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奇特的一個姓氏,若你是女生,無論取什麼名都像在嘲笑自己

2021-01-20 騰訊網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勤勞智慧的先祖們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文化和經驗,其中,姓氏就是祖先留給我們十分寶貴的一項文化遺產。

我們每個人都有名有姓,名是父母長輩起的,而姓氏則來自遙遠的祖先,是我們每個人的根,可以往上追溯幾千年,找到我們的先祖和發源地。

自古就有《百家姓》,其實我們華夏民族的姓氏何止百家?在上下幾千年的歷史演繹中,我們的姓氏多種多樣,也出現過很多在現代人的眼光看來稀奇古怪的姓氏,甚至讓人尷尬和不悅的姓氏。

其中就有一個最奇特而又讓女生感到自己被嘲笑的姓氏——肥。

一、姓氏的由來

中國人的姓氏起源十分的久遠,最早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那時候還是屬於比較落後的部落時期,沒有完全脫離原始社會的風貌。人們以氏族部落為單位集聚在一起過著群體生活。猛獸飛禽的戰鬥力比單個的人要厲害的多,所以那時候氏族部落的人們就很崇拜這些動物。

幾乎每個氏族部落都會有一個特別崇拜的動物,或者想像出來的神物,這就是圖騰。圖騰是凝聚一個部落的精神力量,可以感召部落裡的所有人。部落裡也把這個圖騰作為統一的族號,時間久了,這種圖騰就會變成部落裡人人都共有的標記——姓。

全部的部落人都被打上了統一的標籤,聽到一個人的圖騰標籤,就可以知道他是出自什麼部落,崇拜什麼樣的動物或者神靈。漸漸地,大家就都有了統一的姓。而且不同部落的圖騰不一樣,所以姓也就不一樣。

因為原始社會裡的氏族部落都是母系社會,在以女子為尊的社會裡,一個人往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這也是為什麼早期的姓大多都是女字旁。比如姜、姚、姒、姬、媧、婢、妊、妃、好、嬴等等商周先秦時期比較出名的大姓都是女字旁。

根據現在可以考證的西周時期的銅器,裡面的姓只有大約30種,而其大多都是女字旁的。

上古時期,主要指的是三皇時期,有八個古老的姓氏。分別是:姬、姜、姒、嬴、妘、媯、姚、姞,幾乎每一個姓都是女字旁。

後來,這些姓又衍生出很多姓出來。比如黃帝有25個兒子,但是跟著他姓的只有14個,剩下那些被黃帝分派到各地做官,就以當地的地名或者官職作為姓。

這是比較有意思的一件事,也是後世之人經常學著做的一個慣例。大名鼎鼎的司馬遷,就是以官名為姓,而以封地作為姓的就更多了。周穆王的馬車司機造父因為駕車技術好,深得周穆王的喜愛,便把趙地封給了他,造父的後人就以「趙」為姓。

日本人似乎也是受到中國人的靈感,所以常常很隨意的以自家周邊的一些地方為姓氏,什麼諸如「松下,井上,渡邊,佐藤,小泉,山下,山本,松島,武藤,小倉,大橋」等等不一而足。

姓是一個人的標籤,他可以告訴你來自何方,祖上出過哪些傑出之人,是我們每個人都該懂得和珍惜的印記。

二、「肥」姓

中國人的姓五花八門,經過時間的大浪淘沙,總有一些姓會讓人覺得難堪或者尷尬。

姓「操」的就不是很好取姓名,姓「焦」的則最不喜歡別人問他姓什麼,姓「毒」的,姓「死」的似乎寓意不太好,而姓「母」,姓「男」還有姓「公羊」的常常會讓人感到難言的尷尬。

「肥」也是一個比較獨特的姓氏。

「肥」姓在中國很罕見,在越來越注重以瘦為美的現代,「肥」並不是一個受人歡迎的字。

女孩子們以瘦為美已經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很多女孩子為了瘦一點點,經常對自己很殘忍,控制自己的飲食,每餐只吃很少的一點點。甚至是有些女孩明明已經很瘦了,但總覺得自己還有些胖,也積極的加入減肥大軍中,讓人覺得不可理喻。

「肥」姓的來源也是因為其祖先封地得來,鄭樵在《通志》中曾記載:「肥氏,其先有封於肥鄉者,遂以「肥」為姓。

「肥」姓也出過一些歷史上有名的或者史書中記載過的人物。趙武靈王時期的趙國大夫肥義就是其中最出名的一個,楚漢爭霸時期的名將英布麾下也有一個叫做肥赫的戰將,東漢時也出過一個叫做肥親的中牟縣令。

「肥」姓的後人還是十分多的,只是說起來確實不好聽,無論後面取一個什麼名,念出來總會覺得彆扭。尤其是那些愛美的女孩子,誰願意自己被人叫做「肥某某」?

如果一個女孩子姓肥,要是她再稍稍的長的壯實或者難看一些,可能就會遭遇不好的處境,也可能會被小夥伴取上難聽的綽號,大大的傷害其自尊心。

說起來,也只怪先人運氣不好,為什麼偏偏就封在肥地呢?要是先祖被封在叫「美」或者「靚」的地方,那豈不是喜大普奔?可事實如此,也只能接受先人的饋贈。

「肥」姓的後人也會覺得尷尬,尤其是那些家族的女孩子們,為了改變這個尷尬的處境,一些「肥」姓的後人就開動了腦子,想了一些巧妙的方法。取「肥」字的一半「巴」字作為家族後人新的姓。所以現在很多的「巴」姓之人其實是來源於「肥」姓的。

但是,不管怎樣,姓都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每個人都應該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姓,因為姓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姓的重要意義

姓的來源前文已經說過,這裡不再贅述。一個姓氏就是一部家族史。如今,傳統文化開始復甦,越來越多的人和家族開始修建祠堂祭祀先人,修族譜就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祠堂供奉的就是同一個姓的人共同的祖先。

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朝代的更替,一個姓或者一個家族往往會誕生出許許多多的後人,這些後人都是這條姓氏主幹上的分支,但無論世界如何變遷,只要合上了家譜,哪怕是散落在天涯海角,也都是一家人。

姓氏對一個人來說十分的重要,他是一個人的根,通過這個根就可以和無數的先人、同宗、同輩們聯繫起來。

「肥」姓的後人也並不是真的討厭自己的姓氏和祖先,而是擔心姓氏給自己的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麻煩,為了後人的幸福考慮,所以一些人選擇了改名換姓。

可是,長此以往,後世子孫們就會忘了根,忘記祖先的榮耀或和光輝,會想無源之水不知流向何處。

其實大可不必改性,一個真正優秀的人是不會被別人的嘲笑或者挖苦而打敗。對於那些不懷好意的人,只有讓自己變得優秀,用實力來讓他們閉嘴。

結語:

每個人都有名有姓,名是父母長輩對自己未來的期望和的寄予,姓是祖先的饋贈,也是我們的生命之根,我們應該珍惜並愛護自己的姓氏。要了解自己姓氏的歷史和來歷,做一個有心人。

即使有時候我們運氣不佳,攤上了一個比較尷尬或者難堪的姓氏,也不必沮喪,要知道這些獨特的姓氏可能就是你祖上的光輝和榮耀,這是多麼勵志的事。祖先尚且能夠開闢功業成就一番事業,作為後人為什麼不能繼續先祖的精神也做出優秀的成績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奇特的一個姓氏,如果你是女生,無論取啥名都像在嘲笑自己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與此同時也是一個姓氏大國,這不僅僅體現在姓氏的數量上,與此同時體現在姓氏文化的深厚底蘊上。姓氏在中國擁有著極為悠久的歷史了,姓氏最初的起源是基於「天道」對祖先以及原始宗教的崇拜,隨著社會的不斷變革和進步,姓氏慢慢成為了家族血緣關係的標誌。
  • 中國最「難聽」的4大姓氏,無論取什麼名字,聽起來都像罵人
    有同一個姓氏,意味著你們之前很有可能有同一個祖先,五百年前是一家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姓氏最早起源於部落的名稱或者部落氏族的名字,主要是便於辨別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因此姓氏的產生,標誌著從群婚制到以血緣關係的婚姻制的轉變,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 我國有3個奇特姓氏,男女無論取什麼名都不好聽,不信你試試
    中國有三個十分奇特的姓氏,不論男女取什麼名字都不好聽,不信你試試。第一個姓氏是殺。殺姓起源於戰國時期,這時還處於中國的早期,姓氏遠遠沒有如今龐大,當時的很多人未曾有姓,而有些人則以官職為姓。戰國中韓國有一個特別的官職,名叫殺奚,這一官職主要負責殺豬宰雞,是祭祀常用的人物,而姓殺的人也有鮮明的特徵。
  • 我國最霸氣的3大姓氏,無論男女取啥名都很狂,不信你取個試試
    現在我們姓名中的姓一般是隨父親,也有少數隨母親的,由於政策的允許還有人不滿原本姓氏自己另改的。像姓「苟」、「朱」或「屎」的,這種起名字都比較尷尬,讓人不好意思。而我國有3個十分霸氣的姓氏,無論男女取什麼名都很狂,不行可以試試。
  • 日本奇葩姓氏男孩子無論取何名,翻譯成中文都令人捧腹大笑
    語言產生之後,不久就產生了姓名,每一個人有了自己的姓名,人類才能進行正常有序的交往。「姓氏者,標示家族血緣之符號也。」很多人不知道,「姓」和「氏」乃2個部分: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 我國最無奈的3個姓氏,無論男女取啥名都不好聽,是你的姓嗎?
    姓氏是我國最早的文化起源,最初始於遠古時期,人們為了辨別不同的氏族和血緣關係而使用圖騰作為標記,根據不少文獻史料記載,一個圖騰就代表了一個氏族的標記,而後才是名字,在我國上古時期,有八大姓氏,分別是姬、姚、媯、姒、姜、嬴、姞、妘,在《三語》中胥臣提到,黃帝有二十五子,其中只有十四人擁有自己的姓氏
  • 中國最奇怪的4個姓氏,無論取啥名都不怎麼好聽,不信你試試
    所以在一開始姓氏是沒有任何字面意思的,但是很多姓氏確確實實令任感覺非常奇怪,比如今天說的這4個姓氏無論怎麼取名似乎都不怎麼好聽。屍姓很多姓氏歷經了數千年的發展,變得越加的繁榮昌盛,人口眾多。比如說王姓還有李姓都是在人口上接近一億的姓氏,但是有些姓氏隨著時間流逝卻幾乎消失在了歷史的山河之中,比如「屍」姓,便是一個人口極為稀少的姓氏。想必很多人都未曾見到過吧?從字面上來看不難理解,「屍」這個字在中國往往給人一種不太吉利的意思,所以要用這個字取名字往往都不怎麼好聽,甚至很多後人還因此而改了姓。只有在甘肅省還有一少部分的人在繼續沿用這個姓氏。
  • 日本有一個奇特姓氏,無論你怎麼取名,譯成中文後都像在罵自己
    在中國,姓氏是最為古老也是和所有人都息息相關的一種文化之一。中國姓氏最初的來源是基於「天道」對原始宗教、圖騰以及祖先的崇拜,後來才演化成為了家族關係的標誌以及系氏族徽號。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 日本有一個奇葩姓氏,女孩無論取啥名,譯成漢語後皆讓人捧腹大笑
    相比於14億人口2萬多種姓的中國,我們的鄰居日本雖然才1.3億人,卻有14萬種姓,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說其中一個最獨特也是最尷尬的日本姓氏,女孩子無論怎麼取名都很尷尬。首先,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日本的「姓」和「氏」。
  • 日本有一個獨特姓氏,女孩無論取什麼名,譯成中文後都很搞笑
    日本是我國一衣帶水的鄰邦,學過歷史的朋友都知道,這個國家的發展其實一直都受到中國的影響。就比如說,日本文字早先是根據漢字改編而來的,還有如今日本居民深愛的茶道文化,也是受到古代中國的影響。不過與中國的不同的是,日本最開始不允許平民擁有姓氏。
  • 日本有一「奇葩」的姓氏,無論取啥名,翻譯過來都像是罵人
    就拿姓氏來說,隔壁的日本原是沒有姓氏的,但是大和這個民族大家也都知道,模仿力極其之強,既然一個文明裡有著姓氏的制度,那其他文明自然是爭相模仿。奈何當時的日本平民普遍沒有什麼文化,即使知道了姓氏的重要性,也不知從何下手。
  • 民俗趣談:中國三大尷尬姓氏,取什麼名都像在罵人
    姓名是一個人的標誌,伴其一生,而中國又是個特別重視家族傳統的國度,按我國古代傳統,孩子們從小就要誦讀三本重要蒙學書「三百千」,也就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其中,《百家姓》源於宋朝,記載了500多個姓氏,實際上中國人的姓氏很多,有上萬個,其中有一些可能是大家意想不到的,比如下面要談到的這三個:一、豬姓豬姓起源於三國時期,具體來源不詳。
  • 日本有一「奇葩」姓氏,無論取什麼名字,翻譯成中文都令人發笑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姓氏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不僅是血脈的延續,也是家族文化的傳承。但是「甲之蜜糖」會不會是「乙之蜜糖」呢。取一個什麼樣的名字即好記又能代表自己的家族呢,還要查閱一下文化典籍,所以有姓名有名字這項政策推行非常緩慢。5年之後,為了加快推薦國民姓氏文化,日本政府下令,每個家族必須要有姓氏,這才真正的讓平民百姓取姓氏這個難題擺到了明面上。然而大多數的老百姓都沒讀過什麼聖賢書,礙於政策壓力取名字也就隨意了一些。
  • 日本最奇葩的一個姓氏,無論取什麼名字,翻譯成中文後都讓人捧腹大笑
    姓氏是一個人與祖祖輩輩之間無窮無盡的聯繫,現在還有著認祖歸宗的說法,講究的就算已經孤身一人在外漂泊多年,如果有了姓卻是有根的,不像無根的浮萍一樣了。給孩子取名時也會考慮,究竟是冠父姓還是冠母姓,因為姓氏在中國就代表著傳承。
  • 我國「最美」9大姓氏,隨手起個名都好聽,可有你的姓氏?
    我國「最美」9大姓氏,隨手起個名都好聽,可有你的姓氏?文/歷史大講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從出生開始將陪伴我們一生。名字的存在絕對不僅僅只是一個代號,更代表著長輩們對我們美好品格,美好未來的期許。有時候取一個好聽且意義深遠的名字著實是讓人絞盡腦汁的事情。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中形成了成百上千個姓氏,其中大多數都為人熟知。物以稀為貴,一些少見的複姓讓人們聽起來就覺得高大上,隨便取個名字都好聽。今天就來介紹九個這樣的複姓。第一個是納蘭,聽到這個起源於金代的姓氏是不是一下子就想到了清朝的著名詞人納蘭性德呢?
  • 歷史上最好聽的「五大姓氏」,隨便起個名都超好聽,貴氣十足有你的嗎
    歷史上最好聽的「五大姓氏」,隨便起個名都超好聽,貴氣十足有你的嗎 武則天是我們國家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間朝政處理的非常輕鬆,女性的社會地位也有了非常明顯的改善,而上官這個姓氏也因為上官婉兒這個人進入了百姓們的眼中。 納蘭 帶給人一種空谷幽蘭的淡雅,雖然「蘭」字有點偏女性化,但其實無論用納蘭取什麼名字都還不錯,比如著名詞人,納蘭容若,納蘭性德。
  • 百家姓中,這個姓氏最難取名字,沒有之一!你見過嗎
    在古時候,人們是不把姓和氏族放在一起說的,自秦漢之後才放在了一起,姓和氏成了一個意思。而且中國的姓非常之多,光我們平日經常看見的就有數百之多,而且偶爾還能見過比較有意思的姓氏,這些有意思的姓氏有的聽起來還是可以讓人接受的。
  • 這個姓氏的日本人,無論取什麼名字,都會讓人十分難堪
    這個姓氏的日本人,無論取什麼名字,都會讓人十分難堪中國人的名字是一種文化,蘊藏著親人對孩子的期望,也隱含著一個人出生時的境遇。一個好聽的名字總能使人出類拔萃,於萬千人中脫穎,有多少人也是因為一個名字而念念不忘,引一段情長。
  • 日本最尷尬的一個姓氏,無論取多好聽的名字,都感覺是在罵人
    全世界,每個國家的人們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獨特魅力,就比如中國人是黃皮,美國人是白皮,非洲人是黑皮,或者是風俗文化,我們中國的情人節和國外的七夕,同樣我們的名字也不一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自己的姓名。舉個簡單的例子,在1900年沒有出現姓氏之前,很多的日本家庭都會給自己的孩子取一些相似的名字,就比如大兒子叫大郎,小兒子叫次郎,以此類推,但是時間長了以後就會發現,做什麼事情都會很不方便,比如在政務徵稅,或者要去當兵,因為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名字,當時叫大郎,次郎的又多,根本沒有辦法證明自己的身份,這就讓國家特別的頭疼,對政府政經的執行也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於是,
  • 爸爸姓「白」,給女兒取的名字寓意美好,老師卻嘲笑:退學算了
    一個朗朗上口的好名字,更容易被人記住,在孩子以後的人際交往上也有很好的幫助。爸爸姓白,給女兒取的名字,老師都嘲笑白先生是一個很有想法的90後寶爸,他和妻子是大學時的同學,妻子姓舒,也是比較有詩意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