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谷島財經
最近,娃哈哈也入局奶茶,讓你們的青春前腳踏出門,後腳就返了回來:沒錯,有的品牌就是不滿足只當你童年的白月光,還想做你油膩中年的飯粒子。
7月22日,娃哈哈茶飲首家直營店在廣州五山商圈開業。
據報導,娃哈哈線下茶飲店從2019年五月份便已開始籌備,11月份進入籌建階段,迄今已經在全國範圍內開出了340餘家。
注意的是,娃哈哈茶飲店的很多系列飲品,大部分原料都來自娃哈哈的自有產品AD鈣奶、乳酸鈣奶等,在此基礎上添加水果、抹茶、芝士等。
而奶茶價位在10元至22元之間,主打飲品包括AD芒芒波波冰、草莓乳酸鈣奶等。
目前,娃哈哈已經建有了兩家加盟商培訓基地。目前,全國範圍內有三百家待開店。廣州首店之後,全國的其他直營店也會陸續開業。
對此,網友的評價兩極分化:有「爺青回」,準備去給娃哈哈打call的,也有覺得「難喝」,不建議買的。也有人認為,這是打情懷牌割韭菜,且娃哈哈入局過晚。
這讓我想起了上一個這麼幹,從童年回憶跨界到現實開奶茶店的,還是大白兔。
去年5月,繼瘋狂聯名,推出香水、沐浴乳、身體乳、護手霜、潤唇膏等「大白兔系列」後,大白兔品牌方冠生園官宣正版大白兔奶茶店在上海上線。
然而味道卻並未廣受好評,而是被用戶認定:「情懷大於內容。」據澎湃新聞的採訪,消費者覺得:「就是普通奶茶的味道,沒什麼特別的。」
然而,從大白兔的瘋狂聯名、開奶茶店到娃哈哈進軍奶茶,都反映了一個大趨勢:「童年回憶」們不甘心自己的中年危機,紛紛展開自救。
而在電視營銷衰落、網紅經濟當道的當下,打造聯名、入局奶茶等追風口、蹭熱點行為,也決定了這些「老炮」能否「搖身一變」,成為梅開二度的當紅小生。
娃哈哈的自救
「娃哈哈中年危機」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論調了。
娃哈哈是從什麼時候步入中年的?也許是2013年。
2009年,娃哈哈實現了432億的營收,淨利潤高達88億元。2010年,娃哈哈營收首次突破了500億。此後,宗慶後三次問鼎《福布斯》中國內地首富。到了2013年,娃哈哈的全年營收達到有史以來最高:782.8億元。
然而,物極必反,在此之後,娃哈哈業績開始走下坡路。但2014-2016年間,娃哈哈營收分別為728億元、677億元、529.1億元。到了2018年,娃哈哈營收468.9億元,相比巔峰時期,幾近「腰斬」地步。
為什麼娃哈哈巔峰不再?
首先,品牌老化、產品線單一。現在,提起娃哈哈,很多人能想起的還是AD鈣奶和營養快線。而這個牌子給人的最大印象就是「童年回憶」「年代感」。
娃哈哈不是沒有注意到這一問題。前段時間,娃哈哈解約王力宏也是出於品牌形象的考慮。娃哈哈新一代掌門、宗慶後的女兒宗馥莉甚至直言:「王力宏年紀大了,觀眾會審美疲勞。」在當時甚至引起了一波輿論危機。
與此同時,娃哈哈也積極推出新品、跨界聯名,試圖跟樹立年輕化形象:
今年3月26日,娃哈哈聯名鍾薛高,推出聯名款「未成年雪糕」。
而去年端午節,娃哈哈推出AD鈣奶味的粽子「娃哈哈哈哈粽」。
再往前,18年12月,娃哈哈甚至聯名了彩妝:在當時,和大白兔的唇膏一起讓「爺青回」。
除此之外,娃哈哈在渠道上也存在老化問題。
眾所周知,娃哈哈上憑藉渠道起家的,渠道一直是娃哈哈的王牌:娃哈哈全國擁有上萬家經銷商、幾十萬家批發商、300多萬個零售終端,織成了一張強悍的渠道網,無限下沉,滲透能力極強。當時,甚至有一句slogan:「在中國只要有小賣部的地方,就有娃哈哈。」
然而近些年,電商崛起,物流網發展突飛猛進,「得渠道者得天下」不再是金規鐵律。
面對渠道局勢變化,娃哈哈放低了姿態,尋求變革。此前,宗慶後曾信心滿滿:「電商衝擊不了娃哈哈。」而2018年2月,娃哈哈推出線上微商城,賣限量款、節日款、主題款等娃哈哈周邊。
隨後,娃哈哈與杭州中南天眼科技公司合作推出新品「天眼晶睛」發酵乳飲料,面向微商、電商開啟低門檻招商代理活動。
而今年3月,娃哈哈集團成立了電子商務公司:杭州娃哈哈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由娃哈哈商業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持股,註冊資本2億元。
對此,有網友評論:「娃哈哈終於變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王境澤定律」之於娃哈哈,不止體現在對電商的態度上,還體現在對上市的態度上。面對「中年危機」,曾說「娃哈哈不缺錢,沒必要上市」的宗慶後,17年後也開始謀求上市。
19年5月27日,宗馥莉表示,希望能夠通過實業乘以資本,實現企業飛躍式發展:通過資本做一些上下遊的結合,更好地推動行業的發展,比如技術、產品創新、模式的開拓。
我們可以看到,娃哈哈做的種種自救努力。那麼娃哈哈為什麼不轉換賽道,進軍其他行業呢?
事實上,在巔峰時期,娃哈哈早已涉足過其他行業,但效果慘澹。
早在2003年,娃哈哈就進軍童裝界,宗慶後信心滿滿,立下了年銷售額要突破十億元的flag,但實際銷售額額距預期相差甚遠。
2010年,進軍奶粉行業,推出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愛迪生」。然而,如今愛迪生在中國奶粉市場的佔有率極地,無法跟國內外的大牌硬剛。
2012年,進軍零售業,與幾家經銷商合資成立娃哈哈商業股份有限公司,計劃5年開設100家連鎖店,但也未能實現。
在巔峰時期的嘗試都未能打響,低谷期的娃哈哈,更是難以進軍其他行業。
所以,娃哈哈只能在自己熟悉的陣地上,讓包裝、產品、業務、渠道、營銷和潮流接軌:此次進軍奶茶屆,就是一次在原有陣地基礎上的嘗試。
然而,進軍奶茶屆,能讓娃哈哈擺脫中年危機嗎?
奶茶行業的現狀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有一說一,奶茶行業確實門檻低、毛利和坪效高。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其成為了近兩年的風口,巨頭前赴後繼地帶著資本湧入:
據相關數據,奶茶毛利率水平高達60%以上。此外,由於奶茶主要是外帶而非堂食、製作周期也快,因而坪效遠高於一般餐飲的坪效。
同時,奶茶製作簡單易學,標準化程度高,導致其門檻不高,沒有核心護城河,所以導致創業玩家大量湧入。
正因為此,目前的奶茶市場已經呈現飽和狀態:高端市場有喜茶等頭部玩家,中端市場更是不計其數。想要下沉吧,蜜雪冰城早就帶著它的接近一萬家店的下沉鐵軍,在各個城鄉結合部等著狙擊你。
同時,進軍奶茶行業的創業公司,失敗率高:高收益必然對應高風險。根據美團點評的數據顯示,自2016年下半年起,飲品店關店數量顯著超過開店數量,2017年上半年飲品店關店數量更是開店數量的1.3倍。
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相比2019年,2020年上半年茶飲店數量減少了2萬家。數量保持在48萬家左右。
其次,受疫情影響,2020年茶飲市場大幅度縮水。2019年,新茶飲市場規模達到1405億元。而2020年上半年,茶飲市場規模僅為626億元。
不止如此,奶茶行業馬太效應過強:目前市場上,當紅的都是「網紅牌子」,而不知名的小牌子奶茶往往鮮有人問津。
同時,資本介入嚴重,頭部品牌在資本推動下瘋狂擴張:拿喜茶來說,截至2019年底,喜茶在全國已開出390家門店。而根據喜茶的擴張計劃,2020年喜茶門店總數將達到800家。
歸根結底,奶茶與網紅經濟捆綁過於緊密,溢價過高,才導致資本嗅到了血腥味。
鮑德裡亞在《消費社會》中寫過,在消費社會,人們買一個商品不僅僅是在買它的使用價值,更多的是買下它所承載的符號意義,以及它能帶給消費者的心理滿足感。
而消費奶茶的往往是年輕的女性。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新茶飲消費人群性別分布中,70%是女性;年齡分布中,80後、90後的比例加起來佔到了87%。
而現如今,奶茶的消費主力主要是年輕的女性: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
而對於年輕人來說,買一杯20、30塊的網紅奶茶,然後配上精修照片發朋友圈,可以給自己一種虛假的中產幻覺和精緻感、儀式感。
然而,年輕人並不會天天喝網紅奶茶:溢價嚴重的網紅產品,更適合偶爾打卡。年輕人也並不是願意無條件為溢價買單:疫情過後,喜茶漲價兩塊錢就引起了眾怒。不少人表示,和喜茶緣盡。
此外,「網紅」仿佛和「泡沫」永遠捆綁在一起。拿之前爆紅的泡麵小食堂來說,巔峰時期也是人人趨之若鶩,眾多泡麵餐廳迅速崛起並搶佔市場份額。然而,溢價嚴重、噱頭大於實質、餐廳同質化等問題,使這一風口迅速幻滅:18年底,很多泡麵小食堂開始陸續倒閉。
就算風口沒過,網紅定位也意味著相對產品,更注重營銷。還是拿喜茶來講,甚至有過為了營銷不擇手段的情況:
在曾經與杜蕾斯發布的聯名廣告,因文案中「唇邊的芝士味道」,「今夜一滴不許剩」等低俗營銷互動廣告文案引發輿論危機。
但從長期主義角度來看,一家企業能走多遠,歸根結底還是要拿產品說話。而目前,同質化嚴重的奶茶行業,真正在產品上下大功夫的並不多。這也就出現了上文提過的,消費者對大白兔奶茶的失望:「和其他奶茶感覺差不多。」
誠然,娃哈哈AD鈣奶有自己的獨門秘方:AD鈣。然而,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如果娃哈哈的奶茶除了AD鈣奶基底外,和別的奶茶大同小異,那麼我們為什麼不選擇幾塊錢的AD鈣奶,而是選擇娃哈哈奶茶呢?
換句話說,AD鈣奶基底是否能給奶茶市場講一個好故事,目前存疑。指望奶茶拯救中年危機,未免不切實際。
歸根結底,情懷不能拯救現實。
情懷營銷的屢試不爽,只是「90後」老阿姨一次次確認自身存在的集體自我高潮。況且,就算我們可以為了情懷一次次買聯名,一次次買爆周杰倫的專輯,但我們不能每時每刻活在過去,而拒絕當下和未來。
把情懷如果拖到現實,好比把你最懷念的祖奶奶從照片裡拽出來一起生活,總有一種和現實生活不搭調的感覺。
過去的就是過去了:就算你如今天天喝著娃哈哈,嚼著大白兔,那又怎樣呢?你找不回當年和你一起玩泥巴的二虎,三順,找不回你姥姥如今已經被拆遷的小磚房,更找不回二零零幾年的晚風,晚風下你澄澈、明亮的童年。
你只能隔著山河歲月,閱歷深淺,聽一聽自己還是孩子時的笑聲。
事實上,一個時代已經過去了:你會發現,當年那些藉助電視營銷躥紅的品牌,喜之郎,娃哈哈,旺旺,如今也悄然讓位給了網紅零食。
當年喝了娃哈哈臉上笑開花的孩子,如今都成了笑不出來的社畜。左手元氣森林,右手奶茶,才是赤裸裸的現實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