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栽培因素對稻米食味品質的影響

2020-12-12 農業見聞與記錄

好大米是用好品種種出來的,但有了好品種不一定能成為好大米,栽培因素對食味品質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圖片來源網絡

水稻的栽培因素包括播期、密度、種植方式、肥料運籌、水漿管理、病蟲害控制等。

播種時間

水稻的播種時間影響稻米品質的本質是溫度,特別是灌漿期溫度對食味品質的影響較大。適期播種是保證稻米品質的前提。

水稻不同品種由於生育特性不同,適宜的播期也不同,必須根據品種生育特性和當地溫光水條件,科學安排播期,確保灌漿結實期在最適溫度氣候條件內。過早或過遲播種均不利於食味品質的提高。

栽插密度

栽插密度對食味品質也有一定的影響。通過合理密植,使水稻群體結構處於合理的範圍,能夠充分利用光溫肥水氣等資源,保證個體的正常發育和群體的協調發展,可以促進水稻產量與品質的協同提高,栽插密度過大或過小均不利於稻米食味品質的提高。

圖片來源網絡

在實際栽培過程中,應根據品種特性、秧苗素質、土壤狀況和栽培目標等因素有針對性地選擇栽插密度。

圖片來源網絡

種植方式

水稻目前主要的種植方式有手栽、機插、拋秧、直播等。多數研究表明,同一品種在同一地區種植,手栽稻的食味品質最好,其次是(毯苗)機插,有序拋栽又優於直播,直播稻的食味品質最差。

圖片來源網絡

肥料運籌

水稻一生需要的肥料主要是氮、磷、鉀、矽四大元素及少量的微量元素。其中氮肥對稻米品質影響較大,其次是鉀肥、磷肥和矽肥。氮素供應量主要影響稻米蛋白質含量,在一定範圍內氮肥施用量越多,蛋白質含量越高,食味品質下降。

圖片來源網絡

此外,肥料種類、施肥時期和施肥方式對味品質也有較大影響。有機肥料可以緩慢釋放出多種營養元素,滿足水稻在不同生育階段的需求,提高稻米食味品質。

圖片來源網絡

在栽培過程中要合理施肥,優化氮磷鉀矽等多種元素的比例,少施氮肥,多施有機肥,增施鉀肥和鋅肥,補施矽肥,特別是後期儘量少施或不施氮肥,有利於水稻健康群體的形成和病蟲害控制。

圖片來源網絡

水漿管理

不同生育期水漿管理不善,都會影響水稻的生長發育,如中期水漿管理不善,烤田不到位,影響根系發育,從而影響產量,降低品質。其中灌漿結實期是稻米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這段時間的水漿管理對稻米品質影響較大。

圖片來源網絡

水稻中後期溼潤灌溉、乾濕交替可以有效提升稻米加工品質和外觀品質。另外,收穫前斷水不能過早,一般在收穫前一周斷水。

病蟲防治

水稻病蟲害不僅對水稻產量造成嚴重損失,而且嚴重影響稻米的外觀和味品質。因此,在水稻種植過程中必須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控。

圖片來源網絡

為了生產出食味優良、健康安全的高品質稻米,必須充分利用品種抗性,採取生態控制、農業措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學用藥等環境友好的措施來控制病蟲害發生,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保證稻米的食味品質和食用安全。

相關焦點

  • 影響稻米食味品質的因素有哪些?品種是首要條件,加4個外在因素
    影響稻米食味品質的因素包括稻米本身的內在因素和稻米食味品質形成過程中的外在因素兩個方面。內在因素是指稻米本身的內在品質,即品種的理化品質特性。外在因素是指稻米食味品質形成過程中的環境條件,包括產地環境、栽培條件、產後管理和煮飯質量等因素。
  • 播種時間對稻米食味品質的影響
    研究表明,播種時間影響稻米食味品質的本質是溫度,特別是灌漿期溫度對食味品質的影響較大。日本稻米食味品質的相關研究證實,水稻抽穗後30天內最適宜的日平均溫度在23℃左右,稻米食味品質最佳;當日平均溫度超過27℃以上時,食味品質就會降低。
  • 稻米品質好不好,米飯口感如何,稻米中直鏈澱粉含量是關鍵因素
    是什麼決定了稻米的品質?主要是整精米率、堊白度、食味評分、直鏈澱粉含量、膠稠度等指標決定,有的關乎外觀品質,有的決定蒸煮與食味品質。稻米胚乳中70%-90%的成分都是澱粉,故澱粉的結構與蒸煮食味品質密切相關。稻米中的澱粉含量有兩種,分別為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糯稻米中直鏈澱粉含量要低於2%,幾乎全是支鏈澱粉,經常食用的秈米粳米直鏈澱粉含量一般在10%-20%。
  • 優質秈稻的標準及影響因素
    其中整精米率、粒長、堊白粒率、堊白度、直鏈澱粉含量和膠稠度6個指標是影響稻米品質的主要因素。不同品種的品質其直鏈澱粉含量和蛋白質含量不同。稻米中直鏈澱粉含量主要受遺傳力控制,環境因素影響相對較小;蛋白質含量受遺傳力控制較弱,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大。2、影響稻米品質的環境因素環境因素主要是指地理生態環境、氣象和環境汙染。
  • 中國科學家克隆出控制稻米品質的重要基因
    我科學家克隆出控制 稻米品質的重要基因科技日報揚州6月11日電 (記者過國忠 通訊員虞璐 王一凡)記者11日從揚州大學獲悉,該校農學院劉巧泉教授研究團隊在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資助下,成功克隆了控制稻米蒸煮與食味品質最重要基因
  • 科學家發現影響稻米品質關鍵基因
    4月26日,《自然-通訊》雜誌在線發表了揚州大學農學院/教育部植物功能基因組學重點實驗室嚴長傑教授團隊的最新科研成果,他們成功克隆了一個控制稻米蛋白質含量變異的關鍵位點qGPC-10(OsGluA2),該基因編碼稻米貯藏蛋白中的谷蛋白前體,而谷蛋白含量影響著稻米的營養品質。
  • 我科學家克隆出控制稻米品質重要基因 有助改善口感
    記者近日從揚州大學獲悉,該校農學院劉巧泉教授研究團隊在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資助下,成功克隆了控制稻米蒸煮與食味品質最重要基因——蠟質基因(Waxy, Wx)的祖先等位基因Wxlv,並闡明了栽培稻中不同Wx等位基因間的進化關係,為稻米蒸煮與食味品質改良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資源和技術支撐。
  • 稻米品質比高產更難得
    過去,為了解決糧食安全問題,高產一直是我國水稻育種的首要目標;如今,兼顧高產與品質,早已成為育種的新常態和新要求。到底我國優質稻育種情況如何?日前,記者專訪了國家水稻改良中心「水稻品質遺傳改良」團隊負責人、中國水稻研究所副所長胡培松。
  • 科學家發現影響稻米品質關鍵基因—新聞—科學網
    ,而谷蛋白含量影響著稻米的營養品質。作為水稻胚乳的第二大組成部分,蛋白質含量的高低不僅決定了水稻的營養品質,而且也是影響水稻蒸煮食用品質的重要因素。 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揚州大學農學院博士生楊宜豪介紹,其團隊對400多份水稻種質資源的總蛋白以及貯藏蛋白含量分別進行測定,確定了胚乳中谷蛋白含量的變異是水稻總蛋白變異的決定因子;在不同環境中同時鑑定出了兩個能夠穩定遺傳的控制水稻蛋白質含量的關鍵QTLs,並通過圖位克隆與功能研究明確了qGPC-10(OsGluA2)能夠顯著影響稻米蛋白質含量並最終影響稻米的營養品質。
  • 全國哪個產區穀子品質高口感好?
    它們的品質口感是受三個方面影響而不同的,包括遺傳因素、地理環境因素和管理措施因素,下面就這三方面因素以稻穀為例簡單闡明其品質和口感:一、遺傳因素水稻品種本身的遺傳特性是影響水稻品質的主要因素。其中整精米率、粒長、堊白粒率、堊白度、直鏈澱粉含量和膠稠度六個指標是影響稻米品質的主要因素。
  • 第三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鑑評暨國家水稻良種重大科研聯合...
    12月19-20日,第三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鑑評活動暨國家水稻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推進會在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召開。19日,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在隆華國際酒店組織了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鑑評活動,本次活動延用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要求,由各省農業主管部門與水稻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組開展自評、擇優推薦的方式,全國各水稻主產省和相關單位共推薦了130個品種在中國水稻研究所參加初評,進入複評即本次鑑評的品種共78個,其中粳稻37個,秈稻41個,以五優稻4號(稻花香2號)為粳稻對照品種、以玉針香為秈稻對照品種。
  • 科學網—發現影響稻米品質關鍵基因
    他們成功克隆了一個控制稻米蛋白質含量變異的關鍵位點qGPC-10(OsGluA2),該基因編碼稻米貯藏蛋白中的谷蛋白前體,而谷蛋白含量影響著稻米的營養品質。 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揚州大學農學院博士生楊宜豪介紹,團隊對400多份水稻種質資源的總蛋白及貯藏蛋白含量分別進行測定,確定了胚乳中谷蛋白含量的變異是水稻總蛋白變異的決定因子;在不同環境中同時鑑定出了兩個能夠穩定遺傳的控制水稻蛋白質含量的關鍵QTLs,並通過圖位克隆與功能研究明確了qGPC-10(OsGluA2)能夠顯著影響稻米蛋白質含量並最終影響稻米的營養品質。
  • 有機水稻栽培技術改良的原因
    有機水稻栽培技術改良的原因李 敏前言有機水稻是當前種植面積較廣的一種水稻的總稱, 是指在水稻種植、 生長期間, 儘量減少有害物質的累積, 從而生產出的無汙染的天然稻米。想要水稻的產量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有機水稻栽培技術的探究則不可避免。2 有機水稻生長的影響因素探析有機水稻的生長與環境具有密切的關係, 如果環境適宜有機水稻生長, 那麼有機水稻的產量自然會提高, 如果環境不適宜有機水稻的生長, 有機水稻的產量很難提高甚至還有可能導致有機水稻產量降低 。
  • 都說中國北方的稻米比南方稻米好吃,那你知道北方「六大名米」嗎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地區,水稻的栽培歷史可以追溯到一萬多年以前。歷史上,中國南方,即秦嶺淮河以南地區,是水稻的主產區,江南地區又稱魚米之鄉。五常大米五常大米產於黑龍江省哈爾濱五常市,五常市三面環山,西部松嫩平原的暖流可直接進入盆地內迴旋,溪浪河,拉林河、牤牛河貫穿全境,水系縱橫、水量充盈,生態條件非常適合水稻生產。五常大米受產區獨特的地理、氣候等因素影響,乾物質積累多,直鏈澱粉含量適中,支鏈澱粉含量較高。
  • 無機砷毒性機制及其緩解策略提升稻米安全品質
    近日,中國水稻研究所水稻品質遺傳改良創新團隊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雜誌在線發表了題為「Inorganic Arsenic Toxicityand Alleviation
  • 水稻出米率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水稻出米率直接影響著水稻的價格,決定著老百姓的收益。不同品種或相同的品種在不同年份出米率表現都有所不同,影響水稻出米率的因素有哪些呢?現結合品種、氣象條件、栽培管理等因素簡要分析一下影響水稻出米率的原因,並提出了一些應對措施,希望對農業生產有一定的指導價值。
  • 遼寧省育成十餘個優質稻米品種
    近日,在東港市椅圈鎮蓋家壩村的鴨綠江米業水稻種植基地內,「遼寧省優質米品牌創建工程」項目區迎來了「遼粳433」和「越光」示範田測產驗收。專家組通過實地調查,測定「遼粳433」平均畝產584.02公斤,「越光」平均畝產417.32公斤。同為優質高食味水稻品種,在同等種植條件下,「遼粳433」較「越光」增產39.9%,且表現出較強的抗倒伏性狀。專家組一致認為,「遼粳433」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 安徽省打造高品質稻米產業鏈
    記者從日前召開的安徽省水稻產業競爭力提升科技行動工作推進會暨新品種新技術現場考察會上獲悉,我省正組織科研人員,以提高稻米質量和效益為著力點,開展水稻全產業鏈的技術攻關和服務,打造從田頭到餐桌的高品質稻米產業鏈。
  • 30個優質稻品種獲食味品質鑑評金獎
    其中,湖南當選金獎的3個秈稻品種分別為湖南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農香32」「農香42」以及湖南農業大學培育的「T兩優131」。12月19日至20日,第三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鑑評暨國家水稻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推進活動在長沙舉行。
  • 東北地理所在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改良水稻品質方面取得進展
    近年來,人們對稻米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口感好、食味佳的長粒香米更易受到消費者青睞。傳統的育種主要是通過雜交和回交選育,試驗周期漫長。與傳統育種相比,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可以針對多個品質性狀,高效而快速的改良稻米品質,加速優質水稻品種的選育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