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總是那麼珍貴,用來讀書和旅行哪個更好一點?其實古人早已經給出了答案: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不是一個先後關係,而是並列關係,讀書和旅行應該相得益彰。
如果不讀書,行萬裡路,也只是個郵差。西安、南京、洛陽和北京,少了學識的浸潤,沒有了刀光劍影,丹心汗青,它們只是一個個耳中熟悉、眼裡陌生的地名。故宮、岱廟、曲阜三孔,有了文化照耀,它們才不是被時間風化的標本,而是活了成百上千年的生命。
這就是閱讀的巨大魅力,但是不去旅行,一味地讀書,也只是將自己困在文字的牢籠裡,孤獨地去想像。就如同你不去紹興,不去嘗了硬得很的茴香豆,喝辣得很的雄黃酒,不去瞧白牆黑瓦,長凳和四角桌,魯迅筆下的《孔乙己》哪怕寫得再真實,想像起來也覺得缺了一份真實和煙火氣。
讀書是精神的旅行,而旅行又是身體的閱讀。二者同時進行,又缺一不可。讀書是慢的,旅行也是慢的,有些人不會去思考時間用來讀書和旅行哪個更好一點,因為讀書和旅行都不在他們的選項之中。他們認為讀書是效率低下的,讀了再多的書對自己追求的金錢和地位都是沒有裨益的。
自古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道理雖多,但需各自把捏。若二者兼得且盡力而為了,那確實是有益而無一害。
不讀書旅行感知淺,不旅行讀書領悟淺。學習鍛鍊一起抓,學習不忘鍛鍊,鍛鍊不忘學習。書讀多了,修養也就高,並增添了更多生命底色,願意與你合作共事的人也就多了……書是人生最好的禮物,書是你最好的老師。書是人類的朋友,祖國的大好河山也是我們的朋友。當你煩惱困惑時看看書,也許豁然開朗,當你高興時看看書,腳步更加堅定。一本好書,一杯清茶,仔細的看,看書中的滾滾紅塵,看書中的大千世界,看書中的波瀾壯烈,慢慢的品味人生。人生如品茶,慢慢的品,味道更濃。旅行和讀書同行,從此有了詩和遠方。身體和靈魂總有同在路上,知行合一。
去看書,去旅行,也不要去糾結是該先走出家門,還是先翻開書,閱讀和旅行就像是人的雙腳,同時發力又交替進行,你才能走得更遠,走得更久,才能讓精神和身體都在路上。
願得一人心,伴吾浪天涯。誠哉斯言,且讀且行之,讓精神旅行,讓身體閱讀。(沁水公司 張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