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出遊要知道,少數民族都喝什麼酒?別具風情的飲酒風俗大盤點

2020-10-05 消費評論酒類融媒體


雙節來臨,相信有不少朋友們已經開啟了出遊度假模式,大家都知道少數民族熱情好客,那知道他們其實也好酒嗎?來到少數民族地區可不要被不同的飲酒風俗"嚇到",今天消費君就來帶大家看看各地少數民族喝什麼酒,有什麼獨特的飲酒風俗。

雲南篇

去雲南旅遊最好的時間是3-10月,這是雲南少數民族節日最多的時候,也是水果、鮮花最多的季節。這個長假去雲南的朋友應該也比較多,出門旅行不止要看風景,更要體會當地風土人情,雲南的少數民族有哪些獨特的飲酒風俗呢?

  • 苗族

說到苗族,不得不提的是攔門酒,最常見的分為兩種,一種是包穀酒,一般都是男人喝,另一種是糯米酒,苗家人也叫甜酒,多是女人喝,其他還有高粱酒、紅薯酒等。

飲酒風俗:

攔門酒是苗寨人迎接客人最盛大的歡迎儀式了,攔門酒最少有一道,最多的有十二道,走進苗寨,大都會享受苗族人民攔門酒這種"最高禮遇"。但是,在喝酒時千萬不要碰酒杯,如果碰了酒杯,說明你已經把苗族人當成了好朋友和自家人,必須整整一杯酒一飲而盡。

  • 傣族

傣族愛喝"自烤酒",各村寨的人都會自己釀製傳統小鍋燒酒(當地人稱"自烤酒"),在"自烤酒"中,要數"糯米酒"最為普遍。

飲酒習俗

竹子作為傣族同胞民族文化的的一個重要符號,在酒文化中也得到了運用。傣族在喝竹管酒酒時,許多人圍坐一圈,在圈中心放置陶罐裝著的酒,眾人用一根很長細竹管伸入罐內吸飲,另一部分人則在一旁歡歌,為之助興。

  • 納西族

"客酒"是雲南麗江的納西族人習慣飲用的別具特色的傳統名酒,以高粱、大麥、小麥等為原料釀製而成。其製作方法複雜,需裝入瓦罐密封沉澱,時間最短一年,越長越好,度數不高,富含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飲料酒。

飲酒風俗:

納西族人在每有外賓時,總以"客酒"相待。在客人進門時,先將第一杯"客酒"遞給貴賓和年長者,以示敬意,然後分送在座的客人。

傈僳族喜歡喝水酒,他們自己用苞谷、蕎子之類的糧食釀成。製作時先把糧食搗碎,蒸熟後放涼,拌上適量的酒藥,放進乾淨的瓦罐裡,蓋好,發酵十幾天,等發出酒香味,說明已出了酒,啟封衝飲。

飲酒風俗:

招待客人時,水酒是必不可少的,傈僳族認為"無酒不成禮",有酒就有了相應的禮節。主人用很精緻的竹筒將酒盛滿後,往地上倒一點,表示對祖先的懷念,接著自己先喝一口,表示酒是好的,然後將客人面前的其它竹筒盛滿,雙手舉到客人面前請客人飲用,而後主客共同暢飲起來。


內蒙古篇

提起內蒙古,便想到了遼闊的草原和高遠的天空,這裡造就了蒙古人豪爽奔放的性格,也造就了內蒙美食粗獷的風格。十月的內蒙古有多美,白樺林完美詮釋了正宗的秋天,藍天、白雲和黃葉,猶如油畫一般,與美景一樣,內蒙古的酒也很特別。

  • 蒙古族

馬奶酒被稱為元玉漿,是"蒙古八珍"之一,也是蒙古族用來尊敬老人和招待賓客好友的最佳禮品,每年七八月是釀製馬奶酒的季節。

飲酒風俗:

蒙古族人熱情好客,主人和客人必須暢飲,來客後,不分主客,誰的輩分最高,誰坐在上席位置。蒙古族接待客人講究禮節,歡迎、歡送、獻歌、獻全羊或羊背等都按禮儀程序進行,程序中都要敬酒或吟誦。


西藏篇

很多人著迷西藏,因為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神秘的人文色彩,以及壯闊的自然風光。10月的西藏顏色最為豐富,牧場、雪山、村莊、悠閒的動物,無不是給眼睛和大腦的享受,同樣,藏族人也愛酒,愛喝青稞酒。

  • 藏族

藏族人民在遠方客人到來時,都要敬獻青稞酒。這種酒是將青稞煮熟後拌和酒後,放入陶罐密封發酵,酒色微黃味微甜,酒精含量約10度,被外賓稱為"西藏啤酒"。

飲酒風俗:

喝酒時,主人斟滿一杯,讓客人先喝一口,添滿再喝一口,這樣連添三次喝三口,最後滿杯喝乾,這種習慣叫"三口一杯"。勸酒時,主人常誠摯地唱祝酒歌,尤為感人。如果客人不能喝酒,可用無名指蘸點酒,舉手向右上方彈三下,主人就不會勉強。


廣西篇

有人說廣西是沒有秋天的,但廣西的梯田有,十月正是看梯田的好時節。9月中下旬到11月中上旬,正是稻穗成熟的時候,金燦燦的稻穗層層疊疊,延綿不斷,梯田漫山遍野一片金黃,遊客絡繹不絕,除了美景,也別忘了品嘗當地特色美酒。

  • 壯族

水酒,又稱"糯米酒",是龍勝壯族最喜愛的酒,它是用當地的糯米釀製的,將發酵好的糯米與水按一比一的比例混合,裝在罐子裡密封,放在陰涼處三四天後飲用,如果長期存放,它會變成陳年酒。

飲酒風俗:

壯族有一種叫敬賓酒,全家人、男女老幼輪流向貴賓敬酒一勺酒,以示尊敬,如果客人不能喝,就把勺子送到嘴裡,用舌頭舔一舔。


你還知道什麼有趣的少數飲酒風俗嗎?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世界各國飲酒風俗,你了解多少?
    首先座次就有講究,坐錯了位置絕對尷尬之極,要看年齡,輩分,職位,主客等許多關係來安排座位;此外是酒令,這個傳了幾千年的風俗至今仍在某些地方風行,正令敬酒,亂令罰酒。至於喝什麼酒,喝多少,在不同的地方規矩又不相同,一般北方比較豪放,南方比較溫婉。有時淺嘗,有時一定要幹。
  • 盤點國內明星婚宴用酒 明星結婚都喝什麼酒
    人們一般遇上高興的事情,大都會通過飲酒來表示祝賀,我國婚宴上最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就是酒,那麼如今婚宴一般都用什麼酒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國內明星婚宴用酒,看看明星結婚都喝什麼酒。一、婚宴常用酒1、紅酒婚宴上出現的紅酒一般都作為開場酒,而且紅酒的顏色是「紅色」的,象徵喜慶,很適合出現在結婚的宴會上。
  • 喝「小酒」和喝「大酒」,哪種對身體的傷害大?喝酒要注意什麼?
    生活中我們常說,「小飲怡情,大飲傷身」,似乎平時少喝點酒對我們的身體上傷害不大,只有過度飲酒才會導致我們身體受害,那麼真實情況是這也嗎?平時少喝一點和喝大酒究竟哪種對身體的危害更大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那專家是怎麼說的吧!小飲怡情不傷身,真的是這樣嗎?
  • 景頗族和拉祜族的飲酒風俗!
    景頗族幾乎家家都會釀酒,一般用大米、紅米、苦養、苞谷等為原料自釀水酒,另外還會釀製米酒和有怪味的酸水酒。在景頗族人的日常生活中,水酒是不可缺少的飲料,所以多數人家飲酒量很大,每年都要多次釀酒。景頗族有句諺語:酒能把兩座山粘在一起,朋友的心要相通,沒有酒不行,吃酒和吃飯、穿衣一樣重要。景頗族喝酒十分注重禮節,熟人相遇相互敬酒,是先倒回對方的酒筒裡一點兒酒再喝。在大家共飲一杯酒時,先讓老人喝,每個人喝一口後都用手揩一下自己喝過的地方,再轉給別人。在對外交往中,景頗人喜歡「禮籃「接待尊重的客人。
  • 流連在「醉美」民族風情酒俗文化中
    近日,由包頭博物館、遵義市博物館共同舉辦的「多彩酒俗醉美生活——貴州少數民族酒俗展」在包頭博物館展出。該展覽是遵義市博物館遴選館藏特色文物打造的獨具民族風情的酒俗文化展,是這個春天為包頭觀眾獻上的一份文化大餐。
  • 未來醬解密河南酒桌飲酒規矩,到河南飲酒,這些規矩你要知道!
    喝酒的人,最怕到兩個地方:河南和山東,因為上了這兩個地方的酒桌,尤其是以客人的身份,想不喝醉都很難。河南,這個中華美酒誕生地,也是中國酒文化的發祥地,從古到今,都是酒的生產和消費大省,在全國名列前茅,因此喝酒之風自然盛行。
  • 人生這三杯酒,你必須喝,否則就是不完美的
    人要是活著,不論是工作中還是家庭生活,都免不了需要各種各樣交際,交際的酒大多數情況下更好像某種媒體,要借酒達到某類別的目標。喝什麼樣酒,反倒不關鍵了,為何要飲酒,算是交際酒。在社會發展打拼滾爬的朋友,必定更需要喝各種各樣交際酒。不願喝而迫不得已要喝,頗為不舒服;而如果恰好酒興正旺的,那必定是杯觥交錯歡歡喜喜。交際也許不舒服,但也能夠歡悅。
  • 朝鮮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你肯定不知道,朝鮮族的這些禮儀風俗
    朝鮮族是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少數民族之一,那麼有人知道朝鮮族節日禮儀風俗有哪些嗎?朝鮮族節日禮儀風俗與其他民族的傳統節日有什麼不同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是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北部的社會主義國家,簡稱朝鮮、北朝鮮、北韓。
  • 中秋節喝什麼酒?這些酒正合適
    家人們圍坐在一起吃飯的時候都會喝酒,那麼,中秋節喝什麼酒呢?1.葡萄酒我們都知道中秋節是個團圓的好日子,每到了這天親朋好友都會團聚在一起,而紅酒高端大氣,所以也是中秋節飲酒的上品。紅酒的口味很好,而且不容易上頭,可以搭配眾多美食飲用,例如烤肉以及燒雞等等,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 同苗族女孩喝酒會發生什麼?90%的人不知道!
    現在,隨著中國經濟的繁榮,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多數人在節假日會選擇出遊,領略異域山川的風情,旅遊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當周邊遊已經變得索然無味的實惠,自然會萌生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念頭,從而遠足他鄉。 此刻,無論老少,組成了浩浩蕩蕩的旅遊大軍。
  • 為什麼不能喝苗族女孩的酒?有些人不聽勸告,結果後悔不已
    我國是一個擁有著56個民族的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裡,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文風俗和生活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已經融入在了一起。很多小夥伴到了節假日的時候,非常喜歡外出旅遊,尤其是去一些少數民族特色的地方,感受一下不同的生活氛圍。
  • 雲南少數民族眾多,雲南特有少數民族你知道幾個呢?
    雲南包括漢族共有26個民族,其中有多達25個少數民族人口超過6000,居全國之首。少數民族人口超過1500萬,眾多的少數民族交織在一起,形成了雲南特色的民族風情。景頗族自製的水酒是待客的重要之物,但是要注意接酒的時候要雙手接,一隻手被視為不禮貌。目腦縱歌節是景頗族傳統的祭祀節日,祈求天神的保佑。以豬牛為祭品,耗費巨大,數年甚至十年才舉辦一次。
  • 盤點我國少數民族特有的美食,每一種都別具特色,深受人們的歡迎
    大家好,我是珍珍娃,很高興為大家分享我的美食文章,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關於少數我們國家少數民族的一些美食,說到少數民族,大部分人可能會想到的就是能歌善舞,那些閃亮亮的民族服飾。其實除了這些以外,一些少數民族特有的美食也是讓人十分嘴饞,這些美食都是他們自己用獨特的方式烹飪出來的,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看看我國少數民族特有的美食,每一種都別具特色,深受人們的歡迎。
  • 千萬別喝苗族女孩給的酒,很多遊客不聽導遊勸,結果腸子都悔青了
    千萬別喝苗族女孩給的酒,很多遊客不聽導遊勸,結果腸子都悔青了少數民族有著特殊的風俗,引起了很多遊客,但有些遊客並不了解當地的習俗而鬧出了笑話。如果想去苗族旅遊,最好就是跟團,找個靠譜的導遊,或者在自行旅遊之前,多從網上了解苗族的風俗,這可以避免一些麻煩。在苗族,喝酒是很有講究的,苗族人敬酒,如果對方用手去接,就代表接受了苗族的祝福,對方要把手裡的就全部喝下去。但如果酒量不好,建議不要輕易接苗族姑娘遞過來的,一旦遊客接了,苗族姑娘們會擺出一個「陣型」,遊客喝醉了,在大庭廣眾之下出洋相是很尷尬的。
  • 喝「木瓜酒」可以豐胸?飲酒態度不公正,遲早會「自食其果」
    另外,經過果蔬浸泡過的酒相對會更好喝,這是因為泡酒的過程會讓蔬果中的糖、酸等一些物質溶解到白酒中,這樣一來必然會改變酒水的口感,形成了「具有新風味的白酒」。對於這樣的「蔬果泡製酒」,在不談酒精對身體傷害的前提下可以喝,但不要給它們賦予「神奇的價值」,它們不會治病,更不會讓您變得更加長壽。
  • 三天喝一次酒,每次喝三杯,與每天一杯酒相比,哪個更傷肝?
    三天喝一次酒,每次喝三杯,喝酒頻率比較低,但每次喝酒的量卻比較多,對於肝臟來說,一次性喝太多酒,會加重肝臟代謝負擔,導致毒素無法完全清除出去,時間長了,就會讓毒素堆積在肝臟,也就會給肝臟帶來損傷。再說一下每天喝一杯酒,喝酒頻率算高了,雖說每次只喝一杯酒,日積月累之下,積少成多也會給肝臟帶來大的損傷。
  • 古代春節喝的屠蘇酒,究竟是什麼酒?
    ▲古人飲酒圖一我最早是從王安石《元日》中知道「屠蘇…從文獻記載上看,大年初一喝屠蘇酒的習俗,至少東漢時就有了,規矩是「從少至長,次第飲之」,以表示對年小者加歲的祝賀與對年長者留住時光而增壽的祈願。唐顧況說的「還將寂寞羞明鏡,手把屠蘇讓少年」與宋蘇軾說的「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後飲屠蘇」,就是這個意思。
  • 春節聚會飲酒要當心!頭孢+酒危害大 易引起副作用
    可是在這也得給大家提個醒,如果您吃著藥,喝酒一定注意,因為有些藥如果遇到酒,是非常危險的。您知道吃了哪些藥是不能喝酒的嗎?又到底會產生什麼樣的危害呢?一起來看看。2018年十月,黑龍江齊齊哈爾的一名網絡主播吃了頭孢,並在直播前喝了酒,結果導致突發心肌炎,身體無法動彈,只能向網友求助。所幸民警及時趕到,破門後將其送醫,最終脫離危險。
  • 團團圓圓中秋節,喝杯小酒來助興,闔家團圓的日子該喝什麼酒?
    每當逢年過節的時候,每家每戶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就是家宴,中秋更是一個闔家團圓的日子,相約一起吃吃月餅、賞月飲酒,也算是人生一大樂事了。中秋時節,三伏天剛過,嚴寒的冬季卻還未到來,一般氣候比較清爽宜人,晚上通常月亮又大又圓,最適合賞月飲酒。
  • 每天喝2兩酒,會怎樣?38度的酒和50度的酒,有什麼不一樣?
    每天喝2兩酒,會怎樣?38度的酒和50度的酒,又有什麼不一樣呢?讓我們一個一個來看吧。首先要強調的是,關於少量喝酒有益身體健康這件事,其實是不靠譜的雖然說,酒中是有一些有益的物質,但是要知道的是,這種有益物質是非常少的,如果想要靠這點有益物質起到作用,那麼攝入的酒的量很有可能非常嚇人,只靠每天2兩是肯定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