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非遺丨節奏明快的豆坪嗩吶

2020-12-11 隴上非遺

豆坪嗩吶,流傳於隴南市康縣豆坪鄉。嗩吶在康縣有悠久的吹奏歷史,早在明代境內就有了嗩吶,康北的嗩吶吹奏是由慶陽傳入,而康縣南部的嗩吶吹奏是由陝西、川北傳入。因而,康縣境內不同地區有著各自的吹奏形式和曲調,其中尤以康縣豆坪鄉的嗩吶吹奏聲音宏亮、節奏明快、曲調豐富、地方特點濃鬱而成為康縣嗩吶的代表。

康縣豆坪嗩吶吹奏形式有單吹、合奏等多種形式,合奏時伴以司鼓、銅鈸、鑼、碰鈴、大鼓等打擊樂器效果最佳,打擊樂與嗩吶的完美結合可以使吹奏場面宏烈、壯觀,有利於表現曲調的內涵,增加感染力。嗩吶在民間具有鮮明的主題意味,奏樂時演奏者可根據不同的場合確定曲目,也可按指定曲目吹奏,喜慶的有《開財門》《大開門》《八仙上壽》《全家福》;悲苦的有《哭長城》《哭五更》《弔孝》等。

嗩吶演奏技巧性強,主要在於掌握換氣和吸氣的運用自如,講究嘴不離器聲不斷,可連吹幾十個曲調。以往康縣豆坪嗩吶,紅白喜事都請藝人吹奏,後來經排練再加工,搬上舞臺演奏。豆坪嗩吶,是康縣特有的地域音樂文化,有較高的研究、保護價值。挖掘、搶救保護豆坪嗩吶,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保護、傳承這一民間傳統音樂的演奏形式,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的重任。

投稿郵箱:343254522@qq.com

投稿須知:非遺項目、圖片、視頻

相關焦點

  • 臺灣小夥抖音花式嗩吶迷倒網友 為非遺帶來新生
    嗩吶是不少人都很熟悉的樂器,在鄉村在城市,在紅白喜事上,這種頗有節奏感的樂器總時不時出現,成為民眾集體記憶的一部分。不過,它也因古老、傳統,漸漸地離年輕人遠了一些。但「嗩吶哥-阿聖」不這麼覺得。這個在抖音上大火的臺灣小夥十分喜歡嗩吶,並且能把嗩吶與傳統相結合,演奏許多流行經典樂曲。
  • 一響天地春-嗩吶
    一 響 天 地 春 嗩吶 徐州嗩吶,融合了北方的粗獷和南方的細膩,別具特色。 今天讓我們走近這個充滿魅力的非遺項目,認識一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徐州嗩吶代表性傳承人——李樹鵬。
  • 【品讀河北】河北非遺——嗩吶藝術(唐山花吹)
    【品讀河北】河北非遺——嗩吶藝術(唐山花吹) 2020-03-14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天非遺丨趣味十足的武山高蹺
    表演的人將雙腳分別綁在木棍上,一人或多人來來往往,由嗩吶伴奏,表演有趣的動作或故事。高蹺扮演的多是戲曲中的角色,關公、張飛、呂洞賓、何仙姑、張生、紅娘、濟公、神仙、小丑皆有。他們邊演邊唱,生動活潑,逗笑取樂,如履平地。據說踩高蹺這種形式,原來是古代人為了採集樹上的野果為食,給自己的腿上綁兩根長棍而發展起來的一種蹺技活動。
  • 福寶貫打嗩吶:嗩吶一響,徵服全場
    福寶貫打嗩吶是在福寶產生,並向川南黔北渝西地區流傳的一種以嗩吶主奏,腳盆鼓、板、缽、馬鑼等打擊樂器伴奏的吹打樂。據福寶鎮政府《關於創建嗩吶山歌之鄉工作的報告》稱:「福寶貫打嗩吶起源於唐,發展於宋,完善於明清。」
  • 福寶鎮邀非遺傳承人教學生吹嗩吶
    在「貫打嗩吶」一詞中,「嗩吶」是指演奏的嗩吶曲,「打」是指打擊樂曲,「貫打」是指將鼓、鑼、缽、梆等打擊樂器組成的打擊樂曲「貫」進嗩吶曲中,也就是以嗩吶主奏,打擊樂器伴奏,吹打結合,渾然一體的古樸美妙的器樂曲。  福寶嗩吶演奏,獨具特色,名播遐邇,人稱「天籟之音」,「古樂瑰寶」,被著名美學家王朝聞譽為「難得的民間文化藝術珍寶」。
  • 秦州武山嗩吶傳承人開展交流活動
    新天水訊10月23日下午,由秦州區文化館主辦的省級非遺項目天水嗩吶秦州武山傳承人座談交流會在南宅子舉行,來自秦州區的四名嗩吶非遺傳承人和武山縣的六名嗩吶非遺傳承人共聚一堂,以座談交流和展示展演的形式,相互交流切磋嗩吶演奏技藝,探討嗩吶保護傳承方法途徑。
  • 青山嗩吶有傳人吧 成了留守孩子的好夥伴
    嗩吶成為了一部分留守孩子的好夥伴。」陳鴻明覺得,這是嗩吶班得到孩子們喜歡的原因之一。  李燕、陳潔是嗩吶班僅有的兩個女徒弟。她們的兒時記憶,都有家族成員玩嗩吶的身影。在青山橋地區的歷史中,嗩吶技藝一直傳男不傳女,正是她們不經意間打破了傳統。  歷經五代的青山嗩吶  午後,湘潭縣銅梁山腳,銅梁村,嗩吶世家左克和家。
  • 嗩吶新手初學內容_嗩吶基本功吐音、嗩吶音準的訓練方法剖析
    導語:樂器嗩吶在我國的歷史悠久,同時也是家喻戶曉受民眾歡迎的一件國樂,嗩吶在我國的婚喪嫁娶當中應用的比較廣泛;嗩吶在我國卓然不衰,源於嗩吶的演奏技能豐富,表現力特別強烈;其中嗩吶的吐音技能在嗩吶的運用中用的比較繁多,
  • 百年餘音今猶在,嗩吶溶於匠人心——非遺項目:綏米嗩吶
    看過《百鳥朝鳳》,儘管這部電影的出品方之一、勞雷影業總裁方勵曾因為下跪事件而讓這部電影飽受爭議,但我還是被電影中新老一代嗩吶人對嗩吶藝術的熱愛而深深感動。《百鳥朝鳳》電影其實,我以前就對嗩吶比較了解,而且還親身體驗過吹嗩吶。但是更多的接觸到嗩吶的時候還是村裡有人去世而舉辦的葬禮上。
  • 《民勤嗩吶藝術》出版發行
    近日,由民勤縣文化館歷時兩年多攝製的《民勤嗩吶藝術》音像出版物,由甘肅省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共選錄民勤嗩吶曲目297首。據了解,嗩吶藝術在民勤歷史悠久、流傳廣泛、技法豐富,是群眾比較喜愛的民間樂器吹奏藝術。
  • 《民勤嗩吶藝術》音像出版物出版
    《民勤嗩吶藝術》音像出版物出版近日,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民勤嗩吶藝術》音像出版物出版。音像出版物由民勤縣文化館與民勤匯聚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攝製,甘肅省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民勤嗩吶藝術是民勤歷史悠久、流傳廣泛、技法豐富、群眾喜愛的民間樂器吹奏藝術。興起於明代,成熟、興盛於清代和民國時期,清代以來,隨著大批移民,傳播到河西地區和新疆、內蒙古等地。民勤嗩吶吹奏技法獨特,所用的「循環換氣法」,是當地特有的一種吹奏技法。藝術風格獨特,具有高亢豪放之氣和剛柔優美之風,獨具南北兼融的藝術風格。
  • 三門峽這個「九指嗩吶王」真厲害!40年間吹了6000餘場
    近日,三門峽市湖濱區尋找村寶大型文化志願公益活動舉行,曾出訪法國巴黎表演的穴子倉村農民王志軍表演了嗩吶獨奏,嗩吶一吹也拉開了他近40年的嗩吶故事。       解開領口,甩開膀子,隨著一聲嗩吶音響徹整個天空,民間老藝人王志軍登上三門峽市湖濱區尋找村寶大型文化志願公益活動的表演現場,一曲吹完,臺下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這已是這位71歲民間老藝人為數不多的「最後表演」。       「吹了一輩子了,馬上就快吹不動了。只要鄉親們想看,我就要在上臺吹一次。」王志軍說道,「正所謂千年琵琶萬年箏,唯有嗩吶吹一生。
  • 民勤嗩吶有了專門的音像出版物
    民勤嗩吶有了專門的音像出版物每日甘肅網12月22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民勤嗩吶藝術》音像出版物日前由甘肅省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該音像出版物由民勤縣文化館與民勤匯聚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攝製
  • 嗩吶吹得鳳凰來
    婚禮僱請的,是濟寧市非遺傳人趙善雲的嗩吶班子。     時近中午,大霧方散,天也暖些了。趙善雲手持嗩吶,正在等候接親車隊,他個子不高,身上是牛仔褲配羽絨服的打扮。站在他旁邊的,是兩個吹笙的男子和一個打鑔的女子。
  • 鹹陽迎新春鑼鼓嗩吶秧歌腰鼓精彩齊上陣
    1月30日,伴隨著鏗鏘有力的鑼鼓聲,一場充滿民俗風味的非遺文藝展演在鹹陽市清渭樓廣場上激情上演。大秦戰鼓、旬邑嗩吶、蛟龍轉鼓、監軍戰鼓、黃河戰鼓等非遺文化項目讓鹹陽市百姓大飽眼福,共享了一個年味十足的民俗盛宴。
  • 李玉壽:民勤嗩吶的演奏風格
    民勤道教音樂探微(3)——民勤嗩吶的演奏風格作者:李玉壽民勤嗩吶在嗩吶家族中屬於中、大嗩吶,杆長40-50釐米。這種嗩吶音量適中,音色柔和,吹奏出的樂曲非常悠揚,其在喪葬道場的表現達到天隨人願、盡善盡美的程度。
  • 百年「周家班」:嗩吶奏出的音樂有多動聽?
    受訪者供圖國家級非遺「靈璧菠林喇叭」,便頗富特色。其傳承家族——「周家班」也已有百餘年歷史。。一支嗩吶可模擬多種聲音九月中旬,一場精彩的民間樂班音樂會在北京正乙祠戲樓拉開帷幕:兩張八仙桌,上頭擺著十幾種樂器,八個人,使用不同的樂器,模擬動物的叫聲、模擬出人唱戲的場景……活靈活現,令人仿佛身臨其境。這場演出的表演者正是「周家班」的成員。
  • 許多新餘人沒想到,它和夏布繡共同亮相全省非遺大展......
    6月1日上午9點,「多彩非遺 美好生活——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在江西省美術館正式拉開帷幕,新餘市國家級非遺項目夏布繡、分宜縣市級非遺項目洞村竹編亮相此次展示活動。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活動由江西省文化廳主辦,是五年一屆的江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旨在全面宣傳展示江西省非遺保護新成果的一次盛會。
  • 「文旅夜宴」遇上非遺展演,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隴東南傳統...
    當「文旅夜宴」遇上非遺展演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快來關注吧!!!靈臺嗩吶《繡荷包》《揚燕麥》隴東南音樂類代表性非遺簡介01隴東嗩吶:隴東嗩吶是以嗩吶為主奏樂器的傳統吹打樂藝術,也稱鼓吹樂。03武山小調:句式三字四字、五字七字不等,流行本縣的《打夯歌》,曲調質樸,節奏鮮明,唱詞中多有襯詞,如「咦」、「喲」、「嗬」、「哎」等。《碾場歌》是武山山歌號子的另一種形式,節奏自由舒緩,曲調柔和悠長。武山號子除了在勞動中起鼓舞情緒、減輕疲勞的作用外,還有指揮勞動、協調動作的功能。使單調乏味的純體力勞動,變得生動有趣,和諧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