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一村》再臨南京 賴聲川現場選拔「女弟子」(圖)

2020-12-21 江蘇頻道

新聞發布會現場。(關鹿鳴/攝)

賴聲川和現場大學生聊自己的「戲劇人生」。(關鹿鳴/攝)

2014年9月4日下午,南京水平方涵田城市酒店,大型話劇《寶島一村》南京站演出新聞發布會正式舉辦。 

據悉,作為「2014南京·青年戲劇節」壓軸大戲,也是本次巡演的終點站——南京,臺灣著名舞臺劇藝術大師賴聲川、綜藝教父王偉忠聯合編劇、執導的大型話劇《寶島一村》即將於9月5日、6日兩天來到南京人民大會堂。   

此次恰逢中秋佳節,相信可以為南京人獻上一道豐富的文化饕餮。 

發布會現場,賴聲川興致勃勃地和大家聊起他和南京的淵源、《寶島一村》幕後花絮,甚至還和現場趕來圍觀「大導演」的觀眾聊起了自己的「戲劇人生」。 

談南京:執導的一部話劇以南京人為原型

賴聲川已經數度來到南京,現場有觀眾說起他曾在南京一所高校做過講座,賴聲川回憶許久才想起。但一談到南京和他導演的話劇關係,賴聲川的記憶卻是無比清晰。 

「2012年,我應邀去上海戲劇學院,給一批學生講話劇,講即興表演,但效果不好,同學們都很難理解。於是我就轉變觀念,自己去找素材。」賴聲川說。 

他要找的素材,就在南京。 

當時賴聲川看到一條新聞,南京長江大橋自建成以來,已有2000多人從這裡跳下去,這座全國知名的大橋成了「自殺聖地」,然而十幾年來,有位叫陳思的南京人每天都會上橋巡邏,勸說那些想自殺的人放棄,已經救了近300人,被人們稱為「生命守望者」。   

「我帶著學生就和陳思聊天,聽他說他的故事,他救下那些人的故事。我還讓學生上橋巡邏,感受救助自殺者的體驗。」賴聲川說。 

回到上海後,他把學生分為導演組和演員組,從這些故事中創作出100多個10分鐘左右的短劇,再從中選取了10個比較成熟的片段,成為一部話劇——《大橋上的對話與獨白》。 

這部劇在上海演出,轟動一時。 

賴聲川還談到《寶島一村》在南京演出的有趣經歷,「這部劇有一個好玩的特色,散場每個人發一個包子。我們在南京演出時,當時主辦方怕有意外,不準我們發,但我們還是堅持散場發,最後觀眾井然有序領包子,我們很欣慰,南京觀眾的素質很高。」這句話讓現場響起掌聲。 

談「寶島」:200多家眷村人故事濃縮成3家

《寶島一村》取材於臺灣「綜藝教父」王偉忠的眷村成長故事。 

賴聲川說,當時王偉忠來找他寫劇本時,就聽他講了100多家眷村人的故事,加上自己知道的100多家眷村人的故事,最後「閉關三天」才寫出來《寶島一村》。

在這部舞臺劇中,200多家眷村人的人生,被賴聲川濃縮成三代住民、四個家庭的故事,例如「冒名頂替」逃到臺灣的老趙就是以王偉忠的父親為原型的。   

眷村,在大陸很多人仍感陌生。   

這是一個具有「時代痕跡」的詞,1949年,一百多萬國民黨軍官兵,挈婦將雛,帶著不同的鄉音、記憶和創傷,倉皇渡海,落腳臺灣。他們紮根的地方,被稱為「眷村」。    

一個個眷村,被稱作「根在彼岸的蒲公英」。 

高峰時期,臺灣寶島內共有1000多個眷村。早期的眷村大多位於市郊,大多利用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留下的宿舍,另有一批匆匆搭建的簡易房舍。一間房子,前後用「竹籬笆」隔成小院。戶戶緊鄰,如軍營般的「眷村」擁擠逼仄,學校、商店卻一應俱全,自成一體,將這些外來人隔離開來。

因此,「竹籬笆」成了眷村的代名詞。 

第一代眷村人大多為軍人,第二代眷村人大多在臺灣島內出生,上世紀60年代,臺灣島內有一句順口溜:「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它清楚地點出了第二代眷村人的人生目標。等到眷村第三代出生時,不少眷村因為城市建設已經灰飛煙滅,消逝在歷史的塵埃中。當年的眷村子弟,背上行囊,不復回返。

賴聲川執導的話劇《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中,有一個場景就是在眷村——四面竹籬笆的擁擠空間中,爸媽吆喝著各家的孩子回家吃飯,上了年紀的老人聽著京戲《四郎探母》,哼著「我有家歸不得」,臉上,老淚縱橫。   

而此次南京上演的《寶島一村》,更是全部圍繞眷村故事展開,全場讓人笑聲帶淚,已經在全球演出180多場,備受好評。

談新劇:選拔「女弟子」

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現場,除了向大家介紹了《寶島一村》臺前幕後,賴聲川還為《暗戀桃花源》星秀大賽江蘇賽區活動正式揭幕。

《暗戀桃花源》作為賴聲川的代表作之一,明年將迎來30歲生日。   

賴聲川風趣地表示,很多人會在30歲迎來生命中的重要轉折點。此次星秀大賽就是為了在全國高校內選拔年輕演員,給《暗戀》注入新鮮血液。星秀大賽將在北京、江蘇等全國9個賽區招募,由李宇春擔任「YONG 大使」,呼籲大學生來挑戰自我。   

賴聲川說希望江蘇高校的大學生們能踴躍報名參加此次的選拔活動。面對現場一群高校藝術表演系的大學生,他還說可以在現場選「女弟子」,此話一出,立即引起人群一片轟動。   

發布會最後,賴聲川與現場大學生進行了交談,去感受生活,體驗生活,發現生活,才能體驗到話劇的真諦。

他甚至說起了自己的話劇人生,「當時條件很差,沒有劇場,但我們都是這樣過來的,一定多看書,看好書;多看作品,看好作品。」 

相關焦點

  • 上劇場迎五周年 賴聲川分享《寶島一村》幕後故事
    網易娛樂12月6日報導 12月5日,賴聲川專屬劇場-上劇場舉行五周年茶話會,賴聲川與CEO丁乃竺一同回顧劇場走過的五年時光,聊聊五周年大戲《寶島一村》專屬版的幕後故事。賴聲川專屬劇場-上劇場於2015年12月5日開幕,五年來,上劇場培養自己的演員和技術團隊,共製作了20餘部原創作品。
  • 《寶島一村》五周年紀念 賴聲川講眷村人故事
    《寶島一村》五周年紀念  劇情簡介  搜狐娛樂訊 這是一個從意外旅程到落地生根的大時代故事  背景介紹  寶島一村,訴說的是一個龐大多元卻又被歸為同一族群的人們從離家到想家到認同這裡就是家的一段歷程。」;他的《暗戀桃花源》被紐約時報評為「應該是當代中國最受歡迎的舞臺劇」;他的《寶島一村》被北京新京報評為「這個時代話劇舞臺上的巔峰之作」;周黎明讚賞他為華人世界最偉大的劇作家。
  • 賴聲川「上劇場」迎來五周年,《寶島一村》依舊一票難求
    賴聲川專屬劇場「上劇場」自2014年9月於美羅城動工建造,2015年12月5日開幕,至今已經走過整整5年。這一天,作為給自己生日獻禮的上劇場專屬版《寶島一村》的演出依舊火爆。而這一天,也是《寶島一村》在臺北首演12周年。
  • 上劇場打造《寶島一村》專屬版 用戲劇傳承臺灣眷村歷史
    》專屬版發布會現場。上劇場供圖   中新網上海9月29日電 (周卓傲)2008年12月5日,《寶島一村》在臺北首次全球公演,這個鄉愁的故事一講就是十餘年。2020年因為疫情的特殊關係,演了12年的《寶島一村》不得不停下大陸巡演的腳步,在這樣特殊的環境下,上劇場決定製作推出《寶島一村》專屬版,繼續將這份時代的珍藏的作品傳承下去。
  • 巡演9年演出224場——《寶島一村》主創團隊分享眷村故事
    活動方供圖   中新網上海7月1日電 (王笈)「每次《寶島一村》謝幕的鼓掌,我知道觀眾們不止為表演的精彩鼓掌,也是為那個時代,為那些角色鼓掌。」著名戲劇導演賴聲川1日在上海上劇場如是說。  這部講述了1949年內戰後軍眷遷徙的時代大戲,自2008年在臺北首演以來,每逢上演總能讓現場的觀眾又哭又笑、感慨萬千。
  • 話劇《寶島一村》山東首演 呈現「眷村」文化
    話劇《寶島一村》劇照(資料圖)  青島早報訊 人文經典大戲《寶島一村》將於8月30日-31日登陸濰坊大劇院上演,這也是話劇《寶島一村》首次在山東演出。  呈現「眷村」族群文化  《寶島一村》由被譽為臺灣著名導演賴聲川和臺灣金牌電視節目製作人王偉忠共同創作而成,也是賴聲川三十年間的巔峰之作,自2008年在臺北首演成功後,在世界各地巡演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 【會員活動】《寶島一村》南京文藝行
    演出時間:9月5、6日 19:30演出地點:南京人民大會堂票 價:1280、1080、880、680、480、280、180、100(學生票)購票連結:請直接點擊文章末尾左下角的「閱讀原文」 《寶島一村》——南京文藝行
  • 《寶島一村》讓林青霞看得「像個傻子」
    由臺灣知名戲劇導演賴聲川和「綜藝教父」王偉忠聯合打造的話劇《寶島一村》,將於2010年1月5日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內地首演。這齣反映臺灣特有族群「眷村」文化形態的戲劇作品,不僅題材極具分量,而且吸引到臺灣「金鐘獎」視帝視後屈中恆、萬芳等大批實力派演員的加盟,導演賴聲川自信滿滿地宣稱這是「十年來臺灣最成功、最轟動的一部戲!」
  • 上劇場5周年大戲 《寶島一村》專屬版再造經典
    《寶島一村》背負著每一個背井離鄉人的情感 《寶島一村》的故事要從2006年說起。 從2008年起,《寶島一村》的故事便從未停止,一直在舞臺上演繹著。演員和工作人員們也因此被稱為「村民」,這十二年,有的村民走了又來,有的村民一直都在。 賴聲川還記得2010年在廣州首演時的場景,他一開始很擔心廣州觀眾並不在意眷村的故事,誰料,話劇謝幕後,全場近2000餘人竟自發起立鼓掌,掌聲持續了十多分鐘。
  • 《寶島一村》將出上劇場專屬版,「新村民」延續感動
    《寶島一村》專屬版發布會自2008年首次全球公演以來,賴聲川導演的話劇《寶島一村》已經走過12個年頭,曾在40多個城市巡迴演出,成為當代華語戲劇的經典之作。因為2020年疫情的特殊關係,演了12年的《寶島一村》不得不停下來大陸巡演的腳步。
  • 走進臺灣著名舞臺劇導演賴聲川
    /上劇場 供圖  中新網上海新聞7月3日電 (王笈)2008年12月5日,《寶島一村》全球首次公演,轉眼已是十年。十年間,有「村民」走了又來,也有「村民」來了又走,而《寶島一村》的三位「男主人」屈中恆、馮翊綱、宋少卿卻從未離去。
  • 《寶島一村》專屬版受魔都觀眾認可是最好的生日禮物!
    今天,【表演工作坊】賴聲川導演在魔都的專屬劇場——位於徐家匯美羅城5樓的「上劇場」5歲啦!慶生現場感受一下 慶生的當下,正是上劇場五周年大戲《寶島一村》專屬版成功首演之際,上劇團新一代的演員傳承經典,用劇場書寫歷史,獲得了魔都觀眾的認可,這無疑也是送給上劇場最棒的生日禮物了。
  • 「讓眷村故事一代代講下去」——臺灣經典話劇《寶島一村》在上海...
    後來,我找到賴聲川導演,花了兩年多時間說服他,就創排了《寶島一村》。希望能讓『寶島一村』的眷村故事,一代代講下去。」臺灣著名電視人、《寶島一村》原創故事提供者王偉忠在開場白中表示。  這場吸引了兩岸數百名觀眾共同參與的座談會,在上海徐家匯的上劇場舉行,這座以賴聲川「表演工作坊」為主題的劇場,也被譽為《寶島一村》的「大陸之家」。
  • 《寶島一村》專屬版有望駐場演出,新一代演員繼續鄉愁故事
    2020年上劇場5周年之際,導演賴聲川宣布將推出《寶島一村》專屬版,有望成為駐場演出。 2008年12月5日,《寶島一村》首演。該劇講述三代人、四個家庭的笑淚交替和心酸詼諧,他們遠離故土,甚至來不及對親人告別,原以為只是短暫的旅程,歸家之日卻遙遙無期。帶著深埋心底的鄉愁,他們在暫時落腳的村子落地生根。這個鄉愁的故事一講就是十餘年。
  • 《寶島一村》上海首演 觀眾又哭又笑領眷村包子
    賴聲川和王偉忠合作的舞臺劇《寶島一村》來到了上海,在上海大劇院進行了滬上首演,觀眾和舞臺上20多個演員一起度過了一個悲喜交加的夜晚。散場後,觀眾無不起立鼓掌,很多人眼裡噙著淚花。
  • 話劇《寶島一村》福州連演兩場 帶動下半年「大茉莉」看劇熱
    半個多世紀以來兩岸鄉愁《寶島一村》是臺灣著名話劇導演賴聲川和節目製作人王偉忠聯合編導的舞臺劇。該劇以軍眷飄洋過海背井離鄉的生活為背景,講述了1949年開始的臺灣眷村年代。導演賴聲川曾說,《寶島一村》所講述的是「中國人在20世紀重要的故事」,其所要表達的不僅是眷村故事本身,也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兩岸鄉愁的現實狀況。「笑中帶淚」是看過該劇觀眾的情感共鳴。有觀眾評論說:「《寶島一村》的成功之處在於超越了政治、地域和衝突,回歸到人性最本質的真善美。
  • 賴聲川為「她」舉辦別樣生日派對
    >月5日消息(記者 張笛)5日下午,位於美羅城5樓的上劇場裡,專屬版《寶島一村》正在上演第22場演出,藝術總監賴聲川`行政總監丁乃竺來到排練廳,為上劇場5周歲策劃了一場特別的派對。     賴聲川自1985年在臺灣創立【表演工作坊】以來,已經推出了一系列享譽劇壇的佳作,《暗戀桃花源》《寶島一村》《如夢之夢》《這一夜,誰來說相聲》等劇甚至成為了教科書級的華語舞臺劇。
  • 「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在我們靈魂裡」——《寶島一村》福州演出訪談
    臺灣藝術家馮翊綱說,借著演出《寶島一村》的機會,自己到過大陸許多地方,見識到中華文化的魅力,可以說是躬逢其盛。20日和21日,臺灣經典話劇《寶島一村》在福州海峽文化藝術中心連演2場。這是《寶島一村》第271次與第272次演出。
  • 導演賴聲川捧包子與王偉忠講述眷村往事
    11月24日,臺灣著名戲劇導演賴聲川和臺灣電視綜藝界製作人王偉忠一起出現在北京,為二人聯手製作的戲劇作品《寶島一村》造勢。《寶島一村》是賴聲川繼《暗戀桃花源》、《這一夜,女人說相聲》、《如影隨行》之後的一部新作,將於明年2月5日至7日在北京上演。
  • 《寶島一村》repo
    帶著媽媽去打卡了《寶島一村》。去看之前有一位朋友已經給我打過「預防針」了。讓我多帶點紙巾。如她預測的那樣,我的眼淚沒有剎住車。看完《寶島一村》後,思緒被拉回了兩年前。其中一部分記憶在我從臺灣結束了《1949移民與社會》這門課程之後,我再也不曾觸碰過。因為太過於沉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