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視野】「習馬會」與臺灣棒球

2021-01-12 棒球圈

「習馬會」上周六剛剛在新加坡進行,這是兩岸領導人66年來第一次裡程碑式的會面,「習馬會」必然會成為兩岸關係新的裡程碑。身兼香港奧委會主席的全國政協委員霍震霆對此表示,希望在「習馬會」的推動下,兩岸文化、體育交流也能逐漸增多。


近段時間恰逢我國46號文(體育產業)出臺一周年之際,這一年裡,國內各領域大佬爭先布局體育產業,瞬間風起雲湧。相比之下,臺灣好像安靜地躺在海峽另一邊,遠離風暴的世外桃源。但是你真的知道臺灣的體育產業近些年裡都發生了什麼嗎?


說到臺灣體育,有一項不得不說的體育項目——棒球。

棒球:臺灣驕傲

筆者一直記得小時候看的《旋風小子》,林志穎在夕陽下手握球棒的身影。後來直到筆者去文化大學交換,看到學校棒球隊每天下課就帶著便當去山下訓練的樣子,才真正領會到什麼是所謂的熱愛。



《旋風小子》片段

臺灣的棒球運動不論是競技水平還是職業化程度,都是所有體育項目中發展得最好的。臺灣人對棒球的熱愛,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

1897年,一名日本銀行職員把棒球運動帶入了臺灣;

1906年,臺北總督府中學裡,第一隻棒球隊成立,這是臺灣歷史上第一支可考的棒球隊;

1945年以前,臺灣棒球運動有著濃厚的殖民主義色彩,在戰爭的歲月裡,棒球一度成為人們生活的精神寄託;

70年代臺灣進入了三級棒球狂飆年代;

80年代臺灣棒球在國際大賽初顯鋒芒;

90年代職棒比賽開打;

……



毫不誇張地說,臺灣近百年來的棒球發展史,就是近代臺灣社會變遷史的縮影。

所謂三級棒球,是臺灣特有的對於青少年棒球的比賽等級區分,三級分別指少年棒球、青少年棒球和青年棒球,一般根據年齡劃分。與臺灣的學制對應下來,參與主體依次是國小高年級學生、國中學生和高中學生。

三級棒球

別以為三級棒球是小孩子過家家般的打打鬧鬧,臺灣三級棒球曾經在現代棒球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



世界少棒錦標賽,臺北隊獲得冠軍

1969年,臺灣的金龍少棒隊獲得遠東地區代表權,參加美國Little League少棒聯盟舉辦的世界少棒錦標賽,並一舉奪得冠軍,這場勝利極大鼓舞了臺灣民眾,棒球選手因此被稱為「棒打洋人」的「民族英雄」。19世紀70年代是臺灣經濟起飛的時代,飛速發展的不僅有經濟,還有全民對臺灣三級棒球的民族主義狂熱。



臺灣的高中棒球大賽

隨後臺灣三級棒球出徵世界少棒、青棒賽,從1974年到1991年間,累計獲得13次冠軍,並培養出許多優秀選手,使得臺灣後來在世界棒球舞臺顯露鋒芒。

成人棒球

有了三級棒球強大的梯隊機制,臺灣的成人棒球基礎雄厚,成績突出。



臺灣高中棒球聯賽

臺北棒球隊在奧運比賽中取得的最好成績是在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表演賽的銅牌和1992巴塞隆納奧運會的銀牌。(1992年棒球才第一次被列入奧運會正式項目,隨後在2012年退出奧運項目)



臺北在北京奧運資格賽中殺出重圍後打出的標語

再來看看成人的職業棒球發展。臺灣的職業棒球發展起始於上個世紀90年代。在經歷過三級棒球的熱潮以後,由於沒有更高級別的比賽和球隊來解決球員出路問題,臺灣棒球日漸式微,有的球員只得出走日本,參加職業隊,棒球球員前途不定,連帶影響了三級棒球,球員的質量和數量不斷下降,臺灣棒球運動岌岌可危。



臺北天母棒球場

此時,作為兄弟飯店董事長的洪騰勝力主在臺灣推行棒球運動的職業化,並於1989年10月23日為主導成立了中華職棒聯盟,然後首場職棒聯賽於1990年3月17日在臺北市立棒球場開打。由此,臺灣成為繼韓國、日本之後亞洲第三個擁有職業棒球聯盟的地區。



職棒聯盟Lamigo桃猿隊的美女啦啦隊

1990年也因此被稱為臺灣的職棒元年。從此,臺灣每年進行幾百場的職棒聯賽,球迷也通過媒體、雜誌的報導了解棒球比賽,對棒球技藝、文化和歷史傳承有了更為深入對認識,此後,棒球運動逐漸不再只是為臺爭光的工具,而是逐漸融入到臺灣人民生活中。



2014 中信兄弟VS. Lamigo桃猿

臺灣的棒球職業化發展之路也是一路曲折,先後爆發過球員賭籤、放水打假球等事件,臺灣職業棒球一度陷入低潮。1996年中華職棒首次籤賭事件爆發,引起球迷不滿和社會聲討,同年第二個職業棒球聯盟(臺灣職棒大聯盟)成立,兩聯盟隨後陷入惡性競爭狀態。

受籤賭案及球市分散等影響,球隊球迷流失嚴重,職棒聯盟也難以為繼。為應付難關2003年兩個職棒聯盟宣布合併,臺灣棒球熱潮重現,但因種種原因,職棒球隊數目銳減,目前中華職棒(CPBL)擁有四隻球團,分別是Lamigo桃猿、中信兄弟、統一獅、義大犀牛四隻球隊。



職棒聯盟的四支球隊

職業化後,多名棒球手赴美打拼,登上美國職棒大聯盟隊舞臺,積極開拓自身的棒球職業發展道路,最為著名的是在曾經在紐約洋基投出過幾年代表作的王建民。還有曾經在洛杉磯道奇效力的「不屈左腕」郭鴻志,和現在從巴爾迪摩金鶯隊投入自由球員市場後有可能拿到5年8000萬美元合約的新「臺灣之光」陳偉殷等。



前「臺灣之光」王建民

然而職業化發展似乎並不意味著所有的好事,更多有潛力的年輕球員外走,直接影響到臺灣本土的職棒球隊實力和球迷觀賽意願。而王建民在MLB的出色表現掀起臺灣球迷的收看熱潮,此後,民眾感受到臺灣本土職棒競技水準與國外的差距,注意力紛紛轉移到國外賽場。

此後,臺灣棒球接連遭遇打擊,首先是臺北隊在北京奧運和中國隊鏖戰4個半小時卻仍以7:8告負,引起球迷不滿,而後倫敦奧運停辦棒球項目,再加上中華職棒自身存在例如各隊利益分配不均、球員涉賭嚴重等問題,讓臺灣職棒遭遇了深深的危機。

此後,臺灣提出「振興棒球計劃」,從2010年開始,每年保證行政下撥至少3.3億臺幣的基層棒球推廣經費,重新打造「金字塔」地基。另外職棒也開始重建形象,嚴厲處罰球隊、球員籤賭打假球的行為,球隊也開展更多現場活動和球迷互動來拉動球市,目前來說卓效顯著。

臺灣與祖國長久分離,在體育上臺灣豔羨著大陸「舉國體制」所帶來耀眼的競技成績,而大陸也在學習臺灣的棒球這樣的職業化發展道路。榮耀與幸福,競技與職業,這不僅是體育發展的最終目標,也是兩岸人民發展的共同心願吧。既然體育能超越年齡、種族、膚色和語言,將人們聯繫到一起,我們可不可以先拋開所有偏見和誤解,用體育去聯繫海峽對岸的姐妹兄弟呢?


——來源:體育產業生態圈 作者:西兒的窩窩

———————————————————————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點擊右上角分享給其他好友~


【關注棒球圈】讓我們愉快的一起玩耍吧,長按下面二維碼並選「識別」!



相關焦點

  • 臺灣棒球小夥兒們的大陸棒球夢
    今年,第二屆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總決賽規模進一步擴大,參賽隊伍由32支擴大到42支,並且增加了U10組別,讓更多孩子的棒球夢從兒時萌發,實現U10、U12、U15、U18、大學組5個組別全覆蓋。兩岸選手共計888人,其中,有20支臺灣地區學校代表隊分別來自島內10個縣市,共計445人,他們都是熱愛棒球運動的體育健兒,跨越海峽來大陸追尋棒球夢想。
  • 臺灣棒球教練「登陸」:希望在大陸推廣棒球運動
    4月20日,北方工業大學的臺灣棒球教練江仲豪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希望能在大陸推廣棒球運動。圖為4月19日,江仲豪率隊參加「MLB首都高等學校第十九屆棒壘球錦標賽」時,上場參加表演賽。中新社發 陳小願 攝   中新社北京4月20日電 題:臺灣棒球教練「登陸」:希望在大陸推廣棒球運動  作者 陳小願 楊喆  「大陸這邊好像玩棒球的不多,這領域基本是沙漠,要想開發將有很大市場的。我來這裡除了帶臺灣學生過來,同時也希望能在大陸推廣棒球運動。」
  • 臺灣棒球教練執教大陸
    前不久新組建的中國棒球集訓隊中來了一位臺灣的棒球好手,擔任了集訓隊的技術總監,他的名字叫江泰權。他是第一位出現在國家隊裡的來自臺灣的教練人員。棒球是臺灣同胞非常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技戰術水平也比較高,那麼,江泰權先生的到來會為大陸的棒球隊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呢?請看記者的報導。  解說:當我們來到國家棒球集訓隊時,正趕上江泰權帶領集訓隊隊員為即將到美國的訪問比賽而忙碌著。
  • 臺灣棒球運動發展史
    日據時代(1945年以前)   臺灣的棒球運動源於日本的殖民統治時期,而日本棒球運動又受美國影響較深。據《臺灣棒球一百年》作者謝仕淵和謝佳芬的考證,1876年赴美求學回日的平岡熙為日本棒球運動打開大門,日本人開始打baseball。1895年,日本人首度以「野球」一詞取代baseball,因此這一年被稱為「野球元年」。
  • 棒球空間-棒球打擊館-室內棒球
    室內棒球提起棒球,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揮棒,好像是簡單的運動,但是棒球在美國日本被稱為「國球」,在日漫是青春,熱血的代表,韓國、臺灣地區最喜愛的運動娛樂之一,一個看似動作簡單的運動採用休閒的方式體驗棒球運動,讓環境對非專業的球迷更友善。可以通過規劃體驗方式投球區和模擬棒球打擊區,滿足棒球娛樂的基礎需求,適合做棒球體驗消遣活動
  • 一個臺灣小夥的棒球之路
    原標題:一個臺灣小夥的棒球之路3日,已在福建連城這塊紅土地上為當地10多所中小學校棒球隊開展技術指導近1年、來自臺灣的帥小夥李世翔樸實地說。   2009年,李世翔從家鄉臺灣嘉義市來到集美大學體育學院,主修社會體育專業。除了課本裡的專業知識,李世翔還要進行一項專項運動訓練。這項運動,便是促使他跨海來閩的理由:棒球。
  • 室內棒球
    #棒球發球機#室內棒球#棒球#棒球打擊館 棒球打擊館開始成為娛樂生活中一類具有強互動性的新奇體驗,如何規劃和設計棒球打擊館,將直接影響到其後期的發展和運營。巨島在全國已有的三十多家棒球打擊館案例,今天就來聊聊如何設計一家好的棒球打擊館!
  • 臺灣棒球專家福建連城開講座
    臺灣棒球專家福建連城開講座 2015-06-15 21:04:57黃水林 攝   中新網連城6月15日電 (張金川 黃水林)「這次的講座讓我們受益匪淺,讓我們直觀了解如何管好棒球隊,健康開展棒球運動。」6月15日下午,海峽兩岸棒球文化知識講座在福建連城舉行,聽取了來自臺灣教育界、棒球屆的三位專家的精彩講演,連城縣隔川中心小學棒球愛好者吳老師深有感觸地說。
  • 臺灣棒球教練大陸執教:見證大陸棒球發展 有望出徵奧運
    【解說】在北方工業大學的操場上,一位六旬老人正帶著一群學生練習著棒球——他就是北方工業大學棒球隊總教練,來自臺灣的江仲豪,如今在大陸執教已有6年。近日,他在學校的操場邊,向中新社記者講述了自己的大陸生活。  【同期】北方工業大學棒球隊總教練 江仲豪  我很滿意在這裡的生活,這裡給我的感覺就特別好。
  • 棒球輸大陸引臺灣全面反思
    聯繫政治經濟困局 嘆息失去競爭本錢 棒球輸大陸引臺灣全面反思 「一場棒球賽,對臺灣人民內心所產生的衝擊是難以令大陸人民想像的《聯合報》的社論說,臺灣近年來角色地位的變化,其實不只是棒球輸給大陸,「更應警惕的是,我們曾居亞洲四小龍領頭羊的地位,如今卻幾已敗退至敬陪末座。現在輸一場棒球給中國,搞得舉國嗟嘆;但是,臺灣近年痛失四小龍龍頭的大挫敗,卻似乎未見國人有什麼反省與警覺。對球賽敏感,對大局冷感,這是不是臺灣的悲哀?」
  • 臺灣人的棒球生活,熱情又執著!
    答:只需點上面《兩岸商匯》免費關注看看臺灣人對棒球的熱情及執著說棒球是臺灣人生活的一部分,真是一點都不誇張,為了棒球賽他們可以徹夜不睡,只為了幫心愛的球隊加油,平常上班鬧鐘響了幾百回都起不來,一有球賽可看,不僅提早起床,還知道要買早餐回來配著球賽看,有些病入膏肓的棒球痴、棒球狂,更是沒有棒球就魂不守舍、心神不寧甚至食不下咽,效果簡直可比失戀。
  • 風雨30年,臺灣有棒球 | 老炮兒
    「司機在載我去比賽時說道,巴西有足球,臺灣則有棒球。」紐約時報的作者Steven Myers在文章裡寫道。棒球作為寶島臺灣當仁不讓的第一運動,擁有同樣走過30年曆程的中華職棒,如今的發展又怎麼樣呢?上篇《老炮兒》欄目中,我們講述了臺灣職籃目前所面臨的艱困局面。今天,讓我帶你走進寶島棒球的世界。
  • 球詠:男子棒球剛結束,女子棒球緊接著開始了
    就在《鑽石王牌act ll》剛完結,四月新番《球詠》緊接著就出現在了大家的視野,看完了男子棒球,大家在一起看看女子棒球吧。武田詠深詠深在小時候就用軟球練習一種「魔球」,並與小夥伴山崎珠姬約定以後一起打棒球,可是後來珠姬轉學了,於是兩人就分開了,升入初中的詠深加入了棒球社,因為對棒球的喜愛,堅持練習投球
  • 臺灣青年教練連庭瑋:大陸棒球運動前景樂觀
    中新社北京1月18日電 題:臺灣青年教練連庭瑋:大陸棒球運動前景樂觀  作者 劉大煒 張舵 鄭巧  「手抬高,用力揮」「注意前後腳」……近日,北京同啟新星棒壘球俱樂部的小隊員在北京理工大學附屬小學操場上進行寒假特訓。隊員們來自這所小學的六年級學生,教練是剛畢業的臺灣學生連庭瑋。
  • 臺灣棒球小子「登陸」:把所見所聞帶給父母同學
    中新社深圳12月3日電 (夏守智)「我會把在深圳比賽的經歷講給爸媽和同學聽,」臺灣桃園市中平小學學生許庭凱3日對記者說,「希望能把冠軍也帶回去。」第二屆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總決賽正在深圳進行。桃園中平小學是臺灣兩支U10組參賽隊伍之一。
  • 美國職業棒球聯盟(MLB)中國首家棒球發展中心落成
    對於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MLB副總裁、亞太區總經理Jim Small先生給出了具體的解釋:「 MLB棒球發展中心將配備國際化的師資力量,教學內容突出『體教結合』,讓孩子們在中英雙語的授課和溝通環境中,接受正規學校教育與棒球競技訓練。也就是說,孩子們既能夠學習到文化知識,又能在MLB現代化的競技訓練下,成長為具有國際化視野、高素質的複合型人才。」
  • 看球五十年,見證臺灣棒球崛起的第一代球評——張昭雄
    50 年來,張昭雄用盡人生菁華歲月,將一代代棒球魂在場上奮戰的過程,化作一張張用數字和英文字母編碼的觀戰紀錄。他是臺灣第一代的棒球記者、第一代的球評,是棒球在戰後成為臺灣國球的過程裡,最冷靜卻也最投入的見證人。
  • 胡錦濤:臺灣棒球隊在大陸有主場優勢(圖)
    胡錦濤:臺灣棒球隊在大陸有主場優勢    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臺灣《蘋果日報》29日報導說,國民黨主席吳伯雄28日在與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會談時,向胡錦濤祝福這次北京奧運順利成功,他表示本來要組織啦拉隊屆時到北京幫臺灣棒球選手加油,但胡錦濤告訴他:「你們不要組拉拉隊,這裡老百姓會做你們的拉拉隊
  • 「中華職業棒球聯盟」
    同時,臺灣棒運賴以為本的三級棒球日漸式微,學生棒球隊不論質或量皆急劇下跌;成棒隊戰功彪炳,但是島內甲組成棒賽觀眾卻寥寥可數,甲組成棒社會球隊陸續出走日本業餘隊及職棒隊,未來出路的問題困擾著棒球選手們。
  • 不想過冬的棒球少年 就飛到熱帶的臺灣高雄遊玩
    在棒球運動比較盛行的地圖裡,適合冬天去的地方並不多,北美和日韓的大部分地區都在寒風凜冽甚至是冰天雪地中。不過我們還是可以找到一些適合棒球少年們過冬的好地方,比如美國佛羅裡達,比如澳大利亞,比如臺灣南部地區等等。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離我們最近的臺灣,其南部地區最主要的城市——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