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師3》是款憂傷的遊戲,」 在騰訊遊戲任職的Leah告訴我。
玩家到海邊去做任務——看鯨魚。當你到了岸邊,坐在那裡的男人告訴你,我一輩子的夢想就是成為這條海岸線上第一個看到鯨魚的人。Leah說著她在這款遊戲中遇過的支線任務。當他背過大海對你講述夢想的時候,你突然看到那條鯨魚,這時你會告訴他鯨魚出現了,還是沉默?如果你說了,那他,就不是第一個看到鯨魚的人了。
這樣看似摸不著頭腦卻自帶深意的任務在《巫師3》裡比比皆是,於是「選擇讓你很揪心」成為了廣泛流傳於《巫師3》玩家圈的梗。對於這些兩難的選擇,Leah認為《巫師3》展現了成人且真實的一面,「不像任天堂那種合家歡,這裡面沒有一個選擇是可以兩全的,從頭到尾都是憂傷的,然後你就是孤獨的。」
《巫師》系列背後的開發團隊就是被中國玩家調侃為「波蘭蠢驢」的CD Projekt RED(簡稱CDPR),而這個團隊隸屬的總公司CD Projekt市值於5月20日達到81.3億美元,超越老牌遊戲大廠Ubisoft(育碧),成為歐洲市值最高的遊戲公司。
向來主打情懷牌的CD Projekt竟然在資本戰場上一度贏過了「財大氣粗」的法國遊戲廠商Ubisoft,這個消息令不少玩家感到振奮,畢竟理想主義在現實世界中往往很難通關取勝。
「波蘭蠢驢」哪裡「蠢」?
什麼樣的遊戲大廠才配擁有綽號呢?大概是像CDPR這樣的吧。中國玩家因為喜歡CDPR開發遊戲的勤懇態度,外加對CDPR逆商業潮流而行的作法感到迷惑,於是一個充滿著讚揚意味的外號「波蘭蠢驢」誕生了。
CDPR被稱作「波蘭蠢驢」的最主要原因是,這個團隊為《巫師3》增加了大量免費DLC(Downloadable Content,指遊戲的附加內容),而這些DLC的質量明明高到可以當作單獨的遊戲來賣,Leah解釋道,在商業驅動的市場裡,CDPR有時偏偏不做那些明明可以盈利的業務。
當很多廠商試圖在遊戲的每一個角落都添加付費元素時,CDPR選擇了為《巫師3》增加大量免費DLC,出品完全可以當作續作去賣的兩部付費DLC。當所有廠商都在抵制盜版遊戲之時,CDPR反其道而行,主動放棄為自己發售的遊戲加密。
「DRM(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數字版權管理)是指在正版遊戲裡用來防止被再次拷貝的技術,所有的遊戲都會帶這個技術,因為如果沒有DRM,一款遊戲就可以無限被拷貝。但CDPR旗下的遊戲都是DRM-Free,即不存在防盜版技術。」 Leah繼續補充道,「不過有意思的是,《巫師3》雖然是一款DRM-Free遊戲,但它每年的銷售額卻很有保障。」
大量免費DLC夠「蠢」,DRM-free看似更「蠢」。當CD Projekt創始人兼CEO Marcin Iwiński得知中國玩家稱呼他們為「波蘭蠢驢」時,他在採訪中表示,自己喜歡這個稱呼。
開發者甚至跟中國玩家開啟了「隔空喊話」模式。《巫師3》有一個彩蛋,玩家可以去買道具,讓主角傑洛特同時戴上一副墨鏡和驢耳朵。Leah認為,雖然開發者沒有明說,但玩家心照不宣地認為這是CDPR在自我調侃被稱作「蠢驢」。
機核網編輯阿斌(網站ID:NJBK)曾實地探訪位于波蘭華沙的CD Projekt總部,且與Marcin Iwiński多次交流,他接受虎嗅採訪表示,「從《巫師3》開始,CDPR就注重做好產品的本地化,這個本地化不光是語言包,還包括語音包。所以在遊戲開發過程中,公司注重跟各國本地化團隊和配音團隊之間的溝通交流。」
阿斌分析,不管哪個國家的玩家,都想以最低的門檻接觸到遊戲,因此CD Projekt致力於去除語言和語音門檻。如何證明這個遊戲的本地化和本土化做得好,當你感覺不到它有本地化,這就做到位了。公司曾在給《巫師之昆特牌》做本地化翻譯時,Marcin Iwiński甚至親自到場判斷,配音是不是符合他預期當中的傑洛特。
理想主義很難贏?
Marcin Iwiński成長於冷戰時期的波蘭,幼年時很難接觸到風靡西方的遊戲與電腦。不過,Robert Purchese撰寫的CD Projekt簡史寫道,Marcin的紀錄片導演父親在出國旅行時帶回一臺電腦,從此打開了他的遊戲世界。
蘇聯解體前波蘭沒有著作法,Marcin在中學時曾倒賣盜版光碟,後於1994年註冊了公司CD Projekt,與合伙人代理《博德之門》將其翻譯成波蘭語後附贈羊皮紙地圖等禮物,銷售量超出預期。這一創業初期的經歷讓他確信——玩家願意購買製作精良的正版遊戲。
CD Projekt在2015年推出《巫師3》後一炮而紅,其股價一路飆升。據彭博社報導,CD Projekt市值於今年四月超過波蘭最大銀行PKO。時隔一個月,該公司超越Ubisoft被封為歐洲市值最高遊戲廠商。
關於這一點,資深玩家多多覺得一切都有跡可循,比如最近Netflix同名改編劇拉動了對《巫師》遊戲的討論。同時,他認為Ubisoft近來出產的遊戲 「流水線特徵太明顯,開放世界最早是Ubi做的最好,但《孤島驚魂》系列第三部以後,Ubi的遊戲就是滿地圖問號。這個模式需要你通過清問號探索完整個地圖。如果問號的設計內容不是很豐富,就會給玩家枯燥的感覺。」
無論CD Projekt還是Ubisoft,難說孰優孰劣,只不過他們的商業模式不同。阿斌表示,「Ubisoft收很多工作室然後發行遊戲,大家會感覺到他們的遊戲很多。但CDPR把遊戲集中到自己手底下來,他們對質量要求更高,寧可犧牲掉一些規模和產品線。「
除了專注於開發遊戲的CDPR,CD Projekt還擁有GOG(Good Old Games)平臺。GOG試圖為遊戲增加附加價值——通過尋找和移植老遊戲到新的平臺,提供技術支持,而GOG平臺依舊是DRM-Free。
不過,聲稱總是站在玩家立場考慮的CD Projekt或許忽略了員工的感受。根據THEGAMER報導,CDPR負責開發《巫師3》的團隊成員曾在論壇上抱怨公司在遊戲上線前,要求員工密集加班。
如今《賽博朋克2077》已允諾在今年九月發售,但CDPR內部員工過勞的問題似乎並未改善。CDPR CEO Adam Kicinski明確表示,在遊戲上線前的最後階段,密集加班或許在所難免,希望整個團隊能夠延長工作時間以確保遊戲的發行。
然而,已推遲五個月上線的《賽博朋克2077》仍要求團隊加班,真的合理嗎?
賽博朋克一定火?
儘管市值總有所波動,但市場對於CD Projekt的信心亦來源於將要發售的《賽博朋克2077》。
多多已經預購了這款遊戲,「我期待全新的背景設計,不再是中世紀魔幻風格,而是走一個未來風賽博朋克風。這題材我個人很喜歡,就像我愛看銀翼殺手系列的作品。再來這款遊戲的人物可以自定義,因為主角是改造人,你完全可以自己創造想要的一個角色,希望整個遊戲內容依舊大而不空。」
除了像《巫師3》那樣致力於本地化,阿斌也認為《賽博朋克2077》的突破在於題材。他表示,CD Projekt之前開發和代理的遊戲大都是奇幻類,但年輕有個性的開發團隊特別喜歡賽博朋克這個桌遊,就想把這款桌遊電子化。他們常以玩家的立場來判斷,好玩才會去做,哪怕這個題材之前沒有人接觸過。
至於在騰訊遊戲工作的Leah認為《賽博朋克2077》也許將成為跨時代之作。「這明顯是一款很有野心的作品,」 她解釋道,「開放世界是目前遊戲圈的大趨勢,玩家在遊戲中期待越來越高的控制權。開放世界結合一個經久不衰的題材——賽博朋克,這幾乎是可以成為爆款的組合。」
此外,遊戲產業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索尼PS5和微軟Xbox 2都將在今年下半年亮相,這意味著整個遊戲圈將經歷一次新的主機迭代。Leah認為,《賽博朋克2077》或許會是PS 5或Xbox 2的排頭兵,所以這款遊戲的上線可能意味著它將去驗證新主機,定義下一個時代的遊戲。
波蘭遊戲最硬核?
遊戲工業似乎正在波蘭成為支柱產業之一。
阿斌回憶道,「如果去波蘭,你會發現當地的報紙,飛機上的雜誌,包括政府的相關推廣和介紹上,將遊戲產業稱作當地最大的文化產業之一。波蘭駐中國的大使館,有時也會舉辦一些遊戲文化相關的活動,包括以波蘭遊戲為主題的音樂會。」
在大眾視線中,波蘭是個文化上比較小眾的國家,但它的遊戲產業實際上非常發達。「《這是我的戰爭》(This War of Mine)《冰汽時代》(Frostpunk)都是近年來在波蘭湧現的熱門遊戲,」 阿斌表示,「像11bit,還有在硬核深度玩家圈子裡有較好口碑的工作室,很多都來自波蘭。」
當波蘭遊戲恰巧流行以後,波蘭政府逐漸用開放的政策去進行文化推廣。CDPR的遊戲多次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支持。《巫師2》開發時期,CDPR就拿到了2000萬美元投資;《巫師3》則獲得了700萬美元的科研基金;《賽博朋克2077》的遊戲引擎升級項目,同樣獲得了政府的資金支持。
2011年波蘭總理唐納德·圖斯克曾把《巫師2》收藏版送給了美國總統歐巴馬,不知未來川普會不會收到一款嶄新的《賽博朋克2077》呢?
- THE END -
#巫師#PC遊戲#賽博朋克2077
原文連結:虎嗅網 責任編輯:萬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