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馮能文 李少輝 記者羅勉 日前國家正式批覆和發布《北部灣城市群發展規劃》(下簡稱「規劃」),《規劃》指出培育發展北部灣城市群,要求廣西、廣東、海南三省(區)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要共同推動《規劃》的落實,努力把北部灣城市群建設成為宜居宜業的藍色海灣城市群。廣東省湛江市被列為北部灣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以及兩大增長極之一。《規劃》當中有很多內容與湛江息息相關。它將給湛江帶來哪些機遇?湛江如何去把握以加快振興發展?記者就此採訪有關部門和單位及人士,對規划進行剖析。
產業升級 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 著眼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
《規劃》:要培育綠色產業集群,推動臨港工業綠色化改造。將依託湛江等港區和重點工業園區,推進傳統工業綠色化改造升級,構建綠色製造體系,實現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全面發展,打造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灣區生態型工業集群。推進煉化一體化,發展中高端石化產品,健全產業鏈,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石化產業集群。推進冶金產業清潔轉型,打造以寶鋼湛江基地為龍頭的冶金精深加工產業集群。
將打造湛江、海口、茂名航空航天產業配套基地,共建軍民融合公共服務平臺,促進軍地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和軍民兩用技術相互轉化。在特色優勢產業的布局重點方面,軌道交通、通用航空、汽車製造重點布局在南寧、湛江、欽州、海口,海洋工程、海洋裝備製造、港口設備製造重點向沿海港口地區集中,冶金設備製造重點布局在湛江、茂名。
從湛江市發改局等了解到: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是適應經濟新常態的必然選擇。我市將落實產業轉型升級戰略,加快構建高水平產業體系。將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著眼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做大增量、調優存量,構建多元化、多層次現代產業體系。
其中,在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方面,市要深入實施「工業立市」戰略,加快寶鋼湛江鋼鐵基地二期、中科煉化一期、晨鳴林漿紙一體化配套項目建設,延長產業鏈條,打造縱向成鏈、橫向成群、區域循環的三大產業集群。加快推進雷州烏石油氣田開發。推動水產品加工、家電、製糖、食品、家具、羽絨、塑料鞋、醫藥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大力培育發展新興產業,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新材料以及海工裝備、工業機器人、無人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鼓勵發展「網際網路+」、「雲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產業,培育引進一批海洋生物工程和海洋醫藥製造業龍頭企業。支持市區發展都市型工業,科學有序發展海上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
交通輻射 全面推進「陸海空」交通建設 2017年計劃完成交通投資百億元
《規劃》:在打造空海航運體系方面,將以南寧、海口機場為重點,以湛江、北海、玉林、儋州機場為支撐,若干通用機場為補充,形成分工明確、合作緊密的機場群。
要優化沿海港口布局和分工協作,突出湛江港、欽防港群的貨運樞紐港功能,有序推進郵輪碼頭建設,加快深水泊位、專業碼頭和深水航道等配套設施建設。強化港口集疏運體系規劃建設,提高多式聯運水平。培育發展金融、保險、海事、信息等港航服務業,增強港口輻射能力,打造中國—東協港口城市合作網絡。未來,北部灣城市群還將構築城市群內快速交通網絡。
2017年,湛江市要陸海空並進,加快構建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從湛江市交通運輸局了解到:2017年全市計劃實施重點交通項目25項,計劃完成交通建設投資100億元;其中,鐵路建設投資15億元,公路建設投資60億元,水運建設投資25億元。
「陸」:建成湛江高鐵西站綜合交通樞紐、東海島鐵路、合湛鐵路湛江段、黎湛鐵路電氣化改造等項目,動工建設高鐵湛江至徐聞段,謀劃張家界至湛江通海南的旅遊高鐵客運專線、廣州至湛江高鐵客運專線;建設東海島港區、寶滿港區疏港鐵路;完成東雷高速、湛徐高速徐聞港支線、汕湛高速吳川支線、瀋海高速湛江段擴建工程;建成玉湛高速湛江段、汕湛高速湛江段、湛江環城高速南三島大橋,加快環城高速建設;完成調順島跨海大橋、海西快線、西城快線、徐聞港進港公路改擴建工程等項目建設。
「海」:要完成湛江港30萬噸級航道改擴建、寶滿港區貨櫃碼頭擴建、東海島港區公共碼頭、霞山港區通用碼頭等一批碼頭泊位及航道工程建設;大力推進縣域港口建設,確保徐聞港區南山作業區客貨滾裝碼頭2018年建成使用。積極推進與周邊省區的「無水港」合作建設,進一步拓展海鐵聯運業務。
「空」:加快湛江國際機場建設。支持湛江機場與國內外大型航空公司開展合作,開闢更多航班航線,全面提升機場營運能力和水平。
旅遊合作 建設「五島一灣」濱海旅遊 深化區域旅遊合作
《規劃》:要加快發展休閒度假、生態旅遊等業態,以建設湛江「五島一灣」濱海旅遊示範區為重點,強化南寧、北海、崇左、湛江、海口等交通連接,打造環灣特色旅遊線路。整合沿海岸線旅遊資源及南海島嶼旅遊資源,發展精品郵輪遊艇線路。推進在重點城市實行針對特定國家和地區的免籤、落地籤政策。
未來,北部灣城市群將推進旅遊市場一體化。加強城市間旅遊市場合作,實現景點互推、遊客互送,合力建設國際一流旅遊目的地。規範發展旅遊市場,統一服務標準,加強聯合執法。
湛江市旅遊局局長彭暉說,北部灣城市地緣相近,人文相親,旅遊資源豐富,同為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重要旅遊節點,是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推進中國與東協合作的接口城市。
「包括湛江在內的北部灣城市,將以打造南中國最具海洋特色的旅遊產業帶為目標,樹立北部灣旅遊品牌形象,制定聯合推廣計劃,聯合開發旅遊線路,以優勢資源為軸線,策劃『一程多站』的旅遊精品線路。」其中,統籌規劃開發北部灣高鐵特色旅遊線路,打造「中國最美高鐵旅遊帶」;打造北部灣—東協旅遊走廊和「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古港行」郵輪航線,重點打造湛江—海口—北海—防城港—越南等東協國家的海上郵輪黃金線路;加強區域港口合作,共同完善海上旅遊大通道及配套旅遊線路,特別要加快建設郵輪、遊艇碼頭及配套口岸聯檢系統、停車場、旅遊諮詢服務中心;聯合開發北部灣自駕遊旅遊線路,加強自駕遊營地建設;開發冬季養生、康體休閒、文化體驗、修學科考、休閒地產等多類型的旅遊線路;聯合開發節慶會展產品,打造北部灣旅遊節慶品牌,擴大影響力。」他說。
農業發展 徐聞基地為海口每天供應蔬菜
2016年以來,海口積極與湛江等地對接,建立長期穩定的蔬菜產銷合作機制,探索合作共建菜籃子基地,穩定蔬菜的市場供應。
2017年1月10日,海口市菜籃子工程徐聞供應基地成立。根據徐聞縣北運果菜農民合作社與海口市菜籃子市場運營管理公司籤訂的《供銷合同》,每天為一海之隔的海口供應大量蔬菜。《規劃》的出臺實施,海口、徐聞相關部門和種植大戶備受鼓舞。徐聞縣相關負責人表示,供應基地的成立,是徐聞乃至湛江和海口加強交流合作的良好開端,也是區域經濟協作的重要平臺,希望相關農業種植和流通部門精誠合作、互惠共贏,希望交通、港口、市場監管等部門積極支持菜籃子工程建設,共同為粵瓊兩省經濟協作做出新的貢獻。
海口市菜籃子產業集團副書記李欣表示,下一步將建立起基地合作和長期購銷機制,建立起蔬菜應急調動機制,建立起兩地大型批發市場的菜籃子應急互動協作機制,確保特殊情況下兩地蔬菜等農副產品的互補互通及長年穩定供應,共同推進兩地菜籃子惠民事業更好更快發展。
新興消費 加強跨地區交流合作
從湛江市體育局了解到,近年來,湛江市參與舉辦的北部灣城市各種體育盛會日益增多。以去年為例,湛江市就舉辦了2016泛北部灣地區第三屆環雷州半島200公裡騎行活動、2016泛北部灣地區第四屆體育舞蹈賽暨湛江市第六屆體育舞蹈(國標舞)比賽、2016湛江市北部灣城市桌球邀請賽等。
2月20日,湛江籍創業青年、廣東勇者體育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水仙對記者透露,湛江通過參與舉辦北部灣城市的各種體育盛會,拉動體育消費,帶動群眾性體育運動,促進全民健身發展;同時還可以打造環灣特色體育旅遊線路,加快濱海旅遊開發步伐,為推進環北部灣旅遊中心和康體中心的建設作出積極作用。她說:「推進服務業協調發展,增加個性化、多元化消費供給,壯大信息、旅遊、文化、體育、養老等新興服務消費。湛江體育產業正蓬勃興起。這對相關企業和經營者來說,這是很好的發展契機。」
湛江海洋資源豐富 對外合作不斷深化
「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中國—東協自貿區升級版建設順利開展,為北部灣城市群充分發揮獨特區位優勢,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和以開放促發展提供了更大空間,為北部灣地區發揮生態海灣優勢,發展綠色經濟提供了更廣闊市場。珠三角等發達地區進入產業轉型升級新階段,為北部灣地區發揮後發優勢,承接產業轉移,夯實產業基礎提供了更有力支撐。
湛江參與北部灣城市群建設,有哪些優勢?廣東海洋大學產業經濟學教授閆玉科等專家分析:湛江資源要素稟賦優越,海洋、港口、岸線、農業、旅遊等資源豐富,地勢平坦,國土開發利用潛力較為充足,環境容量較大,人口經濟承載力較強。湛江發展活力日漸提升,海洋經濟、休閒旅遊等特色產業和臨港型工業集群正逐步形成,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湛江對外開放合作不斷深化,開放平臺建設有序推進,開放合作領域不斷拓展。湛江城鎮發展基礎較好,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湛江與其他北部灣城市社會人文聯繫緊密,文化同源、人緣相親、民俗相近,人文交流密切,區域認同感較強,在海洋、旅遊、生態治理等領域合作不斷加強,毗鄰區域合作逐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