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我吹牛,因為你沉默

2020-12-24 鱸魚正美

我一生朋友不多,也不花時間招朋引類,所以「自大其身」,全靠自己吹捧自己。吃不消我自吹自擂的人應該慚愧,你們本該替我吹的,但你們閃躲,我就只好自己來了。我吹牛,因為你沉默。 ——李敖

驚聞李敖去世,心中泛起不小波瀾,腦中浮現起大學時代跟朋友談論《上山上山愛》的情景。隱約記起自己還追了很多期的《李敖有話說》,至今我的書架上還擺著很厚的一本《李敖情書集》。

我在學生時代讀了很多李敖先生的作品,但卻不是李敖的粉。作為一個打破了很多學術偶像的人,是不希望自己成為什麼偶像的,他只希望他的讀者做自己。事實上,李敖先生的不少觀點我並不認同,但這並不影響我對一個擁有獨立思想的人的尊敬。

正如李敖先生所說,他的一生樹敵無數,朋友不多。但不管是少數的朋友還是多數的敵人,應該都會承認他是一個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一個有特點的人,一個有趣的人。

獨立思考、有特點和有趣,不管放在哪個年代,都是稀缺的。

稀缺的人一個一個走了,我們這個世界怎麼辦?

李敖的特點深刻地反應在他的語言裡和文字上。只要你讀過李敖的哪怕一篇文字,都不會忘記他,你甚至會破口大罵:真是狂妄至極!比如:「我要是想佩服誰,就去照照鏡子」,「如果我不是李敖,我願是李敖第二」。

李敖的一生無疑是精彩的,只要看看他的身份就知道:著名作家,政治犯,訴訟大王;胡適的追隨者,錢穆的學生,胡因夢的前夫,陳文茜的好友。每一個身份,都有令人遐想的故事;只要知道其中一個身份,就有興趣知道他所有的。嗯,他真的是一個喜歡折騰的白羊座。

除了嬉笑怒罵,快意恩仇,他還是一個著名的情聖。他有十多個女朋友,一個比一個漂亮。他的丈母娘比他還小几歲。他平生最喜歡17歲的女生,還把找女友的標準歸納為:瘦高白秀幼。

一個人的文筆好不好,讀他的情書就知道。他寫的情書讓人酥麻,真是一個才華橫溢的流氓。

李敖先生是反旅行的。他從來不旅行,為什麼呢?因為他覺得看看照片就好了,為什麼要親自去。他說:現在科技這麼發達,幻燈片、電影片、各種旅遊的書那麼多,要了解一個地方,太逼真的、太生動了、太仔細了,為什麼要跑去看?不要去!

他繼續批判道:今天很多年輕的、成年的或者退休的朋友,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旅遊,到處坐飛機,到處住旅館,去看這些山水風光,我認為他們看的還沒有我看的多,至少他們知道的沒有我知道的多。我有我這種土法煉鋼的方式,配上現代的攝影科技,我覺得開拓我的視野,就是非常好的。看看照片就好了,東奔西跑去看什麼呢?我們可以用更多、更好的照片,配上我們豐富的想像力,把它結合在一起,在家裡面就可以臥遊世界,不用東奔西跑了。

確實,對某些人來講,就獲取知識的效率來說,讀書可能比旅行要高效得多,但是不是就深刻得多,或者記憶得更久呢?讀書和旅行都是認識世界的方式,兩者應該是互為補充、互相促進的關係,為什麼要割裂開來?就像你這頓飯的下酒菜是花生米,下一頓你想換成涼拌豬耳朵一樣。如果你一直用花生米下酒,是不是沒意思了很多?再好吃的東西也會吃膩的,最好換著來。

大多數人都有親自去往某地驗證所思所學的天然衝動。在電影《男人四十》裡面,張學友飾演的林耀國和妻子從小就讀過許多李白、杜甫、蘇東坡的詩詞,但過了大半輩子卻沒有去過真正的長江。男人四十,生活的激情與年少的理想漸漸地隨時間遠去,只剩下無限的悵惘。當最後夫妻倆相擁而泣,林耀國說,如果再不去,很多東西就沒有了。

我們親自去往某地,哪怕見到與書本上一模一樣的景致也不會覺得索然無味,反而是更加地坦然。如果發現了書本上沒有的情景,更有興奮不已的收穫。正如李敖所說,現在的科技很發達,一副名畫的資料google一下就出來,可為什麼名畫一旦展出,還是會吸引很多人前去欣賞?一首爛大街的歌,你可以搞到最好的音質,可為什麼一旦這個歌手開演唱會,還是會有無數粉絲去現場助陣?我想這其中的心態跟去實地旅行是一樣的。

我們去某個地方,可能是因為旅伴,可能是某種心情,也可能什麼都不是。我們可能想不出具體要去的理由,但只要你抱著「我足夠了解,卻仍想去看看」的想法,那這個地方就是值得一去的。這是我們喜歡的認識世界的方式。

之前李敖來大陸訪問的時候,在北大做過一場演講。當時李敖對大家說他從來沒有去過法源寺,卻可以把北京法源寺寫得活靈活現。這是為什麼呢?他一拍胸脯,自豪地說道:文學家嘛,就是幹這個的!

是不是文學家都像他說的那樣呢?當然不是。

毛姆一生酷愛旅行,海明威從非洲的青山裡汲取靈感,村上春樹更是長年累月地在歐洲各地旅居,並在旅行途中寫出了《挪威的森林》等優秀作品。柏瑞爾·馬卡姆雖然不是職業作家,也沒有正經上過幾天學,卻因為在非洲、美洲、歐洲等世界各地豐富多彩的經歷,提筆就寫出了令海明威都羞愧的不朽作品《夜航西非》……

我看到很多喜歡旅行的作家一生靈感噴湧,卻沒有看到多少只沉溺書齋的文學家寫出多少好作品。一個作家到處走走,自然會有素材,旅行和寫作怎麼會沒有關係呢?

這個時代的寫作者,不應該都是在路上嗎?

仔細思考李敖先生的旅行無用論,我覺得他反對的並不是旅行,而是膚淺地、無頭蒼蠅似的旅行。你也可以不旅行,但不能停止學習的腳步。最重要的是,你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認識世界的方式。相對於打卡式的炫耀旅行,不旅行才是最好的旅行。對於這樣的人,李敖大師當然要說的是:菜驢東奔西跑,高手臥遊天下。

「我不羨慕別人的年輕,我只羨慕去年的我或上半年的我。」

大師走好,世界交給更年輕的我們。

文:鱸魚正美

相關焦點

  • 紀念李敖先生|李敖談李敖
    我中午吃飯,晚飯都不太吃的。餓了,就吃個水果,不含糖的水果。所以,我過的生活是清教徒的生活。乏善可陳,無惡可作。您曾經說過五十年以來,五百年以後,中國白話散文寫得最好的前三名就是:李敖!李敖!李敖!而且,每一個說李敖吹牛的人,心裡都供著李敖的牌位。為什麼這麼說?李敖:我的表達方法很清楚的。
  • 範曾:30年後我將超越八大山人!李敖:胡扯!
    文/王呈祥 範曾與李敖,一個是畫畫的,一個是寫作的,看似沒有關係的兩個人,彼此卻有著不同的偏見,一個在北京,一個在臺灣,兩人相隔幾千公裡,彼此卻又能牽掛著對方,雖然牽掛要加引號,但依舊可敬。
  • 李敖作品和魯迅作品的差距在哪裡呢?有一種這樣的說法
    比如:「五十年來和五百年內,中國人寫白話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嘴巴上罵我吹牛的人,心裡都為我供了排位。」「如果我不是李敖,我願是李敖第二。」「我要是想佩服誰,就去照照鏡子。」這類句式看得多了,就疲勞了。李敖宣稱自己寫過多少百本書,有多少千萬文字,但這些書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抨擊島上時政的,帶有很強時效性的,時代一去,人們想讀的欲望度就迅速降低,其價值呢,不好說。
  • 臺灣著名作家李敖
    我就想,在這最後的時間裡,除了把《李敖大全集》加編41~85本的目標之外,就想和我的家人、友人、仇人再見一面作個告別,你們可以理解成這是我們人生中最後一次會面,『再見李敖』之後,再無相見。或許我們之前有很多殘酷的鬥爭,或許我們之前也有很多美好的回憶;我希望通過這次會面,能讓我們都不留遺憾。不留遺憾,這是我對你的承諾,也是我對你的期盼。」
  • 李敖娶臺灣第一美人,96本書被禁,兩次被捕,卻為爭諾獎,自打臉
    離婚後,李敖宣稱女方聽信了他人的歪理邪說,而胡因夢反擊,她看不慣李敖的唯利是圖。早年生活在去年李敖彌留之際,他曾想辦一個電視節目,跟曾經的朋友、仇人、有恩怨的人做個告別。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我這一生當中,罵過很多人,傷過很多人;仇敵無數,朋友不多。現在時間不多,我有什麼想做,想幹的,抓緊!
  • 李敖之子發文紀念父親去世一周年:我是真正的統派,一如我的父親李敖
    【環球網綜合報導】3月18日是臺灣著名作家、文壇大師李敖去世一周年紀念日,李敖之子李戡在這天發文紀念。他透露,父親曾在病榻上交代「中國統一我是看不到了,你要幫我實現它」。李戡說自己將努力實踐父親的期許,並表示「我是真正的統派,一如我的父親李敖。」
  • 李敖——玩世不恭的唐吉坷德
    這個狂人曾言:我罵人的方法就是別人都罵人是王八蛋,可我有一個本領,我能證明你是王八蛋。李敖在北大演講會上講到:「今天我來到這兒,香港一句俗話就是「不是猛龍不過江」,我敢來,我是個自由主義者,我敢罵國民黨、敢罵小日本和老美,今天我來,不是罵人我也捧人,我捧了北洋軍閥給您看。」
  • 關於李敖 你可能不知道的15件事
    因為2005年,復旦論壇上已經有人在問李敖是誰了。世界飛速的在拋棄你!諾貝爾文學獎終身評委馬悅然的回答就打過李敖的臉:「他(李敖)寄給我那麼多書,但我一本都沒看過。因為要看的太多,顧不過來。另外,我看書習慣自己挑。」5、娛樂圈公認李敖一輩子三件事貫徹比較徹底:反臺獨、懟國民黨、撩妹子。
  • 李敖:喜歡你喜歡的,打敗你不喜歡的,活過你討厭的
    回顧李敖的一生,有人問他:如何不白活?他答:喜歡你喜歡的,打敗你不喜歡的,活過你討厭的。(到這世界只此一次,該我做的,現在就得做,因為只此一次。)幾年前,李敖寫出這句話,他說:「這段話,我越老越相信了,雖然一個活了106歲的女人也同此信念,她叫宋美齡。我這樣活下去,過十年就86歲,再活十年96歲,再挺過十年106歲,就跟她同歲。換句話說我還可以看很多書,寫出很多書。」
  • 有名又有故事的李敖
    其實,每天從臺灣到大陸,或者從大陸到臺灣的知識分子有很多,而我們之所以關注李敖其人,是因為這位名叫李敖的中國人,不但有名,而且有故事。從昨天開始,李敖已經開講的最大故事,就是他在56年未離開寶島臺灣之後的本次神州文化之旅。  李敖是誰?
  • 李敖& 音樂賞析
    在這個民歌裡面,它的背景是說,他的女朋友,他的情人死掉了,然後她的男朋友回來看他情人,走在這個女朋友,死掉的女朋友的墳上面,這個女朋友在墳底下唱歌,等於沒有死,事實上當然死了,就是說當你走到我的墳上面,我覺得很溫暖,所以我等你跟我來看我,等我一起來死掉。換句話說呢,並不因生死,而中斷了我們兩個人的愛情。
  • 李敖輸出快的秘訣:因為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好像隨時都會離開
    李敖作為一個名人,除了早前他因為無法理解自己的第一任妻子胡因夢也會上廁所而聞名外,作為一個時事評論家,作家,李敖生前作品的輸出速度很快。比如,他曾一年之內出了4本書。當有人問他為什麼能一年出4本書時,李敖說道:「或許是因為我們這個年紀的人,好像隨時都會離開吧。做每件事情、見每個人都保持是最後一次的態度,所以也就會更寬容,更認真。」當時說這番話時的李敖,76歲,高齡。長年的伏案寫作,讓他的腰背部酸痛不已。但哪怕如此,李敖也會想盡辦法繼續寫作,比如躺著寫作。
  • 李敖與大陸觀眾的第一次對話(二)
    2001年12月25日播出  主持人 李峰:在上一期的《李敖與大陸觀眾的第一次對話》的節目當中,展現了李敖先生作為作家這一層面的特點.其實李敖作為一名電視人,也是非常成功的.早在1995年他在臺灣真相電視臺做《李敖笑傲江湖》開始,他先後做過《李敖重出江湖》、《李敖秘密書房》等等.後來因為希望能夠有更多時間用於寫書和「充電」以及身體原因等等,他決定退出電視
  • 李敖的女人之五 李敖為何要詛咒他前妻的母親下19層地獄?
    「李敖的女人」的系列文章,蕭陶已經發了四篇,這是第五篇。在前四篇裡,蕭陶一共說了十三位女主角,她們是羅君若、咪咪、Rosa、王尚勤、劉秀嫚、谷鶯、吳海蒂、阿貞、蔣芸、小蕾、李明瑾、賀臺英和劉會雲。這一篇,蕭陶本來要說三位,因為篇幅過長,有一位被挪到下一篇裡了。至於是誰,這裡先賣個關子。
  • 李敖經典語錄大全,句句都是大實話!
    別人眉來又眼去,我只偷看你一眼。——李敖2、不是懷鄉,沒有鄉愁;不是近鄉,沒有情怯;不是還鄉,沒有衣錦;不是林黛玉,沒有眼淚。——李敖3、有時候,所以愛錢是因錢不夠多,所以愛權是因為權力太少,所以被罵是因為自己不夠大。——李敖4、樂觀的人自求多福;悲觀的人自求少禍。
  • 罵了3000人的李敖,一生寫了100多本書,被禁的就有96本!
    李敖一生「罵」過3000多個人,這個數字,在古今中外「罵史」上都堪稱空前。然而,即使外界對李敖有不少負面看法,也絲毫無傷他的自信。網上流傳的李敖名言錄第一條就是:「我罵人的方法就是別人都罵人是王八蛋,可我有一個本領,我能證明你是王八蛋。」
  • 李敖《你有沒有錢?金錢很重要嗎?》
    鳳凰讀書計劃·耳畔書香 經典文學,你不能只是路過 李敖,思想家,自由主義大師,國學大師,中國近代史學者,時事批評家,臺灣作家,歷史學家,詩人;因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所以自詡為「中國白話文第一人」,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話說》等
  • 愛國者李敖:難忘我是大陸人
    1991年6月12日,出版歷史小說《北京法源寺》時,李敖在後記中如是感慨:「書中大人物之一譚嗣同,……他一生心血,全在《仁學》一書。……他感於臺灣新喪日本之手,乃不用真名,而以『臺灣人所著書』顏其封面,借哀濁世;如今,我獨處臺灣,寫《北京法源寺》,『臺灣人所著書』之讖,百年孤寂,又復重演。」
  • 李敖說:那位江南女子才是我女人中最漂亮的,而不是胡因夢
    我從無滿臉驕氣,卻總有一身傲骨。 ——李敖 李敖因其一副傲骨聞名,其中尤以他筆下濃鬱強烈的批判色彩,以及筆尖之鋒芒畢露廣為人知。因此多數關於他的評價皆是萬變不離其宗,定格在了他的「狂傲」之上,而他本人亦是認為自己生就一副傲骨。
  • 李敖的遺囑,你都看出了啥?
    【編者按】喝最烈的酒,睡最美的人,罵最大的官,寫最妙的文,這就是李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