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社會的競爭壓力很大,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從小就開始拼命讓孩子補習,為此現在的補習市場資源也越來越豐富。
不管孩子是否願意,為了能夠提高孩子的成績,家長們還是把孩子送到了補習班中,不少孩子從小就被迫補習,很多人都想知道,這些從小都大都在補習的孩子們,長大之後變成了什麼樣。
從小到大都在補習的孩子,長大後變成了什麼樣?
1、最大的特點就是呆萌
以前上學的孩子對補習沒有任何概念,市場上也沒有那麼多的補習資源,最早從小上補習班的孩子如今也上高三了,已經變成了大孩子,按正常來說,這些孩子們在學習上應該是非常出色的。
但有位高三班主任卻表示,這些孩子統一的特點就是呆萌,用這個詞來形容一個高三的孩子,讓我感覺很奇怪,這其中的意思就是這些孩子缺少靈氣,甚至是老氣,這也是很多老師交流後得出的結論。
2、沒有主動思考的習慣
當老師不小心講錯了題目,甚至是故意講錯題目時,這些從小補習的學生們完全沒有反應,或許他們是沒有勇氣質疑老師,也或許習慣了老師單方面的講述,總之已經完全失去了自已思考問題的習慣,甚至已經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了。
因為他們從小就在各種補習班裡聽課,老師講什麼聽什麼,完全沒有必要去自己動腦思考,可以說就是被補習班直接餵大的。
3、只會走這一條路
對於從小就開始補習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想法就是老師講學生聽,而補習班做的就是提前學習知識,多刷題,由於這些學生多年來一直走著相同的道路,對這條路太熟悉不過了,也認為這是一條速度最快的路,雖然最後也確實讓他們得到了高分,但時間久了,這些學生在學習方面只懂得走這一條路,完全不會去考慮其他的路。
孩子不上補習班會怎樣?
如果現在的孩子都不上補習班,會是怎樣的一個結果呢?其實就跟現在所有的孩子上補習班是一樣的結果。孩子因為上了補習班,學習成績提高了很多,但錄取的分數線也跟著漲高,為了這樣的結果,孩子們付出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甚至因此也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如果孩子都不上補習班了,普遍的分數也都會下降,那麼錄取分數線也會相應降低,孩子也可以擁有一個好的童年,不至於每天都活在補習當中。
給家長的一些建議:
看到高三學生的現狀,這位班主任給家長們提出一些建議,表示要儘量少讓孩子上補習班,應該鼓勵孩子多去動腦,並適當地進行體育運動。但家長的心態不變,這些建議也起不到絲毫的作用。
只有讓家長們充分認識到過量補習的危害,適量補習的作用,才可以更好地去規劃孩子的補習之路。而對補習班的各種套路,家長應該儘量推遲孩子上補習班,同時幫助孩子學習,來啟發孩子自主思考的能力。
正所謂有得必有失,這些從小就不停補習的學生,雖然在分數上比別人高了,但也失去了一些東西。想要得到,就必須要有所付出,而在努力的過程中,也自然會失去一些東西,關鍵是這個代價你是否願意付出。
在家長們看來,這是值得的,因為現在沒有好的學歷,就沒辦法在這個社會上立足,可一個孩子整天在補習班的道路上穿梭,長大後變得如此呆萌,真的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