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家鄉特色的演員和電視劇,有人愛北京,有人想去陝西《裝臺》

2020-12-18 大魚侃影視娛樂

每個城市都有每個城市的特色,娛樂圈後很多演員都喜歡突出自己家鄉的特點或者文化藝術人文生活,演自己家鄉的事情,不僅演技自然還能吸引觀眾為家鄉旅遊做代言。

何冰

何冰是地道的北京人,身上有北京爺們的爽快大方局氣。畢業於87表演班的他如今已經是國家一級演員,北京人藝的臺柱子。何冰演得最多的就是體現北京人文生活的影視劇,代表作《情滿四合院》《芝麻胡同》,一嘴京片子簡直太讓人喜歡了。何冰臺下的性格也是能侃能聊,頗具親和力的笑容極其有觀眾緣。

于榮光

于榮光不是雲南人,但卻與雲南有不解之緣,在香港成名後轉大陸發展,發家地點就是雲南,常年在雲南工作。拍了不少和雲南相關的電視劇《翡翠鳳凰》騰衝的故事,《護國軍魂傳奇》等,《鹿鼎記》中的平西王吳三桂也是駐兵雲南,而且其公司製作諸多作品都是雲南取景,並且拍攝不少雲南旅遊文化藝術宣傳片例如《紅河的遠方》等。

郭靖宇

郭靖宇出生於河北承德,其代表作《打狗棍》講的就是河北地方的傳奇故事,雖然評分不高但不得不說是一部熱血的傳奇製作,獲得第二十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導演(電視連續劇)提名,「承德市文化藝術特殊貢獻獎」,《最美的鄉村》也是自河北取景,風景如畫的山水讓不少人嚮往。

張嘉譯

從《白鹿原》到《裝臺》張嘉益近年來一直致力於陝西文化傳播,當年一碗油潑麵不知道饞哭多少人,而今大熱的《裝臺》讓不少人為陝西嚮往,小編也不例外,劇中各種美食特寫也是一大亮點,油潑麵、鍋盔、酸湯餃子、胡辣湯等等,陝西人說讓你吃一個月都不重樣。

劇中陝西普通話也是特色,弄弄的語言風格既讓陝西人有親切感,有讓其他觀眾能聽懂,張嘉益也不是第一次推廣陝西普通話,自《一僕二主》就開始了。陝西人的淳樸善良熱心也在劇中呈現,面對生活的磨難不屈不撓,樂觀向上,可以說張嘉益的演技令人折服。

你還知道哪些演員在致力於自己家鄉的建設?最後我想知道于榮光是香港的嗎?

相關焦點

  • 電視劇《裝臺》陝西味兒濃鬱,張嘉益:我們要求演員重新進入生活
    一部地道陝西風味的電視劇《裝臺》最近在央視一套熱播,濃厚的地域屬性並沒有阻止這部劇走向大眾。開播至今,《裝臺》豆瓣評分高達8.4分,收視率也接近破2,成為了年底當之無愧的國產劇大熱門。作為該劇的主演,同時身兼藝術總監的演員張嘉益對於《裝臺》收穫的成績既意外又頗為驕傲。在他看來,《裝臺》的成功一方面基於原有小說文本的紮實基礎,另一方面也得益於整個主創班底在表演和內容上對品質的堅持。《裝臺》中大量起用了西安籍演員,如張嘉益、閆妮、姬他、孫浩等人都是土生土長的西安人,就連飾演裝臺隊伍的演員也幾乎都是陝西本地人。
  • 電視劇《裝臺》火熱螢屏 揭秘《裝臺》成功背後的故事
    張阿利:語言的表現是電視劇的一個重要方面,尤其是地域文化的電視劇,張嘉益、閆妮,包括劇中一批演員都是從陝西走出去的,他們具有陝西生活的底蘊,因此,他們可以將陝西特有的幽默、質樸的氣息表現出來。當然,除了方言這種濃重的特點,大量的西安美食鏡頭,吊足了大家的觀賞欲望。
  • 《裝臺》編劇馬曉勇:對家鄉的親切感 想摁也摁不住
    著名作家陳彥凝練自己的生活經歷創作的小說《裝臺》,用冷峻的現實主義筆觸描寫底層人生活。馬曉勇說,「小說讓我有上手的衝動」。創作中,「鍛鍊身體時遇到陳彥老師,進行了比較正式全面的溝通,陳彥老師太忙了。後來還吃過幾次羊肉泡饃。」為改寫劇本,他特意去觀察過一次裝臺,「但是帶有企圖地去看就感覺很假。其實小時候在戲班子裡長大,看見過很多,就是沒有參與過。原來還想進舞美隊當個正式工,父親不太同意。
  • 電視劇《裝臺》是在哪裡取景的 裝臺取景拍攝地城市合集介紹
    電視劇劇《裝臺》由老戲骨張嘉譯和閆妮共同主演的,在劇中去取景地等地方都特別有生活氣息,甚至有很多觀眾在看電視劇的時候都能認出來,而已讓大家更了解到了裝臺這份職業。電視劇《裝臺》是在哪裡取景的 裝臺取景地合集介紹。
  • 《裝臺》收視口碑雙豐收,訪談張嘉益
    電視劇熱播之際,張嘉益對劇作本身、角色詮釋,甚至對陝西影視文化作品的發展又有怎樣的想法和感悟?他又有哪些話想對支持《裝臺》的觀眾們說? 為了更好地詮釋角色,了解「裝臺」這一工作,張嘉益專門在開拍前一個月,提前回到西安,回到城中村,每天去體驗生活,觀摩裝臺人幹活,了解他們的生活。
  • 《裝臺》導演感嘆:沒有張嘉譯,就沒有《裝臺》!揭秘拍攝故事
    這是陳彥先生原著《裝臺》裡的結尾。再看電視劇最後結局:三皮去了蘇州當保安,給刁大順把蔡素芬找回來,大雀媳婦周桂榮和女兒麗麗沒有跟著大順,菊花與二代過上了幸福生活。大團圓結局。「小說受眾面少,陳彥先生劇情衝突比較激烈,人物最後呈現出悲劇的走向,但是電視這個傳媒,要顧及大眾感受,把三皮與素芬和菊花的結局改編了,這也是得到《裝臺》作者陳彥先生允許。」《裝臺》導演回應了這一質疑及改編的構想。47歲的《裝臺》導演李少飛,這位畢業於陝西藝術學校的寧夏人,實際上幾十年一直生活在西安,跟著大名鼎鼎的導演劉惠寧學習導演。
  •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電視劇中裝臺人是幹什麼的
    在《裝臺》這部劇中,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是裝臺人,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但是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裝臺這個詞。那麼裝臺是什麼意思?裝臺人是幹什麼的?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是由市民、農民工組織起來的舞臺、裝臺組合,在演出之前一般安排半天左右的時間,裝臺人就會到場對音響設備進行測試與準備,把舞臺上的各種設備都搭建好。
  •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電視劇中裝臺人是幹什麼的
    在《裝臺》這部劇中,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是裝臺人,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但是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裝臺這個詞。那麼裝臺是什麼意思?裝臺人是幹什麼的?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是由市民、農民工組織起來的舞臺、裝臺組合,在演出之前一般安排半天左右的時間,裝臺人就會到場對音響設備進行測試與準備,把舞臺上的各種設備都搭建好。
  • 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任小蕾:電視劇《裝臺》裡的秦...
    原標題:電視劇《裝臺》裡的秦人秦腔——訪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任小蕾「一個狗嘛,演員跟我搶啥呢嘛。」「再是狗也是角色,短打武生的底子。」當電視劇《裝臺》的劇情發展到秦腔團要在春晚演出劇目《殺狗》,瞿團長決定由刁順子客串狗的角色時,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和任小蕾飾演的丹麥人的一段對話讓人忍俊不禁,而這也道出了任小蕾作為一名秦腔演員的心聲。一部《裝臺》演火了陝西的美食美景,演活了老陝的嬉笑怒罵,也掀起了一股秦腔熱。
  • 裝臺電視劇大結局劇透:裝臺張嘉譯最後結局是什麼
    電視劇《裝臺》有多少集這部電視劇以47歲的刁大順帶領一群精壯漢子在西安從事舞臺演出的裝臺工作為切入點,講述他們的平凡而又充滿生活氣息的故事。他們裝臺的既有本地秦腔劇團、也有各色歌舞演出、婚喪嫁娶的表演,因此也遭遇了五行八作、各色人等。
  • 四川有丁真,陝西有裝臺?有張嘉譯跟閆妮代言,這部劇何嘗不火!
    他在當地政府幫助下,開始補課學習,並為家鄉拍攝了美美的旅遊宣傳片。然而,很多人因為丁真是藏族,就誤以為他在西藏,看了宣傳片,嚷嚷著要去西藏旅遊。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看風向不對,趕忙發起了話題「丁真在四川」。
  • 電視劇《裝臺》原著作者陳彥:請給勞動者一個敬重的注目禮
    裝臺的故事並非熱門題材,裝臺的話題略顯沉重,電視劇熱播令不少人意外。究其原因,得益於張嘉益、閆妮等眾多實力派演員的精彩演繹,得益於電視劇的成功改編,更得益於原著小說中濃濃的煙火氣,寫出了小人物酸甜苦辣的生活真實。電視劇《裝臺》劇情動圖近日,本報記者專訪了《裝臺》原著作者、茅盾文學獎得主陳彥。
  • 一部《裝臺》火了舌尖上的陝西美食
    近期電視劇《裝臺》在央視、芒果TV同步上線,迅速引起網友熱評。因陝西美食出鏡率較高,該劇被稱為「舌尖上的陝西」,主演張嘉益還因「永遠在吃和去吃的路上」,被網友送上了「乾飯人」的稱號。 「『乾飯人乾飯魂,乾飯人吃飯得用盆。』看張嘉益吃西紅柿都饞得口水直流。」「《裝臺》確定不是一個美食節目?
  • 電視劇《裝臺》中的那些陝西美食
    最近電視劇《裝臺》在CCTV-1綜合頻道播出後,好評不斷,首播收視破億,碾壓了今年的國產電視劇。此劇改編自陳彥的同名小說,講的是47歲的刁大順帶領一群漢子在西安從事舞臺演出的裝臺工作和他們的愛情、生活、人生追求的故事。今天我們不談劇情,只看看《裝臺》裡面的陝西美食。電視一開始順子說的兩句話:「咋回事嘛?弄啥呢?」典型的陝西風味。
  • 陝西人演繹的陝西故事 電視劇《裝臺》今晚起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
    電視劇《裝臺》今晚起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 來源:西安網 時間:2020-11-29 20:30 字號:
  • 《裝臺》即將大結局,聽陝西女子閆妮講陝西故事!
    《裝臺》即將大結局,聽陝西女子閆妮講陝西故事!電視劇《裝臺》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陝西籍作家陳彥的同名長篇小說,該劇將鏡頭對準了以刁順子為代表的一群舞臺搭建者的真實生活,講述一群普通小人物在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 我愛我的家鄉|《裝臺》帶火西安!這項搜索量暴增160%
    滿滿西安元素的《裝臺》開播以來迅速成為國產高分劇。攜程集團大數據顯示,隨著《裝臺》的熱播,西安12月份及元旦的旅遊熱度迅速攀升,搜索量暴增160%!
  • 在電視劇《裝臺》中,可以看到哪些西安的名勝古蹟?
    隨後,第二個畫面,從南向北眺望南門和廣場,西安城的中軸線向遠處延伸。氣勢恢宏的城門緩緩地打開,迎接來自天南海北的朋友們,也開始了電視劇《裝臺》的故事。 俯瞰西安城
  • 《裝臺》為什麼這麼火?為「裝臺現象」裝臺的三維邏輯
    01 討論《裝臺》時,我們在討論什麼 數據詞雲圖顯示,討論《裝臺》時,我們既不是在討論一本書,也不是在討論一部劇,而是在「各說各話」:小說、演員、劇情、片子、美食、城中村、鄉愁、懷舊、人性、小人物……
  • 《裝臺》作者陳彥回家鄉與讀者聊戲裡戲外
    18日下午,《裝臺》原著作者陳彥回到家鄉陝西,現身西鹹新區文化大講堂,在詩經裡·老舍劇場,帶來「一切從生活出發」主題講座,並首度和鄉黨、讀者面對面交流《裝臺》戲裡戲外,以及關於文學創作的故事。因為白天演員們還要彩排,裝臺只能在當晚觀眾散場後至次日早晨演員進場前趕工進行,工人們非常辛苦,只有在裝臺結束和劇院交接的間隙,就地睡一會。冬天裡,我很多次在晨跑時,看見生生他們就蜷縮在劇院院子的暖氣井蓋上休息小睡。」因為當時的辦公室窗戶正對著後臺出入口,陳彥天天看著這群裝臺人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