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勤勞智慧的先祖們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文化和經驗,其中,姓氏就是祖先留給我們十分寶貴的一項文化遺產。
我們每個人都有名有姓,名是父母長輩起的,而姓氏則來自遙遠的祖先,是我們每個人的根,可以往上追溯幾千年,找到我們的先祖和發源地。
自古就有《百家姓》,其實我們華夏民族的姓氏何止百家?在上下幾千年的歷史演繹中,我們的姓氏多種多樣,也出現過很多在現代人的眼光看來稀奇古怪的姓氏,甚至讓人尷尬和不悅的姓氏。
其中就有一個最奇特而又讓女生感到自己被嘲笑的姓氏——肥。
一、姓氏的由來
中國人的姓氏起源十分的久遠,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那時候還是屬於比較落後的部落時期,沒有完全脫離原始社會的風貌。人們以氏族部落為單位集聚在一起過著群體生活。猛獸飛禽的戰鬥力比單個的人要厲害的多,所以那時候氏族部落的人們就很崇拜這些動物。
幾乎每個氏族部落都會有一個特別崇拜的動物,或者想像出來的神物,這就是圖騰。圖騰是凝聚一個部落的精神力量,可以感召部落裡的所有人。部落裡也把這個圖騰作為統一的族號,時間久了,這種圖騰就會變成部落裡人人都共有的標記——姓。
全部的部落人都被打上了統一的標籤,聽到一個人的圖騰標籤,就可以知道他是出自什麼部落,崇拜什麼樣的動物或者神靈。漸漸地,大家就都有了統一的姓。而且不同部落的圖騰不一樣,所以姓也就不一樣。
因為原始社會裡的氏族部落都是母系社會,在以女子為尊的社會裡,一個人往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這也是為什麼早期的姓大多都是女字旁。比如姜、姚、姒、姬、媧、婢、妊、妃、好、嬴等等商周先秦時期比較出名的大姓都是女字旁。
根據現在可以考證的西周時期的銅器,裡面的姓只有大約30種,而其大多都是女字旁的。
上古時期,主要指的是三皇時期,有八個古老的姓氏。分別是:姬、姜、姒、嬴、妘、媯、姚、姞,幾乎每一個姓都是女字旁。
後來,這些姓又衍生出很多姓出來。比如黃帝有25個兒子,但是跟著他姓的只有14個,剩下那些被黃帝分派到各地做官,就以當地的地名或者官職作為姓。
這是比較有意思的一件事,也是後世之人經常學著做的一個慣例。大名鼎鼎的司馬遷,就是以官名為姓,而以封地作為姓的就更多了。周穆王的馬車司機造父因為駕車技術好,深得周穆王的喜愛,便把趙地封給了他,造父的後人就以「趙」為姓。
日本人似乎也是受到中國人的靈感,所以常常很隨意的以自家周邊的一些地方為姓氏,什麼諸如「松下,井上,渡邊,佐藤,小泉,山下,山本,松島,武藤,小倉,大橋」等等不一而足。
姓是一個人的標籤,他可以告訴你來自何方,祖上出過哪些傑出之人,是我們每個人都該懂得和珍惜的印記。
二、「肥」姓
中國人的姓五花八門,經過時間的大浪淘沙,總有一些姓會讓人覺得難堪或者尷尬。
姓「操」的就不是很好取姓名,姓「焦」的則最不喜歡別人問他姓什麼,姓「毒」的,姓「死」的似乎寓意不太好,而姓「母」,姓「男」還有姓「公羊」的常常會讓人感到難言的尷尬。
「肥」也是一個比較獨特的姓氏。
「肥」姓在中國很罕見,在越來越注重以瘦為美的現代,「肥」並不是一個受人歡迎的字。
女孩子們以瘦為美已經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很多女孩子為了瘦一點點,經常對自己很殘忍,控制自己的飲食,每餐只吃很少的一點點。甚至是有些女孩明明已經很瘦了,但總覺得自己還有些胖,也積極的加入減肥大軍中,讓人覺得不可理喻。
「肥」姓的來源也是因為其祖先封地得來,鄭樵在《通志》中曾記載:「肥氏,其先有封於肥鄉者,遂以「肥」為姓。
「肥」姓也出過一些歷史上有名的或者史書中記載過的人物。趙武靈王時期的趙國大夫肥義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一個,楚漢爭霸時期的名將英布麾下也有一個叫做肥赫的戰將,東漢時也出過一個叫做肥親的中牟縣令。
「肥」姓的後人還是十分多的,只是說起來確實不好聽,無論後面取一個什麼名,念出來總會覺得彆扭。尤其是那些愛美的女孩子,誰願意自己被人叫做「肥某某」?
如果一個女孩子姓肥,要是她再稍稍的長的壯實或者難看一些,可能就會遭遇不好的處境,也可能會被小夥伴取上難聽的綽號,大大的傷害其自尊心。
說起來,也只怪先人運氣不好,為什麼偏偏就封在肥地呢?要是先祖被封在叫「美」或者「靚」的地方,那豈不是喜大普奔?可事實如此,也只能接受先人的饋贈。
「肥」姓的後人也會覺得尷尬,尤其是那些家族的女孩子們,為了改變這個尷尬的處境,一些「肥」姓的後人就開動了腦子,想了一些巧妙的方法。取「肥」字的一半「巴」字作為家族後人新的姓。所以現在很多的「巴」姓之人其實是來源於「肥」姓的。
但是,不管怎樣,姓都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每個人都應該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姓,因為姓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姓的重要意義
姓的來源前文已經說過,這裡不再贅述。一個姓氏就是一部家族史。如今,傳統文化開始復甦,越來越多的人和家族開始修建祠堂祭祀先人,修族譜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祠堂供奉的就是同一個姓的人共同的祖先。
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朝代的更替,一個姓或者一個家族往往會誕生出許許多多的後人,這些後人都是這條姓氏主幹上的分支,但無論世界如何變遷,只要合上了家譜,哪怕是散落在天涯海角,也都是一家人。
姓氏對一個人來說十分的重要,他是一個人的根,通過這個根就可以和無數的先人、同宗、同輩們聯繫起來。
「肥」姓的後人也並不是真的討厭自己的姓氏和祖先,而是擔心姓氏給自己的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麻煩,為了後人的幸福考慮,所以一些人選擇了改名換姓。
可是,長此以往,後世子孫們就會忘了根,忘記祖先的榮耀或和光輝,會想無源之水不知流向何處。
其實大可不必改性,一個真正優秀的人是不會被別人的嘲笑或者挖苦而打敗。對於那些不懷好意的人,只有讓自己變得優秀,用實力來讓他們閉嘴。
結語:
每個人都有名有姓,名是父母長輩對自己未來的期望和的寄予,姓是祖先的饋贈,也是我們的生命之根,我們應該珍惜並愛護自己的姓氏。要了解自己姓氏的歷史和來歷,做一個有心人。
即使有時候我們運氣不佳,攤上了一個比較尷尬或者難堪的姓氏,也不必沮喪,要知道這些獨特的姓氏可能就是你祖上的光輝和榮耀,這是多麼勵志的事。祖先尚且能夠開闢功業成就一番事業,作為後人為什麼不能繼續先祖的精神也做出優秀的成績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