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根問祖之鄧州高山族臺灣村
鄧州市張村鎮的上營村是聚居著1200餘名高山族居民,因高山族人口數量佔全村總人口的一半以上,這裡被稱為「臺灣村」。在上營村,高山族居民祖祖輩輩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清康熙年間,民族英雄鄭成功部將率部由東南沿海北上至盧溝橋後,又奉命自此向東南一帶分兵屯墾。部隊裡有依那思羅等五位來自臺灣阿里山區的高山族士兵被安排在鄧州城區西北40裡處屯墾。他們各娶當地漢族女子為妻,並分別更漢姓為陳,周,蔡,黃,林,從此過上了漁樵耕讀的平民生活。
-
臺灣連江縣青工總會訪問團到連江開展尋根問祖活動
臺灣連江縣青工總會訪問團到連江開展尋根問祖活動 2014年07月29日 10:57:25 來源:人民網 8月3日,臺灣連江縣青工總會訪問團赴連江開展尋根問祖活動
-
臺灣高山族同胞海南省親
2002年12月16日星期一播出 主持人 李峰:逢年過節,中國人喜歡走親戚、串門兒,最近,在第三屆海南島歡樂節期間,80多位臺灣高山族同胞來到海南,進行了為期一周的省親活動。高山族同胞為什麼要到海南來省親?他們在海南有著怎樣的經歷和感受呢? 2002年11月22日,第三屆海南島歡樂節在海南省海口市開幕。
-
臺灣新竹縣長邱鏡淳率宗親赴廣東梅州市尋根問祖
臺灣新竹縣長邱鏡淳率宗親赴廣東梅州市尋根問祖 2018年08月23日 14:1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梅州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8月23日梅州訊 8月16日,臺灣新竹縣縣長、「世界客屬總會」榮譽理事長邱鏡淳率丘(邱)氏宗親一行回祖籍地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文福鎮白湖村尋根問祖,開展宗親文化交流活動。梅州市委臺辦主任王忠豪陪同參與。
-
臺灣李氏到永安尋根謁祖
本報訊 (陳華安 李增祥)7日,世界李氏宗親總會執行副理事長、臺灣報紙事業協會理事長李國憲率團到三明市永安皇曆村江王祠尋根謁祖,探訪李氏先祖的遷徙足跡。
-
臺灣謝明輝尋根認祖的故事
臺灣謝明輝尋根認祖的故事作者:臺灣謝明輝 我生長在臺南市西港區,一個偏遠的小鄉村叫樣林村,位於曾文溪畔。 2009年福建推出平潭開放開發區,福建省長特聘我為開發區顧問,我趁開會之機,向時任臺辦主任的鄧本元,提出協助尋根認祖之事,鄧主任特組調研團幫我調查,二個月後傳來好消息,稱廈門海滄有一村叫石塘很類似,可否前來一看,我專程飛往廈門,省臺辦、市臺辦陪我前往海滄石塘,我一到表明我的意圖要尋訪我開臺祖謝兩水祖籍地,石塘謝氏世德堂宗長謝福坤,立即搬出32本祖譜核對,當核對到第32本祖譜時,內詳細記載謝兩水第十七代
-
第五屆海峽兩岸神農炎帝民間拜祖活動啟動 線上尋根問祖
中新網太原4月30日電 (楊傑英)30日,「問祖炎帝 尋根高平」第五屆海峽兩岸神農炎帝民間拜祖活動在「炎帝故裡」山西高平羊頭山炎帝廣場啟動。與往屆不同的是,今年的拜祖活動將通過「雲拜祖」「線下+線上」「現場+直播」等形式進行。 「炎帝故裡」山西高平,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濃厚。
-
臺灣宗親石獅蚶江水頭村尋根謁祖
8月5日上午,由臺灣臺南市北門蚵寮保安宮常務監事王靖仁帶隊的尋根謁祖團回到家鄉蚶江鎮水頭村,受到了水頭宗親的熱情歡迎。 據資料記載,早在明朝時期,石獅蚶江水頭村的洪姓大房帶著另外6房親戚到臺南北門蚵寮定居。如今,水頭村的宗祠成了這些後人認祖歸宗的平臺,在宗祠裡他們找到了最珍貴的血脈記憶。今年6月中旬,王靖仁一行3人在福建省臺辦、泉州市臺辦和石獅市僑臺外事局有關人員陪同下,到蚶江鎮水頭村尋根謁祖,尋找五府千歲的源頭。
-
尋根問祖當慎之又慎——陳水扁家族福建尋根記
公元2000年他當選總統後,就有熱心朋友幫他跑到福建詔安尋根,不多久,幫他尋根的朋友回報說他的開臺祖陳烏公,祖籍地就在目前的詔安縣太平鎮白葉村星鬥樓地方,收到朋友給他的一張「太平鎮白葉村」紙條後視為寶貝,他就一直將它珍藏在西裝口袋中。
-
臺灣苗慄參訪團赴泉港尋根謁祖
東南網5月9日訊(福建日報通訊員 劉澤陽 莊國輝) 近日,臺灣苗慄縣參訪交流團一行160多人,來到泉州市泉港區開展海峽兩岸民俗文化交流及尋根謁祖參訪活動。據悉,泉港與苗慄兩地歷史淵源深厚,明末清初泉港先民開始大量東渡臺灣入駐苗慄。
-
【鄉村聊齋】:尋根問祖我遊氏
尋根問祖我遊氏 2014年10月5日,我與紹忠、紹池、紹財、先傑等5
-
尋根問祖④
尋根問祖④ 尋成都謝姓族人 我們這一支謝姓族人居住在成都市原華陽縣大墳包謝家祠,入川始祖謝子越,清康熙57年(1718)年正月二十七日離粵遷蜀。字輩:「子上元學,重君益世。芳惠直聲,冀永承繼。」
-
臺灣少林俗派弟子來泉州少林寺尋根謁祖
當日上午,來自臺灣南宗少林俗派的武林人士,在臺灣南宗少林俗派第八代掌門人呂松吉的帶領下,來到泉州少林寺,叩拜山門,面向佛祖行三跪九叩大禮,並舉行了簡短而熱情的交流座談會。會上,兩地少林僧俗弟子互贈紀念品,並現場展示兩地的僧俗少林功夫。臺灣南宗少林俗派的功夫首次在泉州少林寺演示,因同根同源、一脈相承,套路基本相近,贏得了在場各界人士的熱烈掌聲。
-
臺灣新竹羅兆勲帶領家人回到水唇鎮官倉寨尋根問祖和祭拜緬懷祖先
2019年清明節之際,水唇鎮高塘村官倉寨幹臣公後裔十四世祖乾標公遷臺灣族裔二十代裔孫羅兆勲,帶領在臺灣新竹的家人,回到官倉寨尋根問祖和祭拜祖先
-
兩岸族譜對接:尋根問祖,得講「規矩」
最早從大陸到臺灣的先民被稱作「開臺祖」。在大陸祖籍地,族譜往往只記錄到某人「移臺」,開臺祖在臺灣的裔孫不再續入譜中。若在臺灣無譜,又不知開臺祖名號,就很難從大陸族譜中找到祖源。為此,江氏委員會成立了以江林宣為組長的江丙坤先生族譜對接工作專家組。一方面,他們走訪臺灣江氏各支系,搜集族譜;另一方面,赴福建上杭、平和、永定、詔安等縣江氏村莊,遍查族譜。
-
韓國餘姓來寧波尋根問祖 韓國宜寧餘氏「出自中州」(圖)
浙江在線07月22日訊餘姓在寧波大概有10萬人,寧波餘姓宗親會秘書長餘君方日前接待了一位韓國商人,他叫餘哲模,他找餘君方的目的竟是尋根問祖。 餘哲模在韓國餘氏宗親會擔任理事。他告訴記者,目前韓國有2萬多餘氏宗親,而他的寧波之行也寄託了韓國2萬餘氏族人的尋根夢。
-
【尋根問祖】尋重慶涪陵鄒氏尋根問祖(必進——雲祥系)和200年前入川綿陽希賢公後裔鄒忠信子孫
重慶涪陵鄒氏尋根問祖(必進——雲祥系)為尋根問祖我去過貴州鄒家壩兩次,卻總是銜接不上,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但不知到底哪裡出問題了。洛龍上下龍橋與武隆浩口是親支!思享生子國君,8歲由四川川北道潼川府避闖王之亂入黔務川投親未果到涪陵(涪州府)龍潭上二甲青龍山紅沙坎插佔落業(我現老家附近)。
-
共識大講堂|鞠肖男:茶香入口、尋根問祖
共識大講堂|鞠肖男:茶香入口、尋根問祖 2020-12-17 09: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臺灣莊嚴宗親總會 臺北縣許姓宗親會來晉江尋根謁祖
第一次,要追溯到1996年的臺灣彰化莊氏宗親會尋根行。正是那一次兩岸莊氏宗親的首次家鄉聚首,才有了後來越來越多的臺灣莊氏宗親組團往來。 「我的祖先兩百多年前到了臺灣,到我已經是第七代。我們這批團員裡很多人都是在臺灣出生長大,但是大家對於尋根謁祖的傳統都很堅持。
-
臺灣苗慄參訪團赴泉港開展尋根謁祖參訪活動
東南網5月9日訊(通訊員 劉澤陽 莊國輝)近日,臺灣苗慄縣參訪交流團一行160多人,來到泉州市泉港區開展海峽兩岸民俗文化交流及尋根謁祖參訪活動。據悉,泉港與苗慄兩地歷史淵源深厚,明末清初泉港先民開始大量東渡臺灣入駐苗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