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到錯誤!連忙將糧食「降價」向我國出口,中方:沒得商量

2020-11-15 蜜訪大零

旅遊,嘗試著走出去,你才會發現,世界遠不是你在出生的城市一呆幾十年所看的那樣,你會結識不同的人、聽到各種曲折的故事、交到一輩子的朋友。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全球化成為未來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全球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繫越來越緊密,在政治、經濟貿易上香花合作共贏。全球化的到來,使得每個國家之間不再是分裂的小團體,而是變成一個互相成就的整體。

全球化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各個國家加大了對外開放的程度,從而增多了不同國家之間的合作,建立許多優秀的國際組織,在國際上分工合作,充分發揮各個國家的優勢互利共贏,並藉此加快了世界上科技、經濟等方面的發展,以及世界多極化發展。全球化能夠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促進了經濟結構的合理優化。更開放的國家能使更多的人了解不同國家的各項制度,從經濟、政治、法治上吸取各國的優勢,從而優化本國的發展方針。

而我國現在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也擁有14多億的龐大人口,因此對糧食的需求量很高,再加上現如今願意去幹農業生產工作的人又相對減少了很多,這也就造成了一種情況的出現。這樣的情況下,單憑藉中國自身的能力只能是滿足眾多人的需求,想要在儲存下來是不可能的,因此就有每年進口它國的糧食。在此之前,我國主要是從美國進口小麥、玉米等糧食,他們的國家的面積跟我們差不多大,但它卻是世界農業生產和出口上卻一直處於第一的位置。

為什麼會是這樣呢?他們國家的土地分布均勻,雨量充沛,為農業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每年生產出大量的糧食,又由於人口較少,每年都能出口數百噸的糧食。但是近年來,美國進口給中國的糧食屢屢出現質量問題,所以這次我國拒絕進口美國的糧食,取消了和美國企業之間的合作,沒有了中國這個大客戶,就現在的形式來說,美國很難找到新的大買家,如果這批糧食不能出口,就會發黴,對美國的經濟造成巨大的損失。

很多網友表示:我國與他們取消合作了,那糧食不足怎麼辦?其實不用擔心,我國市場是非常歡迎的,因此我國與他們合作取消之後,自然有其它國家前來與我國合作。即使沒有在短時間內沒有合作夥伴的話,我國也是不需要進口糧食的,因為我國儲存的糧食足夠龐大。現在美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連忙將糧食「降價」向我國出口,我國對此回應:沒得商量!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寧願「虧本」,美國也要向我國出口糧食,背後原因是什麼?
    短短5個字,就道盡了糧食對於人類的重要性。的確,能吃飽肚子,是人類一切社會活動的前提。如果飯都吃不飽,人們也就沒有心思去幹別的事情了。所以從古至今,中國人民都非常重視糧食生產。也正因如此,中國這片土地才孕育出了人類歷史上最璀璨的農業文明。一直到今天,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農業大國。不過,雖然我國仍然是農業大國,但卻有些「種不夠吃了」。
  • 都是人口大國,為啥印度向全世界出口糧食,而我國要滿世界買糧食
    導語:都是人口大國,為啥印度向全世界出口糧食,而我國要滿世界買糧食糧食問題是每一個國家都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基本問題,在任何國家中,糧食安全都是第一位需要考慮的因素,尤其是對於中國和印度這樣的人口大國,要知道這兩國的人口就超過了全球人口的40%,同樣是人口大國,那麼糧食問題就是國家必須要重視的因素
  • 美越籤訂《海上合作協議》,越南高層坐不住了,連忙向中方做出解釋
    但這個熱衷一點都不友好,近幾年來美國頻頻挑撥我國和其他國家的關係,並針對與南海問題上,多次援助越南,企圖用越南來打壓我國。但好在越南雖和我國發生矛盾,但並不想成為美國的「手中槍」,最近更是和我國的友誼深厚。但俄羅斯塔斯社報導,近段時間越南與美國籤訂了一則《海上合作協議》,這一協議引起了中方關注,而越南也生怕中國誤會,連忙撇清關係,向我國解釋。
  • 外交部:中方僅向主權國家出口軍品,不向非國家行為體出口軍品
    中方將在完成國內法律手續後,通過外交渠道儘快向聯合國秘書長交存加入書。中方一向高度重視常規武器非法轉讓和濫用引發的各方面問題,支持《武器貿易條約》的宗旨和目標,贊成採取必要措施,規範國際武器貿易行為,打擊非法武器轉讓。
  • 中方:希望布拉格市政當局早日認識並且糾正錯誤
    中國網10月10日訊 針對「北京市宣布解除與捷克布拉格市的友城關係」一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今日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希望布拉格市政當局早日認識並糾正錯誤,為雙方恢復交往與合作創造條件。耿爽指出,2018年11月以來,捷克布拉格市新一屆市政當局主要官員等人,無視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國際社會共識,不顧中方嚴正立場和強烈反對,屢屢在臺灣、涉藏等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重大問題上採取錯誤行動並發表不當言論,粗暴幹涉中國內政,公然挑戰同北京市的友城關係,嚴重破壞了兩市開展交往的政治前提和基礎,造成惡劣影響。鑑此,北京市已經宣布解除與布拉格市友城關係,暫停雙方一切官方往來。
  • 越南禁止出口糧食後,如今大米卻無人問津?網友:自作自受
    隨著我國的發展,國內的需求已經不能滿足我們了。我國作為人口大國,對資源的需求非常大,因此我國和其他國家開始了貿易合作,但在兩國的合作中,有些國家因為甜蜜和不誠實等其他因素,最後他們不再與我國合作,越南作為農業大國,禁止向中國出口糧食後,現在美國沒有人感興趣,這就是冒犯中國的結果嗎?越南的小算盤確實很精明,但中國並不是特別缺米,也不缺合作對象。
  • 白眼狼越南,疫情禁止給我國出口糧食,如今30萬噸大米被拒港口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生產幾乎停滯,國家消耗的資源卻越來越多。有不少人開始擔心,如果一直不幹活的話,沒有糧食怎麼辦?難道待在家裡餓死嗎?國家充分理解百姓的擔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派了不少人去國外採購物資。越南這個國家一直對中國虎視眈眈,本想著利用這個機會給中國製造麻煩,他們公開宣布禁止出口糧食,結果30萬噸大米被拒港口。越南的經濟發展,本身就依賴中國市場,他們之前生產的大米,基本上都出口到了中國。
  • 全球最大小麥出口國開始限制糧食出口
    受新冠疫情影響,世界上的27個國家正處於糧食危機的風口浪尖,作為全球小麥第一出口國的俄羅斯備受關注。 日前,俄羅斯政府頒布命令,要求俄經濟發展部就實行糧食出口配額管理事宜向歐亞經濟委員會作出通報,並向歐亞經濟委員會提議,對歐亞經濟聯盟糧食出口採取臨時性數量限制措施。
  • 糧食危機!多國紛紛禁止糧食出口,食品將成新商機
    疫情的蔓延導致各行各業都遭到了巨大損失,特別是造成了糧食減產。 全球重要的小麥麵粉出口國哈薩克斯坦,幾天前宣布禁止了小麥麵粉、胡蘿蔔、糖和土豆等農產品的出口。 越南也宣布暫停籤署新的大米出口合同,塞爾維亞停止了葵花籽油和其他農業物資的出口。 俄羅斯方面也表示將每周評估最新情況來決定是否出臺出口禁令。
  • 同是人口大國,為何中國要滿世界進口糧食,印度則是向全世界出口糧食
    那我國與印度同為人口大國,為什麼中國每年需要大量進口糧食,印度確實頻繁的出口糧食呢?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吧。 我國雖然有雜交水稻,是產糧大國,但隨著工業化的發展,我國的可用耕地面積在逐年下降,糧食的總產量達不到自給自足的水平,而且我國的山坡丘陵較多,為了保護環境,很少開發新的耕地,這種地形也不方便大規模的生產管理
  • 含餡糧食製品出口加拿大檢驗檢疫要求發布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原質檢總局官網3月23日消息,根據總局與加拿大食品檢驗署籤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與加拿大食品檢驗署關於中加進出口含餡糧食製品議定書》,雙方經友好協商已就中國含餡糧食製品出口加拿大的檢驗檢疫要求達成一致。符合《含餡糧食製品出口加拿大檢驗檢疫要求》的中國含餡糧食製品可以對加拿大出口。本公告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 於是向中方提出大膽要求
    一直以來我國就秉持著,真誠的態度,希望儘可能多地在合作的過程中,也真誠待人遭到知心朋友。但是今天我們看的這個國家卻和我們有些不一樣,他們似乎並不在意情誼,一切是以利益為重,越南人再次頭疼,如今快要撐不下去了?於是向中方提出「大膽要求」。
  • 鹿野:多國禁止糧食出口,某些經濟學家們哪去了?
    僅截止到三月底,就有至少六個國家發布了關於糧食或食品出口的禁令:【首先,哈薩克斯坦貿易和一體化部部長在社交網站上宣布,自3月22日起哈薩克斯坦限制出口11種農產品,其中包括麵粉、白砂糖、葵花籽油等。緊接著,3月24日,越南海關宣布從2020年3月24日零點開始,各種大米產品都要被列入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
  • 2億國人吃不上飯,印度還要對中方低價售米
    2億國人吃不上飯,印度還要對中方低價售米自從2020年爆發疫情之後,世界整體經濟都陷入到低迷狀態,多種正常的經濟社交活動,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礙。因為疫情出現比較突然,所以讓不少國家陷入到被動應對中。對於多國來說,疫情期間貨物流動比較慢,而且出口項目也被暫緩,處於這種情況下,增加外貿出口量,也讓不少國家達成一致協議。經濟受到限制的印度,也必須要這樣做。
  • 中印兩國都是農業大國,中國為啥四處買糧食,印度卻能出口糧食?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看,2018年中國糧食進口總量1.15億噸,2019年1.06億噸,自2015年以來,我國每年糧食進口總量都在1億噸以上。看到這,肯定有很多朋友心存擔憂,我國每年都有向外進口這麼多糧食,是我們自己產糧不夠嗎,那如果遇到什麼自然災害會不會引發全國性的缺糧危機呢?小編可以告訴大家,這是不存在的!
  • ...中方請求醫療物資援助後,又向美國出口大量口罩」,泰國駐華使館...
    【來源:泰國駐華大使館】泰王國駐華大使館就中國多家媒體報導「泰國向中方請求醫療物資援助後,又向美國出口大量口罩」一事的聲明: 就中國多家媒體報導「泰國向中方請求醫療物資援助後,又向美國出口大量口罩」一事的聲明就中國多家線上媒體報導稱「泰國向中方請求醫療物資援助後又向美國出口大量口罩」以致在中國網絡環境中廣泛引發讀者誤解一事,泰王國駐華大使館就事實真相作以下說明:1.新聞報導的內容存在差異,且未指出部分事實:(1)在中國表示中方有能力給予幫助的基礎上,泰國政府接受了中國的醫療物資援助
  • 中方100萬噸訂單交由法國,莫裡森又疼了?
    如今中澳關係一再走冷,之前兩國之間的貿易更是越來越少了,而澳大利亞的農產業和鐵礦石產業的發展更是一落千丈,為此澳洲也算是為自己的錯誤決定買單了。中方欲轉移進口重心澳大利亞作為全球最大的大麥種植地,澳洲國內的60%大麥都是用於出口,而且澳大利亞的大麥出口最多的就是我國。
  • 14國限制出口糧食後,義大利大米進入中國!袁老表態……
    摘要:14國限制糧食出口後,義大利大米獲準入華、越南也恢復大米出口……|越南恢復大米出口【中油網】訊:近一個月裡,14國為了保障自身糧食安全,陸續加入到限制糧食出口的行列中。其中越南在限制大米出口後,很快就反悔了。要知道,在多國宣布限制糧食出口後,國際大米價格大幅上漲。面對這一賺錢的好機會,越南大米出口商們都不太願意低價向國家交付大米。
  • 俄羅斯糧食每年向至少100個國家出口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糧食協會會長阿爾卡季∙茲洛切夫斯基在新聞發布會上稱,俄羅斯穀物每年向至少100個國家出口,整體上,供應地域總計約130個國家。茲洛切夫斯基表示:「首先應當指出,我們糧食的消費者的動態變化過去一直很高,而目前穩定了下來。
  • 這是比全球糧食危機更可怕的無底洞
    畢竟疫情的持續蔓延對糧食生產和物流運輸有一定影響,另外最近新聞輿論對糧食緊缺的渲染和多國出不同程度的限制糧食出口,自然從這些隻言片語中做出危機要來的判斷,從「糧荒」變「糧慌」,急忙告訴身邊的人,於是三人成虎,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恐慌的氛圍開始搶糧。為消除民眾的恐慌,政府進行官方闢謠和數據解釋,告訴大家:不必囤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