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5,韓國人沒把中國美食拍砸

2020-12-15 電影鋪子

大家吃最好吃的東西來自哪裡?

想必每個人對於這個問題都有不同的答案,但對於我而言,答案是唯一的——蒼蠅館子路邊攤

豪華的餐廳吃過一些,但是深深烙印在記憶的美味卻是街頭的。

不太乾淨的用餐環境,煙燻火燎的氣息,卻是從小時候一路吃過來的。

這些美食和當地文化,當地人的記憶緊緊結合,成為了一種景觀。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檔節目,就是專門說街頭食物的。

《街頭美食鬥士》

前段時間節目一經推出,就炸出豆瓣9.5的高分

不愧是韓國神劇製造機tvN電視臺推出的美食片。

主持人白鍾元是韓國美食節目中的常客。

不是專業主持人,不是搞笑藝人,不是演員,也不是歌手。

白鍾元是韓國「The Born Korea」餐飲集團的老闆。

旗下有26個連鎖餐廳,1000多家分店,一年差不錯能賣1239億韓元的人。

大佬吃飯,講究規矩,大佬沒動筷子,其他人也不能動。

要是惹大佬不高興了,也許會掀桌子——

但是白老闆和一般的大佬不一樣。

錄起節目來,他是一個不要面子的人。

狂吃狂啃,一點兒都不在乎形象。

真心熱愛美食的他,曾欠債17億韓元(人民幣1000多萬),相當於吃掉了北京三環內的一套房。

這次他的《街頭美食鬥士》,是一檔尋找世界各地小吃的節。

公費吃吃吃,這還不爽?

這不,頭兩集就來到了中國。

成都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什麼,當然是麻辣。

這片裡自然少不了各種辣味佳餚。

麻婆豆腐,熱油炒制豆瓣醬,再用中火燉著。

麻辣鮮香的口感,最適合下飯。

魚香茄子,先將茄子用油炸熟,再淋上特製醬料。

擔擔麵,酸豆角加上肉末,整碗面美滋美味的。

你能想吃的川菜代表,這片都有。

但這片和普通的美食片,也有一些不同——

成都寬窄巷子是當地著名的景點,很多美食節目拍成都都會去哪兒。

但白老闆偏偏不在那兒吃,因為老饕們都知道,美食大多不在景區。

真正的美食都藏在街頭,想吃好吃的,就去這種招牌就看上去特老,一看就開了很多年的小店。

在這些路邊的蒼蠅館子裡,他體驗到了外地人更少知道的美味。

比如腦花豆腐。

店家會親手製作熱騰騰的豆腐,客人點的時候,舀上一碗,再配合自製的辣椒醬。

一個字:絕。

還有豬皮湯,把炸過的豬皮泡在湯裡食用,既有炸豬皮的爽脆,又有湯的鮮美。

有時候,他常常懊悔自己沒有點夠菜、點對菜。

沒有吃上豬皮湯,白老闆的悔恨簡直由衷而生。

打破砂鍋問到底地問老闆,豬皮湯的湯底是啥。

但是一旦吃對東西,他的喜悅也是完全發自內心的。

在成都的路邊吃了軍屯鍋盔,他幾乎把一輩子的讚美說了——

比某家米其林餐廳的招牌糕點還好吃!

去巴黎買油酥糕點,估計都沒這個好吃!

第二集香港篇中,白老闆依舊遵循著「美食在街邊」的吃貨宗旨。

無論是炸豬大腸,蒸燒麥,亦或姜撞奶,街邊的美食無一不讓人驚嘆。

作為一部美食片,《街頭美食鬥士》絕對能滿足你對街頭小吃的幻想。

但作為神臺tvN出品的美食片,它僅僅有美食嗎?

絕對不止。

《街頭美食鬥士》厲害的第一點,就是主持人白鍾元。

作為一個韓國人,他不僅會說中文,還特別懂中國的美食文化。

節目裡,你會常常提到他對於美食的解釋——

麻婆豆腐是麻臉婆婆的豆腐。

避風塘系列菜品,是從漁民開始的。

避風塘原來指的是躲避颱風的避難所,1990以前,都有很多人以「避風塘」的形式在船上吃、睡。

漁民們經歷一天的勞動,身體勞累,會吃一些刺激的食物提神。

這些食物裡大蒜、大蔥、辣椒會放很多。

以「避風塘」開頭的食物,也就是按照以往船上漁夫口味做成的重口菜。

避風塘螃蟹

白鍾元知道很多只有中國本地人才知道小吃、飲料。

在香港,他隨口點出了凍鴛鴦,把老闆都嚇了一跳。

哪個巷子裡有什麼好吃的,更是輕車熟路。

有一個厲害的主持人,這是《街頭美食鬥士》成功的第一點。

而它成功的第二點大概就是,這個外國節目少見地拍出了國內城市的氣韻。

人們說起成都,會說它是一個是一個悠閒的城市

於是,攝像頭除了展示各種路邊攤美食,還會時不時地聚焦在路邊打麻將的老人。

節目組甚至特地找尋著開了百年的茶館。

很有年代的堂室裡,坐著的都是住在附近的老人家。

大家聊聊家常,滿面笑容。

那種大城市滿溢出來的焦慮感,這裡是不存在的。

香港,是一個中西結合的現代都市,電影是它的一張名片。

愛看王家衛電影的朋友們看了第二集香港篇,應該會感觸頗多。

第二集香港篇開場不就就祭出中環半山扶梯。

看過《重慶森林》的朋友都知道,這裡是警察633(梁朝偉)的家。

警察633蹲在電梯上往家裡看

如果你說這是湊巧,製作組馬上轉場去了「勝香園」餐廳。

要知道,1994年,警察633最愛的路邊攤,就是這一家。

當然了,說起王家衛電影裡的美食,肯定有《花樣年華》中的雲吞麵。

不必說,這一集也照樣致敬了。

從頭到尾的王家衛電影配樂,更是讓人不得不感嘆:原本想看部美食片,竟然還活生生地看出了迷影精神。

美食片把食物拍美是最基礎的,難的是,尋找美食背後的東西。

一段獨有的文化,一段很多人共同的回憶。

對於一個外國節目,想要表現這一點並不容易。

《街頭美食鬥士》卻從細枝末節的東西入手,讓你看到「城市的氣韻」。

成都的悠閒生活,香港的電影文化。。。

有時候,我們迷念家鄉的味道,並不只是記憶中的美食,而是迷念這個城市給人的感受。

所謂美食的都市氣韻,便是這種美食只在這個城市吃才有味道。

武漢之外的熱乾麵稱不上熱乾麵,北京的烤灌腸出了北京就無意義。

街頭美食比起高檔餐廳,多的就是一份人間的味道。

這些人間煙火味最終都會化成你的鄉愁。

相關焦點

  •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好評率一大片,豆瓣高達9.4分!
    說到關於美食的綜藝節目,《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個出來打頭陣。標誌性的BGM一起,味蕾就自動回憶到獨屬於中國的油鹽醬醋香味裡,說是口水直流三千尺也毫不為過。韓國那邊最近也出了一檔關於美食的節目:《街頭美食鬥士》令人驚訝的是,這檔綜藝中的美食都是來自於中國。因為這個原因,它擁有著不小的關注度。
  • 豆瓣9.5,韓國美食家在中國街頭哭喊著不要收走我的飯!
    因為知道我好吃 我的好朋友島主這周 強行安利給我這部綜藝經受不住誘惑 所以就趕緊趁熱翻了這部綜藝 豆瓣評分 9.5 分 作為一個吃貨不看怎麼能行1真正的美食不在觀光街 而往往藏匿於巷弄之中每一集,白叔都會去到不同國家的城市之中,帶你品嘗各式美味的料理。前兩集他來到的是中國的四川和香港。
  • 豆瓣美食綜藝排名第二,這個熱愛中國美食的韓國大叔堪稱吃播界的...
    「太會了」「太用心了」「旅遊局給宣傳費」「白老師來我們城市吧」…… 《街頭美食鬥士》是一檔最近收官的韓國綜藝,第一季豆瓣評分9.3,第二季9.5。這在美食綜藝和美食紀錄片的領域是很高的分數,壓制《舌尖上的中國》《孤獨的美食家》一頭,僅次於同為韓綜的《姜食堂》。
  • 韓國人拍中國美食?很秀!
    雖然大叔看起來平平無奇,但其實是韓國美食綜藝TOP級別的人物。不僅會吃、懂吃,還是烹飪大師,在餐廳的經營上也有自己的見解和建樹。「白鍾元」的名字,就是韓國美食綜藝節目裡的金字招牌。白鍾元不僅是美食專家,他中文流利,來中國交流毫無障礙。
  • 中國大廚用刀切菜,韓國人:炫酷的表演,網友:沒見過世面!
    中國大廚用刀切菜,韓國人:炫酷的表演,網友:沒見過世面!大家都知道中國的美食雖然非常的多,中國的美食可以說是吃之不盡,中國人對美食也是有著非常多的講究的,就像是一片普通的葉子都能給它做出花來,就像之前大家所說的,中國人4隻腳的東西除了桌子和椅子都吃,而2隻腳的就是除了人都吃,真的是聽著就非常的可怕啊,中國人對美食真的是非常的執著啊,雖然說大家吃的東西都是各式各樣的,但是中國的廚具是沒有外國人那麼多講究的
  • 韓國人在東北拍美食紀錄片,吃飯前的一個動作,網友:純東北爺們
    中華美食在國外的地位如何?這個眾說紛紜,但是,可以說的時候,近年來中華美食在國際上是越來越有名額了。比如說以往從不出現在中國的韓國媒體,也紛紛開始接觸中國。韓國人在東北拍美食紀錄片,吃飯前的一個動作,網友:純東北爺們。
  • 豆瓣9.5,這部講述中國美食的韓國綜藝,地道又美味!
    這樣一部詩意的文藝電影,將現代年輕人的憤怒、所有邊緣人群、階層差異、角色內心的觸動,全都在一個存有病態的世界裡不折不扣地表達,卻又飽含著神秘古老東方人特有的含蓄內斂,在豆瓣,剛剛觀完此片的海外黨們,紛紛給出了9分的至高評價。
  • 韓國人評「中國最好吃的月餅」,網友:沒說中秋節是他們的就行
    關於韓國人和中國傳統節日的故事,那就太多了,或者說是跟中國美食。比如之前韓國人說中國最好吃的是西瓜,讓國人狂笑不止。但也有比較可氣的,就是韓國人竟然把端午節申遺成自己國家的傳統節日了?連粽子都不能好好吃了!
  • 強烈推薦:豆瓣9.5分!韓國人拍的中國街頭美食,吊打《舌尖3》
    《街頭美食鬥士》海報《街頭美食鬥士》最開始是在各種韓國美食綜藝節目裡看到他的身影。再好的美食再好也不能阻擋尋找美食的腳步。我最喜歡這個節目的一點還是:無論多麼普通的食物,在白鍾元的描述下和《街頭美食鬥士》的鏡頭下都會變得珍貴而誘人。
  • 日本人35年前拍的中國美食紀錄片,憑什麼豆瓣9.2?
    © Bruno Barbey棒子麵、蒸榆錢,過年才能吃頓紅燒帶魚,冬天只有白菜蘿蔔……然而最近,一部紀錄80年代中國飲食的紀錄片,把飽弟嚇到了:爸,媽,你們當年吃得也太好了吧!!!這部紀錄片名叫《中國之食文化》。
  • 韓國人拍的中國美食,竟在豆瓣拿下9.5分
    這節目的內容設計很簡單,主要就是看胖大叔走街串巷找小吃,然後吃吃吃吃吃吃吃……如果說選秀節目必須有的是帥哥美女的話,那美食節目,就必須有個吃貨,而這個節目裡的MC白大叔就是個著名吃貨。關注韓國節目的可能對這張臉不太陌生,他最近主持了好幾個美食節目。
  • 豆瓣美食綜藝排名第二,這個熱愛中國美食的韓國大叔堪稱吃播界的...
    「太會了」「太用心了」「旅遊局給宣傳費」「白老師來我們城市吧」…… 《街頭美食鬥士》是一檔最近收官的韓國綜藝,第一季豆瓣評分9.3,第二季9.5。這在美食綜藝和美食紀錄片的領域是很高的分數,壓制《舌尖上的中國》《孤獨的美食家》一頭,僅次於同為韓綜的《姜食堂》。
  • 越看越驚嘆,論中國美食我不如一個韓國人
    只是這一次,看這個韓國人吃中國美食,除了流口水,我竟自嘆不如:論中國美食,我不如一個韓國人——《街頭美食鬥士》又譯:街頭大胃王這檔全新的韓國美食綜藝節目,主持和全程直播「博主」成都作為很多吃貨心中的美食天堂,白鍾元的第一槍打得非常「心機」。而最不能忍的就是,這麼心機的團隊,拍出來的美食還那麼真實。是的,真實。
  • 韓國人拍出的中國路邊攤美食節目,《舌尖3》打臉嗎?
    本來《舌尖上的中國》匯聚美食加美食文化的節目形式成為了一檔成功的紀錄片,第三季播出後,觀眾大寫的失望。而接踵而至的是其他模仿類美食節目登上各大平臺。近日一檔韓國美食節目火了,拍的也是中國美食。不同於《舌尖上的中國》複雜的製作流程,悠久的歷史文化。
  • 豆瓣評分9.0!這部美食紀錄片完爆《舌尖3》!
    「簡直完美吊打《舌尖上的中國3》!」這幾天丸子妹的朋友圈突然間如一股熱浪猛地被這些感慨刷屏了,一波好友好像約好了似的發來私信:「不行了!我要去擼串了!約嗎?」原來他們都被一部美食紀錄片徹底俘獲了!——《人生一串》。截止到目前,這部低成本、小製作的美食紀錄片首集播放量已超過900萬次,B站評分9.8分,豆瓣評分9.0分。
  • 《歐洲攻略》豆瓣評分3.7分 梁朝偉的招牌又砸了
    原標題:圖文:梁朝偉的招牌又砸了   2年前,根據張嘉佳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擺渡人》,讓該片監製王家衛和男主角梁朝偉同時遭到網友質疑:你們是有多缺錢,才閉著眼睛接了這個活兒?   沒想到,《擺渡人》的豆瓣評分4分並不是梁朝偉的最低。
  • 韓國人拍的中國美食比咱們還地道,屏幕都舔乾淨了!
    前不久,我們還在因為《舌尖上的中國3》砸了自己的IP而氣憤不已。好好的中國美食,怎麼被拍成這樣了呢?誰還要看你用食材做化妝品?誰要看那精細得高高在上的還原菜品?我們只想要找回那種看了就想舔屏幕的感覺!還好,緊接著一部美食紀錄片就跳入我們的眼帘,這就是由韓國人拍攝的《街頭美食鬥士》!
  • 直擊韓國人在中國吃大排檔美食,沒想到竟然被認為是頂級料理
    直擊韓國人在中國吃大排檔美食,沒想到竟然被認為是頂級料理,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在國內人們可以吃到的美食那是多種多樣的,種類繁多吃起來的味道也是有多種,酸甜苦辣應有盡有,很多人吃過都是表示非常喜歡,特別是自己喜歡吃到的口味更為喜愛,不僅僅是中國人喜歡,很多中國美食也是倍受外國人的關注
  • 中國又一美食風靡海外!韓國人吃到無法自拔,網友:真沒見過世面
    韓國人吃到無法自拔,網友:真沒見過世面其實說到我們中國的話,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而且中國的美食夜市各種各樣的,其實我覺得身為一個中國人,我也是非常幸福非常驕傲的,因為我們中國有非常深的飲食文化,我們在國內就可以品嘗到各種各樣豐富的小吃和美食,其實我過的美食品種非常繁多,我覺得很多人一輩子都是吃不完這些美食的,而且我們中國人喜歡吃我們自己的美食,而且很多外國人也是非常喜歡我們的中國美食的
  • 中國的這道美食火到了韓國,韓國人直呼好吃,網友:沒見過世面!
    韓國與我們中國是相鄰的友國,但是飲食習慣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都知道韓國人喜歡吃泡菜,而且頓頓都要吃泡菜,這對於我們來說是無法想像的,因為中國美食那麼多,幹嘛頓頓吃泡菜啊。中國美食豐富是世界公認的,不僅我們中國人喜歡吃,很多外國朋友也愛上了我們中國的美食。有一款中國美食就直接火到了韓國,韓國人都紛紛稱讚太好吃了,中國網友卻說:真是沒見過世面。這道小吃是南方人經常會看見的一款美食,但是現在快遞這麼發達,北方的孩子也能吃到這款小吃。所以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它真的是很常見的一種小吃了。