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十幾年千與千尋,它真正想要表達的,你知道是什麼嗎?

2020-12-17 喵喵說動漫

千與千尋是一部很老的動漫電影了,這可以說是宮老爺子的代表作,在2001年的時候就已經上映,可真正在國內院線上映卻是2019年,不過相信很多小夥伴早就已經通過各種途經看過這部神作,在我們的記憶中千與千尋就是一部在異世界尋找父母的旅途,可是它真正想要表達的,你知道是什麼嗎?

其實就是「尊重自然」。說到尊重自然,這似乎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什麼是"自然"?這聽起來好像是個很大的命題,但它其實就像從前村頭老人口中那些"神神可叨"的故事一樣,是常伴在我們身邊的。比如我們熟悉的《聊齋志異》,什麼聶小倩、辛十四娘、席方平之類的,還有老人們口中的狐狸報恩,黃鼠狼成精一類的神鬼志怪,伴著方言俚語,分外親切。

再看《千與於尋》時,我就一直在注意一些小細節。比如故事最初,路邊上一閃而過的一層層堆疊的破舊的神龕;在主角詢問"那些小房子(神龕)是什麼"時母親漫不經心的態度;泡沫經濟後荒廢的水泥鋼筋搭建的不新不舊的建築和所謂的主題公園;千尋與父母誤入神明的世界以後,爸爸媽媽吃掉了神明的食物;被當成"腐爛神"的散發惡臭的河神;困住河神的舊拖把舊水桶舊自行車,人們丟棄的垃圾,水土流失的泥土……這裡面到處都有人的痕跡,到處都是人留下的狼藉。

哦,對了,還有白龍的身世。原本顯赫的一河之主,在河被人填平之後,變成了湯婆悽手下苦命的"打工仔"。所以,這是不是一種對自然的不尊重?這算不算我們已經遺棄了對自然的敬畏?在我們中國有一句俗語,叫"舉頭三盡有神明",就是說我們相信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有神明監督著,護佑著,所以我們不能做不好的事情。正因為如此,我們才生出各種節歷,我們會在各種節日舉行祭祀,還會登高求取神明的旨意,也會認為"萬物有靈",河裡有河神,山上有山神,有靈性的小動物會比成人形,到人間來,有仇尋仇,有恩報恩,或者只是來玩耍一番,領略一下有神明庇佑的繁華的人間美景。

為什麼每個民族都有神話呢?因為神話裡往往暗藏著我們民族起源的真諦,它能夠指引我們追根溯源,了解到我們最初的信仰和敬畏。比如我們曾經靠天吃飯,種下的糧食希望得到雨水的澆灌,所以我們認為天上有龍,求一求龍王就可以下雨。有時河水泛濫,淹沒莊稼和村莊,我們的祖先會認為是河神發怒。這就是一種自然崇拜,也是對自然的敬畏。可是通過《千與千尋》,我們看到的卻是:神明在人間受到汙染,所以去湯屋清洗乾淨;神明在人間享受不到祭祀,所以去河的對岸填飽肚子;神明在人間無家可歸,所以去到另一個世界尋求庇護。

在不知不覺間,我們與神明,我們與自然,似乎越來越遠了。可能有人會問,遠了就遠了,有什麼關係呢?當然有關係了,因為我們人類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們從何處來,我們到何處去;我們從土屋茅廬住進鋼牆鐵壁,我們從聚在村頭樹下閒聊,到住在對面卻不相識……沒了人情味的人間,不要說神明,就連我們人類自己,也未必真心覺得舒適愜意。

所以在動漫中,白龍一再提醒女主角千尋不要忘記自己的名字,忘記了名字就再也回不去自己的世界了。不能忘記的真的只是一個名字嗎?這一個名字裡,究竟又包含了多少呢?也許就是我們的曾經,我們的歷史,我們的人文。在社會飛速發展的當下,不忘初心,銘記過去,記住那些像泥土一樣溼潤溫和的人情味,記住我們與自然曾經的聯繫。再大的一棵樹,也要把根扎在土裡,人無論走得多遠,也總要接地氣。

相關焦點

  • 又獲3億票房,千與千尋到底表達了什麼,玄幻還是恐怖?
    又獲3億票房,千與千尋到底表達了什麼,玄幻還是恐怖?相信許多人雖然去看過千與千尋但是他們還是沒有弄明白千與千尋到底表達了什麼,這部十幾年前的老片子究竟有什麼魅力能讓人們去反覆的看呢?小編這裡有一些對千與千尋的看法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千與千尋這部電影,一起來看吧。千與千尋講述了日本的一家人回到鄉下生活,在途中誤打誤撞的走進了神社,看到了供奉神靈的食物,千尋的父母就直接吃了起來,最後他們變成了豬,看來宮崎駿也在勸導大家少吃,要不可是真的會變成「豬」的哦。
  • 「千與千尋」看過的人很多,但真正看懂的卻很少 那你看懂了嗎?
    大家好我是阿宅,相信大家對於這一部動漫「千與千尋」肯定是不陌生的吧。那大家看了這部動漫後有發現其中的人物與故事情節那些背後更加深層次的含義嗎? 《千與千尋》作為宮老爺子最受歡迎的動畫電影之一,它不僅斬獲了奧斯卡獎,也獲得了世界範圍的讚譽。
  • 千與千尋:結尾白龍為什麼不讓千尋回頭看,真因只有老動漫迷知道
    結尾白龍為什麼不讓千尋回頭看,真因只有老動漫迷知道日本的神明,當所有人都忘記這個神明,神明就會消失。雖然千尋還記得白龍,但是琥珀川已經填了,可能千尋死後就會消失吧。因為婆婆沒有理由抹掉他們的記憶,就像不會抹掉千尋的記憶一樣。所以回頭的話一切都會忘記。白龍當然不希望她會忘記,這不但是兩個人的感情,而且這段記憶會讓千尋成長起來。十幾年前看這部電影,白龍對千尋說:「我只能送你到這裡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不要回頭。」之前只是單純的認為是告誡她萬一回頭會又進入這個妖怪世界。
  • 千與千尋裡的白龍最後結局是什麼
    千與千尋當中,最後千尋在白龍的幫助之下,通過隧道回到了自己的現實世界當中,也找到了自己的爸爸媽媽,又踏上了原有的生活軌道。那麼最讓大家揪心的就是白龍,他最後會是什麼樣子的,他最後是死亡了嗎。白龍他最後沒有死亡。
  • 千與千尋表達的隱喻是什麼意思?它有觸動你的心嗎?
    今天又看了一遍,完整的。 一貫的記憶中的宮崎駿色彩-豔麗。隔這麼長時間看,還是那樣炫目。這大概跟大師堅持每張圖都是手繪有關吧。華麗如湯婆婆的宮殿。紅如火的燈籠,藍如海的湯水,湯婆婆手上戴著的五顏六色的戒指,鮮紅色的指甲油,黑色的煤球,白色的白龍,黑色的無臉男,各種顏色刺激著我的眼球。
  • 千與千尋:長大了才懂得的含義,你看出來了嗎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的一部佳作,在宮崎駿爺爺的筆下,每一個情節都代表著我們漸漸逝去的童真歲月,宮崎駿也將畢生精力放於創作動漫,帶給人們童年回憶的作品中。在千與千尋中,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孩提時光呢?讓我們一起重溫它吧!
  • 千與千尋中為什麼白龍不和千尋一起逃跑,有把柄在湯婆婆手裡嗎
    所以,白龍了解千尋,知道千尋想要什麼,所以,白龍向湯婆婆求情,讓千尋的父母變回人形,因此,在得到這一個請求後,千尋和白龍告別,白龍囑咐著千尋,千萬不要回頭看,不要回頭看,這樣你才可以穿過隧道回到現實世界當中。
  • 千與千尋:無臉男到底代表了什麼?是千尋的暗戀者?其實是這類人
    的確,雖然《千與千尋》不是宮老最早發布的作品,但是這一部作品第二次在影院上映就能一天之內拿到上億的票房也足以說明它在每一位喜歡宮崎駿作品的人心中的地位。關於《千與千尋》中的眾多人物,都有其鮮明的性格特點和代表立場,可是偏偏卻有無臉男這一個例外,自從《千與千尋》上映,對於"無臉男代表什麼"的話題熱度現今依然不減。
  • 千與千尋,千尋危難時刻小白出手相助,如此友誼真是讓人羨慕!
    導語:千尋小白的友情真是讓人羨慕嫉妒!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大師的經典動漫作品之一,宮崎駿的動漫部都是經典每一步都能給人傳達不一樣的意義。在千與千尋這部動漫中,我最喜歡的是千尋和小白的友情。他們兩個之間相互扶持,相互幫助,小白他一直在湯婆婆的手下工作他忘記了自己原來的名字,他忘記了自己從哪裡來自己該做什麼,他覺得有一個人說的都是對的,那就是湯婆婆。湯婆婆已經給她下了詛咒他對於一切事物已經分不清好壞是非,但是有一個人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那個人就是千尋。
  • 千與千尋|你我的站臺 隔著一個成人禮
    自定檔日公布起,我們這些始終強行幼稚的成年人彷佛一夜間回到真正的少年時,開始無限糾結於先看千尋還是胡迪。一個是經典重映,一個是口碑續篇,不是二選一的題目,僅僅是誰先誰後卻已經難倒了我們。好像把誰置於第二位便是慢待了另一個同行多年的老友。於是,我們這些媽媽們使出了最為幼稚的招數——問孩子們想要去看哪一部。
  • 千與千尋:無臉男哪來的自信,和白龍爭千尋,千尋的選擇是對的
    無臉男哪來的自信,和白龍爭千尋,千尋的選擇是對的無臉男是一種很恐怖的人,他的愛是一種掠奪和私有化。表面上他把最好的給你,他只要小千。但是,他在不斷地傷害他人。吃別人。最後是什麼結局?當自己愛的人不愛自己的時候,那種掠奪的惡意就會作用在他心愛的人身上。因為,他為了周芷若已經把自己變成一個惡魔,但是,卻求而不得。此時,他會不擇手段的得到周芷若。哪怕是點穴,逼婚都可以。這類人內心脆弱,極端,自私,懦弱。當遇到真正的強者,他們什麼下三濫的手法都可以用出來。
  • 再看千與千尋,有了新的思考,白龍真的會回到千尋的世界嗎
    千與千尋每次觀看都有不一樣的收穫,不禁讓我沉思白龍會到小千的城市嗎白龍與千尋的關係,在千尋面對真正龐大的社會這個問題面前只是很小的。而後者的不安感雖然巨大卻不需要十歲觀眾承擔。事實上,孩童的成長是不會注意悲哀和惡的。
  • 千與千尋背後真正的含義,你真的看懂了嗎?
    不管是看電視劇還是電影,亦或是動漫,只要好看就總喜歡反覆的去看,孤獨的時候,無聊的時候看一遍,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千與千尋中那些反覆看、長大了之後才能明白的道理。4.白龍帶著千尋去看父母,結果千尋只看到了滿豬圈的豬,這寓意著,人,一旦被欲望驅使著不斷墮落,就如同淪為家畜一般任人宰割。
  • 千與千尋:結尾出現的忘憂草預示著什麼,千尋會忘記湯屋的一切嗎
    第一次看千與千尋的時候,看的是神奇有趣的故事與漂亮的畫面,是童真。所以也沒有多注意花花草草都是什麼花什麼草,只覺得超漂亮。再刷時,看得更深切一點了。感覺千與千尋在最開篇的時候,出現的就是一束花,香豌豆。
  • 千與千尋:湯婆婆和錢婆婆對千尋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影片原名<千與千尋的神隱>當中出現了「千尋」和「千」兩個名字——分別是千尋的本名和湯婆婆賦予她的名字,名字所代表的就是一種身份,一種定義和標籤
  • 這些電影名字的含義你都知道嗎?其中就有千與千尋
    《千與千尋》創作者:宮崎駿,豆瓣評分:9.3這部影片原名叫《千與千尋的隱秘》斷句:「千」 與 「千尋的神隱」,英文版譯名Spirited Away,恰恰就是中文版譯名裡丟掉的那部分「神隱」。《千與千尋》就是講一個女孩的兩面,她作為「千」活在妖怪世界裡的時候,一個叫做千尋的人間女孩。一個懦弱平凡的小女孩—— 千尋為了拯救父母,和湯婆婆籤訂契約並被抽離了名字變成千,在油屋裡幹著最苦最累的活,然後在一系列的際遇中成長,清洗了河神,喚醒了無臉男,拯救了白龍,蛻變成堅強友善的女孩,並尋回了自己的名字—— 千尋。蘊含的就是:勿忘初心,方得始終。
  • 千與千尋:宮崎駿的經典之作究竟要表達什麼?大家都有不同的解讀
    《千與千尋》是一部非常出名的日本動畫電影,有宮崎駿執導,在2001年上映。今天小編就跟各位小夥伴分享一下我自己對這部電影的看法和想法。除了通過坊寶寶諷刺巨嬰以外,還通過千尋的父母來諷刺了某些人的貪婪嘴臉。小編相信這個畫面大家應該都還有印象吧,小時候被千尋父母吃的這些美食饞哭了……他們明知道這些食物來歷不明,卻依舊選擇敞開肚皮大吃特吃,最後得到了應有懲罰,變成了豬。
  • 千與千尋: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細節,彩蛋與設定,細思極恐!
    說起《千與千尋》,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它是宮崎駿的代表作品之一,很多人小時候就是看著這部動畫片長大的,也有很多人是長大了之後才看,你有沒有看呢?你又是否注意到那些動畫中的細節?小梔來給大家梳理梳理吧!下一個細節在這裡,在它們進入神界之前,有一個鐘錶的鏡頭,遠處來看,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實際上卻大有蹊蹺,把圖片放大來看,可以發現這個鐘錶上竟然有13個時刻,我們都知道一天只有12個時刻,23個時刻也就意味著另一個世界,也許有一天有26個小時。那麼千尋為什麼選擇在黃昏時進入神界?
  • 貓的報恩:因千與千尋它被埋沒18年!
    但有一部動畫是在千與千尋推出後的第二年誕生的,這部動畫由跟宮崎駿和高畑勳多年合作的森田秀幸製作,它就是「貓的報恩」。貓的報恩的故事源於一個商業操作。一家日本日本兒童樂園的老闆找到宮崎駿希望他能幫助他們設計一款以貓為主題的短片。
  • 千與千尋:白龍的最終歸宿,高虐警告!
    在千與千尋中,白龍一出場便給這個角色賦予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深藍色的短髮,堅定的眼神,瘦削的身體。湯屋的人都認為白龍是湯婆婆的手下,只會幫湯婆婆做壞事。但他卻總是幫助千尋,告訴她如何在這個世界生存,帶她去看變成豬的父母,幫她找回自己真正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