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散金三十餘萬」,是黃金還是銅錢?趣話中國古錢史!

2020-12-17 圖聞天下頭

古代中國沒有GDP之說,古中國產黃金也不多,財富當然要以中國的古錢來計算。

中國的古錢綽號叫「孔方兄」。因為通用的錢是外圓內方。外圓象天,內方象地,錢之為體,有乾有坤。古人還用「世間神寶,無翼而飛,無足而走,無遠不往,無深不至」來描述它的「通天」能量和功用!

可見,中國人自古對「錢」的認識上升到了「天地」的維度,乾坤的高度,生活不可或缺的深度。這充分說明,錢對於這個因為古代絲綢之路勃興、創造世界級財富的國度,有著深厚的歷史印記和折射意義。

一部中國古錢幣史,就是一部中國古代文明發展史。

錢本是指耕田器具,從農耕文化延伸而來

按照中國古代傳說,軒轅的臣子伯陵已經造過錢刀(錢如刀形)成用布帛當過錢。夏禹開始用龜貝銀玉銅等當作錢用。

古代鐵鏟

起初,金屬錢常做成耕器形。到了西周初,周太公開始把錢做成外圓內方,重量等於1銖。到了東周景王(公元前544 年即位),嫌錢輕,改鑄大錢,徑1寸2分,重12銖,鑄上「寶貨」二字。

「錢」字,「錢」本從「金」,戔( jiān)聲,是周代的耕具名(即鐵鏟)。《說文解字》說它是「古田器」。到了秦代,「錢」字已完全轉變為貨幣名。而「錢」字出現在貨幣上,目前所見的最早的實物是三國時的「太平百錢」。

三國太平百錢

「利」是右邊一把刀,提醒人們好處往往與危險、風險相連。而中國的「錢」字,從一開始就深刻地打上了農耕文明的烙印——要獲得財富就要耕作,就要勞動。這是中國古代先民們勤勞樸實精神品質的體現。我們今天所說的「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與「錢」字最初的含義由來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可謂一脈相承。

從「貝」到「寶」,中國古錢趣味迭代史

古錢的名字雖然很多,但是大多可以歸到一個家譜裡,共有三代。

1 第一代是秦以前。古錢的名字稱謂多取自錢的質料和形狀。如商朝錢叫貝、銅貝。西周錢叫金(即銅。這裡需要特別注意。一段時期內,古書中的金,往往就是指銅)。春秋錢叫圜錢、布;起初有用布當錢的,後來用金屬做的錢也叫布,如「東周」空首布。戰國錢叫鑄、刀、蟻鼻(或銅貝)、方幣等。

那時候的古人,用材質來命名錢,體現了最初的識物記事智慧。

戰國銅錢

2 第二代是秦至唐初。古錢的名字名取自錢的重量。秦錢叫半兩(在全國通用,算作下幣, 用於較小的數目,還另有金質上幣,用於較大的數目)。

兩漢至唐初的錢叫半兩,三銖,四銖,五銖,六銖等等。但最通用的還是五銖錢。

這個時期,古人用重量來命名指代錢,說明中國古代商品經濟活動的增多,買賣交易行為十分普遍。

3 第三代是唐初至清。古錢的名字多改為專用名一寶。 唐高租武德四年(621年) 七月十日發行 種新錢, 由歐陽詢題字——開元通寶。因能迴環讀之,俗稱也叫「開通元寶「。

開元通寶

此後錢多叫通寶、元寶,有的也叫重寶。而紙幣、布幣又叫寶鈔。晚清則有銅元、銀元(到了今天,我們還是叫一元、五元、百元,不能不佩服,中國唐代的智慧和文化水平)等等。

「元寶、元寶」!恭喜!錢終於叫「寶」、叫「元」了!這應該是中國古代錢幣歷史上的一次飛躍!「錢」獲得了它應有的社會地位!

唐高祖在中國錢幣歷史上佔有重要一席

「寶」說明,是寶貝,是珍寶,名字和寓意都好。說明錢的社會分量在唐代得到了上至皇帝、中至大文人和下到百姓的一致認可。

而元,我們知道,有公元,紀元,改元(皇帝即位後改元),錢叫元,說明錢在統治者眼中的地位,關乎社稷乾坤。

李白「散金三十餘萬」,到底是多少錢?

古書記載,秦獻公十八年(公元前367年),在櫟陽(今臨潼東北),天象下雨一樣下了許多金子(真的假的?當時有金子嗎,指「銅」的可能性大)。

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中寫道:「東遊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此外,李白還牛哄哄寫過「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這麼有錢?不僅是詩仙,還是詩界土豪啊!)」。

這就涉及到中國古代錢幣的換算問題,在數位化時代,在全球化各國貨幣利率時代,我們反觀歷史,看看中國的古幣的單位和換算問題!

有這麼一個故事:古代一堆窮書生相聚在一起,各說個人的志向。有的說願意到揚州當官,有的說願意發財,有的說願意騎鶴飛遊。另一人則想得「魚和熊掌兼得」,說出「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

按李白詩歌說法,他曾腰纏銅錢三百貫

十萬貫?是多少?貫,是魏晉南北朝出現的計算制錢的單位,就是用繩索穿在一起的一千枚銅錢(1000文等於1貫)。當時一枚銅錢也叫一文(因為銅錢一面鑄上文字,故名)。宋朝規定一貫為770文。清朝的一貫,也叫一串或一吊。十萬貫,按照魏晉南北朝,那就是1000文乘以10萬,就是一億了!億萬富翁啊!如果是「腰纏萬貫」,那也是千萬富翁啊!

不要高興太早,唐憲宗時規定,富家積錢超過五千貫就得處死刑。

銅是中國古代錢幣的主要形式之一,貫的單位在歷代常見,這就基本為我們提供了佐證。所以,李白說的「散金三十餘萬」,不可能指三十餘萬兩(或斤)黃金,也不可能指三十餘萬兩白銀(因為唐代銀幣還未通用),而應該指銅錢三十餘萬枚(也就是大概300貫,不算太多,離萬貫還遠著呢)。中國古代戰國時常說的「金五百斤」「黃金千斤」(包括用錙銖來計算銅)也多指銅,是指實際錢數。

那麼中國古代有金做成的金幣嗎?有!但很少。

海昏侯墓出土陪葬用的金餅、馬蹄金

金質錢,楚國是以斤、鎰(益)為單位的。一斤等於16兩,一鎰等於24或20兩。漢的一斤黃金稱為「一金」,等於10000個銅錢。元朝的一兩黃金等於 15或20貫,即15000或20000個銅錢。作為貴金屬,雖然金子用得少(如近年江西重大考古發現、海昏侯墓出土陪葬用的金餅、馬蹄金),但依然是很值錢的。

到了後來,中國的錢幣就是「銀者為王」了!金、元,明、清各代都以「兩」為單位。到清朝,雖然全國流通的錢主要是銅錢、紙錢,但是政府把貨幣的重點放在白銀上。晚清籤訂各種不平等條約,都是用白銀賠款的。

至於紙質錢,是北宋開始造的,叫交子、會子。上面印著錢額:一貫,二百貫、三百貫、五百貫(顯然還是以中國的千年沿用的銅錢來作為度量衡)。中國發行紙幣,比美洲、法國、英國、俄國早五百年左右。

北宋交子

相關焦點

  • 馬可·波羅說中國遍地黃金,為何古人還要使用銅錢?
    從此,他二十年間遊覽中國,逐一記載。雖然學術界對《馬可·波羅遊記》的真偽爭論不已。但蒙古和元是個世界性的帝國,容納天下客也毫不稀奇。最重要的是,無論《馬可·波羅遊記》是真是偽,古代中國,在世界上的富庶,是首屈一指的,尤其唐宋。大宋朝的富庶是人們很難想像的。宋仁宗皇祐年間,宋的財政收入達 3900 萬,宋神宗熙寧年間,財政收入有五千零六十萬。
  • 古代日本,中國銅錢大量流通,什麼時候得以改變?
    這在客觀上是由於日本白銀和黃金的大量開採,主觀上則是由於日本統治者對貨幣控制的加強。統一日本的先行者織田信長非常重視穩定貨幣流通秩序,為實現對貨幣流通的控制,曾發布選錢禁及相關條例,不僅對銅錢和金銀貨的流通確定了嚴格的標準和範圍,制定了黃金、白銀與銅錢之間的兌換比率(金10兩=銅錢15貫、銀10兩=銅錢2貫)。
  • 歷史上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到底給了多少金子呢?
    今天老薑想跟大家聊聊歷史上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到底給了多少金子?李白,我想我們每個人都很熟悉,他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嘛!在李白42歲的時候,得到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的推薦到了長安,唐玄宗對李白的才華很賞識,禮遇隆重。李陽冰《草堂集序》謂:「降輦步迎,如見綺皓(秦漢間「商山四皓」之一)」。「以七寶床賜食,御手調羹以飯之。」但是因為,李白恃才傲物,又藐視權貴,貴妃磨墨,力士捧靴,李白雖有才氣,但卻狂傲,終不能為玄宗所用,所以三年後便被「賜金放還」。
  • 《李白那年三十整》:打破詩仙光環,還原一個被誤讀了千年的李白
    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是李白一生重要的轉折點。那年,李白三十歲。 春在安陸,上書本州裴長史自白,被拒。 這對於前半生出盡風頭的才子李白來說,真是莫大的「恥辱」。他將自己的滿腔豪情嵌入長安,卻發現長安太大,太深,就像一粒石子被投入大海,激不起任何浪花。 青年作家周白之白在《李白那年三十整》中,將塵封在歷史中的李白以及與李白相關的種種匯聚一堂,為你還原一個被誤讀了千年,那個真實得你不太想承認的李白。
  • 趣話植物節:中國古代最常種的樹有哪些?
    趣話植樹節天氣預報今天白天:多雲轉陰天今天晚上:陰天轉小雨℃, 最低氣溫:9℃溼度:50-95%, 風:偏東風2到3級轉偏北風3到4級後天天氣:多雲間陰天最高氣溫:16℃, 最低氣溫:5℃溼度:50-90%, 風:偏北風3到4級,陣風5到6級,夜間轉2到3級趣話植樹節
  • 南海一號發現上萬枚古銅錢 船主或為奸商
    日前,考古部門對南宋沉船「南海一號」的發掘工作取得進展,船艙內超過6萬件層層疊疊、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得以重見天光,展現在世人面前。「南海一號」曾被比喻為「海上敦煌」。後來,媒體報導中又出現了「南海一號」可以媲美故宮、秦始皇兵馬俑的說法。
  • 李白上熱搜|吃喝玩樂遊歷四方出手大方:李白的錢,到底哪來的?
    在他看來,「黃金逐手快意盡」,「千金散盡還復來」。他自稱,在揚州不到一年就「散金三十餘萬」,我們禁不住要問,支撐李白漫遊天下的經濟基礎到底是什麼?李白的經濟收入從哪兒來?他到底有多少錢呢?文 | 康震1李白的經濟來源在哪裡?
  • 中國曾是缺金缺銀的國家 明朝前基本都用銅錢
    中國曾是缺金缺銀的國家 明朝前基本都用銅錢 2015-02-10 11:16:15但是中國是個缺金缺銀的國家,像歐洲金幣、銀幣那樣廣泛流通是不可能的。一直到明朝中後期,白銀從歐美大量流入,銀子才成為完全的貨幣形態,銀本位的貨幣系統才開始確立。在這之前,中國花的錢基本都是銅錢,一枚銅錢是一文,一千文是一貫。放到具體的時間段、具體的地方,七八百文當一貫有,四五百文當一貫也有,南宋朝廷曾規定過,770文是一貫,但百姓還是照著當時當地的行情來,所謂「私用各從其俗」。
  • 「「賤」說詩詞」看李白江上吟,聽李白心中事
    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到超脫世外的氣息,而且李白還是款爺,如果以前的舟等同於現在的車,他所乘的舟,就如同百萬級的豪車,可不是普通人可以隨便坐的。後一句的海客,是李白自稱,隨白鷗是指不想與世相爭,只想做自已之意。再從屈原的辭賦和楚國的臺榭對比,也就是文章與功名的抉擇。整個的詩篇從上至下,李白的心聲是什麼?雖說攜妓飲美酒,握筆執天下,但真正的思想卻是積極的、向上的,其實還是想有一番功績,是如謝安、管仲一樣碰到明主,成為一代名相、名臣,並不是歸隱,也不是文章名滿天下。
  • 日本出土4萬枚15世紀銅錢 包括中國古錢幣
    日本京都市日前出土一隻裝有4萬枚15世紀銅錢的陶罐。(資料圖片) 中國日報網7月10日電(歐葉) 據日本共同社7月9日報導,日本京都市日前出土一隻裝有4萬枚15世紀銅錢的陶罐,其中許多銅錢是在日本仿製的中國古代錢幣。8日,多家日本民間發掘調查公司聯合發布消息稱,京都市下京區貞安前之町日前出土一隻裝有約4萬枚15世紀銅錢的陶罐,銅錢全部用線串起。
  • 中國兩座「土豪」大廈,外觀酷似銅錢,取個名字就懸賞10萬元
    中國地大物博,有各種奇形怪狀的建築,今天介紹中國的銅錢大廈,聽到這個名字很吉利,在中國,如果是商業圈的話,生意興隆,希望能賺很多錢,所以銅錢大廈應該有很好的意義,中國的兩座「銅錢」大廈外表看似銅錢,但命運大不相同。
  • 銅錢小史:乾坤一體行藏四方(圖)
    秦始皇兼併六國後,適應當時社會經濟的需要,推行了統一的貨幣制度,從而正式開啟了銅錢的輝煌歷史。銅錢外方而內圓,是東方貨幣的典型代表,體現了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蘊涵有君臨萬方、皇權至上的象徵意味,從中亦可窺見古代的貨幣拜物教思想。正如西晉魯褒《錢神論》中所云:「錢之所在,危可使安,死可使活;錢之所去,貴可使賤,生可使殺。」銅錢上都鑄有銘文,早期銘文一般為重量,後期銘文一般為年號。
  • 龍口趣話:常拿來對比的「狗頭金」和「狗屎鐵」究竟啥來頭
    《龍口趣話》,說古談今,方言俚語,世道大千,誠徵稿源,歡迎獻作。狗頭金多是金礦附近富含金的地下水在生物富集作用下沉積形成的,所以發現狗頭金的地方必須要有兩個前提:一是金礦,二是河流。我老家村子的西面,流淌的是黃縣第二大河——泳汶河,其發源地位於黃招交界的羅山北麓。招遠是全國第一的黃金大縣,其黃金儲量約佔全國的十分之一,而羅山則蘊藏著招遠超過八成的黃金儲量,故而被譽為「中國第一金山」。
  • 李白週遊山河,絲毫不為錢財擔心,其實都是因為他的這個身份
    我們都知道,李白這一生,仕途不順,可偏偏正是因為這樣,他將自己的滿腔豪情寄情於山水,更是創造了我們如今一直都記得住的詩歌。在公元744年,一場歷史上最偉大的會面發生了,李白和杜甫在洛陽相見。兩人雖相差了十多歲,卻偏偏志氣相投,更是約好了一起同遊山河。從洛陽,到梁宋,還遇到了高適,都可以說,這場山河同遊是歷史上少見的場景。不過,兩人最後還是分開了。
  • 同事從老家帶回來一些古錢幣,有的銅錢還是第一次見到
    上個周末,同事回了一趟農村老家,意外發現了一些古錢幣,所以就帶了回來,其中有紙幣,也有銅錢,而且有的銅錢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是同事帶回來的幾張民國時期的紙幣,都是交通銀行發行的一百元紙幣,正面有交通銀行、一百元等字樣,還有一個大橋的圖案,不知道是哪個大橋,這些紙幣發行於民國三十年。
  • 李白是詩仙?俠客?還是大唐第一驢友?
    李白是詩仙?俠客?還是大唐第一驢友?在江陵稍作停留,李白再次啟程,乘舟南行,經嶽州抵長沙,奔永州,又登上了今寧遠縣境內的蒼梧山,泛舟洞庭湖,遊廬山。李白自廬山下來,繼續順長江東行,遊歷了金陵(今南京)、揚州、蘇州、會稽(今紹興)在揚州,散金三十萬。三、友情與愛情
  • 天津金街上的大銅錢你還敢踩嗎???
    踩踏後是否給您的財運帶來好轉,大銅錢是聚財,還是散財?它聚誰的財,又散誰的財您知道嗎?其實大銅錢是按照周易八卦配合奇門遁甲的陣法設計鑄造的,威力巨大!但您知道如何利用大銅錢才能給您帶來財運嗎? 風水上來講「山管人丁水管財」,正所謂無山不貴,無水不富!
  • 郭靖進入中原,身家是一匹大宛進口的汗血寶馬黃金10兩,擱現在身價...
    按當時宋朝的金銀匯率,一兩黃金約值12兩銀;按當時金與銅錢的匯率,一兩金約值30~40貫錢,10斤黃金即值4000貫錢左右。按當時的物價與貨幣購買力:1兩銀=3貫錢=1石米=110斤米(只大體適用於郭靖生活的時代)。
  • 投資黃金怎麼買?實物金好還是現貨黃金更好?
    黃金作為投資工具,長久以來一直都極具投資價值。而隨著近幾年投資觀念深入人心,加上市場避險情緒的升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將眼光轉向黃金市場。其中,不乏許多剛邁入黃金投資市場的新手投資者,由於缺乏相應的經驗,不知道投資黃金怎麼買,也不知道是購買實物金好,還是交易現貨黃金更好。
  • 家藏銅錢價值百萬?揚州一男子遭遇古玩騙局損失2萬餘元
    揚州市民小汪是位古玩愛好者,收藏了兩枚古銅錢,他想弄明白家中藏品的價值,就在網上找人鑑定。不料,小汪被騙。和小汪一樣,陷入這種古玩騙局的受害人達40餘人,目前該案正在公訴。昨天,廣陵警方公布案情,提醒廣大市民,收藏時要擦亮雙眼認真辨別,切忌為了不切實際的利益被古玩騙局套牢。經歷:古玩銅錢價值近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