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村浙江樂清 | 梅溪古村,王十朋故裡尋覓狀元舊跡

2020-08-30 古村記

浙江樂清,淡溪鎮,梅溪古村。

藏在青山秀水之間的古樸村落,這裡因為走出了南宋狀元王十朋而聞名遐邇。

梅溪村是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王十朋的故鄉。村子門口立著一塊大石碑,寫著「狀元故裡」,還有一個狀元坊的「門牌」。王十朋曾書寫,「家在梅溪水竹間,穿雲蠟屐可曾閒」,道出了此地之美。


據載,王十朋字龜齡,號梅溪,公元1112年出生於樂清四都左原,現淡溪鎮梅溪村,是南宋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文學家、詩人、狀元、一代名臣,以名節聞於世,被贊「立朝剛直,為當代偉人」。他才華橫溢,溫州孤嶼上的江心寺名聯「雲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就出自王十朋之手。


村內和周邊有梅溪草堂、王十朋紀念館和王十朋墓。距王十朋紀念館1.5公裡左右,佔地2000多平方米。王十朋墓在1989年被列為浙江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依山而建,座椅式,坐北朝南,分五壇,壇坎踏步及圍牆由塊石壘成。墓前有石刻馬、虎、羊各一對,寓忠、節、孝之意。

經過村口牌坊,即來到梅溪草堂。王十朋33歲時曾在家鄉創辦梅溪書院授徒。梅溪草堂在修建過程中,根據史料和詩文記載,儘量還原梅溪草堂原貌。書齋、古亭、書館,拆舊建舊的建造方法,使整個建築盡顯滄桑感。如今的梅溪草堂是樂清地域文化的集聚點,還作為淡溪鎮人文建築和人文資源,推動梅溪旅遊發展。

梅溪草堂附近,是由南懷瑾題寫館名的王十朋紀念館,內有王十朋塑像及介紹生平事跡的資料。紀念館佔地10450平方米,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整體為三退三進三橋式院落結構。左邊迴廊為「不負軒」,右邊迴廊為「不欺室」。王十朋將書齋命名為「不欺室」,旨在與人不欺,與世不欺,並請張浚書寫「不欺室」作為書房的匾額,警勉自己。

另外,紀念館後面是梅溪文化公園,這裡植種大量的梅花。梅園除種植梅花外,還有王十朋詩詞碑長廊、王十朋著作碑牆及700多首歷代名人的詠梅詩碑。

梅溪,這一個寧靜又滿帶文化氣息的狀元故裡村落,途經浙南時值得一遊。

古村記編輯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探村浙江樂清|梅溪古村,一個青山綠水之間的狀元故裡村落
    浙江樂清,淡溪鎮,梅溪古村。藏在青山秀水之間的古樸村落,這裡因為走出了南宋狀元王十朋而聞名遐邇。梅溪村是南宋著名詩人王十朋的故鄉。村子門口立著一塊大石碑,寫著「狀元故裡」,還有一個狀元坊的「門牌」。王十朋曾書寫,「家在梅溪水竹間,穿雲蠟屐可曾閒」,道出了此地之美。據載,王十朋字龜齡,號梅溪,公元1112年出生於樂清四都左原,現淡溪鎮梅溪村,是南宋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文學家、詩人、狀元、一代名臣,以名節聞於世。他才華橫溢,溫州孤嶼上的江心寺名聯「雲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就出自王十朋之手。
  • 王十朋的「新演繹」——樂清梅溪「狀元文章」走讀記
    跨越了900年時空,在他的出生地樂清市淡溪鎮梅溪村,這位南宋名臣成了鄉村振興的絕對主角——立足於「狀元文化」發展文旅產業,昔日的貧困村梅溪正在實現從物質到精神的雙豐收。  狀元一年吸粉20萬人次  8月份,高考結束已一個多月了,但臨考前夕遊客們火爆的熱情還是讓王十朋第27代後裔、梅溪村村委會主任王強依舊難忘。
  • 樂清淡溪鎮梅溪村:歷史古村打造「狀元小鎮」
    #(記者 陳麗丹)王十朋,這位南宋狀元,因前不久意外發現的摩崖石刻,再度成為樂清人談論的熱詞。山洞內巖壁上楷書寫就的「圖報國」三字,拂去厚厚的青苔,揭開塵封的歷史。  王十朋、梅溪村、狀元故裡,作為「2016·美麗浙江——尋找外國人眼中的最美鄉村」活動的報名單位,近幾年來,淡溪鎮梅溪村持續投入資金創建美麗鄉村,做足「狀元文章」,發展特色人文旅遊。
  • 王十朋:南宋大賢 一代名臣
    資料照片王十朋故裡的紀念館正門。  溫州網訊 你是學霸,但如今應試教育體制下,炒作狀元未免火上加油;你是詩人,但對比李杜白蘇與同鄉的永嘉四靈等,並非一流。三謁梅溪,看重你是真正好公僕。細雨霏霏,很想手持鐵鍬,在草堂門口挖個地洞,讓貪腐官員來……  今年暮春,王十朋故裡新梅溪草堂落成,當日我在朋友圈發了大意如上的微信。  耕讀梅溪  梅溪,舊屬左原,今屬樂清淡溪鎮,是溪名,是村名,也是王十朋的號。
  • 狀元故裡荷香梅子紅 晴耕雨讀明志題金榜
    6月29日,淡溪生態文化旅遊節暨首屆梅溪狀元宴品菜大會在淡溪鎮梅溪文化禮堂開幕,吸引了數以萬計樂清以及周邊地區的市民慕名而來。遊狀元故裡,看狀元巡街,讀狀元文章,品狀元家宴,嘗狀元楊梅……當天,市民、遊客們相約在鄉野,追尋晴耕雨讀的古韻;「穿越」到南宋,感受流傳千年的民俗文化。
  • 王十朋紀念館採風 | 曠世之才,骨骼奇高,梅痴狀元,千古流芳
    【貝邇佳Club】專欄作家:王儉美 潘平微 /文字 編輯Rain Wang2021年舊曆年前夕,本微信公眾號【貝邇佳Club】專欄作家王儉美、潘平微歸鄉省親,參訪樂清王十朋紀念館梅園。通過梅花悠然的香氣,與聖祖前賢靈魂對話,以這種方式榮歸故裡,該有多麼的風雅。
  • 王十朋:新年伊始,賞第一支花,讀第一人詩
    常以諸葛亮、顏真卿、範仲淹等歷代名臣賢士為楷模的王十朋,同樣深愛梅花。 王十朋以梅自況,自號「梅溪先生」,並創梅溪書院,其一生寫下近百首詠梅詩詞。梅格即人格,對梅花品格的審美追求,也顯示出王十朋卓然獨立的清廉形象,其一生也確實不辱「江梅品格」。 【王十朋其人】
  • 王十朋:新年伊始,賞第一支花,讀第一人詩
    常以諸葛亮、顏真卿、範仲淹等歷代名臣賢士為楷模的王十朋,同樣深愛梅花。 王十朋以梅自況,自號「梅溪先生」,並創梅溪書院,其一生寫下近百首詠梅詩詞。梅格即人格,對梅花品格的審美追求,也顯示出王十朋卓然獨立的清廉形象,其一生也確實不辱「江梅品格」。 【王十朋其人】
  • 溫州佛教傳奇故事~~狀元王十朋由北宋僧人宗覺處言轉世
    南宋朝名臣王十朋(公元1112——1171年),字龜齡,號梅溪,生於溫州樂清他是南宋狀元、著名政治家、詩人、愛國名臣。傳說王十朋是北宋僧人宗覺處嚴轉世而來,處嚴是王十朋的舅公。同時在我們家鄉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說是在北宋政和二年的一個早晨,樂清左原後垟村的一王姓木工挑著工具到鄰地明慶寺做木工活。昨日下午,王木匠在村口遇著明慶寺住持賈處嚴大師,大師對他說:「我現在到你村王輔先生家有要事,晚上就住他家,請你明日到我寺修理櫈桌,供香客在寺裡用餐時使用。」說後又囑託:「我有一雙馬靴曬在瓦背上,請叫我徒兒收拾藏於房內。」因此,木匠王老司今日起了個大早到寺院幹活。
  • 狀元王十朋的墓,今安在?
    文&圖 行者雲龍王十朋墓位於樂清市四都梅岙村牛塘山南麓,依山勢自下而上修建,坐北朝南,佔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王十朋墓神道門,上下五壇,踏步及圍牆均用塊石壘砌,地面用鵝卵石鑲砌。墓中間立有2000年重刻「宋龍圖閣學士王十朋之墓」墓碑一方。王十朋墓的石像生,原有殘存石獸五件、石俑兩尊。現在所見的石像生為青石雕刻,形制仿造宋代,但工藝實在不敢恭維,簡單粗糙。此組石像生為2000年修整的時候覆建,原來殘存的石像生不知遷往何處,有待查找。王十朋墓整體保存較為完整,1989年列為浙江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 狀元福地!歷史上這些狀元住過江心嶼,上島讀過書,為她寫過詩
    在溫州古代所有狀元中,王十朋的知名度堪稱溫籍狀元的top。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王十朋出生樂清梅溪。家境貧寒,自小刻苦。▲王十朋梅溪故裡現狀19歲那年,他目睹了宋高宗離溫時的儀衛場面,激動萬分地寫下詩句:「北鬥城池增王氣
  • 樂清梅溪村再現「打大貓」走街民俗 引發群眾圍觀
    吳曉初 攝  溫州網訊 昨天,「狀元小鎮」所在地樂清淡溪鎮梅溪村的文化禮堂鑼鼓喧天、彩旗招展,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時隔五年的「拉大旗、打大貓」走街民俗在這裡再現,來自溫州各地的群眾一大早就趕到這裡,只為一睹這一流傳了850年的民俗活動。
  • 行記·博古觀今:千古名臣王十朋
    浙江省樂清市四都王公故裡在當地政府和王公後裔王新祺等的努力下,歷時28年,集資近3000萬元,相繼建成王十朋紀念館和梅溪草堂,並一一修葺了王十朋墓等歷史文化遺存。樂清市有關部門和民間文化組織,常年在梅溪草堂舉辦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講座。王十朋紀念館,則被列為溫州市、樂清市的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剡溪風物狀元詩——簡述南宋王十朋的吟剡詩及其特色
    2019-03-12 10:35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吳宏富王十朋簡介:王十朋(1112-1171),字龜齡,號梅溪。生於溫州樂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樂清市)梅溪村。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愛國名臣。有《梅溪集》等。
  • 樂清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樂清史上第一位女詩人!
    有《四巖集》、《葦碧軒集》,清光緒《樂清縣誌》卷八有傳。趙士禎:趙士禎,明代火器專家,字常吉,號後湖,浙江樂清人,趙錦侄子。他發明的「火箭溜」、「制電銃」、「鷹揚炮」等,在當時抗倭戰鬥中發揮了強大的作用,他著的《神器譜》、《備邊屯田車銃儀》等書,受到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高度評價。
  • 樂清淡溪鎮創成首批省級樣板鄉鎮
    溫州網訊 今年,樂清淡溪被列為2018年度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的首批省級樣板。  淡溪總規劃面積85.6平方公裡,轄區內既有淡溪湖、白龍山等自然風光,也有南宋狀元王十朋故裡、永嘉四靈之一翁卷紀念館和黃塘清民古民居等人文景觀,素有「養生福地,原鄉淨土」的美譽。  淡溪的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以打造「旅遊風情小鎮」為契機,以「生態鎮、旅遊鎮、歷史文化鎮」建設為目標,立足淡溪「狀元文化」「古村尋根」「生態養生」特色,邀請中國美院團隊精心設計。
  • 探村浙江樂清|石門古村,玉兔守望寧靜小村,雁山腳下溪水秀美處
    浙江樂清,雁蕩山,幽靜西谷處,有石門古村。石門古村,也稱石門景區,屬於雁湖景區的一部分,位於雁蕩山大龍湫與雁湖主景區的中間,離大龍湫景區不到3公裡。這裡是一個還沒有開發的景點,所以,只有當地人才會告訴你。
  • 不妨遊衍莫忘歸 探尋樂清先賢先烈足跡
    2019-04-05 10:20 |浙江新聞客戶端
  • 《樂清鄉村振興地圖》帶你領略不一樣的美麗鄉村
    近期,在樂清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樂清市測繪與地理信息局)與中共樂清市委樂清市人民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的指導下,地圖君圍繞鄉村振興這個主題,為大家推出《樂清鄉村振興地圖》,帶你領略不一樣的美麗鄉村~  掃一掃,進入手機地圖  查看鄉村振興地圖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