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韓邪主動向漢朝稱臣,有什麼意義呢,這時漢宣帝又發生了什麼

2020-12-16 百家號

呼韓邪主動向漢朝稱臣,有什麼意義呢,這時漢宣帝又發生了什麼。呼韓邪主動要求向漢朝國境靠攏,究竟是蓄謀已久,還是臨時起意,這個已經無從考證。不過經過漢宣帝的精心安排,他這趟漢朝之行,心裡既佩服又感動是肯定的。漢朝在漢宣帝一朝,軍事實力和國家經濟達到了鼎盛,僅僅京城運輸儲備糧,就要動用六萬大軍押送,可想而知各地用於作戰的土兵有多少,這還不包括新設立的西域都護府的兵力。而連日來的窮奢極,也讓呼韓邪見識到了什麼才叫上檔次的公款吃喝。

僅僅統治數萬戶子民的他心裡應該清楚,即便大漢從現在開始原地踏步,而再給匈奴一百年時間發展,恐怕也不可能追到勢均力敵了。這是佩服。另外感動也是有的,一方面,皇帝先後兩次下詔恩準他不用跪拜,在所有西域國王和漢朝諸侯王之上,讓他保住了匈奴祖宗的面子;另一方面,陛下如此隆重地接待他,禮遇之重,不僅在匈奴從來沒有過,就是漢朝的歷史上也沒有顯擺到如此地步的時候,他自己的面子也掙夠了;而最重要的是,在國家外交和軍事上,漢宣帝對他也是足夠信任的,不僅讓他安全來朝見在先,更主動提出放他回去治理國家,這份信任無論如何都是難得而且感人的。

於是呼韓邪徹底服了。陛下也沒有食言,繼續保持了對他的信任,不僅答應他靠近漢朝邊境建立單于王庭,而且還贈送給匈奴三萬四千斛糧草,足夠裝備數千人的軍馬和武器。從此,匈奴正式進入到南北割據的時代。雖然最後呼韓邪輸給了郅支,但極大地消弱了匈奴民族的國運,算起來,漢宣帝而在不久之後的漢元帝時代,呼韓邪更是迎娶了王昭君,這就是著名的仍然是最後的勝利者。「昭君出塞」。王昭君嫁入匈奴,前後輔佐了三代單于,經歷了四十餘年,為漢匈兩家的和平穩定、文化融合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朝廷也用金冊金印冊封她為「寧胡氏」,以紀念她的豐功偉績。

呼韓邪歸降漢朝,在當時起到的作用是,讓西域各國從此以後徹底服從了漢朝的命令,再也不敢有半點反心。這就讓著名的絲綢之路徹底暢通無阻,為東西方經濟和文明交流打開了一條天路;而對於中國來說,甘泉宮的那次集會,標誌著朝貢體系的正式建立。從那以後,歷朝歷代的聖君明主只要國力允許,都會效仿漢宣帝,定期把所有屬國的國王、首領召集到京城來,大吃大喝一番,再贈送禮物以表明宗主國的恩典。

回到正題上來,陛下送走了呼韓邪,可以說是達到了一生輝煌的頂點,完成了列祖列宗都沒能建立的功業。如今匈奴歸降,西域臣服,四海昇平,可是美中不足的是,從甘露三年(前51)開始,三十九歲、正值壯年的劉詢身體狀況卻每況愈下,即使在皇家那麼好的環境中調養,也沒能有很大好轉人一病了,心情就會鬱悶,而且也容易懷舊,在病床上的日子裡,陛下靠著回憶打發日子,想到如今建立了萬世功業,卻沒有幾個知心人能夠一起分享,於是對那些已經病故的老臣就更加懷念。終於,甘露三年(前51)秋天,身體狀況好轉的陛下決定做一項工程,預備為他這一生,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相關焦點

  • 呼韓邪單于降漢,匈奴為漢帝國守國門!
    故夕王擔心單于來打他,就聯絡左地貴人,與烏禪幕結成了攻守同盟,共同擁立稽侯狦為呼韓邪單于,發左地兵四五萬人向東攻打單于。雙方戰於餘吾水北,還沒打呢,單于的部隊掉頭就跑,握衍朐鞮單于當了一回商紂王,無奈敗走。
  • 呼韓邪單于同漢朝和親,高高興興的迎娶了王昭君!
    到了呼韓邪單于所部,漢使宣布,雖然谷吉被匈奴人所殺,可是並不確定就是呼韓邪單于的人幹的,漢朝不會追究呼韓邪單于的責任。來一趟不容易,韓昌和張猛就在呼韓邪單于這裡住了幾天,他們左右這麼一看,這裡的匈奴人很多嘛,以他們自己的力量,完全可以自保了。再這麼一打聽,原來有不少的匈奴大臣都在勸大單于,想要回到原來居住的北方去。
  • 呼韓邪單于降漢,匈奴為漢帝國守國門!
    故夕王擔心單于來打他,就聯絡左地貴人,與烏禪幕結成了攻守同盟,共同擁立稽侯狦為呼韓邪單于,發左地兵四五萬人向東攻打單于。雙方戰於餘吾水北,還沒打呢,單于的部隊掉頭就跑,握衍朐鞮單于當了一回商紂王,無奈敗走。
  • 被遺忘的千古一帝,大敗匈奴使其向漢朝稱臣,將漢朝推向頂峰
    漢武帝在位期間,一改漢初對匈奴的和親政策,大舉進攻匈奴,大挫匈奴,將侵擾中原上百年的匈奴趕到了漠北,幾百年不敢南下侵擾中原。漢武帝在位期間開疆擴土,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徵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的基本範圍。不僅如此,甚至頒布《輪臺罪己詔》,反思自己所犯下的罪過,可謂是古今皇帝第一人。
  • 現在好多人都是漢族,那麼漢朝時期有什麼民族?
    後來,在漢匈大戰中戰敗的匈奴帝國分裂,其中一部首領呼韓邪單于主動要求與漢稱臣,漢元帝以王昭君嫁與呼韓邪單于,是為昭君出塞,北匈奴單于被陳湯於康居斬殺,發出「敢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時代強音 。到了東漢時期,本來已經奄奄一息的匈奴由於天災和內亂又分為兩部,分別為南、北匈奴。其中南匈奴立呼韓邪之孫比為單于,與漢朝關係友好 。
  • 昭君出塞人人知道,但有多少人知道他發生在漢朝的什麼時候?
    漢宣帝之後,他的兒子漢元帝即位,著名的「昭君和番」、「昭君出塞」故事便是發生在這一時期。 匈奴單于呼韓邪來西安朝拜,漢元帝接受掖庭令的建議,同意將王昭君送給入朝的呼韓邪單于。
  • 漢朝與匈奴大戰數十年,最後一戰漢朝失敗,為何匈奴卻活不下去了
    漢武帝劇照歷數漢武帝時期,漢朝同匈奴的較量大致分為了三個階段:即主動出擊、膠著狀態及失敗的最後一戰。主動出擊從公元前133年馬邑之謀,到公元前119漠北之戰,此為漢、匈交鋒最為激烈階段。要求匈奴要麼決戰,要麼稱臣。結果,烏維單于扣留漢使,既不應戰,也不稱臣,漢武帝只好回師。公元前105年,烏維單于去世,其子烏師盧繼位,又稱「兒單于」。兒單于性格暴虐不能服眾,所以左大都尉打算殺死兒單于投降漢朝。漢武帝喜出望外,一面派公孫敖受築受降城,一面派趙破奴率2萬人馬前往接應。結果,左大都尉行動失敗被殺,趙破奴全軍覆沒。公元前102年,兒單于去世,其叔叔左賢王呴犁湖繼位。
  • 昭君出塞真相,王昭君嫁給呼韓邪單于是自願,還是被逼迫?
    匈奴在漢宣帝時候走向衰落,公元前57年,匈奴出現「五單于」爭位的混戰局面。後來呼韓邪單于與哥哥郅支單于勝出,於是匈奴又分裂為南北兩部,呼韓邪為南匈奴。接下來兄弟倆又開始火拼,呼韓邪被擊敗,於是率部投奔漢朝。
  • 昭君出塞發生在哪個皇帝統治時期,這個皇帝的名字多數人不會讀
    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韓邪單于被他哥哥郅支單于打敗,南遷至長城外的光祿塞下,同西漢結好,曾三次進長安入朝,並向漢元帝請求和親。王昭君聽說後請求出塞和親。她到匈奴後,被封為「寧胡閼氏」(閼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徵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後來呼韓邪單于在西漢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從而使匈奴同漢朝和好達半個世紀。所以王昭君為西漢的和平做出來重大的貢獻。
  • 漢朝這個皇帝文治超過漢文帝,武功超過漢武帝,為啥史上並不知名
    如果說中國歷史上哪個時代在經濟、文化、科技、軍事等各個方面都大大領先於世界,那麼西漢王朝的漢宣中興時期可謂首屈一指,在漢宣帝劉詢(原名劉病已)在位時期,「政教明,法令行,邊境安,四夷清,單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樂,其治過於太宗(漢文帝)之時」,日本史學家認為漢宣帝時期漢朝的疆土達到了史無前例的
  • 匈牙利人和匈奴人什麼關係?被漢武帝摁在地上摩擦,南北朝時散亂
    70年以的時間裡,漢朝一直跟匈奴以和親的方式相處,始終處於劣勢地位。可是到了漢武帝時期,情況發生了變化。漢驃騎將軍之出代二千餘裡,與左賢王接戰,漢兵得胡首虜凡七萬餘級,左賢王將皆遁走。驃騎封於狼居胥山,禪姑衍,臨翰海而還。
  • 歷史上的強漢到底有多強,當匈奴人殺了西漢使節後的下場如此悲慘
    漢元帝時期的匈奴因為繼承人的爭奪發生大混亂,出現了五個單于爭位的情況,這五位都說自己是正牌單于,結果匈奴內戰不止,而且紛紛向西漢抱大腿,希望得到漢朝的幫助,這其中呼韓邪單于做的最徹底,匈奴的呼韓邪單于因為實力弱小在部下的建議下,直接入塞到長安以藩王禮朝覲漢元帝。
  • 初中歷史知識點:漢宣帝劉詢及後代簡介
    西漢第十位皇帝:漢宣帝劉詢(公元前91年4月7日—公元前48年1月10日),本名劉病已,字次卿,西漢第十位皇帝。漢武帝的曾孫,戾太子劉據的長孫,史皇孫劉進的長子,生母為王翁須。漢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漢昭帝駕崩,由於無嗣,大司馬霍光擁立的昌邑王劉賀在即位的27天就被權臣霍光提請其外孫女上官皇太后廢掉。
  • 西域納入大漢版圖,武帝沒有實現的夙願,在宣帝朝實現了
    張騫出使西域雖然開通了絲綢之路,與西域各國有了聯繫,但是並沒有達到與西域各國結盟共同抗擊匈奴的目的。 漢宣帝即位以後,漢匈都想爭奪對西域的控制權,為此漢朝與匈奴互不相讓爭奪不休,最終漢朝打敗匈奴,在西域建立護府,正式將西域納入漢朝的版圖。
  • 西漢最賢明的雄主,匈奴稱臣來朝,正式將西域納入中國版圖,比先祖...
    漢宣帝被史學家稱為是西漢王朝,最有為的明君、最為雄主的一位帝王,文治武功。在制定廟號、諡號極為嚴格的西漢王朝,只有4位帝王有廟號,「太祖高皇帝劉邦、太宗文帝劉恆、世宗武帝劉徹、中宗宣帝劉詢」。為什麼史學家評價宣帝劉詢才是西漢最為賢明的雄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