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從小就被安排上補習班的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

2020-12-21 拜託了爸媽

如今,社會的競爭壓力很大,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從小就開始拼命讓孩子補習,為此現在的補習市場資源也越來越豐富。

不管孩子是否願意,為了能夠提高孩子的成績,家長們還是把孩子送到了補習班中,不少孩子從小就被迫補習,很多人都想知道,這些從小都大都在補習的孩子們,長大之後變成了什麼樣。

從小到大都在補習的孩子,長大後變成了什麼樣?

1、最大的特點就是呆萌

以前上學的孩子對補習沒有任何概念,市場上也沒有那麼多的補習資源,最早從小上補習班的孩子如今也上高三了,已經變成了大孩子,按正常來說,這些孩子們在學習上應該是非常出色的。

但有位高三班主任卻表示,這些孩子統一的特點就是呆萌,用這個詞來形容一個高三的孩子,讓我感覺很奇怪,這其中的意思就是這些孩子缺少靈氣,甚至是老氣,這也是很多老師交流後得出的結論。

2、沒有主動思考的習慣

當老師不小心講錯了題目,甚至是故意講錯題目時,這些從小補習的學生們完全沒有反應,或許他們是沒有勇氣質疑老師,也或許習慣了老師單方面的講述,總之已經完全失去了自已思考問題的習慣,甚至已經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了。

因為他們從小就在各種補習班裡聽課,老師講什麼聽什麼,完全沒有必要去自己動腦思考,可以說就是被補習班直接餵大的。

3、只會走這一條路

對於從小就開始補習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想法就是老師講學生聽,而補習班做的就是提前學習知識,多刷題,由於這些學生多年來一直走著相同的道路,對這條路太熟悉不過了,也認為這是一條速度最快的路,雖然最後也確實讓他們得到了高分,但時間久了,這些學生在學習方面只懂得走這一條路,完全不會去考慮其他的路。

孩子不上補習班會怎樣?

如果現在的孩子都不上補習班,會是怎樣的一個結果呢?其實就跟現在所有的孩子上補習班是一樣的結果。孩子因為上了補習班,學習成績提高了很多,但錄取的分數線也跟著漲高,為了這樣的結果,孩子們付出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甚至因此也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如果孩子都不上補習班了,普遍的分數也都會下降,那麼錄取分數線也會相應降低,孩子也可以擁有一個好的童年,不至於每天都活在補習當中。

給家長的一些建議:

看到高三學生的現狀,這位班主任給家長們提出一些建議,表示要儘量少讓孩子上補習班,應該鼓勵孩子多去動腦,並適當地進行體育運動。但家長的心態不變,這些建議也起不到絲毫的作用。

只有讓家長們充分認識到過量補習的危害,適量補習的作用,才可以更好地去規劃孩子的補習之路。而對補習班的各種套路,家長應該儘量推遲孩子上補習班,同時幫助孩子學習,來啟發孩子自主思考的能力。

正所謂有得必有失,這些從小就不停補習的學生,雖然在分數上比別人高了,但也失去了一些東西。想要得到,就必須要有所付出,而在努力的過程中,也自然會失去一些東西,關鍵是這個代價你是否願意付出。

在家長們看來,這是值得的,因為現在沒有好的學歷,就沒辦法在這個社會上立足,可一個孩子整天在補習班的道路上穿梭,長大後變得如此呆萌,真的值得嗎?

相關焦點

  • 怎樣安排暑假,才能讓家長和孩子都滿意?
    但很多時候,家長和孩子對於暑假的時間安排也會出現很多分歧,那同學們到底應該怎麼規劃自己的暑假,才能讓自己和家長都滿意,在暑假打一個「漂亮仗」?不宜安排特別緊張的暑期活動,如讓補習班佔用絕大部分的暑期時間,也不宜安排太過冒險的事情,類似各種窮遊達人的冒險旅程,或是電視節目中鼓勵孩子到社會上「用土豆換冰箱」的類似活動。是否有意義就一個標準:身心愉快、放鬆而有收穫。
  • 這樣的補習班,你會讓孩子去嗎?
    想到同事家的小朋友,9月才上小學,記者忍不住當場吐槽:「那你不如直接給他報『銀河補習班』,考前兩周出門玩一趟,就能從班級倒數第五,變成年級前十……」這番吐槽,一半是對胡亂報培訓班的家長,另一半則是對最新上映的電影《銀河補習班》。因為聽說該片之前點映口碑炸裂,看片名又像和教育有密切聯繫,記者昨天去電影院刷了一遍。
  • 課外補習班有償代課,風靡全國!利弊有哪些呢?
    小編不太相信說:「不解的問怎麼可能呢,他爸工資都哪兒去了?」她無奈的說:「都投資在了孩子身上,兩孩子都上補習班,費用極大,超過10人的大班每小時80元,一對一每小時200元,根本沒有多餘的錢去購房,目前住的是單位的房子,復原後,要歸回單位。」聽到這兒我說:「你可以選擇不上。」她說:「現在班裡的孩子大都上課外補習課,不上怕孩子跟不上,因大部分孩子都提前學會了,在班裡老師基本上就不怎麼講了。
  • 教育部發布通知,中小學寒假時間已定,家長:補習班該安排起來了
    假期是學生們都非常期待的一個事情,尤其是放寒暑假的時候,學生們都會歡呼雀躍,期待著假期的到來,相信現在就已經有很多的學生已經迫不及待了。不過,說真的現在的中小學生學習的壓力真的是很大,每天不是埋頭學習上課,就是放學後去各種補習班,缺少了很多孩子該有的童年時光。
  • 從不「上補課班」的孩子,和一直上補課班的孩子,3年後差距明顯
    文|黃老師談教育(本文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不知從何時給孩子補課成為了「共識」。現在的學生都不想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和學生總覺得課堂學的還不夠,課餘時間還想充充電,讓自己學得更全面。其實不然,孩子成績好不好,是不是學習的料,補課班上不上都一樣。只要孩子能自主學習就行了。小明和小麗今年都上初中了,從小就是非常好的朋友。
  • 不去上學也要上補習班?韓政府呼籲補習班停課以協助防疫
    【編譯/觀察者網 李煥宇】學校停課了,但補習班卻沒有停課,眼下韓國政府正為那些執意開課的補習班和要上課的學生們犯愁。 據韓國放送公社(KBS)3月5日報導,儘管韓國政府已經延長了針對中小學、幼兒園的開學日期,但對於各類補習班只是呼籲不要開課,沒有強制命令,因此很多補習班都選擇了開課,成了疫情傳播的一大隱患。
  • 那個班上最淘的孩子後來怎樣了?
    在你的回憶中,有沒有一個調皮搗蛋、到處惹禍的孩子?TA可能是你的某個同學,某個玩伴,或者就是你自己。懂事的同學,總是相似的;淘氣的孩子,各有各的頑皮。大家聊起班上最淘的孩子時,都說出了不一樣的回憶。
  • 臺灣學生也要上補習班
    從補習班的數量可見一斑。據了解,現今臺灣註冊的補習班有將近2萬家。這些補習班大多集中在臺北的南陽街,因為南陽是諸葛亮隱居的地方,所以補習班都希望討討彩頭、沾沾喜氣。雖然諸葛亮似乎並未參加過什麼考試,但是這擋不住熱情的學生家長。根據臺教育部門的數據,2018年臺灣小學生中平均每10位就有7人參加補習,周中放學之後參與補習的每10人中則有5人。
  • 我們都被鄧超「騙了」,銀河補習班根本沒補習,老爸帶孩子玩瘋了
    每每看到被折磨悽慘的小孩,我都默哀三秒;但當看到《銀河補習班》中鄧超飾演的老爸後,我跳了起來,一拍大腿:「這位老爸的教育理念,太厲害!」對父母來說,《銀河補習班》傳達了這五個超前的教育理念,非常值得我們學習↓↓1、 幫孩子找到人生志向,讓孩子學會主動學習——「考清華北大不是目的,只是過程。你只有知道箭靶子在哪,射出的箭才有方向。」
  • 數萬韓國人砸錢上AI補習班,為了找工作,孩子都被逼瘋了
    上補習班幾乎是亞洲千禧一代小孩成長的必經之路,而在社會競爭激烈,資源分布極其不均,青年就業率低的韓國,補習班文化更是盛行已久。上中學的時候要參加高考補習,興趣班補習;上大學後要開始各種資格證補習;求職輔導涵蓋了從k-pop愛豆面試課,到房地產公司入門課。
  • 農村孩子的假期:沒有遊樂場,沒有補習班!
    農村孩子的假期只能在家裡玩,和別人家的小朋友,沒有遊樂場讓他們問你,最多就是在自家的院子,或者是家附近的空地上自己動手做點什麼,雖然沒有城裡孩子生活的富裕,但是還是很快樂農村孩子沒有補習班,只能幾個小朋友自己研究,自己看書,如果有補習班的話也是去很遠地方的縣城,家庭條件好點的會家裡人接
  • 當年647分考上名牌大學,4年時光卻住網吧打遊戲的小夥,後來怎樣
    眼下社會正在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一直都在發生變化,不過這也意味著競爭更多更緊張了,很多家長也是因此非常擔心自己孩子的未來,不想自己的孩子被淘汰,於是十分重視孩子的成績,希望孩子能有個好成績以便獲得更高的學歷,更便於找工作,更有甚者還幫助孩子報了很多補習班之類的,生怕孩子跟不上別人的步伐,只為孩子高考能有個好成績有一個更高的起點
  • 孩子不學長大拿什麼比?鄧超一句「輸在起跑線又怎樣」,耐人尋味
    曾經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則熱討話題:"小時候一直玩的孩子,和一直上補習班的孩子,他們長大之後會有哪些區別"?提問下方的回答也是各色各樣,有人說從小上培訓班的孩子長大之後,他們會優秀、更自信一些,但也有人說這類優秀、自信的背後,卻埋葬著無數孤單和落寞的背影。
  • 孩子是該高興地去玩還是進補習班瘋狂補課?家長如何決斷
    放暑假了,小區門口各種補習班被家長擠得人滿為患,家長與孩子都是滿頭汗水。家長估計是急的,怕報不上名,孩子估計是煩的,好不容易盼來的暑假就這麼結束了!「假日補課」文化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形成一種傳統。只要放假,不管長假、短假都有各種不同類目的補習班在躍躍欲試,真的帶動了一個行業的興起!
  • 同性戀人海外代孕、單親媽媽買精生子:那些孩子後來怎樣了?
    深圳同性戀人依靠海外代孕擁有了3個混血兒子圖片來源自《在人間》海外買精、同性代孕、女性凍卵…這些看似不尋常的選擇,正真實反映著當代人在生育問題和家庭結構上,強烈萌生的自我意識。那麼,那些以非常規形式獲得孩子的家庭,如今都怎樣了呢?他們會對自己的選擇後悔嗎?
  • 新加坡家長為送孩子上補習班,熬夜排隊6小時
    現在中國的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都拼命把孩子往補習班和興趣班送。每當開學季,最忙碌的永遠是各位家長,他們不僅要幫孩子操辦好開學的各項事宜,還要幫孩子選好合適的興趣班和補習班。上周六晚,有300多名家長們帶上椅子、睡袋、瑜伽墊和零食,在南洋藝術學院(Nafa)Bencoolen校區排了6個多小時的隊,就是為了讓孩子能上Nafa的藝術強化班。一位家長白女士在凌晨2點35分就去排隊了,排在了第9位。然而,報名從上午9點才開始。
  • 《後來的我們》: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所有的遺憾都是成全!
    由小花花周冬雨和小鮮肉井柏然主演的《後來的我們》,小編我在晚上的時候看的,結果哭的一個晚上都沒有睡覺,第二天都變成了金魚眼了都。電影是由林見清和小曉在機場遇到大雪飛機停開在一起的回憶展開。一開始的時候,打工妹小曉和大學生林見清在春節回家的火車上相識,兩個人同樣都是在北京奮鬥的北漂青年。兩個人都有夢想,林見清的夢想是創造一款新遊戲,讓遊戲上市,而小曉的夢想更簡單,想要找個北京的男朋友,在北京過上安定的生活,其實一切都是為了生活。
  • 《銀河補習班》建德專班報名開啟!
    杭州建德作為《銀河補習班》的取景拍攝地,想和全國的家長孩子們交交心,精心推出了「看《銀河補習班》,獻給父親、送給孩子——影片拍攝地建德父子溫情遊」,致敬父親,獻給孩子!今天你和孩子的對話,這一刻你帶給孩子的思想,都影響著孩子未來成為怎樣的人,收穫怎樣的人生。復讀多年,「非清華北大不上」,卻在終於考上清華北大之後,整日沉迷網路遊戲,放棄人生。你長大要幹什麼?「清華北大呀」父親卻告訴孩子「清華北大不是目的,是過程。」
  • 圈內人揭秘:為孩子選補習班要注意2大坑,家長們千萬別忽視
    作為家長,我們拼命賺錢養家,從小為了孩子身體健康,奶粉尿片都往貴了買,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不敢馬虎半分,一切的一切都如履薄冰。可偏偏沒料到,最重視的孩子教育卻常常成為我們忽視最多的地方,捧著一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心,卻輕易錯付了老師。
  • 女學霸連拿3次狀元,沒上補習班,父親笑談心得:從小學開始狠抓
    補課不如補習慣,沒給女兒報過補習班。—— 2020重慶高考狀元謝欣穎爸爸許多孩子在平時放學後,還要上周末補習班,寒假和暑假也不例外。家長普遍認為,上了補習班,對知識的透徹了解可以使考試成績更好。2020重慶高考狀元謝欣穎爸爸卻不這麼認為,他說:沒給女兒報過補習班,只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培養了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是如此重要,尤其是,隨著學科的不斷增加和知識難度的增加,好的學習習慣的優勢會越來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