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牆下的千年老街!槐樹成林、石碑、大院……美得讓人心醉

2020-12-23 品味陝西

西安有太多有故事底蘊的老街道,它們作為舊時光的見證,藏於高樓背後,默默的看著朝夕輪轉、四季更迭。

在南鄰城牆,端履門街和文昌門之間,有一條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老街,名叫柏樹林。

柏樹林,柏樹林,一聽名字,還真以為有很多柏樹,但整條街上全是槐樹,這時候不禁讓人產生疑問「為什麼叫柏樹林」呢?這得從這條老街上悠久的歷史說起。

柏樹林沒有柏樹 只有悠久的歷史

柏樹林位於碑林區,南臨城牆,在端履門和文昌門之間。1000多年前,柏樹林這條老街在隋唐長安皇城的東南隅,大致是隋文獻皇后廟的所在地。

說起隋朝的文獻皇后獨孤伽羅,她和她的家族簡直就是傳奇,她的父親獨孤信是北周留下「側帽風流」典故的獨孤郎,長姐是北周明帝宇文毓的明敬皇后,四姐是唐高祖李淵之母,元貞皇后。

而她自己14歲嫁於隋文帝楊堅,攜手共同創建了大隋王朝,於開皇之治功不可沒,他們夫妻恩愛,同起同居,形影不離,並輦上朝,宮中並尊帝後為「二聖」。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對君主終生有強烈影響力的后妃。

北宋元豐三年,這裡就成了文廟及府學的一部分,加上北宋元佑二年,唐石經及一批唐宋名碑,都遷移至文昌門內柏樹林街西側,西安文廟、碑林因而在此成為一體。

但是柏樹林街得名卻遲了400多年,直到明代正統年間,西安知府孫仁益擴建文廟,並在文廟碑林四周邊廣植柏樹,密而成林,柏樹枝葉茂盛,氣味馥鬱,四季蔥蘢,此街便被稱作柏樹林。

很多年之後,柏樹已經沒有了,槐樹卻多了起來,春末初夏槐花麥飯就成了柏樹林人熱衷的美食。

柏樹林 西安最文藝的路

由於很久之前,柏樹林就是文廟的所在,這一帶就被當做西安的文化區,那股書墨氣息也一直流傳了下來,現在的柏樹林:博物館、寺廟、書店、名人故居鱗次櫛比,因此也被稱為西安最文藝的路。

西安碑林博物館

柏樹林的西側就是陝西創建最早的博物館,它以收藏陳列和研究歷代碑刻、墓誌及石刻為主,成為了中國獨樹一幟的藝術博物館。

在這很多老一輩人的童年記憶裡,都有悄悄溜進博物館在大院內捉迷藏,調皮的嬉戲玩耍著。現在基本都是外地遊客前來旅遊,參天古樹使得博物館生機勃勃。

高培支舊居

就像白居易評價長安城的話: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柏樹林老街巷的兩邊,以前都是平整的有進深的宅院,現在大多已經拆遷了。沒有了雕梁畫棟的映照,至今還在的高家舊居成了老宅院曾經存在的唯一證明。曾有《西安事變》等十餘部影視劇都在此採景。

高培支正是西安易俗社的創始人,宅子是從他父親手上傳下來的,幾百年的清代建築了,是陝西民居的典型代表。

如今的高家大院已經不對外開放,內部的光景沒辦法看到,但是外牆已坍塌了不少,免不了讓人唏噓不已。

臥龍禪寺

因為柏樹林處於交通要道,車流和人流都很多,但是進入廟裡就是另一個世界了。

這是座千年古剎,創建於漢靈帝時,距今1800多年歷史,宋初有高僧慧果入寺主持,整日高臥,因此當時的人稱他為「臥龍和尚」,宋太宗時改名為「臥龍寺」。

年代的久遠、溫潤的氣息以及神聖的氣質,讓這裡香火不斷,人群不絕,但即使這樣,它還是保持著佛門的清淨與安靜。

青曲社

在這些商鋪當中,最有名的當屬青曲社,在西安,你可能不知道柏樹林,但你一定知道苗阜王聲。

他們的名字取得很有味道,意思是青雲直上,曲故情長。青曲社以西北五省資歷最深的老藝人鄭文喜 、鄭小山、張常泰、張常鎖為首,收納年輕力量主體,在老曲藝精髓的基礎上開拓創新。

現如今,來聽青曲社已經成為來西安旅遊的攻略之一。八人一桌,一杯蓋碗茶,幾盤小吃墊吧嘴巴,聽著陝味相聲,可樂到捧腹大笑。

博文書店

招牌很簡單,一塊黑色木板上大大的「博文書店」四個字。

從門口望去,裡面全是堆放的各種書籍。從線裝版的金剛經到絕版的古籍,這裡匯集了很多關於文史哲、藝術方面的珍貴書籍。

書店裡過道很狹窄,只能一個人通過,空間全用來放書了。這裡找不到暢銷書,也並不全面,它走的是小眾但專業的路線,非常具有閱讀價值。

字畫古玩街

柏樹林街上最多看到的就是古玩字畫,有擺攤、有獨立店鋪,剪紙、摺扇、手工品···各式各樣的小玩意讓人新奇。來來往往的遊客看到感興趣的停下腳步觀看,佛性商家們簡單介紹一兩句,買不買全看緣分。

說起古玩城榜上有名的必有位於柏樹林街道東側的文昌門古玩城,它擁有將近200戶商家,涵蓋了青銅、瓷器、玉器、字畫、文玩五大領域,是目前西安最專業、最集中的古玩市場。

雖然看不到多少往日的痕跡了,但是路旁的古玩字畫店,古樹參天的博物館,佛煙繚繞的清幽古寺...還透漏著它的文化內涵,人們的一言一行還是看得出舊日的時光。

很好吃的柏樹林

一個地方住久了,人多了,吃的也就多了起來。而且柏樹林地處市中心,經過拆遷之後,這條街有了商業街的面貌。

靠著歲月累積出名聲和人氣的館子當然還是最愛了。不論環境怎麼變化,真正屬於這的味道始終在。

秦豫肉夾饃,一家40年老店,上過好幾次中央電視臺。他家的肉夾饃表皮焦黃酥脆,大塊肥瘦相間的肉不柴味美。

老闆說他們家饃每個基本都2兩6 7再夾1兩5左右的肉,不但要保證味道,更要實惠量足。所以每天不到12點就會賣空。

楊坡紅油米線,從早到晚都超級火爆,雖然是在小巷子,但是從清早開始就有不少人排隊。

米線又麻又辣又筋道,蔬菜的量很大,每一碗的質量都有保證!孜然肉夾饃也是一絕,配上米線,實在過癮。

愛驊褲帶面,也算是小巷裡一道風景線了,飯點時馬路兩旁的人行道都會坐滿人。一盆面上桌,咋看咋美。

麵條超級筋道,油潑的香氣加肉丁臊子,配上瓣蒜,絕了。吃完後,一定要來碗麵湯,喝原湯消原食喲~

馬老四肉丁胡辣湯店面很像一個大排檔,幾乎露天的廚房排隊取餐付款,大姐問了你的需求,三兩下出餐,自己端著找個地方坐下就可以開吃。

胡椒味很重,大粒的肉丁、海帶、豆腐、花生等配菜讓胡辣湯的味道豐富起來,焦香的蔥油餅泡在胡辣湯裡,也是超級香。

西安最火爆的夜市之一-柏樹林夜市不得不說。因為小攤的整改,現在剩下的基本都是門店。但是從柏樹林十字開始,麻辣燙、烤肉、烤魚、各種小吃琳琅滿目,讓你吃嗨爽翻天。

推薦王記烤魚、俊鑫麻辣燙、亞鑫大排檔···經濟實惠味道又好,所以每天晚上人都超級多。

在柏樹林的生活,沒有密不透氣的高樓壓迫,從來不用東尋西覓,就有無數美味讓人垂涎欲滴~

這裡有舊日的痕跡,也有新鮮的力量,新舊交替,你喜歡的樣子它都有。

那些曾經生活在柏樹林的你們,有多久沒回來看看了?

相關焦點

  • 西安千年老街,名字很美很文藝,走進一看發現「名不符實」
    西安有一條千年老街名叫「柏樹林」,它的名字聽起來很美很文藝,不過走到實地來看,會發現「名不符實」——因為這條街上竟然連一棵柏樹都沒有,不過周邊到底有許多大牌景點。那麼,它背後又藏著怎樣的人文故事呢?前兩天,小漁路過文昌門附近,順便想去文昌門裡柏樹林上的臥龍禪寺遊覽。
  • 西安鬧市區的老街柏樹林,默默的看著朝夕輪轉、四季更迭
    西安有太多有故事的老街道,它們作為舊時光的見證,隱藏在高樓背後,默默的看著四季更迭。在南鄰城牆,端履門街和文昌門之間,有一條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老街柏樹林。清晨開始著樸實平凡的生活,而這也是西安的迷人之處。沿著順城巷往西,和下馬陵街交界的地方,就會看見大大的「西安柏樹林」。它和南大街平行。千年之前,柏樹林這條老街在隋唐長安皇城的東南隅,大致是隋文獻皇后廟的所在地。
  • 西安有座寺院古樹參天,千年老槐樹枝丫茂密!秋季美得讓人心醉!
    要說古都西安賞秋葉最美的地方,有處古寺院不得不提。這裡環境清幽,千年寶塔沉穩古樸,每到秋天銀杏樹葉將這裡打扮得煥然一新。寺院內還有多棵千年古樹,最老的有1300年的高齡了,歷經滄桑仍枝繁葉茂,有的已經老得腰都直不起來,人們用一些樁子來支撐著。這些古樹曾與大唐盛世同行,人們坐在樹下微涼的石凳上,有種說不出的平靜。這處寺廟便是西安的薦福寺。
  • 西安碑林,石碑真的成林
    趁著周末,背起行囊,帶著相機,和心愛的人一起,看山澗童話、感市井生活、品人生百態。一個漫無目的下午,陪發小在城裡閒轉,原計劃去張學良公館,結果休館,就繞著城牆轉圈,到了碑林門口,索性進去轉了一圈。碑林,因碑石叢立如林而得名。
  • 西安城牆「除草人」武師傅的一天……
    扮靚了西安城牆對於他們來說除草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身為城牆人的責任守護著我們一代代人成長在武師傅除草的時候,城下有一名叫煙雨的西安市民正路過,她駐足觀看了好久。她為烈日下武師傅和同事們的辛苦勞動點讚,並說:「保護城牆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很佩服這些默默無聞守護城牆的工作者。希望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他們的勞動,更加明白保護城牆的意義,共同擔起保護城牆的責任。」
  • 白居易寫西湖的一首詩,千年之後再讀,依然美得讓人心醉!
    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錢塘湖春行》,去重溫千年之前文人的情懷和智慧,感受它所帶來的詩歌魅力。「錢塘湖」,即今天的杭州西湖。顧名思義,這首詩也就是白居易寫西湖的一首詩。作為一首寫景抒情詩,它主要通過對早春西湖的風光描繪,表達了白居易早春遊湖的喜悅和對西湖風光的喜愛之情。
  • 西安城牆下秘境古寺,邂逅瑪尼堆、經幡與轉經筒,別樣人文風景
    西安城市裡有不少人文古蹟,下雨天去逛,反倒更有種獨特的韻味。西安玉祥門裡、城牆西北角的廣仁寺,便是這樣一個地方。雖然這是座由康熙皇帝下旨敕建的皇家寺院,但在西安眾多動輒上千年歷史的古寺面前,多少顯得有些「底氣不足」。然而,作為陝西唯一的藏密格魯派(黃教)佛教寺院、全國唯一的綠度母主道場,廣仁寺有著獨特的人文風景,值得遊人探訪。
  • 煙火人間 城牆根有西安人的悠然自得
    城牆上看風景,城牆下品生活,西安城牆圍起來的不僅是一座城,更是一份彌足珍貴的城市記憶。清晨,穿過南門門洞,沿著護城河往西走,潺潺的流水,悅耳的鳥叫,正在晨練的老人……美好的一天從這裡開始,穿過小南門,聽到遠遠傳來小販的吆喝聲,便遇見了城牆根下熙熙攘攘的小南門早市。
  • 網友:「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這句歌詞是什麼意思?
    今天我們繼續聊聊社會那些事,「來跟我唱一首咱西安人的歌~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饃……」西安人的歌熱火後,很多網友也在問歌詞裡的「西安人的城牆下是西安人的火車」是什麼意思呢?對於西安的朋友們而言,對這句歌詞可以說是非常有體會了。去過西安的朋友們都知道,每次坐火車到西安站,出了火車站正門就是西安古城牆解放門了。
  • 西安城牆旁邊,有一處免費的小眾景點,很適合單身朋友去逛
    西安市區裡的人文古蹟很多,除了人盡皆知的景區,有些小眾景點同樣值得一去。今天小漁將為大家介紹一座藏在西安城牆邊的免費景區,很適合單身朋友去遊覽。如果大家來西安旅遊,大概率會到西安城牆的南門來遊覽,南門是進入西安城牆景區的主入口,西安城牆燈展、迎賓儀式等旅遊活動也都是在這裡舉行的。進入南門向東走,便是著名的書院門文化步行街。
  • 西安城牆下,觀賞大唐芙蓉園,累了就去西安回民街看看
    西安城牆下,觀賞大唐芙蓉園,累了就去西安回民街看看說起西安,在歷史上可是鼎鼎有名,怎麼說許多朝代的都城就是西安。放到今天,西安的地位也是舉足輕重。不過,若是想去西安玩玩,除了兵馬俑還有什麼地方可以去玩的呢?
  • 西安城牆根下的「煙火人間」
    被日照打扮了一番,護城河一下子容光煥發,美得耀眼。不一會兒,她的朋友們紛紛到來。鏡頭二:「遛鳥大爺」 ,準時7點鐘,老朋友「遛鳥大爺」準時到達,嫻熟的把車一放,鳥籠子往樹上一掛。「給你來個『經典頭型』」鏡頭五:早市,市井溫情順著小南門進順城巷,城牆腳下的早市琳琅滿目,蔬菜、水果、香料、雜貨應有盡有,攤販大叔大媽的熱情,給城牆腳下添了不少人情味兒。鏡頭七:這味道,很西安 !
  • 發現美的瞬間,從漫步城牆開始
    作為十三個王朝的建都地與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在這裡小夥伴們又將邂逅怎樣的傳奇呢西安城牆當之無愧成了這座古城的文化瑰寶春夏秋冬,四季更迭它的美,歷經千年,終不褪色相比白天,伴著夜色的城牆用點點星光裝飾著長安城一簷一角都映襯的耀眼奪目
  • 疫情之下,成都市郫都區街頭,銀杏依然美得讓人心醉!
    疫情之下,成都市郫都區街頭,銀杏依然美得讓人心醉!疫情之下,成都市郫都區街頭,銀杏依然美得讓人心醉!疫情之下,成都市郫都區街頭,銀杏依然美得讓人心醉!疫情之下,成都市郫都區街頭,銀杏依然美得讓人心醉!疫情之下,成都市郫都區街頭,銀杏依然美得讓人心醉!疫情之下,成都市郫都區街頭,銀杏依然美得讓人心醉!疫情之下,成都市郫都區街頭,銀杏依然美得讓人心醉!疫情之下,成都市郫都區街頭,銀杏依然美得讓人心醉!疫情之下,成都市郫都區街頭,銀杏依然美得讓人心醉!疫情之下,成都市郫都區街頭,銀杏依然美得讓人心醉!
  • 網紅城市西安,藍天白雲下的城牆,刷屏西安人的朋友圈
    十三朝古都西安可以說是古蹟遍地,然而,最能代表西安的標誌建築物莫過於西安城牆了。5月29日,西安晴空朗日,「無字史書」西安城牆在白雲、藍天的襯託下更加醒目,格外壯麗,筆者的新浪微博一經發出,便引來一片讚美聲。
  • 西安東門城牆下的交易市場,至今為何還有人稱為「鬼市」
    西安長樂門照片在西安東門城牆根底下,有許多古玩,舊貨交易市場。不管你是不是老陝人,只要你在西安這座城市呆了有一段時間。西安東門老街原來在明清時期,東門這裡熙熙攘攘人流量特別大。每天開市的時間據說是凌晨和夜晚,這個時間段沒有什麼人來檢查,更沒有工商稅務的人上門找事,做生意可以平平安安。而且這裡貨物齊全,樣品豐富,小到五金螺絲釘,大到家用電器,總之日常生活用品這裡是應有盡有。因為這裡的商品豐富,關鍵還特別便宜,有些物品便宜的你都不敢想像。所以這一片發展的特別快,每天凌晨和傍晚的人都絡繹不絕,正是因為大家都是晚上出來趕集,時間一長「鬼市」這個名號也就傳開了。
  • 經典秦晉——王家大院 平遙古城 壺口瀑布 兵馬俑 華清池西安博物院
    節目宣傳視頻優勢對比行程預覽以上行程僅供參考,以出團通知為準主要景點介紹王家大院登上古城牆,俯瞰大半個平遙古城;參觀古縣衙,了解舊時的政府行政職能;遊覽日昇昌票號,現代銀行鼻祖,一度操縱十九世紀整個清王朝的經濟命脈,以」匯通天下「著稱於世;逛逛百年華爾街明清老街,嘗嘗著名的平遙牛肉,幸運的話你還可以淘寶到喜歡的古董;參觀平遙文廟博物館,看平遙目前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孔子及先賢塑像群。
  • 你沒見過的西安書院門,藏著古都歷史的老街也可以這樣安靜,悠閒
    我在書院門裡確實留下了那麼一些時光,二十年前在西安上學,那會兒周末節假日沒事就喜歡來書院門逛一逛,感受一下古城的歷史、文化氛圍。離開西安也十多年了,但是每次來西安還是要抽空到書院門轉一圈,裝一裝「文化人」(哈哈哈)。
  • 感受西安城牆的律動讓我看到一頭沉睡千年的巨龍即將覺醒
    #西安頭條##2020千粉之路努力前進#其實我覺得,西安最能讓人感覺到歷史律動的地方,就是西安的城牆。西安的城牆經歷千年,它沒有鐘樓和鼓樓那樣金碧輝煌,也沒有大雁塔那樣的意義深重。但它卻是每一個老百姓可以用手去觸摸的歷史。
  • 聽南門說 西安城牆下的混響民謠
    抖音了西安了聽南門說…其實西安一直很火聽南門說也一直唱了三年聽南門說動聽的歌 也許你孤身一人來西安尋遙不可及的夢你一定要來西安南門 聽南門說一首首民謠感動了無數路人風裡雨裡「聽南門說」真正火起來的原因,離不開今年西安的關鍵詞,「抖音」「網紅」。在抖音上走紅後,很多人跑來打卡,甚至有從外地過來的。現場聽眾也大多是抖友,手機拍照、錄像、上傳……純熟的動作一氣呵成。他們的很多視頻已經有高達幾十萬點讚,收穫不少「小心心」。視頻中有人潮湧動,也全場合唱,卻說不來、道不盡,那種現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