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賴聲川捧包子與王偉忠講述眷村往事

2020-12-13 網易娛樂

11月24日,臺灣著名戲劇導演賴聲川和臺灣電視綜藝界製作人王偉忠一起出現在北京,為二人聯手製作的戲劇作品《寶島一村》造勢。《寶島一村》是賴聲川繼《暗戀桃花源》、《這一夜,女人說相聲》、《如影隨行》之後的一部新作,將於明年2月5日至7日在北京上演。

網易娛樂11月26日報導 (文/程冉子)11月24日,臺灣著名戲劇導演賴聲川和臺灣電視綜藝界製作人王偉忠一起出現在北京,為二人聯手製作的戲劇作品《寶島一村》造勢。《寶島一村》是賴聲川繼《暗戀桃花源》、《這一夜,女人說相聲》、《如影隨行》之後的一部新作,將於明年2月5日至7日在北京上演。

《寶島一村》的故事根據王偉忠在眷村的親身經歷和體會寫成,在發布會上,這位電視節目《康熙來了》、《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製作人一提起眷村就話題不斷:「我爸爸媽媽1949年到臺灣,那時候的眷村很像一個大家庭,南腔北調的口音,還有全國各地的食物。一開始大家都以為很快就能回大陸,後來慢慢開始絕望,一直等到1988年開始可以探親,我爸爸媽媽回到北京看到我姥姥,我剛上樓就聽到姥姥和媽媽在哭,姥姥說『當初你們說去玩一段時間就回來,你可真會玩,這一玩就是40多年』。這段眷區的生活可以說是大人的難民營,小孩的遊樂場。」

在當天的記者會上到場媒體都得到一本《寶島一村》的書,封面一個醒目的門牌號引起眾人的好奇,賴聲川解釋到:「這其實就是偉忠家當年在眷村家的門牌號,當年他們搬家的時候帶走貼到新家的門口。」王偉忠在一邊深情的補充到:「我父親離開的早,我媽說帶著門牌,是怕他找不到回家的路」,令在場眾人唏噓不已。《寶島一村》講述的是臺灣的眷村文化,在臺灣巡演曾轟動一時,因為講述的都是有很多真實的故事,因此曾的到很多人的共鳴,在劇中甚至有一個角色也有王偉忠父親的影子,王偉忠介紹說,其實在臺灣十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是來自眷村。劇中的一句臺詞「希望這一代不要再流離失所,不要再有戰爭」,更是讓王偉忠當場落淚,「哭得像個孩子般純真」。

正是因為情深意切,《寶島一村》中所描寫的眷區生活才顯得更加動人,賴聲川說:「在臺灣的眷區,有各省的人,所以也有很多地方的特色食物,辣川菜啊,山東饅頭,還有比如天津包子,肉餡都是根據不同季節的變換而肥瘦比例不同,所以這個天津包子的製作細節也特意在戲中有所展現。」賴聲川根據王偉忠的故事得到了很多創作靈感,也希望該劇在北京的演出,能讓大陸的觀眾了解上世紀50年代初的臺灣生活是一個什麼樣子。

賴聲川這部《寶島一村》由於在臺灣大獲成功,也曾被媒體評為可與《茶館》相媲美,對於這個評價,賴聲川表示「《茶館》在我心中一直是偶像級的劇目,是人藝的巔峰之作,會被拿來比較可能是因為這部劇同樣聚集了目前臺灣最出色的戲劇演員,只能說是現今最好的組合。不過兩部時代不同,情形不同,會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本文來源:網易娛樂專稿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眷村」精英王偉忠
    隨著節目的熱播,越來越多的評委和歌手走進人們的視線,在眾多評委中有一個人,雖然不是音樂圈出身,也不經常出現在大陸觀眾面前,但卻得到極多的關注,他就是臺灣「綜藝教父」王偉忠。  眷村裡成長的臺灣精英  說起王偉忠,就不得不提到曾經在臺灣社會存在的「眷村」。
  • 賴聲川:眷村人的根還在他們大陸的家鄉
    紀實:我是朱大媽,非常非常地感謝大家今天來觀賞我們《寶島一村》的演出,等一下散場的時候,在出口的地方,我們特別地為每一位觀眾朋友準備了"寶島一村"包子要請大家吃。1.賴聲川又來了,又是一次笑聲與眼淚的齊聚迸發。上一次,《暗戀桃花源》首次登陸大陸,而這一次,眷戀,在這一村。
  • "眷村"精英――臺灣"綜藝教父"王偉忠
    隨著節目的熱播,越來越多的評委和歌手走進人們的視線,在眾多評委中有一個人,雖然不是音樂圈出身,也不經常出現在大陸觀眾面前,但卻得到極多的關注,他就是臺灣"綜藝教父"王偉忠。    眷村裡成長的臺灣精英    說起王偉忠,就不得不提到曾經在臺灣社會存在的"眷村"。眷村是臺灣特有的社區稱謂,是1949年退居臺灣的軍人及其眷屬的聚居點。
  • 王偉忠籌拍眷村電影
    本報訊(記者金力維)臺灣電視製作人王偉忠的新書《我住寶島一村》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日前在京舉行新書首發式,王偉忠透露正在籌備拍攝一部眷村題材的電影。王偉忠在臺灣被稱為「綜藝教父」,他是《康熙來了》、《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等熱門電視節目策劃製作人,也是賴聲川風靡兩岸的話劇《寶島一村》的策劃製作人。
  • 40萬「眷村」包子,嘗人間百味
    《寶島一村》一開始面臨最大的挑戰就是每場演出結束後要為觀眾準備熱氣騰騰的包子。當賴聲川第一次將這個想法說出來時,他的太太同時也是《寶島一村》監製丁乃竺回憶,「這個想法簡直太瘋狂了,這麼多包子,要到哪裡去弄啊!」
  • 臺灣綜藝「教父」王偉忠:我是純粹的眷村人
    而據王偉忠說,他的本事大部分是眷村教會的。他與賴聲川合作的眷村題材舞臺劇《寶島一村》,正在臺灣和大陸熱演。不久前,這位臺灣電視界大腕在臺北接受了《外灘畫報》專訪。    文/ 劉牧洋 圖/ 徐嘉駒    30多歲的攝影師徐嘉駒說,他這一代臺灣年輕人,是看王偉忠的節目長大的。而王偉忠說,他一輩子也忘不了陪伴他成長的眷村。
  • 100個故事≠一臺好戲 賴聲川:800臺灣眷村被拆剩3個
    中新網北京10月23日電 (記者 應妮)當創意十足的戲劇導演賴聲川遇到睿智犀利的商界思想家馮侖碰撞出怎樣的火花?23日下午,這兩人在此間北國劇場的一場對談,讓觀眾在笑聲中思考。今天的對談主題是「《寶島一村》中的中國視線」,從賴聲川著名的戲劇作品《寶島一村》為話題展開。
  • 王偉忠:眷村是始終沒講完的故事
    綜藝教父」王偉忠再次參與創作了一部和眷村有關的戲劇作品,而這一次,他將首次登場主演劇中的「自己」。日前,早報記者專訪了王偉忠,聽他講述了創作前後的心路歷程。眷村和大院有太多的相似《往事只能回味》源於2010年王偉忠和田浩江的一次謀面,雖然一個生活在臺灣眷村,一個成長於北京的部隊大院,但最後發現,原來兩人都是偷聽對方「短波」長大的。
  • 話劇《寶島一村》山東首演 呈現「眷村」文化
    呈現「眷村」族群文化  《寶島一村》由被譽為臺灣著名導演賴聲川和臺灣金牌電視節目製作人王偉忠共同創作而成,也是賴聲川三十年間的巔峰之作,自2008年在臺北首演成功後,在世界各地巡演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 《寶島一村》上海首演 觀眾又哭又笑領眷村包子
    賴聲川和王偉忠合作的舞臺劇《寶島一村》來到了上海,在上海大劇院進行了滬上首演,觀眾和舞臺上20多個演員一起度過了一個悲喜交加的夜晚。散場後,觀眾無不起立鼓掌,很多人眼裡噙著淚花。
  • 《寶島一村》再臨南京 賴聲川現場選拔「女弟子」(圖)
    據悉,作為「2014南京·青年戲劇節」壓軸大戲,也是本次巡演的終點站——南京,臺灣著名舞臺劇藝術大師賴聲川、綜藝教父王偉忠聯合編劇、執導的大型話劇《寶島一村》即將於9月5日、6日兩天來到南京人民大會堂。   此次恰逢中秋佳節,相信可以為南京人獻上一道豐富的文化饕餮。
  • 新書《我住寶島一村》首發 王偉忠籌備眷村題材電影
    臺灣電視製作人王偉忠的新書《我住寶島一村》近期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昨天,在該書的首發式上,王偉忠稱這本書與賴聲川話劇《寶島一村》有很大關係,並透露想拍攝一部眷村題材的電影。     《我住寶島一村》一書中,王偉忠記錄了自己生活的點滴和人生感悟,涉及了諸多臺灣當地的社會文化現象。
  • 《寶島一村》五周年紀念 賴聲川講眷村人故事
    從1949到60年代,因政治環境的動蕩意外渡海而來的戰後新移民,在原本只是暫時落腳的村子落地生根,發展出了「眷村」這種臺灣所特有的有著自己的生活型態與族群文化的居住區域,而這齣結合了表演藝術與影視界雙大師王偉忠與賴聲川的精彩好戲,將呈現出「眷村」三代住民、四個家庭的故事。
  • 《寶島一村》來京 王偉忠始終一口京片子(圖)
    明年2月初,由王偉忠和賴聲川導演聯合製作推出的舞臺劇《寶島一村》即將與北京觀眾們見面。王偉忠是臺灣婦孺皆知的金牌電視製作人。令人驚訝的是,從小在眷村土生土長的王偉忠竟然就是「北京人」。說到他製作電視節目成功的秘訣時,王偉忠透露說,他的製作公司就像是一個眷村,人與人的想法各不相同。
  • 王偉忠:引進版權讓大陸節目進步 但更需創新
    引進版權讓大陸節目進步很快,但更需鼓勵創新  王偉忠製作的《我猜我猜我猜猜》《康熙來了》《超級星光大道》等綜藝節目,以創意著稱,在兩岸深受歡迎,也捧紅了吳宗憲、蔡康永、大S(徐熙媛)、小S(徐熙娣)等臺灣藝人。  他也一直很關注大陸的電視,看過《康熙大帝》《漢武大帝》《大宅門》等歷史劇以及《蝸居》《大丈夫》等時代劇。
  • 眷村究竟出了多少牛人?一張圖幫你總結完
    西安音樂廳版權所有 轉載請註明細心的觀眾一定發現了,這周我們每天都在聊「從眷村走出的明星」,鄧麗君、林青霞
  • 眷村味道,兩代人的鄉愁印記
    前些日子馮小剛導演的電影《芳華》中,文工團芳華灼灼的青年男女們聽到彼時還只能偷偷翻錄的《濃情萬縷》時,馬上被那攝人心魄般的歌聲所俘獲,引出一段獨屬那個年代的故事。然而文工團的年輕人不知道,海峽對岸的眷村第二代,正面對著專屬自己的身份認同困擾。
  • 巡演9年演出224場——《寶島一村》主創團隊分享眷村故事
    著名戲劇導演賴聲川1日在上海上劇場如是說。  這部講述了1949年內戰後軍眷遷徙的時代大戲,自2008年在臺北首演以來,每逢上演總能讓現場的觀眾又哭又笑、感慨萬千。巡演9年,224場演出,20多個演員,20多個技術工作人員,《寶島一村》的足跡就這樣遍布中國、新加坡、美國等地區,吸引了逾20萬觀眾走進劇場。
  • 「讓眷村故事一代代講下去」——臺灣經典話劇《寶島一村》在上海...
    新華社上海7月2日電(記者許曉青)20多名演員,20多名技術工作人員,耗時近10年,巡演超過220場,觀眾突破20萬——講述海峽兩岸半個多世紀來眷村記憶的經典話劇《寶島一村》1日下午在上海舉辦創作回顧座談會。  「我是眷村的第二代,我覺得有責任把眷村的故事講出來。
  • 文匯報:被誤讀想像了的眷村
    眷村像一個謎。賴聲川在執導《寶島一村》前還會請教王偉忠:眷村裡的「太保」是什麼?王偉忠就解釋給他聽:「眷村的太保不是流氓,是想做武俠小說裡的俠客,可是每天要去上學、被教官管,就覺得怪怪的——他們想行俠仗義,但生錯時代,不能飛簷走壁,只好踏破別人的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