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灣區發展脈動!廣東省文化產業與新媒體青年人才培養基地第三期...

2020-12-21 金羊網

感知灣區發展脈動!廣東省文化產業與新媒體青年人才培養基地第三期培訓班走進大灣區

金羊網  作者:張豪  2020-12-18

12月15日-18日,廣東省文化產業與新媒體青年人才培養基地第三期培訓班走進粵港澳大灣區,實地走訪了深圳前海、珠海橫琴等...

學員們參訪騰訊濱海大廈總部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豪

從深圳前海到珠海橫琴,建設熱潮澎湃而起,南海之濱氣象萬新。12月15日-18日,廣東省文化產業與新媒體青年人才培養基地第三期培訓班走進粵港澳大灣區,實地走訪深圳前海、珠海橫琴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科技企業,感知灣區發展脈動。

這是該培訓班迎來的第二次調研學習活動。此次學習期間,除實地遊學考察外,主辦方還邀請多位國內文化傳媒產業知名專家學者作專題講座,四天的學習之旅,學員們收穫滿滿。

鈦鉑新媒體創始人龔鉑洋與學員們交流互動

深圳大學傳播學院教授周裕瓊為學員授課

學界業界傳媒「大咖」為學員授業解惑

12月15日下午,此次培訓學習首站來到深圳騰訊濱海大廈總部,在這裡,學員更加直觀和深刻地了解網際網路產業的前沿科研成果,以及科技與文化、傳媒產業的未來連結方向。

隨後,學員們走訪考察位於深圳新媒體產業園的鈦鉑新媒體營銷股份有限公司,與鈦鉑新媒體創始人龔鉑洋進行交流互動。龔鉑洋博士以「短視頻及直播營銷的正確打開方式」為題,為學員們作了一場精彩而生動的沙龍分享。他認為,視頻和直播很可能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最後一塊超級內容陣地,其戰略意義不言而喻。在沙龍現場,學員們就如何做視頻號爆款、抖音和視頻號的區別等問題,與龔鉑洋博士進行熱烈的互動討論。

12月16日上午,深圳大學傳播學院教授周裕瓊以《新媒體輿情的引導和應對》為主題,為培訓班學員授課。周裕瓊教授結合當下社會熱點,從三十年國民情緒演變史開始闡述,重點釐清「輿情」與「輿論」的概念區別,以及兩者的對立統一的關係,並由此延展給出了新媒體輿情的引導和應對的解決方案建議框架。作為去年全網備受關注的「深圳初中生綜評改革事件」的關鍵推進者之一,周裕瓊教授還分享其2019年以網名「雪媽」在自己的公眾號上發表百萬+雄文推動深圳綜評改革的切身經歷和感悟。

作為國內市級媒體融合發展的先鋒——珠海傳媒集團,以原珠海報業集團和珠海廣電集團為基礎,整合市內其他國有傳媒類資源組建而成。12月17日下午,學員們來到珠海傳媒集團,實地體驗珠海傳媒的融媒體指揮中心,以及AR功能演播廳工作場景。珠海傳媒融創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基地班二期學員嚴海對集團深度融合改革歷程作了經驗分享,並重點介紹珠海傳媒集團自主開發的「九霄」融媒體生態系統的發展情況,學員們為其融媒體改革力度之大感到驚嘆。

12月18日上午,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澳門電影協會會長、澳門文化產業促進會會長蔡安安為學員們作專題講座,蔡老雖已是80歲高齡,但現場講座慷慨激昂,他從兒時入行電影行業出發,圖文並茂、生動有趣地為學員講述文化產業發展歷史,學員們聽得津津有味。此外,澳門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文化產業研究副教授肖代柏為學員做《數位化環境下的新媒體運營與文化消費》作專題講座。

珠海傳媒融創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基地班二期學員嚴海向學員介紹集團深度融合改革歷程經驗

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澳門電影協會會長、澳門文化產業促進會會長蔡安安為學員帶來一場慷慨激昂的講座

走近大灣區感受文化科技魅力

除了講座學習外,學員們還來到深圳前海自貿區、珠海橫琴自貿區,實地走訪參觀當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科技企業,感受大灣區文化科技魅力。

12月16日下午,學員們來到深圳前海自貿區,參訪新興文化科技企業「來畫視頻」。據了解,「來畫視頻」是國內首家商業級短視頻智能創作平臺,90後CEO魏博現場展示零視頻基礎的小白,如何通過「來畫視頻」平臺配置海量視頻製作模板,幾分鐘內生產出短視頻。魏博提出「要像做PPT一樣生產短視頻」這一理念,讓學員們腦洞大開,大開眼界。

當晚,學員們乘大巴前往珠海,開啟此次「灣區行」第二站遊學之旅。翌日上午,學員們趕赴橫琴規劃展廳,參觀了解橫琴作為國家新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在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的現狀,感受其「橫空出世、琴鳴天下」的壯闊發展前景和驚人速度。

隨後,學員們又來到珠海橫琴國家廣告產業園區。「文化創意產業是我們重點扶持的產業之一,來這裡就業生活可享受很多政府補貼,比如本科獎勵3萬,碩士獎勵6萬,博士獎勵15萬。」珠海橫琴國家廣告產業園區相關負責人向學員們介紹橫琴新區的優惠政策,鼓勵學員們來橫琴投資。

在此期間,學員們馬不停蹄地走訪調研「靈感研究所」、粉絲豆這兩家由澳門青年創辦的創新文化科技企業。這兩家企業聚焦年輕群體,團隊非常年輕有活力,以此為樣本,學員們也近距離了解了澳門青年在橫琴的創業和工作情況。

接著,學員們又來到橫琴創新方。這是香港麗新集團在橫琴打造的國際休閒旅遊多元娛樂項目,創新方內容包羅萬象,其中獅門娛樂天地是創新方最大的亮點之一。

此外,學員們還參觀考察珠海雲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創立於2010年,是國內第一家專注於無人船艇研發與生產的獨角獸公司。

據悉,雲洲智能掌握無人船艇自主航行、感知避障、協同控制、系統集成、平臺設計等多項自主核心關鍵技術,並處於全球領先水平。學員們現場觀賞了該公司提供技術支撐的江蘇鹽城無人船光影秀《船說海棠》,被這一「文化+科技」融合的文旅場景大為讚嘆。

編輯:王俞

相關焦點

  • 2019一帶一路粵菜產業發展論壇匯智,珠海培養專業高素質粵菜國際人才
    2019「一帶一路」粵菜產業發展論壇匯聚智力謀發展,珠海要培養專業高素質粵菜國際人才粵菜文化向海而生,南海之珠匯聚百家之長。本次論壇由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珠海市人民政府、世界中餐業聯合會主辦,珠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珠海市商務局承辦,世界中餐聯粵菜產業委員會、珠海市餐飲協會等單位協辦。主論壇上,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監事會主席武力發表《推動粵菜文化走向「一帶一路」,提高粵菜的國際影響力(中餐發展新趨勢)》主題演講。
  • 中華文化延續城市文脈 文化產業融入灣區發展
    從歷史街區保育活化到西九文化區的誕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香港城市肌理中復甦;從文化交流到文化產業交融,香港青年在大灣區築夢,電影、電競、文創等文化產業領域激蕩新火花。  同飲香江水,共築灣區夢。無法割裂的文化血脈、無限可能的發展機遇,文化成為串聯起彼此昨天、今天與明天的紐帶,在時間與空間雙重坐標上為粵港澳三地畫出「同心圓」。
  • 北京市文資辦舉辦「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養基地」授牌儀式
    2014年5月29日上午,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養基地授牌儀式在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展示中心舉行。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人力社保局、市文資辦的有關領導及被認定的30家基地單位代表出席了儀式。授牌儀式上,通過宣傳片回顧了評審認定的工作情況,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市興邑世紀國際新媒體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洛可可科技有限公司代表30家基地作了發言。發言代表對北京市委、市政府加強人才培養工作表示感謝,表示不負重託,切實做好文化創意人才培養工作。據了解,近年來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快速發展,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同時也面臨著文化創意人才結構性短缺等困境。
  • 官方解讀:《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加強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
    將改革創新和擴大開放作為基地的核心特徵和基本依託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上著力謀求重大突破在擴大經濟社會開放上主動對標國際一流。三是健全鏈條完善生態。準確把握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的痛點、堵點、難點支持各類雙創載體平臺建設發展健全創意培育、項目孵化、成果轉化的全過程服務鏈條形成融人才、資源和服務於一體的創新創業生態。四是深度合作共建共享。
  • 佛山鄱陽城·眾創小鎮 獲授廣東省雙創示範基地創新創業示範園區
    讀創/深圳商報駐佛山記者 段煜第 通訊員 賀嵩瑋11日,地處佛山三龍灣片區、佛山禪桂順交界處的佛山鄱陽城·眾創小鎮,被授予「廣東省雙創示範基地創新創業示範園區」、「佛山市夜間經濟示範點」、「禪港澳青年創新創業示範園區
  • 兩岸產業直播基地落地臺灣小鎮:打造兩岸講師團 培養直播人才
    兩岸產業直播基地落地臺灣小鎮打造主播孵化營,培養兩岸直播帶貨人才  兩岸產業直播基地是由平潭兩岸發展有限公司和福建峽客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共同打造,項目依託於平潭綜合實驗區「一島兩窗三區」的區位優勢及發展定位,以「直播電商+特色產業」為核心,重點圍繞兩岸物流、文化旅遊、跨境貿易、鄉村振興等產業,為兩岸創客提供一站式直播電商運營服務,助力兩岸產業轉型升級。
  • 文化和旅遊部高質量產業人才培養扶持項目 2020文旅金融應用人才...
    2020年11月24日,由文化和旅遊部高質量產業人才培養扶持項目支持,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深圳市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北京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聯合主辦的2020年文旅金融應用人才培訓班在深圳文交所正式開班
  • 2018 「灣區青年風尚季」在深圳高北十六創意園開幕
    今年6月份,團市委與騰訊公司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推進粵港澳青年創新人才培養計劃,為粵港澳青年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提供平臺和機遇。他希望通過本次在南山區這個創新前沿區域舉辦的灣區青年風尚季,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提供更多成長發展的機會,也勉勵青年人認真學習、敢闖敢試,充分展現新時代創新創業生力軍的昂揚風貌。
  • 深圳大學:把人才培養放在產業最前沿—新聞—科學網
    當工程碩士培養遇上「供給側改革」
  •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聚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生活圈
    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在文化和旅遊領域合作,共建人文灣區和休閒灣區,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廣東省政府聯合印發《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
  • 牢記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殷殷期盼——廣東省、深圳市、廣州市政協...
    2019年1月,在廣東省、深圳市、廣州市政協全會期間,政協委員們圍繞「如何做好粵港澳大灣區這篇大文章」進行著一場場「頭腦風暴」,為這個「全球最大灣區」的規劃和建設集思廣益。廣東:科技、創新、人才是不變的主題1月26日,廣東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開幕,粵港澳大灣區成了會上的「熱詞」。
  • 北京影視研究基地辦研討會 探討青年影視人才現狀
    活動以推動北京影視產業發展、促進北京影視高地建設為核心任務,聚焦行業熱點,凝聚行業力量,發揮基地優勢,搭建共贏平臺。2020年12月11日下午學術周的最後一場研討會「青年影視人才現狀與電影產業發展」在北京電影學院C樓235會議室召開。
  • 河南省律師協會青年律師領軍人才訓練營第三期開營
    2020年9月20日上午,河南省律師協會青年律師領軍人才訓練營第三期在美麗的黃河明珠濟源市隆重開營,來自全省各地的60餘位優秀青年律師參加為期七天的集訓,本次集訓旨在加強我省青年律師隊伍的人才培養,為河南律師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儲備領軍人才、提供力量支撐。
  • 大學聯合共建:「僑校」+「僑鄉」聯合培養創新人才
    立足僑鄉特色文化實踐,暨南大學幫扶團隊計劃在兩校之間打造一個華僑華人研究特色學科。「五邑大學文學院在人文學科,尤其是地方僑鄉文化研究上頗具特色,我們計劃以此為基礎,申報廣東省文藝評論基地,培養面向粵港澳文藝和海外華文文學教學與研究的人才隊伍,為後續相關課程開設與學科建設奠定基礎。」
  • 抓住「雙區驅動」戰略機遇 促進中山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中山作為灣區的重要節點城市,是形成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創意產業優勢的關鍵環節,要充分利用自身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高效驅動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發展,為增強經濟總量、提升運行質量聚力。《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明確指出,支持深圳大力發展數字文化產業和創意文化產業,加強粵港澳數字創意產業合作。
  • 深圳寶安區:文化創意與灣區新城交融發展
    原標題:深圳寶安區:文化創意與灣區新城交融發展  截至2014年底,深圳寶安區規模以上文化企業403家,從業人員18.6萬人。近十年來,寶安的文化創意產業走過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迅速發展道路。如今,文化創意的注入為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帶來新的可能,更能實現工業園區與城市發展的融合,帶來管理更規範、生活配套設施更完善、環境也更優美的產業片區。這種做法已經初見成效,截至去年年底,寶安區建成區級文化產業園區(基地)9家,市級文化產業園區4家,F518躋身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 美高梅始創業界先河 培養人才傳遞匠心_發現頻道_中國青年網
    我們建議這次粵港澳大灣區工匠精神傳承與培育計劃緊扣時代主題,緊密結合澳門產業特點。 通過開展工匠技能培訓,舉辦傳統工藝展示交流活動,從而培養創新型高素質人才,將澳門建設成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和世界旅遊中心貢獻力量。
  • 德國文化產業與媒體發展印象
    2013年11月底至12月初,我隨同「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修班,在德國開展了為期20天的研修。根據安排,我們先在慕尼黑大學應用政策研究中心聽取近一周的專題講座,分別是文化產業企業的運營、新媒體產品創意與策劃、德國動漫產業結構與發展研究、現代文化企業管理與資本融資、德國電視產業發展研究、德國歷史文化內涵和文化產業政策背景、創新文化與多元文化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與公共文化服務、文化創意產業人力資源管理等。
  • 暨大美塑&暨南大學 ▏強強聯合,共同打造兩大人才培養基地
    暨大美塑公司一直將人才培養視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與暨南大學強強聯合,打造了兩大人才培養基地,共同培養在生物領域上具有創新性、複合型的高層次科研人才,實現產、學、研的良性互動;為暨大美塑公司生產創新且優質的產品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也為公司成為全球領先基因抗衰解決方案運營商打下了穩固的基礎。
  •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
    把吸引、用好國際創新人才作為重中之重,推動科研評價和獎勵制度改革,實施更加積極的人才引進政策,創新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和人才流動機制,建立與國際接軌的人才環境,集聚和培養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創新團隊和領軍人才,構建能夠適應和支撐知識城發展的高水平人才體系。  灣區創新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