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發現長恨歌裡的驪宮 長恨歌講了怎樣的愛情故事?

2020-12-11 中華網娛樂頻道

【西安發現長恨歌裡的驪宮】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恨歌》,說盡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一句「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更展示了當時君王妃子的戲樂日常,成為歷代帝王愛情故事中的經典。


(圖源:視頻截圖)

最近,《長恨歌》當中提到的這處「驪宮」——朝元閣,居然被考古學家們在西安發現並重新發掘出來。

據悉,在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努力下,歷經長年累月的發掘,考古科研人員們終於讓這一恢宏遺蹟「重見天日」。

最難能可貴的是,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唐代高臺建築遺址,也是唐代華清宮驪山禁苑內規模最大的建築群。

除了出土的遺物,這處總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的寶貴遺址,擁有蓮花紋鋪地磚、銘文板瓦等大量唐代大型宮殿建築材料,後續將為唐代華清宮建築的布局、結構等研究提供高價值的參考。

延伸閱讀:長恨歌講了什麼故事?

《長恨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迴旋宛轉的動人故事,並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詩的主題是「長恨」。該詩對後世諸多文學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唐憲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縣)縣尉。一日,與友人陳鴻、王質夫到馬嵬驛附近的仙遊寺遊覽,談及李隆基與楊貴妃事。王質夫認為,像這樣突出的事情,如無大手筆加工潤色,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沒。他鼓勵白居易:「樂天深於詩,多於情者也,試為歌之,何如?」於是,白居易寫下了這首長詩。因為長詩的最後兩句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所以他們就稱這首詩叫《長恨歌》。陳鴻同時寫了一篇傳奇小說《長恨歌傳》。

白話譯文

唐明皇偏好美色,當上皇帝後多年來一直在尋找美女,卻都是一無所獲。

楊家有個女兒剛剛長大,十分嬌豔,養在深閨中,外人不知她美麗絕倫。

天生麗質、傾國傾城讓她很難埋沒世間,果然沒多久便成為了唐明皇身邊的一個妃嬪。

她回眸一笑時,千姿百態、嬌媚橫生;六官妃嬪,一個個都黯然失色。

春寒料峭時,皇上賜她到華清池沐浴,溫潤的泉水洗滌著凝脂一般的肌膚。

侍女攙扶她,如出水芙蓉軟弱娉婷,由此開始得到皇帝恩寵。

鬢髮如雲顏臉似花,頭戴著金步搖。溫暖的芙蓉帳裡,與皇上共度春宵。

情深只恨春宵短,一覺睡到太陽高高升起。君王深戀兒女情溫柔鄉,從此再也不早朝。

承受君歡侍君飲,忙得沒有閒暇。春日陪皇上一起出遊,晚上夜夜侍寢。

後宮中妃嬪不下三千人,卻只有她獨享皇帝的恩寵。

金屋中梳妝打扮,夜夜撒嬌不離君王;玉樓上酒酣宴罷,醉意更添幾許風韻。

兄弟姐妹都因她列土封侯,楊家門楣光耀令人羨慕。

於是使得天下的父母都改變了心意,變成重女輕男。

驪山上華清宮內玉宇瓊樓高聳入雲,清風過處仙樂飄向四面八方。

輕歌曼舞多合拍,管弦旋律盡傳神,君王終日觀看,卻百看不厭。

漁陽叛亂的戰鼓震耳欲聾,宮中停奏霓裳羽衣曲。

九重宮殿霎時塵土飛揚,君王帶著大批臣工美眷向西南逃亡。

車隊走走停停,從延秋門西出長安才百餘裡。

六軍停滯不前,要求賜死楊玉環。君王無可奈何,只得在馬嵬坡下縊殺楊玉環。

貴妃頭上的飾品,拋撒滿地無人收拾。翠翹金雀玉搔頭,珍貴頭飾一根根。

君王欲救不能,掩面而泣,回頭看貴妃慘死的場景,血淚止不住地流。

秋風蕭索掃落葉,黃土塵埃已消遁,迴環曲折穿棧道,車隊踏上了劍閣古道。

峨眉山下行人稀少,旌旗無色,日月無光。

蜀地山清水秀,引得君王相思情。行宮裡望月滿目悽然,雨夜聽曲聲聲帶悲。

叛亂平息後,君王重返長安,路過馬嵬坡,睹物思人,徘徊不前。

萋萋馬嵬坡下,荒涼黃冢中,佳人容顏再不見,唯有墳塋躺山間。

君臣相顧,淚溼衣衫,東望京都心傷悲,信馬由韁歸朝堂。

回來一看,池苑依舊,太液池邊芙蓉仍在,未央宮中垂柳未改。

芙蓉開得像玉環的臉,柳葉兒好似她的眉,此情此景如何不心生悲戚?

春風吹開桃李花,物是人非不勝悲;秋雨滴落梧桐葉,場面寂寞更慘悽。

興慶官和甘露殿,處處蕭條,秋草叢生。宮內落葉滿臺階,長久不見有人掃。

戲子頭已雪白,宮女紅顏盡褪。晚上宮殿中流螢飛舞,孤燈油盡君王仍難以入睡。

細數遲遲鐘鼓聲,愈數愈覺夜漫長。遙望耿耿星河天,直到東方吐曙光。

鴛鴦瓦上霜花重生,冰冷的翡翠被裡誰與君王同眠?

陰陽相隔已一年,為何你從未在我夢裡來過?

臨邛道士正客居長安,據說他能以法術招來貴妃魂魄。

君王思念貴妃的情意令他感動。他接受皇命,不敢怠慢,殷勤地尋找,八面御風。

駕馭雲氣入空中,橫來直去如閃電,升天入地遍尋天堂地府,都毫無結果。

忽然聽說海上有一座被白雲圍繞的仙山。

玲瓏剔透樓臺閣,五彩祥雲承託起。天仙神女數之不盡,個個風姿綽約。

當中有一人字太真,肌膚如雪貌似花,好像就是君王要找的楊貴妃。

道士來到金闕西邊,叩響玉石雕做的院門輕聲呼喚,讓小玉叫侍女雙成去通報。

太真聽說君王的使者到了,從帳中驚醒。穿上衣服推開枕頭出了睡帳。逐次地打開屏風放下珠簾。

半梳著雲鬢剛剛睡醒,來不及梳妝就走下壇來,還歪帶著花冠。

輕柔的仙風吹拂著衣袖微微飄動,就像霓裳羽衣的舞姿,嫋嫋婷婷。寂寞憂愁顏,面上淚水長流,猶如春天帶雨的梨花。

含情凝視天子使,託他深深謝君王。馬嵬坡上長別後,音訊顏容兩渺茫。

昭陽殿裡的姻緣早已隔斷,蓬萊宮中的孤寂,時間還很漫長。

回頭俯視人間,長安已隱,只剩塵霧。

只有用當年的信物表達我的深情,鈿盒金釵你帶去給君王做紀念。

金釵留下一股,鈿盒留下一半,金釵劈開黃金,鈿盒分了寶鈿。

但願我們相愛的心,就像黃金寶鈿一樣忠貞堅硬,天上人間總有機會再見。

臨別殷勤託方士,寄語君王表情思,語中誓言只有君王與我知。

當年七月七日長生殿中,夜半無人,我們共起山盟海誓。

在天願為比翼雙飛鳥,在地願為並生連理枝。

即使是天長地久,也總會有盡頭,但這生死遺恨,卻永遠沒有盡期。

相關焦點

  • 西安發現長恨歌裡的驪宮,是目前發現的唯一唐代高臺建築遺址
    【西安發現長恨歌裡的驪宮,是目前發現的唯一唐代高臺建築遺址】唐代白居易著名的詩篇《長恨歌》裡提到「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近日白居易筆下的「驪宮」——朝元閣被發現。朝元閣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驪山西繡嶺第三峰峰頂北端。2018到2020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這座遺址進行了發掘。
  • 《長恨歌》裡的驪宮現身:唐玄宗楊貴妃愛情故事發生於此?
    考古發掘證實其為唐代華清宮驪山禁苑內規模最大的建築群,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唐代高臺建築遺址。這座建築有什麼故事?這裡就是《長恨歌》中的「驪宮」嗎?朝元閣遺址。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高處入青雲的溫泉宮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 西安發現長恨歌裡的驪宮,為目前發現唯一唐代高臺建築遺址
    唐代白居易著名的詩篇《長恨歌》裡提到「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近日白居易筆下的「驪宮」——朝元閣被發現。朝元閣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驪山西繡嶺第三峰峰頂北端。2018到2020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這座遺址進行了發掘。
  • 西安發現長恨歌裡的驪宮:這座宮殿,歷史上到底是怎麼樣的存在?
    對於楊貴妃和唐玄宗,想必對歷史不怎麼熟悉的人,都對他們的愛情悲劇有所了解。而唐朝詩人白居易《長恨歌》,更是生動描繪了這兩人的之間情意綿綿。不過其中有一句詩提到「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其中的驪宮,便是歷史上的華清宮。這座華清宮,近期成功被考古人員所挖掘。
  • 西安發現長恨歌中驪宮 現存唯一唐代高臺建築遺址
    近日,唐代白居易著名的詩篇《長恨歌》裡提到「驪宮」」——朝元閣被發現了。朝元閣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驪山西繡嶺第三峰峰頂北端,海拔高度約697米。從2018年至今,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這座遺址進行了發掘,大量出土遺蹟和遺物顯示,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唐代高臺建築遺址,也是唐代華清宮驪山禁苑內規模最大的建築群。目前已經清理出了朝元閣遺址主體建築,以及東、西兩側踏道和廊房等附屬建築,總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
  • 華清宮景區推介會走進重慶 再現長恨歌裡愛情故事
    泡6000年歷史皇家御溫泉,觀最美舞劇《長恨歌》。3月13日,西安華清宮景區重慶站推介會在重慶世紀金源大酒店舉行。重慶旅遊商、新聞媒體等200餘人參加了此次推介會。 華清宮景區,東距西安30公裡,南依驪山,北面渭水,與「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相鄰。為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地質森林公園。周、秦、漢、隋、唐等歷代帝王在此建有離宮別苑,因其亙古不變的溫泉資源、烽火戲諸侯的歷史典故、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西安事變」發生地而享譽海內外。
  • 《長恨歌》前後十年:華清池裡打撈曠世絕戀
    因為觀眾是苛刻的,雖然每個人或者每一代人幾乎都讀過白居易的《長恨歌》,但是,每個人和每一代人都對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故事有著自己獨特的想像。怎樣才能完美還原出《長恨歌》中的歷史場景和愛恨情仇?怎樣才能做到讓每一代人都認可和接受演藝中看到的李隆基和楊貴妃?創作者們採取了跨界混搭的手法,將各種不同的元素進行跨界混搭,並在審美上實現和諧統一。
  • 西安華清池尋找「長恨歌」故事的地方
    景區由三部分組成,東部為沐浴場所;西部為園林遊覽區,有芙蓉園、九龍湖、毛澤東《長恨歌》書牆、唐御湯遺址、環園五間廳、梨園等景點;園林南部為文物保護區,千古流芳的驪山溫泉就在於此。華清池在中國現代革命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1936年12月12日,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就發生在此。華清池內至今仍完的保留著當年蔣介石行轅舊址五間廳。
  • 十四年常演常新,《長恨歌》演藝背後的「成功學」
    兩年後,在西北的中國千年古都西安,驪山腳下,唐玄宗、楊貴妃的愛情絕唱之地上,華清宮景區推出山中國首部大型實景歷史舞劇——《他們看完《長恨歌》演出後,都很無奈。你知道為什麼?」姚新垣「賣了個關子」後,接著說,「《長恨歌》演出有鮮活的故事原型,有深厚的文化積澱,有真實的歷史故地,還有鮮明的地緣特徵,它是真山、真水、真故事、真情感的藝術化呈現,這一切疊加起來,註定了《
  • 舞劇《長恨歌》2020演出季延長至11月3日
    又到了一年的10月末觀眾網評的中國最美舞劇《長恨歌》即將迎來2020年演出季的完美收官有很多遊客留言小編》以白居易經典敘事詩《長恨歌》為主線,通過70分鐘11幕場景,藝術再現了1300多年前發生在華清宮的唐玄宗和楊貴妃之間的愛情故事。
  • 14年常演常新,《長恨歌》演藝背後的「成功學」
    創新突破:打破傳統景區經營瓶頸領過西安「市長特別獎」的第二天,姚新垣馬不停蹄地踏上了前往浙江紹興的飛機。此行,他去往紹興市柯巖風景區,是為促進《魯鎮故事》演藝項目進展情況。「這個項目準備在今年12月面向觀眾展示,時間緊迫。」
  • 快來PICK你喜歡的《長恨歌》吧
    國家標準實景演出標杆藍本《長恨歌》榮獲「2020遊客喜愛的十大夜間演藝」由陝旅集團打造的中國首部大型實景歷史舞劇《長恨歌》,作為文旅界點亮西安「夜經濟」的第一顆明星,自2006年開啟首場公演以來,創造了超高的人氣,被全國遊客稱讚「中國最美舞劇」,被官方評為
  • 夢回大唐-華清池、長恨歌
    長恨歌華清宮見證了一段帝王與妃子的愛情故事,華清宮背山面渭,倚只不過現在的池子裡都沒有水了,反倒是多了很多的硬幣,倒像是一個個許願池子。如果要去的小夥伴,別扔硬幣了哦,這是湯池不是許願池呢。飛霜殿華清池裡有盟誓臺,臺中是棵連理樹,據說是唐玄宗和楊貴妃親手種的。
  • 去西安旅遊,一定要看《長恨歌》,附送避坑指南
    龍貓是西安人,有朋友去西安旅遊,必送上貼心攻略。今天就說說臨潼兵馬俑。兵馬俑名氣太大,是「世界第八大奇蹟」,連外國元首來中國都要去兵馬俑參觀。呵呵——龍貓只去過一次兵馬俑,但《長恨歌》看過三次!而且將來有機會還要去看!《長恨歌》是陝西旅遊的一塊金字招牌。《長恨歌》是一部大型實景歷史舞劇,以白居易的《長恨歌》為藍本,重現了1300年前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
  • 華清宮十年磨出長恨歌,疫情後門票收入過億
    來西安之前,做華清宮《長恨歌》的攻略,在豆瓣上看到一位分享者,分享時間是19年8月27號,他分享說看表演那天傾盆大雨,表演開始之前觀眾都在喊著退票退款,現金買的退現金,支付寶買的退支付寶,雨大的鞋子都要飄起來了,現場人聲鼎沸,但隨著照明燈光熄滅,觀眾的呼喊戛然而止;隨著綠色雷射襲來,觀眾的震撼無聲而沸。
  • 西安兩大景觀:大唐不夜城、實景演出《長恨歌》
    一個酷熱的夏天,我從廣州跑到西安去避暑,同時也想做一番文化考察。除了之前看過的兵馬俑、歷史博物館等歷史文物之後,此行我集中考察這座十三朝古都的文化景觀。而這些文化景觀在西安的夜幕中更顯壯麗輝煌,仿佛讓我夢回大唐,體驗盛世。此次我主要觀賞了大唐不夜城(也有白天看)和實景演出《長恨歌》。
  • 粵語版《長恨歌》:上海故事,也是香港的故事
    關錦鵬導演的電影《長恨歌》,和高志森導演的舞臺劇《長恨歌》,都可以視作這種大的時代和文化背景之下的產物。焦媛在舞臺劇《長恨歌》裡,所有演員都使用粵語進行對白,考慮到在謝幕之時,作為主演的焦媛完全可以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跟觀眾交流,這裡的全程粵語對白,或許就不能簡單視為一種純技術層面的考量。
  • 上海城市的"長恨歌"——評王安憶的《長恨歌》
    王安憶是當代著名的女作家,而《長恨歌》是她最負盛名的長篇小說。小說選取主人公王琦瑤三個重要的人生階段來寫她的一生,並通過王琦瑤命運的波折折射出上海這座城市半個世紀以來的風雲滄桑。這一部《長恨歌》不僅僅是王琦瑤個人的「長恨歌」,更是上海城市的「長恨歌」。
  • 萬眾矚目的《長恨歌》首演啦,這是你來西安旅行必看的演出哦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長恨歌》,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在西安臨潼華清池景區就有以《長恨歌》為同名表演的舞臺劇,而且這一部劇一演就是14年,至今經久不衰。
  • 「詩詞鑑賞」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前段時間熱映的電影《妖貓傳》唐代詩人白居易在一隻妖貓的指引下,一路追尋楊貴妃之死真相的故事,影片雖有玄幻色彩,卻也是根據歷史改編的。在片中,白居易的《長恨歌》也是起到了貫穿全片的作用。這首中學必備的長詩,實在是美不勝收,句句都可堪稱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