出與眾不同的魅力。
QJ6440874505/全景視覺
雖未建成,聖家族大教堂已然成為巴塞隆納最高建築。根據計劃,整個教堂包含18座高塔,按照高度上升的順序依次是耶穌的12門徒、聖母瑪利亞,以及以《聖經》四福音書的天使馬太、鷹約翰、獅子馬可和公牛路加,直至比蒙特惠奇山(Montjuic)略低一點的巨大十字架——170米高的耶穌基督塔。之所以只低那麼一點點,是因為高迪認為自己的作品不能超越神明的創造。
QJ6624741980/全景視覺
聖家族大教堂共有3個立面:即面向東方的「誕生立面」(Facade of birth)、面向西方的「受難立面」(Facade of Passion)、面向南方的「榮耀立面」(Facade of Glory)。
QJ6371964436/全景視覺
誕生立面朝向太陽升起的地方,象徵著耶穌的誕生,立面上方的4座高塔分別對應著12門徒之馬提亞、巴拿巴、猶達和西門等。生命元素的應用,凸顯出高迪的特質與自然主義風格。
QJ6624992595/全景視覺
與誕生立面相反,「受難立面」朝向日落的方向,高迪通過「破壞」弧線、「切斷」立柱,憑藉明暗變化,以進一步展現耶穌受難的深重與殘忍,配合日落,暗示著耶穌的死亡。
QJ8120002671/全景視覺
截至2010年,對應「誕生立面」4門徒和「受難立面」4門徒的8座高塔已經建成。同年,教皇本篤十六世(Pope Benedict XI,1927—)將大教堂封為宗座聖殿。而全部高塔的完工將會使聖家族大教堂成為世界上最高的教堂。
QJ6916189983/全景視覺
聖家族大教堂開建之初的經費主要依賴個人捐贈,故因缺少資金而進展緩慢,高迪去世時也僅僅完成了不足1/4的工程量。後因西班牙內戰,工程時斷時續,雖然之後的門票收入提供了一定資金,但整體建造仍面臨許多挑戰。
QJ8172446395/全景視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