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探訪升級後的三亞第一農貿市場 堪比超市

2020-12-25 南海網

  3月14日,升級改造後的三亞第一農貿市場,即將開門迎客。南海網記者 沙曉峰 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三亞3月14日消息(南海網記者沙曉峰 實習生白弘煒)從2月15日起,三亞第一農貿市場停止營業,開始為期一個月的內部升級改造。3月14日,南海網記者從三亞第一農貿市場獲悉,目前該市場的升級改造已基本完成,待驗收後即將開門迎客。當日,許多聞訊而來的攤主和市民表示,如今的第一市場,堪比超市!

  農貿市場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之一,體現城市服務水平和市民生活水平。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關係到市民的消費安全,關係到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整體形象。

  3月14日,升級改造後的三亞第一農貿市場,即將開門迎客。南海網記者 沙曉峰 攝

  「第一市場是三亞最大的市場,旺季最高的客流量達到12萬人次。」據三亞第一農貿市場有關負責人介紹,三亞第一農貿市場建於上世紀70年代,承載了三亞當地幾代人記憶的老市場,隨著城市化進展的不斷發展,這個老市場汙水橫溢、排水不暢等問題一度困擾著攤主和消費者。

  根據三亞市委、市政府「創文鞏衛」的工作要求,從今年的2月15日起,三亞第一農貿市場停止營業,開始為期一個月的內部升級改造。據悉,此次他們對位於該市場一樓的菜市場進行升級改造,借鑑和吸收省內外先進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的經驗,對攤位、排汙、排水、地板、照明、給水等設施進行全面進行重建。

  3月14日上午,南海網記者一走進升級改造後的三亞第一農貿市場內大門,就感覺耳目一新。頭頂上,曾經網格狀的各類電線加條形格子被天花板代替,地板上曾經明顯的排水溝被不鏽鋼過濾板覆蓋,各攤點都換上了全新不鏽鋼和大理石組成的操作面板。

  「這是防止熟食的湯汁流到面板上專門設計的。」在熟食攤點前,現場的一位工作人員指著檯面上的過濾孔向記者介紹,此外記者還看到,每個熟食攤點的操作間還增設了水龍頭和洗手池。

  在水果區域,全新的木質貨架已經全部安裝完畢。一位工作人員稱,「如果現在貨架上全部擺上水果,那麼這裡和水果超市沒有什麼兩樣。」

  當日,聽說三亞第一農貿市場升級完工了,許多攤主聞訊而來,紛紛打聽市場重新營業的時間。「真的很漂亮,超市也不過如此。」攤主符女士在現場轉了一圈後高心地表示,作為市場裡的一員,自己很自豪。市民李先生在參觀也表示,「如今的第一市場,堪比超市!」

  3月14日,升級改造後的三亞第一農貿市場,即將開門迎客。南海網記者沙曉峰攝

  3月14日,升級改造後的三亞第一農貿市場,即將開門迎客。南海網記者沙曉峰攝

  3月14日,升級改造後的三亞第一農貿市場,即將開門迎客。南海網記者沙曉峰攝

  升級改造後的三亞第一農貿市場在熟食攤點區域增設了洗水池。南海網記者沙曉峰攝

  升級改造後的三亞第一農貿市場在熟食攤點面板上的過濾孔。南海網記者沙曉峰攝

  3月14日,工作人員在三亞第一農貿市場為操作臺編號。南海網記者沙曉峰攝

  3月14日,三亞第一農貿市場,即將開門迎客。南海網記者沙曉峰攝

責任編輯:鄧麗

相關焦點

  • 三亞將改造第一市場、第三市場等三大農貿市場
    三亞將改造三大農貿市場  包括第一市場、第三市場和丹州小區農貿市場  南國都市報9月12日訊(記者 利聲富) 在三亞,到哪裡買海鮮、熱帶水果最方便?當然是第一市場。作為三亞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遊客必經之處的第一市場,經常處於超負荷運行狀態,市場內消防、線路等安全問題上也存在安全隱患。為此,三亞市決定對第一市場進行改造。同時,第三市場和丹州小區農貿市場也將進行改造,改造後的三個市場將建成集居住、購物等為一體的商業綜合體。  目前,三亞第一市場節假日每天平均客流量超10萬人次,建築物年久老化,市場內消防、線路等安全問題上也存在安全隱患。
  • 寶安73家農貿市場升級為「超市」
    ▲改造後的市場,寬敞明亮。深圳晚報記者 李超 攝 寶安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總結現場會在上川市場舉行,寶安區納入改造計劃的71家農貿市場全部完成升級改造工作。農貿市場告別「髒亂差」,從此「舊貌換新顏」,服務市民群眾。 據了解,寶安區本著「應改盡改、應停盡停」的原則,全區農貿市場納入改造計劃71家,實際完成改造73家,改造總店檔1萬餘個,改造總面積33萬平方米,改造市場總數、改造店檔總數、改造總面積均為全市第一,累計投資9億餘元。
  • 農貿市場將淡出深圳 全部升級為「超市+街市」
    農貿市場將淡出深圳 全部升級為「超市+街市」  昨日,深圳市副市長卓欽銳表示,深圳將在3到5年時間內,分步對全市289個農貿市場進行改造升級,按照農貿市場自身條件將其改造為「完全超市」或「超市+街市」兩種模式。「以前這裡的汙水要捲起褲子才能走」,昨日下午在樂福購物廣場門口,該廣場負責人向深圳市副市長卓欽銳比畫改造之前這裡的景象。
  • 暑期遊升溫 三亞第一農貿市場日均客流量超5萬人次
    暑期遊升溫,外地遊客增多三亞第一農貿市場日均客流量超5萬人次海南日報三亞8月20日電 (記者周月光)出門旅遊一般去景點,但來三亞旅遊,不少遊客去三亞第一農貿市場「打卡」。8月20日,海南日報記者從該市場管理處了解到,最近隨著暑假遊不斷升溫,這裡日均客流量已突破5萬人次,其中遊客約1萬人次。
  • 三亞第一農貿市場恢復營業!時間為每天7:30~16:00
    隨著三亞疫情得到緩解,3月25日上午,停業38天的三亞市第一農貿市場(以下簡稱「第一市場」)正式恢復營業,營業時間為每天的7:30至16:00。3月25日下午,市民在三亞市第一農貿市場購買蔬菜。袁永東 攝當天8時許,第一市場剛恢復營業,許多聞訊而來的市民戴著口罩在有序選購。記者在現場看到,大部分攤位和商鋪的貨架上已經擺滿了蔬菜、肉類、生鮮、雞蛋、乾貨等,部分商戶在忙著上貨。
  • 三亞第一農貿市場,海鮮真便宜,是又好吃又好看的網紅打卡地
    三亞第一農貿市場在遊客和本地人心中都有極好的口碑,它也實打實地成為了網紅打卡地。其實三亞第一農貿市場對當地人來說具有更寬泛的含義,它覆蓋面積包括周邊的新民街、椰風巷、河西路,甚至包括附近河邊可以臨時停靠的小碼頭。同時它也是三亞本地一種根深蒂固的市井文化。
  • 逛菜市場像「遊園」 升級改造後的東站農貿市場開業
    林師傅口中的集市,就是至今已有30年歷史的東站農貿市場。經過今年初的升級後,近日又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造,並將借中秋國慶之際,向市民獻上「充滿文化味道的簡版購物中心」理念。「2020年初,經過半年多改造的東站農貿市場以全新的形象呈現在了市民眼前。這塊佔地1.4萬平方米的農貿市場,被整合成了一個集海鮮、凍品、生鮮、小吃、夜市、超市和水果批發7大板塊為一體的綜合性市場,日均人流量達到8000左右。
  • 媲美超市的農貿市場亮相沙頭街道!
    、「騙秤、魚腥味、髒水浸腳」是大部分人提到農貿市場的第一印象,可如今走進位於深圳市福田區沙頭街道的上沙綜合市場,市民對農貿市場的看法有了180°的轉變——清爽潔淨的地面,整齊有序的檔口,一塊塊實時滾動著菜價和食品抽檢結果的電子顯示屏……沙頭街道通過改造升級轄區內6家農貿市場,讓「菜籃子」拎得更舒心。
  • 探訪日本第一茶鄉靜岡(組圖)
    原標題:探訪日本第一茶鄉靜岡(組圖)   位於靜岡縣掛川市的日本最古老的木結構天守閣(即城樓)「掛川城」(新華社記者 楊汀 攝)   新華網東京3月5日電(記者楊汀)「山數富士/茶數靜岡/日本第一。」日前,記者隨外國記者中心組織的採訪團探訪了這一東海茶鄉。   面臨太平洋的靜岡縣位於日本列島中腹的東西交匯之處,縣域橫跨東海和中部地區,是日本各縣中幅員相對遼闊的一個。靜岡歷史悠久,可追溯至日本最早的繩紋文化。在律令制國家時期,靜岡包括伊豆國、駿河國、遠江國三國,根據《靜岡縣制》和三國的《產物帳》,茶葉在16世紀就作為三國最主要的年貢上納給中央。1675年遠江國已經開始對茶田分等級。
  • 農貿市場改造升級方案
    逛農貿市場,是每個城市居民家庭基本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我們探討農貿市場改造升級方案時,首先要弄清楚為什麼要進行農貿市場改造。或許很多人都會回答,現在菜市場比較髒亂差,想要改造;或者還有人會說感覺生意不太好,想找改造方案讓生意好一些。
  • 寶安區71家農貿市場全部完成升級改造
    晶報訊(記者 韓廣蕾 通訊員 嶽輝躍)12月21日,寶安區全區71家農貿市場完成升級改造,改造總店檔10000餘個,改造總面積33萬平方米,改造市場總數、改造店檔總數、改造總面積均為全市第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的完成,標誌著市場以全新的面貌服務廣大市民群眾。深圳市寶安區副區長婁巖峰參加了此次活動。
  • 福清農貿市場大升級!
    近年來,我市將農貿市場升級改造作為惠民工程、幸福工程,加大標準化智能化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力度,老百姓身邊的農貿市場舊貌換新顏,基礎設施、環境秩序、食品安全保障變化巨大,市民的菜籃子拎出了幸福感。「家門口的農貿市場不僅乾淨,還智慧,買菜都是一種享受!」
  • 三亞春節前探店:「第一農貿市場」名氣最大,看看這裡的海鮮價格
    到海南三亞旅遊吃海鮮是必選項目,但怎樣吃海鮮才能盡興而又不被宰呢?過去有很多關於三亞宰客的負面新聞傳出,風聲鶴唳,難免有不寒而慄之感,入住時客棧老闆說,如果自己買海鮮加工可以去「第一市場」或「火車頭」。
  • 逛商場超市農貿市場必須戴口罩!記者實地探訪:農貿市場有的戴,有的...
    1月5日,商務部連續下發《商場、超市疫情防控技術指南》、農貿(集貿)市場疫情防控技術指南等4個疫情防控技術指南。重慶的商超、農貿市場的防疫防控做得如何?上遊新聞記者前往南坪商圈打探了一番。
  • 農貿市場菜價便宜就好,為什麼還要升級改造?
    光影農貿市場研究院今天來講講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的緣由。農貿市場裡我們發現年齡段大部分集中在偏高年齡階段,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遠離農貿市場;作為日常生活的重要場所,農貿市場不應該只滿足一部分的購菜需求,縱觀整個農貿市場業態,大多還是停留在單一的農貿市場業態,未來隨著消費升級,人們需求發生變化,農貿市場升級增加業態是大勢,在買菜的同時也能滿足一站式的其它購物需求是未來農貿市場發展的趨勢。
  • 深圳寶安73家農貿市場完成改造升級
    12月21日上午,深圳市寶安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總結現場會順利舉行,市市場監管局、寶安區委區政府、寶安市場監管局負責人參加了本次活動。會上寶安區政府有關負責人宣布:寶安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圓滿收官!據悉,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是我市實施食品安全戰略的重要民生工程,寶安區按照上級要求,本著「應改盡改、應停盡停」的原則,納入改造計劃71家,實際完成改造73家,改造總店檔10000餘個,改造總面積33萬平方米,改造市場總數、改造店檔總數、改造總面積均為全市第一,累計投資9億餘元。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收官意味著寶安區農貿市場告別「髒亂差」,以全新的面貌服務廣大市民群眾。
  • 昆明東站農貿市場全新升級
    改造完畢的昆明東站農貿市場 記者 趙崗 攝  6月10日,經過大規模提升改造後的昆明東站農貿市場全新亮相併舉行落成典禮,市場內的小吃街已經全部招商完畢,市場客流量恢復到疫情前水平,且業態更豐富,美食、商品選擇更多;加上一家大型連鎖超市即將入駐,市場即將迎來夏天一般的火熱!
  • 武漢市400多家農貿市場陸續完成提檔升級
    武漢市400多家農貿市場陸續完成提檔升級.mp32:07歷經四個多月的改造,武漢市400多家農貿市場已經陸續完成提檔升級。記者走訪升級改造後的多家農貿市場發現,市場的硬體、功能以及管理都大幅提升,過去「老破舊」「髒亂差」的農貿市場如今已經可以媲美「超市」。
  • 三亞第一農貿市場:海鮮價格比泰國還便宜,買一堆海鮮才花140
    沒來三亞之前朋友跟我說,三亞的海鮮超級貴。去那邊的話還不如在家裡吃好了,一開始我不懂為什麼。後來當地的計程車司機跟我說,可能是因為三亞發展旅遊業的緣故,所以三亞本身是不產海鮮的。它所有的海鮮都是從隔壁城市運送過來的,這樣一來成本自然就提升了,所以三亞的海鮮貴一點,也是情理之中。
  • 三亞第一農貿市場:海鮮價格比泰國還便宜,買一堆海鮮才花140
    沒來三亞之前朋友跟我說,三亞的海鮮超級貴。去那邊的話還不如在家裡吃好了,一開始我不懂為什麼。後來當地的計程車司機跟我說,可能是因為三亞發展旅遊業的緣故,所以三亞本身是不產海鮮的。它所有的海鮮都是從隔壁城市運送過來的,這樣一來成本自然就提升了,所以三亞的海鮮貴一點,也是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