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甘肅,一路西行,今天(10月19日)進入新疆地界。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中國大西北的一個邊疆區域,國境線長達5600公裡。境內有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著名的準噶爾盆地,邊境線上有喀納斯湖、帕米爾高原、天山……
哈密是進入新疆的第一站,也是通向新疆的要道,自古就是絲綢之路的咽喉,有「西域襟喉,中華拱衛」和「新疆門戶」之稱。
哈密這個邊境地區看點很多,有哈密瓜、魔鬼域、回王府、嗚沙山、老爺廟口岸等。
(一)哈密瓜
汽車飛奔在通向哈密的公路上……
車內播發著新疆歌曲—— 我們新疆好地方啊, 天山南北好牧場。
戈壁沙灘變糧田,
積雪融化灌農莊。 …………
提到哈密這個地方,可能有些人不太熟悉,但提到哈密瓜卻人人皆知,著名的哈密瓜就產自哈密。
對於山水來說,「桂林山水甲天下」;而對於瓜來說,就是「哈密瓜甲天下」。
當我來到哈密這個地方,目光中,到處都是出售哈密瓜的攤點:田間地頭、馬路兩邊、街頭巷尾、門市店鋪……擺滿了哈密瓜,這裡成了哈密瓜的世界。
我不由自主的走到一個賣哈密瓜的攤位,這位瓜農是南疆的,他順手選了一個個大的哈密瓜,打開一吃,那個甜啊!
我一邊吃,一邊和他拉起了哈密瓜的種植情況——
問:「您是什麼地方的?
」 答:「哈密郊區農村的。」
問:「這是您家自己種植的哈密瓜嗎?」
答:「是的是的,是我們家的自產。」
問:「種植哈密瓜,一年的收入是多少呢?」
答:「30000元上下。」
問:「您每天都到這裡來賣瓜嗎?」
答:「是的,我每天早晨四點多鐘起床,到地裡摘瓜,再裝到車上,拉到這裡,賣完後再回到村子裡。」
瓜以地得名,地以瓜聞名。據了解,哈密瓜名字的來歷還有一段故事。陪同的嚮導李莉女士介紹:「那是康熙三十七年,哈密回王額貝都拉帶著夲地自產的瓜去進貢皇上。當康熙見到瓜並品吃後高興萬分,喜出望外,連連叫好,問這是什麼瓜,哈密回王額貝都拉回應無名,康熙皇帝康欣然說,就叫哈密瓜吧!於是哈密瓜名傳四海。」
(二)魔鬼城
五堡魔鬼城是哈密的一處自然景觀。從哈密市啟程,當行至五堡鄉南,眼帘中出現了大漠中的雅丹地貌,山丘、石山、沙巖、懸崖,經過風沙的浸透,雕琢成各式各樣的形體,有的像城堡、宮殿、大堂、寺塔,有的似石碑、石屋、石牆,有的如猴子、老虎、天狗,形態各異,包羅萬象。
令人眼花繚亂的還有沙礫中五光十色的瑪瑙、奇石、白玉,更多的是隨處可見的矽化木。
這時,李莉女士在地上拿起一塊桂化木說:「這是樹木化石。」我再一抬頭,眼前突然浮現出大片桂化石杯!太震撼了!滿山遍野,皆是樹石頭!而且,這些樹石,都是一根一根、一樁一樁、一棵一棵,散插在黃沙中。
看吧,有的像樹身,有的像樹墩,有的像樹扠,有的像樹根。石林,簡直太像死去的樹木了,依然屹立在荒漠中……原來,這些樹化石是由樹木轉化而成的石樹!化石樹是怎樣形成的呢?我又一次請教嚮導李莉女士,她作了詳細的介紹。她說:「這裡很早很早以前是大森林,由於地殼運動,黃沙埋住了森林。巨大的沙丘穩定了沙丘上的雨水下漏。天長日久,被埋的樹化石露出了地面,形成了尖峰石陣。沒有人知道這個過程是多久以前發生的。
它可能早在幾萬萬年前就開始了。後來,石峰逐漸暴露出來,因此今天它們像在風沙中的哨兵一樣站立著。」
這裡不僅僅有樹木化石,還有枝葉清新的植物化石,偶爾可獲得像恐龍蛋化石的小圓石頭、海生的魚類化石、鳥類化石等等。
我問李莉女士:「為什叫鬼城呢?」
嚮導李莉女士說:「晚上,有時會聽到很恐怖的、令人髮指的嘶叫聲,為此當地人稱「魔鬼城」,其實,那是風的聲音。
(三)鳴沙山
出哈密市北行70公裡,出現一座鳴沙山。
沙山長5公裡、高50米。而奇怪的是沙山四周水草豐茂,春意盎然。
面對沙山,細細聆聽,沙粒從山上向下滑動時,有各種聲響,時起時落,響聲大小不一,強弱不同,當地人稱「會叫的沙山!」、「會鳴的沙山!」……
鳴沙山位於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城60公裡。
(上圖鳴沙山)
為什麼叫鳴沙山,嚮導李莉女士介紹說:「相傳,唐代著名女帥樊梨花掛帥西徵,女兵們在這裡安營紮寨,夜間突然狂風大作,黃塵瀰漫,沙子把女兵埋沒,堆起一座沙山。從此,每當夜深發出類似人的聲響,人們都說是死去的女兵在伸叫、長泣、哭啼……」
據悉,敦煌鳴沙山與寧夏中衛市的沙坡頭、內蒙古達拉特旗的銀肯塔拉響沙群和新疆巴裡坤鳴沙山號稱中國的四大鳴沙。
(上圖鳴沙山標識)
(四)老爺廟
從鳴沙山東北行208公裡,到達老爺廟。老爺廟位於新疆哈密市巴裡坤哈薩克自治縣三塘湖境內。
這裡有個老爺廟口岸,與蒙古國戈壁阿爾泰省相鄰,對面為蒙布爾嘎斯臺口岸。
老爺廟這個地方自古就是通向蒙古的通道,兩地邊民來往頻繁。平時,大量的生活日用品如麵粉、蔬菜、水果、家電運向蒙古。而從蒙古國運來一些礦產及皮毛產品。老爺廟口岸因當地的老爺廟而得名。 此口岸因疫情而關閉,作者出示了有關採訪證件,過了三道關卡,才見到國門口岸。
(上圖老爺廟口岸)
(作者離開口岸氣溫驟降)
走吧,用雙腳丈量我們親愛的國土!
敬禮,用雙臂擁抱我們偉大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